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史地复演练27: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概况
史地复27: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概况(a)历史性的转折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派:变法图强革命派: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学习西方技术学习西方制度学习西方思想中国人民探索救国道路的艰难历程中,先后出现了:洋务运动:自强求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思想基础资料一:李大钊在1919年元旦发表的《新纪元》一文中写道: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它“将带来新生活、新文明、新世界,中国人民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资料二:毛泽东在他主编的《湘江评论》上,热情歌颂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他后来回忆说:“到了1920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经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辛亥革命前辛亥革命后至1919年工人人数60万200万罢工次数65次左右130多次规模几百人几千人斗争的形式分散斗争同盟罢工联合斗争斗争的目标多为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的经济斗争转为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无产阶级的壮大中国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了伟大的阶级力量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思想基础工人阶级的壮大阶级基础上海,最早的共产主义组织陈独秀创立北京共产主义组织李大钊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思想基础工人阶级的壮大阶级基础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组织基础中共“一大”会址时间:地点:1921年7月上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①确定党的名称②奋斗目标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嘉兴南湖③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④重点工作:开展工人运动1.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工人阶级及其中国共产党2.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3.新的革命道路——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4.新的奋斗目标——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2)最低纲领——对内打倒军阀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实行民主独立,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3)确定:联合全国各革命党派,组成民主的联合战线。中共二大时间地点中共“一大”、“二大”之比较一大二大时间地点奋斗目标1921年7月1922年7月上海上海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对内打倒军阀,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实行民主独立,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意义共产党的诞生“一大”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二大”则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重申党的奋斗目标,同时提出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党的奋斗目标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应该联合各革命党派,组成联合战线。1923年,中共“三大”,确定了与国民党合作方针。1924年,国民党一大确定国共两党合作,共同领导革命运动。国共两党为什么能合作?①有共同的敌人:国内封建势力、外国侵略者②有共同革命思想:反帝反封建③都愿与其它力量合作:中共:二大提出联合战线三大确定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国民党: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国民党一大确定国共两党合作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革命者来培养了一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对建立国民革命军和开展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奠定了基础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重大战役1926年开始,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叶挺独立团和其他第四军将士夺取贺胜桥,攻占武昌,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兵分三路湖北湖南福建浙江江西贺胜桥战役目的:打到列强,消灭军阀,实现全国统一1、国共两党亲密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2、共产党人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工农群众大力支持和紧密配合3、广大官兵作战勇猛北伐战争的意义北伐为什么能够取得迅猛的发展推动了国民革命,沉重打击了国内军阀,也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蒋介石叛变革命三天时间,共产党员工人领袖,革命群众被杀300多人,被捕1000多人,失踪5000多人。发动:四·一二政变(1927年,4月12日,上海)建立: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4月18日,南京)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政府,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国民革命失败了北伐虽然打垮了旧军阀,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又出现了。新军阀是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者。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刘伯承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同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走上了由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中央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国民党兵力战术对敌战术第一次10万长驱直入,分进合击诱敌深入第二次20万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诱敌深入第三次30万长驱直入诱敌深入第四次40万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声东击西广大红军将士坚持毛泽东正确的战略方针蒋介石开始第五次“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原因?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推行“左”倾路线。红军被迫放弃中央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4,瑞金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1935年1月遵义会议1936,红一、二、四甘肃会师1935年10月,陕北会师红军长征大事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五年1月,遵义会议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6年10月,三大红军在甘肃会师长征:历时两年整,途径十省,共25000里。--成功实现战略转移长征是工农红军进行的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是指()A.党的工作重心转移B.革命中心地区转移C.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变化D.中国革命的任务发生变化B确定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红军开始逐步改变被动局面,最终摆脱了敌人的追击近代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艰辛历程林则徐魏源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派别主张结果阶级道路师夷长技以制夷自强、求富实行君主立宪制建立民主共和国××××学习西方技术学习西方制度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
本文标题:史地复演练27: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概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096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