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高一地理必修二综合测试题-
高一地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60分)下表为四个国家某一年的人口变动数据,回答1-2题。国家甲乙丙丁人口出生率(%)2.92.62.41.3人口死亡率(%)2.31.21.01.1人口增长率(%)0.61.41.40.2人口迁移率(%)-0.2-0.10.10.21.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A.甲B.乙C.丙D.丁2.四个国家中,最可能是发达国家的是()A.甲B.乙C.丙D.丁3.下列人口空间移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游牧民的迁移B.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流动C.日本人去美国定居D.中国人去欧洲旅游4.右图为“木桶效应”图,如果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不同的资源种类,则木桶的“短板”决定()A.环境人口容量的多少B.环境合理人口容量的多少C.环境最适宜人口容量的多少D.环境合理承载力的大小5.右图是商业、工业、居住三种活动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活动A的区位有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的趋势B.活动B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C.活动C对交通的依赖性较大,往往安排在市中心D.活动A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6.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③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C.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7.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A.单位面积产量低,但商品率较高B.科技水平高C.灌溉便利,水利工程量小D.机械化水平低,单位面积产量高8.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B.商品谷物农场都是家庭经营方式C.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也有商品谷物农场D.商品谷物农业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右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9~10题:9.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A.37.6︰17.4︰45.0B.31.6︰30.5︰37.9C.15.5︰24.5︰60.0D.37.6︰24.5︰37.910.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读右图回答11-12题:11.右图中③所表示的工业部门可能是()A.采掘工业B.钢铁工业C.电视机装配工业D.制糖工业12.由于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在不断发展变化,③的位置移向⑤处,其原因最可能是()A.信息通信网络越来越通达B.该工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提高C.政府的影响力加强D.工业污染严重,被迫搬迁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读图2和图3并回答12~13题。13.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B.从城市流向农村C.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D.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14.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A.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B.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C.大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D.影响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15.影响山区商业网点布局的主要因素是()A.技术条件B.气候条件C.消费条件D.交通条件16.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小的运输方式是()A.航空运输B.海洋运输C.内河运输D.管道运输17.近年来,我国新建铁路干线上的许多车站建于一些中、小城市的边缘,主要的目的是()A.促进城市建设,适应城市的发展B.分流通过枢纽的客、货流C.节约铁路建设费用D.不影响市民生活18.关于集装箱运输特点的叙述,欠妥的是()A.提高运行速度,增加通过能力B.节省包装费用和仓库费用C.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D.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读“位于平原地区的我国南方某城市示意图”,回答19~20题。19.21世纪初与80年代初比较,该城市()A.交通发展促使城区面积向东大规模扩展B.城区发展和交通建设不受河流影响C.多层次的立体交通网络尚未形成D.老商业中心服务范围变小20.21世纪初,该城市新建商业中心()A.沿河流两岸分布B.沿环线高架路分布C.位于城市交通干线交会处D.围绕老商业中心均匀分布国外一公司打算在我国某地开办一生产企业,他们在①②③④四地进行了选址考察,制作了一幅生产成本柱状图,据此回答21~22题。21.从生产成本考虑,该企业厂址应选择在()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22.该企业布局类型属于()A.市场导向型B.动力导向型C.原料导向型D.劳动力导向型读农副产品循环利用示意图,完成23~24题。23.图中箭头()A.①表示秸秆、沼渣和沼液供给养殖业B.②表示粮食、蔬菜和棉花等供给农户C.③表示果品、肉和蛋等供给食品加工D.④表示饲料、花卉和油料等供给市场24.该图所示的农业属于()A.原始农业B.自给农业C.粗放农业D.混合农业在下图所示区的域内,准备修建从A城(120.5°E,28°N)到B城的铁路。分析回答25~26题。25.在图示的四条线路备选方案中,最佳方案为()A.①B.②C.③D26.一般说来,影响现代铁路线区位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因素BC.气候因素D.经济因素27.下列主张和观念,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A.可持续发展重在经济的持续发展B.发达国家应当限制消费C.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唯一目标就是发展D.在保护全球环境时,发达国家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28.对下列因人类活动而引发的环境问题的分类,正确的是①滥伐森林②大量施用剧毒农药③直接排放工业“三废”④大量燃煤和使用消耗臭氧物质⑤核泄漏⑥过度捕猎濒临灭绝动物A.①②⑥;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④⑥;②③⑤D.①③⑤;②④⑥读图“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生活质量”回答29~30:29.上述情形给我们的启示是()A.财富和产品越多,生活质量越高B.财富和产品越少,生活质量越高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生活质量的唯一保证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环境质量同步增长是生活高质量的保证30.上述情形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出了示警,应走的道路或发展方式是()A.高消耗、高速度、高产值B.单纯追求经济数量增长而牺牲环境质量C.经济增长与保护自然环境同步D.按“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二、综合题31.(10分)读欧洲西部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图(地租值abc),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地租值的变化主要受的影响,a等值线以内的地区,从事活动的人愿意支付的地租最高。(2分)(2)P点地租(高于、低于)b值,试分析造成该地地租值变化的可能原因。(3分)(3)按城市合理规划的要求,在图中用“##”在适当的位置添加绿化带。(1分)(4)该城市计划在两个卫星城市中,一个发展住宅,一个发展钢铁工业,你认为1城镇应发展,2城镇应发展,这样布局的理由是。(4分)31.(10分)(1)距市中心远近(1分)商业(1分)(2)高于(1分)可能是由于该地位于交通干线与城市环行道路交汇的地方,或者是该地的知名度大,或者附近有旅游胜地,或者这里比周围环境更优美等。(答出两点即得2分)(3)略(画在工业区的内侧即可)(1分)(4)住宅(1分)钢铁工业(1分)西欧地区常年盛行西风,钢铁工业有大气污染,应布局在城郊且盛行风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2分)32、(14分)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城市,分析后回答(1)I处拟建火电厂,区位因素中有利的是,(1分)不利的是。(1分)(2)现规划建设服装厂、花卉种植基地、自来水厂、区域性的童装批发市场,试分析CDEG四处何处发展较为合理及理由。C处建,理由;(3分)D处建,理由;(3分)G处建,理由;(3分)E处建,理由。(3分)32.(14分)(1)附近有煤炭资源,(1分)该区为我国江南地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冬季吹偏北风时,火电厂排放的有害气体会污染该市区。(1分)(2)C、服装厂,(1分)该处接近消费市场,劳动力资源丰富。(2分)D、区域性的童装批发市场,(1分)位于两条过境公路交汇处,交通便利。(2分)G、花卉种植基地,(1分)位于河流附近,水源充足,且位于近郊,有利于市场销售。(2分)E、处建自来水厂,(1分)理由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2分)33.(9分)据国家有关部门估计,我国城市每年“生产”的垃圾约有1.5亿吨,目前大多数城市处理垃圾的方法是将垃圾运到城外堆放,填埋或焚烧。据材料回答(1)下图表示的是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的处理系统示意图,在以下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的选项,完成方框内未填的内容。A.肥料B.做工业原料C.填埋、焚烧或循环利用D.回收处理①,②,③,④。(填字母)(4分)(2)城市垃圾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2分)(3)目前,多数城市采用的处理垃圾的方法对保护环境是否有利?答:__________。(1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3.(9分)(1)①D②B③A④C(4分)(2)工业“三废”排放居民生活垃圾(2分)(3)不利(1分)①占用大量土地,甚至耕地;②有毒成分随地表下渗,造成地下水污染;③有害成分对土地造成破坏;④焚烧产生的烟尘和有害气体污染环境。(2分,答对2点即可)34.(7分)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1分)城市人口数量呈趋势。(1分)(2)该城市形成于河流的交汇处,原因是此处。(2分)(3)请你比较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异:_________;(1分)并分析原因:。(2分)34.(7分)(1)扩大(1分)增多(增长)(1分)(2)水源充足,交通便捷,地形平坦等(每点1分,共3分。答得合理即可得分)(4)中心区气温较高(1分)中心区人口密集、工业发达产生大量热量(每点1分,共2分。答得合理即可得分)中心城区新区新区自来水厂卫星城河流a(1950年)b(2000年)海海域域
本文标题:高一地理必修二综合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324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