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上期期末考试语文阅卷分析报告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潍坊市高三语文阅卷分析报告第4题阅卷分析一、原题再现:4.为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你认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地域认同分别和国家认同应该具有什么关系?请结合三则材料加以说明。(4分)二、答案呈现:①民族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②文化认同是纽带,能固化中华民族不同地域的一体化观念,从而强化国家认同;③地域认同从属于国家认同;④国家认同是目的,同时又是其他三种认同的有力保障。()共4分,每点1分)三、评分细则:①民族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②文化认同是纽带,能固化中华民族不同地域的一体化观念,从而强化国家认同;③地域认同从属于国家认同;④国家认同是目的,同时又是其他三种认同的有力保障。(共4分,每点1分)答案变通:“文化认同是纽带”,也可以答“文化认同是中介”;“地域认同从属于国家认同”,其中的“从属于”可以换成“服务于”“归属于”,或“有归属感”。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以酌情赋分。四、存在问题:1.审题能力欠缺题干要求“为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你认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地域认同分别和国家认同应该具有什么关系?很多同学未关注“为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这一要求,只分析三种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分析出“民族认同先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弱于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有交叠部分”“地域认同与国家认同有交叠部分”等不符合“为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要求的答案。也有同学未关注“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地域认同分别和国家认同”的关系,分析了前三种认同之间的关系。2.缺乏答题思路“你认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地域认同分别和国家认同应该具有什么关系?”从题干分析,可以有四个答题角度,分别以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地域认同、国家认同作为陈述对象,但很少有学生回答国家认同这个角度,“国家认同是目的,同时又是其他三种认同的有力保障”这一点几乎0分。这位同学答案不分条,只分析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其他三个角度没有分析。这两位同学的陈述角度全是国家认同。3.缺乏根据分值答题的意识本题4分,应该考虑四个角度,多数学生只回答三个角度。4.缺乏对材料的整体理解多数学生能从原文中摘抄原句,但不能深入理解四种认同的关系。5.答非所问回答内容不是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地域认同分别和国家认同的关系。五、教学建议:1.强化审题训练;2.进行答题思路训练;3.进行答题规范化训练,例如分条答题、根据赋分考虑分几条、每条简练概括等;4.提高阅读能力,深入理解把握文本内容,对文本既有宏观把握又有微观理解。第5题阅卷分析一、原题再现:5.香港地区严重暴乱已持续多日,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少香港青年在“一中”的认同上并不强,请结合材料,试分析该怎样加强其国家认同。(6分)二、答案呈现:(1)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其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提升公民归属感;(2)通过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加深香港市民对大陆近距离深层次了解;(3)推进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建设步伐,提升民族自豪感;(4)坚持“一国两制”,清除殖民思想,严厉打击“港独”势力(共6分,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三、评分细则:答案及评分要点:①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其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提升公民归属感(本点是综合三则材料理清几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强化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加强国家认同)②通过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加深香港市民对大陆近距离深层次了解;(本点通过材料一推断得出,指向强化文化认同方面,但注意此处要谈具体做法且是谈香港而非台湾)③推进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建设步伐,提升民族自豪感;(本点通过材料二得出,指向经济建设方面,注意此处要谈具体做法)④坚持“一国两制”,清除殖民思想,严厉打击“港独”势力。(本点通过材料二、三得出,指向政治建设方面,注意此处要谈具体做法)以上四条,每条2分,任答3条即可。四、学生得分情况:大部分学生得分在3——4分满分答案:五、问题分析:1.审题不清,未关注到“怎样”二字,泛泛而谈,表达不精准。2.机械性从原文摘抄句子,缺乏思考,导致多条指向同一角度。3.审题不清,混淆香港、台湾,滥用“两岸”一词,概念不清。4.部分学生仍然不分条作答,或者分条意识不强;书写潦草,乱勾乱画。六、教学建议:1.在复习过程中,在强化建模、规范作答的基础上,要坚持问题导向,细化深入指导,加强审题训练。2.引导学生注重对文本内容的分析,现代文阅读I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理清材料之间、段落之间、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建议采用思维导图形式分析文本。3.指导学生答题时要于文有据,不可天马行空。4.关注答题语言表达的精准性,这一点与审题密切相关,研究历年高考真题的答题语言会大有收获。5.答题时要理清思路,分条列述,注意卷面书写。第8题阅卷分析一、原题再现:8.纵观全文,如何理解“高贵的清贫”?二、答案呈现:“清贫”指生活清寒贫苦,“高贵”指精神富有(1分);而“高贵的清贫”则指以方志敏为代表的革命家为天下苍生的幸福、为建设未来美好中国(1分)而舍弃富裕生活、拒绝名利的诱惑(1分),坚守贫困,清白节俭。三、评分细则:1、“清贫”指生活清寒贫苦,“高贵”指精神富有(1分)没有作为采分点:一是学生解释出现了偏差甚至错误,大多数学生认为“精神高贵的清贫才是高贵的清贫”;二是后面的解释呈现了前面的具体意义。2、具体采分点:只要学生答出“放弃优越、殷实、富有或阔绰的生活”意思,得1分,“为人民谋幸福”为了他人(更多人)不再贫穷”为了美好的中国”意思,得1分,“拒绝高官厚禄”“拒绝金钱诱惑”意思,得1分,“坚守贫困”“清白节俭”“厉行节俭”“清白生活”“节俭朴素”意思,得1分。四、答题情况:(4分)(3分)(2分)(1分)(0分)五、教学建议:1、加强阅读训练,文本内容、文章主题是答题依据的两大原则。2、学生的筛选信息、概括语言的表达能力仍然是难点和重点。3、常见字词却出现错别字,如“厉行节俭”的“厉”写成“历”,“俭”写成“检”等。4、书写潦草,不工整、不清晰情况依然严重。第9题阅卷分析一、原题再现:9.为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方志敏,作者运用了哪些资源和手段?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答案呈现:①实地探访。探访故居,听取介绍,对方志敏有了初步感受。②解读资料。通过照片和苏区资料,认识到了方志敏是一个贵族式的革命英雄。③重温作品。重读《清贫》,对方志敏清正廉洁的精神品质有了深刻的认识。④联想英雄。以亚瑟类比,体悟到了方志敏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三、试题分析:《新课程标准》中对文学作品的质量描述2“喜欢欣赏文学作品,能整体感受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能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作出自己的评价。”本题应该是要求考生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作出自己的评价”。从题干可以看出,本题是要求从“作者”的角度,分析“作者”如何一步步认识和理解方志敏的;同时“认识和理解”两个词告诉学生,作者对方志敏是由浅入深逐步认识和理解的。学生的答案对此应有体现。大部分学生没有理解这一点,只是泛泛概括了人物特点。四、评分细则:①参考答案每条2分,有两个要点“资源和手段”“人物的认识和理解”,一个要点1分。②只答出其中一个要点得1分。③“人物的认识和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五、存在问题:(一)题目理解错误,有两种情况:(1)学生理解成“作者如何塑造方志敏这一人物形象”。此种情况不得分。①典型的“手法+分析”模式。(答出类比,并分析,得分。)如:①景物描写,描写了方志敏的故乡,反映出方志敏的清贫。②侧面描写,通过当地居民及各种渠道了解方志敏的故事,刻画出清贫、高贵的方志敏。③语言描写,写出了方志敏的镇定自若的高贵品质。④运用比喻类比等修辞手法,写出方志敏临刑前的临危不惧。②典型的“事例+分析”模式。如:①通过描绘湖塘村方志敏故居的阔大、古雅,表现方志敏放弃优越生活投身革命建设祖国的家国情怀。②通过年轻女子的描述和葛源的照片,表现方志敏自信、决绝,有骑士精神的革命者。③通过讲述方志敏的故事,表现方志敏高贵的品质。④通过描写方志敏被敌人逮捕后的一系列行为,体现了方志敏坚定的理想信念,面对敌人的镇定自若,体现了他高贵的精神。(2)学生对题目中“资源和手段”的理解错误。“资源”理解成文章写了什么。(根据学生表述,酌情给分)“手段”理解成有什么好处或作用,答案中出现“引出下文”“引人沉思”“增强真实性”“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感受和启发”等句子。此种情况不得分。如:资源①方志敏的故事,利用方志敏被捕、施政等故事,从而更直观更真实地表现出方志敏为国献身的伟大牺牲精神。手段:①通过拜访方志敏故居和倾听其故事,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①通过与外国人物类比,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丰富了文章内涵,突显了文章的深度。(二)学生答案只有“资源和手段”,缺乏对人物品质的分析。如:①亲自到方志敏的故乡,听当地朋友介绍。②听方志敏的故事。③重读《清贫》,了解方志敏。(三)对人物的品质分析错误。如:与“牛虻”类比,突出其对“清贫”的坚守。(四)大多数学生只会从原文中摘录,不会概括。(只要摘录正确,也得分。)如:“探访故居,听取介绍”,学生只会写“来到方志敏的故居”“听当地朋友介绍方志敏家族的历史”“几个女子眉飞色舞地说方志敏是她们的白马王子”。“通过照片和苏区资料”,学生只会写“创立闽浙皖赣苏维埃根据地”“看到方志敏挥手告别的照片”。(五)个别同学滥用术语,文体不分。答案中出现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这些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同时有人物分析。如:①把亚瑟和方志敏进行类比论证,从而突出方志敏为国献身,为人民献身的无怨无悔。②大量的举例论证,文章层层深入,采用递进式结构,从而使方志敏的形象更完整。(六)个别学生不分条作答。六、教学建议:1.强化审题指导,提高学生准确解读题目的能力。2.加强文本解读训练,在读懂文本上下功夫。3.教给学生术语,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准确使用术语。4.在训练中,要重视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5.进一步强调规范作答,题目问什么答什么,把答案重点放在前。第13题阅卷分析一、原题再现: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⑴虽以此屡被谗谤,至于贬逐。及居大位,毅然不少顾惜,尤务直道而行。(4分)⑵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4分)二、答案呈现:⑴(欧阳修)虽然因为这多次被谗毁诽谤,到了被贬谪放逐的地步。等到他官居高位,仍然坚定而毫不顾全爱惜自己,更加追求正直之道。(共4分,“至于”“务”各1分,句意通顺2分)⑵在仁宗皇帝在朝的最后几年,考虑到他去世后的事情,曾经认为,像先生这样的人才,可以把国家的前途委托给他。(共4分,“顾”1分,状语后置1分,句意通顺2分)三、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所选两个句子文言知识点多,能够考查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由评分标准看,突出了对文言实词、文言句式、句意理解的考查,所考查的文言知识典型,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紧密。除去明确的得分点,在讲评试卷时还应该特别注意以下要点:⑴中的“虽”“以”“被”“谗谤”“及”“少”“尤”等,⑵中的“临朝”“谓”“寄”等。对于“被”参考答案中释为介词“被”,此用法恐不妥,从语法角度分析,“被”在此应为动词,作“遭受”讲;“顾惜”译文译为“顾全爱惜”,但“顾”解释为“考虑”“顾虑”要更准确。在评阅过程中没有将这些争议处作为必要评分点,只从“句意通顺”角度作模糊处理。四、评分细则:⑴在充分尊重评分标准的基础上,将“句意通顺”的2分具体细化。⑵第一句评分细则①“虽以此屡被谗谤”1分,重点关注“虽”,译为“即使”的不得分。②“至于”1分,标准翻译为“到了”,如译为“以至于”“以致”从宽处理,亦可得1分。③“毅然不少顾惜”1分,重点关注“少”,应译为“稍微、略微”,“不少”译为“毫不”“一点也不”亦可。④“务”1分,除标准翻译“追求”外,译为“坚持”“致力于”等亦可得分。⑶第二句评分细则①“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1分,重点关注“方”,译为“当”“在”“正值”“到了”都可得分。②“顾”1分,译为“考虑”“顾
本文标题: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上期期末考试语文阅卷分析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029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