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word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你可能用到的物理量:ρ水=1.0×103kg/m3,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小球运动路径的侧旁有一磁体B.吊在天花板下的静止电灯C.桌上静止的小车D.空中匀速直线下落的降落伞2.如图,分别把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力的大小B.力的作用点C.力的方向D.力的三个要素都有关3.掉在水平地面上的弹性小球会跳起,而且弹跳的高度会越来越低。图示的小球弹跳的频闪照片,小球在1、2位置的高度一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在2位置的重力势能等于小球在1位置的重力势能B.小球在2位置的动能等于小球在1位置的动能C.整个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不变D.小球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4.在下图中,F1和F2是物体所受的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其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A.甲B.乙C.丙D.丁5.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就会紧紧地套在锤柄上B.做惯性实验时同体积的铁球比同体积的塑料球好C.用刷子刷冰面可以减小摩擦从而增大冰壶的惯性D.安全气囊和安全带可同时防止紧急刹车而对人体的伤害6.从下面图像得到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A.甲是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图像B.乙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浮力与深度的图象C.丙是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D.丁是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7.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A.人推小车在水平方向前进了一段距离B.运动员将杠铃举在头顶不动C.小孩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前进D.搬而未动的石头8.下列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9.下列四幅图中,利用相关部件减小压强的是()10.下列设备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11.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海绵凹陷越明显B.乙图实验,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C.丙图实验为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可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D.丁图是飞机机翼模型实验,说明当流体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大12.如图所示,运动员正在进行蹦床比赛,下列关于机械能及其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运动员的速度为零时,他的重力势能可能最小B.动动员下落的速度最大时,他的动能最大C.运动员下落到最低点时,蹦床的弹性势能最大D.运动员下落到最低点时,蹦床的弹性势能等于人减少的动能13.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丙两图中木块向右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相等B.甲乙两图是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C.乙丙两图是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D.甲丙两图是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高度的关系14.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实心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慢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是整个过程中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的变化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圆柱体的重力为12NB.圆柱体所受的最大浮力为8NC.圆柱体刚好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是700PaD.圆柱体的密度是1.5×103kg/m315.小明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成不同的滑轮组(如图所示),分别将同一物体以相同速度匀速提高到相同高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拉力分别为F1、F2,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忽略绳重及摩擦)()A.F1>F2η1=η2P1=P2B.F1<F2η1>η2P1<P2C.F1>F2η1=η2P1>P2D.F1>F2η1>η2P1=P2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共55分)16.(7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实验中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块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⑴实验中,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________________运动,根据同学们学过的________________原理,就可以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⑵分析甲、乙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与____________有关。⑶乙、丙两次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与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乙图中测力计的示数是3.5N时小木块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木块上的砝码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当拉力增大到4.6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⑷顺利完成甲、乙两次实验后,在进行图丙所示的实验时,由于所用的弹簧测力计量程较小,某同学发现测力计示数达到最大值时仍没拉动木块,无法与乙图进行比较,为了用现有的器材完成实验,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出滑动摩擦力,再和甲进行比较。17.(5分)按照下图正确进行操作,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每次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圆柱体溢水杯底面积为40cm2,观察实验过程可知:⑴乙图中溢水杯底受到的压力甲图中溢水杯底受到的压力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如果乙图中圆柱体不慎碰到溢水杯底部,圆柱体受到的浮力________。⑵圆柱体的体积是________cm3,圆柱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⑶乙图中将圆柱体从溢水杯中提出后,杯氏受到的压强减小________Pa。18.(6分)如图,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为一凹面。它可以有来做“探究液体压强是否跟深度、液体的密度有关”的实验。⑴若要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的关系时,我们应该在容器两边装入________不同的________液体,这时我们会观察到橡皮膜向____________(选填“液体深”或“液体浅”)的一边凸起。⑵若要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时,我们应该在容器两边装入________相同的不同液体,这时我们会观察到橡皮膜向____________(选填“密度大”或“密度小”)的一边凸起。由此得出结论:深度相同时,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_压强越大。19.(8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⑴实验前出现图甲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______调(选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实验过程中出现图乙所示的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可将右边的钩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具体操作过程,左边钩码不动)⑶图乙中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左右两边钩码下同时加一个相同的钩码,这时杠杆将_________________(选填“保持水平平衡”、“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⑷小星同学的实验如图丙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杠杆右端动力作用点在A点,多次改变动力的方向(即改变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的连线OA跟动力作用线的夹角θ),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每次动力的大小。下表是他记录的实验数据。实验次数12345动力的方向(θ)304590135150动力的大小4N2.8N2N2.8N①第5次实验中,动力F3的大小应为______N。②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的连线跟动力作用线的夹角越接近______(填角度的大小),杠杆越省力。③如果撤去A点的力,在C点用一弹簧测力计使杠杆水平平衡,则作用在C点的最小拉力的大小是______N,方向____________。20.(5分)下表是小明测一滑轮组机械效率时收集的有关数据。动滑轮重G动/N物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动力F/N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s/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510.10.70.347.6%20.520.11.10.360.6%30.540.120.3⑴根据表格分析可知作用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有______段。⑵第二次实验中有用功是________J,表格中空白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⑶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提升的物重增加,机械效率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⑷第一次实验中,钩码上升0.1m所用的时间为1s,则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_W。21.(6分)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起一个重力为2000N的物体,不计摩擦及绳子、滑轮自重,绳子的拉力F=______N,如果要用这个滑轮组达到更加省力的效果,绳子应该怎么绕,请在图乙中画出绳子的绕法;并计算此时拉力等于______N。如果考虑滑轮自重且每个滑轮重力相同,按图乙的绕法,实际拉力为450N,此时一个滑轮的重力为______N,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结果保留到百分之0.1)22.(3分)在斜面上拉一个重4.5N的物体到高处(右图),沿斜边向上的拉力为1.5N,斜面长1.2m,高0.3m,把重物直接提升h所做的功作为有用功,则有用功是______J,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23.(7分)起重机将一块质量为6t的大石头,在15秒内沿着竖直方向匀速提升了1m。求:⑴起重机对石头做了多少功?⑵起重机对石头做功的功率为多少?⑶若石头在水平地面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1.5m2,则石头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24.如图甲所示,我国“向阳红09”母船正在进行投放“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试验,调控两根伸缩杆,使“∩”形架绕固定在甲板上的转轴转动至图甲所示位置时停止,然后由固定在“∩”形架顶部的绞车通过钢缆释放深潜器。处在图甲所示位置的“∩”形架可以简化为图乙中以O为支点的杠杆,OB表示“∩”形架,CD表示两根伸缩杆,O到CD的距离为2m,OD、OE的长度分别为3m、6m。不考虑“∩”形架、两根伸缩杆和绞车的重力。已知深潜器的质量为25t,总体积为24.2m3。求:⑴请在图乙中画出投放深潜器时“∩”形架的动力和阻力示意图⑵“蛟龙”号深潜器在水下7000m处受到海水的压强⑶“蛟龙号”深潜器在海水中受到的最大浮力⑷“蛟龙号”深潜器从全部在水上到全部浸没在海水中时每段伸缩杆的拉力最多减少多少牛?(5分)
本文标题: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word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422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