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2改-2018-1-10-骨科康复护理新进展--百度文库
骨科康复护理新进展NewprogressofrehabilitationnursinginDepartmentoforthopedics目录summerSummeralotofthingsbegantotrivialforexample,Ihideinbehindthemorninginahurrytoeattext,breathedlifebacktothestory,thenthroughtheseyearsofladdertoupdateadayinanddayoutof一、骨科康复护理现状及进展二、骨科康复护理技术三、快速康复理念在骨科康复中的应用ThepresentsituationandprogressofrehabilitationnursinginDepartmentoforthopedics一、骨科康复护理现状及进展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细致的康复分科(神经康复、脊髓康复、骨科康复等)20世纪70年Hirshberg就提出:康复护士不仅应在生命功能的维持上,预防继发性残疾上发挥作用,并且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尤其在恢复训练上发挥积极作用。20世纪80年代日本领先全球,将神经康复发展到一定高度。国外康复发展01PART1992年美国骨科医师协会举行年会,成立骨科康复协会,使骨科康复成为骨科唯一的分支专业。1995年国际康复医学会IRMA与国际物理医学康复联合会IFPRM合并为: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ISPRM。国外康复发展01PART欧美发达国家康复科的医师、治疗师与骨科医师、护士等组成一个一体化治疗小组,共同负责病人的诊断、治疗、评定及康复。多学科混合的小组式工作模式现状01PART80年代中后期,我国引进现代康复医学的理论和方法1983年中国康复医学研究会成立,1988年改称中国康复医学会1985年在原来医学会的基础上建立了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会。1984年我国出版了第一部康复医学专著《康复医学》1986年2月创办了《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0年8月卫生部下发《康复医学教育方案》,其中包括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士(师)、物理治疗士(师)、作业治疗士(师)的培养及教学计划02PART国内康复发展康复护理与医护的延续什么是康复护理康复护理是一项渐进式,清晰目标及时限划分的过程,使患者重建个人身体、心理、情绪及社会功能能力。亦让个人、家庭、社会能接纳患者有限或残余之功能,能尽量发挥其有限的自我照顾能力。康复护理学:是一门研究伤病者与伤残者身体、精神康复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的科学。01020304康复护理技术康复护理概论康复护理评定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康复护理的几大范畴基础护理技术专科护理技术我国的康复护理水平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与临床护理水平有差距康复护理工作内涵的不确定。如:骨伤康复护理的工作内容有哪些?与治疗师工作如何分工?康复教育落后。课程设置、专科教育都处于起步阶段病人对康复医学和康复护理不理解国内康复护理的现状护士掌握康复护理知识现状局限于预防并发症认识康复护理知识狭隘康复护理知识缺乏康复护理知识水平亟待提高,成为骨科康复的重要任务骨科护士工作现状临床基础护理错失康复好时机护士获得康复护理知识途径通过临床工作经验积累获得康复护理知识占79%通过继续再教育的方式获得康复护理知识,占58%通过在校学习康复护理的相关知识,占57%我国护理院校开展康复护理课程不深刻、不全面医院及相关科室等部门对骨科康复护理知识的教育程度也不够骨科康复骨科康复骨科康复护理学:是一门研究骨科伤病者及伤残者身体、精神康复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科学。是利用生物力学及生物学知识,提高骨科患者的活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亚专业。所有的骨科问题都与康复有关骨科康复护理学基本原则注重使用综合的循序渐进的训练程序注重对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复基础: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功能的恢复中心功能性训练:本体感觉训练和运动感觉综合训练全面恢复: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基本程序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治病(手术)+防残01手术/非手术+康复训练02手术过程+功能结局03骨科团队+康复团队04?1早期/围手术期康复2康复与手术时机、知识3跨科团队4多学科协作围手术期康复临床康复功能康复主动康复被动康复运动干预为主注重个体化主动康复被动康复管理骨科疾病康复临床路径应用医护治一体化工作模式康复护理学会建立,必将促进各科疾病康复护理发展开发新的功能评估的工具、辅助用品用具研发新的康复治疗技术、方法加强老年骨科康复的研究骨科康复护理走入社区和家庭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应用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多学科合作的机理和工作方法Thepurpose,contentandinfluencingfactorsofrehabilitationnursinginDepartmentoforthopedics二、骨科康复护理技术照顾者教育者协调者执行者咨询者骨科康复护士的角色骨科康复护理介入愈早,效果愈好,愈省精力、时间、经费消除肿胀疼痛加速创伤愈合维持/增加ROM预防挛缩畸形增强肌力预防肌肉萎缩改善平衡功能矫正异常步态预防及治疗骨质疏松增强心肺功能提高ADL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消除肿胀疼痛加速创伤愈合增强肌力预防肌肉萎缩维持/增加ROM预防挛缩畸形改善平衡功能矫正异常步态增强心肺功能预防及治疗骨质疏松骨科康复的PART因素1:护士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没有精力与时间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因素2:对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限骨科护士的康复护理行为进行分析,发现只有不同工作年限的护士在行为得分方面有显著性差异临床工作3年以下组行为得分明显低于其他工作时间较长组工作6~10年组和10年以上组在康复护理评估、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指导ADL、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3年以下组影响康复护理行为的因素因素3:工作时间越长,工作经验积累多,康复护理工作开展越好因素1+因素2+因素3:重视年轻护士的教育培养时,更要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业务专长因素4:在现实工作中,护士在进行的康复护理成了义务、免费服务,使得患者在获得健康服务与护士的付出价值上存在悬殊的差异导致护士参与康复护理的积极性不高影响康复护理行为的因素其他因素:如考核►康复护理评估、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指导ADL训练、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及随访都是薄弱环节►护士指导患者体位变换、卧床排便、有效咳嗽咳痰、膀胱功能训练等较多影响康复护理行为的因素资源有限计划之延续性政府、社区机构之长期计划领导能力和战略方向成效量度机制患者康复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患者康复行为影响因素分析认识偏差职业、文化程度睡眠形态紊乱卧床并发症对医护的抵触情绪心理:焦虑、恐惧、抑郁factor功能康复: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本体感觉训练生理需要康复:疼痛护理、睡眠护理、饮食护理心理需要康复:信心、依从性环境合理舒适:光线、地面、扶手、坐、卧、出行等目标:预防继发性功能障碍维持现有功能恢复和改善受损功能等骨科病人康复:从局部康复到整体康复具体:功能状况的观察与评定:体位摆放变换与转移的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继发性功能障碍的护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护理:康复辅助用具使用指导:康复心理(情志)护理:康复环境的管理:……入院时手术前手术后出院前康复评估时机评估是康复护理的基础,是制定康复护理计划的前提,也是评价康复结果的客观标准。康复护理评估是对骨科患者的功能状态及潜在能力的判断,客观、准确地评估其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转归,也是对患者各方面情况的收集、量化、分析及与正常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康复护理评估的内容包括:(1)运动能力:如关节活动度、肌力、步态等;(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3)心理状况:(4)疼痛评估:2020/6/30运动功能评定、心肺功能、认知功能评定各种康复评定(表)Berg平衡评定标准关节活动度评定标准2020/6/30躯体一般状况评定、皮肤评估、淋巴结、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疼痛评定、平衡评定、言语功能评定、步态分析、康复心理评定0102030405骨科康复护理技术体位转移技术放松训练技术主动运动训练技术被动运动训练技术传统康复技术(针灸、按摩)骨科康复护理技术康复护理中常用的体位摆放技术有良肢位、功能位、烧伤患者抗挛缩体位的摆放等。1、体位、体位转换及转移体位:一般指人的身体位置和姿势,临床上通常是指根据治疗、护理及康复的需要而采取并能保持的身体姿势和位置。体位摆放的目的42预防或减轻痉挛或畸形的出现使躯干和肢体保持在功能状态的作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体位转换体位转换是指通过主动、助动或被动的方式改变身体的姿势或位置。定时的体位转换一方面可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肌肉萎缩、关节变形和肢体挛缩等并发症;另一方面,康复训练需要体位转换的配合,才能达到训练的目标。体位转移定义体位转移是指人体从一种姿势转移到另一种姿势的过程。体位转移种类自动体位转移:指患者不需要任何外力的帮助,按照自己的意志和生活活动的需要。或根据治疗、护理、康复的要求,以自我的能力变换体位并保持身体的姿势和位置。助动体位转移:指患者在外力的协助下,通过主观努力而完成体位转换并保持身体的姿势和位置。被动体位转移:指患者完全依靠外力协助或直接由外力搬动变换体位,并利用物保持身体的姿势利位置。体位转移的要求:避免机体、皮肤再损伤保持体位稳定舒适注意保护隐私鼓励自助2、放松训练技术放松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肌肉松弛,二是说消除紧张。放松训练的直接目的是使肌肉放松,最终目的是使整个机体活动水平降低,达到心理上的松弛,从而使机体保持内环境平衡与稳定。放松训练(relaxationtraining)是指使有机体从紧张状态松弛下来的一种练习过程。全身放松法腹式呼吸法暗示法全身放松法1、选择一个清静的环境,采取轻松自然的姿势,使全身肌肉放松。2、闭上双目,做1次深呼吸。3、头脑里想着一幅宁静的景色,每次呼吸时重复说一个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字或词,如“安静”。4、当进行上述活动时,循序放松全身肌肉,自足背开始,直至头部。5、反复进行15~20min。6、静坐数分钟,感受全身放松。腹式呼吸训练1.按患者最舒适的位置坐好,双手随意放肘于膝部。2.放松腹肌,行腹式呼吸。3.同时尽量扩大胸廓。3、主动运动训练以患者为核心,治疗者只是一个老师和帮助者,患者与治疗者就是运动员和教练的关系,以挖掘与提高患者自身的运动功能和运动能力为主。核心力量训练:通过核心力量训练来增强本体感受腰背肌肌肉力量训练腰背肌柔韧性训练腹肌肌肉力量训练腹肌柔韧性训练臀肌肌肉训练胸腰椎关节活动度、深层腰部肌肉柔韧性训练腰臀肌肌肉、内收肌肌肉柔韧性训练图腹外斜肌、大小腿后肌群柔韧性训练脊柱拉伸训练以治疗者为核心,患者只是一个被动接受治疗的病人而已,治疗者主要着眼于患者肢体的“紧”和“松”,以被动的降肌张力为目的。单纯被动训练被动运动训练持续性牵引训练连续被动运动单纯被动训练原则:1.对暂时不能活动的关节和肢体,要尽早在不引起病情加剧和不引起不能耐受的疼痛的情况下进行。2.速度要十分缓慢,动作要轻柔。3.每个不能运动的关节和肢体每天应进行2次被动活动,每次活动3遍。4.病情缓解后由被动改为主动辅助训练,然后再逐步改为主动训练。5.注意心血管的反应。持续性牵引训练原则:1、牵引的力量应持续稳定而柔和2、牵引的时间应持续一个时期3、牵引的程度不要超过患者疼痛的耐受范围。4、牵引的作用点要准确地落在被牵引组织的张力的最大点上。5、牵引应在患者完全松弛的状态下进行。6、牵引关节所用的力要比牵引肌肉时的力小7、有任何炎症时,牵张强度都比正常应减少50%。8、热疗方法使局部温度后再进行牵引。连续被动运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持续被动运动的方法。目前,已有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证明,CPM是防治关节伤病、促进关节软骨再生和修复的良好方法,同时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淋巴回流以及促进肿胀及疼痛等症状的消除的作用。常用康复护理操作技术:康复操:Theapplicationofrapidrehabilit
本文标题:2改-2018-1-10-骨科康复护理新进展--百度文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353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