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投融资/租赁 > 珠三角绿道规划设计技术指引_试行版(北林苑征询意见稿)
1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设计技术指引(试行)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GuidelinesforPlanningandDesignofRegionalGreenwaysinPearlRiverDelta2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设计技术指引(试行)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前言为深入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按照《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关于建设“宜居城乡”、的要求,广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在珠三角区域绿地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珠三角区域绿道网络建设。通过区域绿道规划及建设实践,先行先试,为区域绿地划定及管理工作积累经验,有利于区域绿地规划建设的全面顺利铺开。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设计技术指引是保障区域绿道建设工作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之一。指引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相关标准、指引和规范以及实际案例,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设计技术指引。3目录前言...........................................................21总则.......................................................42绿道的意义和功能.............................................53绿道的分类和组成.............................................74绿道规划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95绿廊系统规划设计............................................116游径系统规划设计............................................137节点系统规划设计............................................158标识系统规划设计............................................179服务系统规划设计............................................1810基础设施规划设计...........................................20附表..........................................................2241总则1.0.1本指引是为了适应珠江三角洲区域绿道的发展要求,满足区域绿道在珠江三角洲范围内的建设需求编制而成。旨在指导规划设计单位和建设管理单位的技术人员针对珠江三角洲范围内的区域绿道项目,能准确迅速的抓住规划理念、原则和方法,并对设计要点、成本控制、工程施工、后期养护具有积极指导意义。1.0.2本指引中的绿道(Greenway)是指沿着诸如河滨、溪谷、山脊线、沟渠、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走廊所建立的,包括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和人工景观线路,兼具生态、休闲、环保和教育等多种功能,在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聚居区之间起重要连接作用的线性绿色开敞空间。区域绿道(RegionalGreenway)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本指引特指在珠三角范围内),由国家或省级政府统筹确定的跨区域(省与省或市与市)之间绿道。1.0.3本指引主要针对珠三角区域绿道的规划设计工作,适用于珠三角地区各城市辖区内区域绿道的规划建设。1.0.4区域绿道是区域绿地的组成部分,纳入区域绿地统一规划布局。区域绿道规划设计可作为专项规划,分段设计、建设。1.0.5区域绿道规划设计的实施,由当地人民政府协调规划、建设、国土、环保、农业、林业、渔业、水利、旅游、文物保护等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进行区域绿道规划设计的实施。各部门应按照规划要求和职能分工,依法管理和监督区域绿道的建设、维护。1.0.6本指引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区域绿道、服从区域绿道管理的义务;有权监督区域绿道管理工作、检举违反区域绿道规划设计的行为。52区域绿道的意义和功能2.0.1区域绿道的定义绿道(Greenway)是指沿着诸如河滨、溪谷、山脊线、沟渠、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走廊所建立的,包括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和人工景观线路,兼具生态、休闲、环保和教育等多种功能,在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聚居区之间起重要连接作用的线性绿色开敞空间。区域绿道(RegionalGreenway)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本指引特指在珠三角范围内),由国家或省级政府统筹确定的跨区域(省与省或市与市)之间绿道。2.0.2区域绿道建设的意义区域绿道的建设将优化珠三角景观格局、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旅游业,亦有助于统筹珠三角城乡发展并推动区域绿色基础设施一体化。主要积极意义有:1.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为动植物的繁衍、迁徙提供廊道和生境。2.为城镇居民提供更多贴近自然的休憩场所和减灾、避险空间,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3.传承自然和历史文化,保护郊野及乡村特色,塑造良好的城乡生态环境与自然景观。4.避免城镇无序扩张,战略性控制和明确城乡资源配置,协调区域的和谐发展。2.0.3区域绿道的功能区域绿道具有以下四方面的主要功能:1.生态功能防洪固土、清洁水源、净化空气等;生物栖息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动物迁徙的通道;通风廊道,缓解热岛效应。2.游憩功能人们亲近自然的空间;开展慢跑、散步、骑车、垂钓、泛舟等户外运动的场地;6出行的清洁通道。3.社会与文化功能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串联城市社区与历史建筑、古村落和文化遗迹的通道;为市民提供交流的空间场所,促进人际交往及家庭和睦。4.经济功能促进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发展;为周边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机会;提升周边土地价值。珠三角区域绿道的意向(一)73区域绿道的分类和组成3.0.1区域绿道的分类根据所处区位和目标功能不同,珠三角区域绿道可分为3类:生态型、郊野型和都市型。生态型区域绿道主要沿市郊自然的河流、小溪、海岸及山脊线建立的廊道。通过栖息地的保护、创建、连接和管理来保护和恢复珠三角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人为干扰很少,可进行自然科考及野外徒步旅行。此类区域绿道控制范围宽度建议不少于200m。郊野型区域绿道主要依托位于城市建成区周边的大块绿地、水体、和田野乡村所构建的廊道。旨在提供人们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线性休闲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此类区域绿道控制范围宽度建议不少于100m。都市型区域绿道主要集中在城市建成区,依托道路两侧的绿地构建形成。对珠三角区域绿道的全线贯通起重要作用,为市民慢跑、散步等提供良好户外休闲环境。此类区域绿道控制范围宽度建议不少于20m。3.0.2区域绿道控制范围是一个开放的线性空间,在该范围内应严格控制与区域绿道功能不相容开发项目的进入,只允许保留和进入以下与区域绿道功能不相冲突的用地类型或项目:耕地、园地、林地、水域、果园、湿地;公共性开敞绿地:各类公园、游乐园、野营基地、野生动物园、名胜古迹等;体育运动设施:高尔夫球场、滑草场、赛马场、马术表演场等;绿化比率高、景观佳或旷地型用地:自来水厂、小型污水厂等大型公共设施以及现存的具有岭南特色的村落等;生产性绿地:花圃、苗圃、植物园等;游憩服务设施:农家乐、渔家乐、烧烤场等;其他:纪念性林地、防护林等。3.0.3区域绿道的组成区域绿道由包括各种自然因素构成的绿廊系统和满足绿道游憩功能所添加的人工要素两大部分构成。1.区域绿道的绿廊系统主要由地带性植物群落、水体、土壤、野生动物等自然8要素构成,占据区域绿道控制范围内的大部分面积。2.区域绿道的人工要素包括:绿道游径:自行车径、步行径、无障碍游径(残疾人专用道)、水道等;节点系统:重要游憩空间、绿道与轨道交通和水系的交叉点等;标识系统:标识牌、引导牌、信息牌;服务系统:租买、售赁、露营、咨询、救护、保安等;基础设施:入口、停车场、环境卫生、照明、通讯等。珠三角区域绿道的意向(二)94规划设计原则和前期准备工作4.0.1区域绿道规划设计应该遵循六点原则:生态性、连通性、安全性、便捷性、可操作性和经济性。4.0.1.1生态性是指宜充分结合现有地形、水系、植被等自然资源特征,考虑承担珠三角地区生物廊道的作用,尽量为珠三角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物种多样性的修复提供生境。4.0.1.2连通性是指宜利用不同形式实现全线的贯通,起到沟通与联系自然、历史、人文节点的作用,并提供城市居民进入郊野的通道。4.0.1.3安全性是指在宜通过完善区域绿道中的标识系统、应急救助系统等与游客人身安全密切相关的配套设施,充分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4.0.1.4便捷性是指宜方便游客进出,区域绿道可结合城市公交系统设置入口,并考虑配套设施的方面适用。4.0.1.5可操作性是指区域绿道的规划设计具有实用性,具备乡土和地方特色,要易于施工建设、方便后期的维护管理。4.0.1.6经济性是指区域绿道规划设计中应合理利用优良性价比的、反映出健康绿色生活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4.0.2应重视区域绿道项目建设立项的工作。在《珠江三角洲区域绿道总体规划》成果指引下,重点分析评估可作为率先启动的项目。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指导下,落实可建设区域绿道所跨区域所属的行政管辖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经充分调研指定主管规划建设机构,编制有关成果并直接提交省厅或相关部门批复。4.0.3对区域绿道的选线进行充分论证和分析,结合珠三角区域绿地规划和辖区内各城市的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绿地系统规划、交通设施规划等专项规划成果,在现有交通体系与自然环境基础上,有效整合珠三角地区各种生态景观资源,实现区域绿道景观性、多样性与通达性。4.0.3.1区域绿道作为一种线性景观规划设计,其选线可多结合珠三角地区现有线性水系和道路系统。4.0.3.2区域绿道作为珠三角绿道网络的骨干,选线宜贯穿珠三角地区主要的大块绿地并结合考虑历史人文资源。104.0.3.3作为一种生态廊道的区域绿道应充分考虑其生态性,控制范围的宽度应以生态型为主,但其在穿越城郊或城市建成区时,由于周边土地利用现状的限制,可以适当缩小控制范围的宽度,以郊野型或都市型实现全线的贯通。从全线考虑,应尽量减短郊野型或都市型的区域绿道长度。4.0.4分析区域绿道的建设条件。包括其穿越的区域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气候条件、地形水文条件、植被条件、景观风貌等。重点分析可能穿越的基础设施条件、土地利用情况、用地权属等。4.0.5依据区域绿道所经区域典型景观特征、游览欣赏特点、资源类型、区位因素,以及发展对策和功能选择来确定区域绿道的功能定位,以明确区域绿道规划设计的基调。4.0.6明确区域绿道规划设计的范围与期限,并根据前期建设用地的具体分析提出分期建设目标,包括筹备期、建设前期、中期和远期的建设目标等。珠三角区域绿道的意向(三)115绿廊系统规划设计5.0.1绿廊系统是区域绿道的生态基底,其规划设计的主体包括植被、水体、土壤、野生动物资源等。绿廊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以生态保护、合理开发利用为主,以实现珠三角区域绿道的可持续发展。5.0.2绿廊植被的规划设计应遵循“生态优先、保护生物多样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护、合理利用场地内现有的自然和人工植被,维护区域内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5.0.2.1对场地内受破坏的地带性植被群落,应采用生态修复等技术手段,以地带性植物为主,恢复具地域特色的植物群落,并防止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生态灾害。5.0.2.2植物种植宜充分利用植物的观赏特性,营造色彩、层次、空间丰富的植物景观,提升区域绿道的
本文标题:珠三角绿道规划设计技术指引_试行版(北林苑征询意见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104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