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原理学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40101授教育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2.使学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3.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二、本学科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教育基本理论2.教育研究方法论3.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三、学习年限本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6年。四、学分要求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29学分。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53学分。类别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普通博士研究生以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生总学分≥53学分≥29学分按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要求培养,符合课程免修规定的,可申请免修。修课学分≥36学分,其中:高水平课程≥6学分(全英课程≥2学分,国际一流课程≥2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9学分,其中: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2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硕士一外2学分;英语论文写作2学分;校级公共选修课≥1学分: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它类课1学分≥10学分,其中:全英课程≥2学分或国际一流课程≥2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4学分,其中: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英语论文写作2学分学科基础与专业课≥24学分,其中: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必修)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限定选修)硕士专业课4学分(任选)跨一级学科课4学分(任选)博士专业课4学分(任选)跨一级学科课2学分(任选)专业课4学分(任选)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研究环节≥19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19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1学分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1学分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学位论文15学分学位论文15学分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类别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季节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课程(须注明全英课程和国际一流课程)公共必修课程408.60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81春/秋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阶段必修≥6学分408.6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春/秋马克思主义学院411.500第一外国语(英语)322秋、春外国语学院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它类课程1408.810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362秋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必修≥4学分411.800英语论文写作322秋外国语学院一级学科基础课420.615教育基本理论(国际化课程)322秋教育科学研究院必修≥8学分(硕士研究生阶段)420.50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322秋教育科学研究院420.602教育管理学322秋2教育科学研究院420.616中外教育史322春教育科学研究院420.504SPSS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322秋教育科学研究院二级学科基础课420.631基础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国际化课程)322春教育科学研究院限定选修≥4学分(硕士研究生阶段)420.509420.507当代教育思想流派322春教育科学研究院硕士专业选修课程420.617教育学经典著作选读(全英语课程)322秋教育科学研究院≥4学分420.515教育哲学322秋教育科学研究院420.627学校德育工作研究322春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专修课程420.853教育基本理论专题研究(国际一流课程等)322秋教育科学研究院≥4学分420.854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题研究(全英语课程)322春教育科学研究院跨一级学科课程全体必修≥2非学位课补修课程420.512课程论322春教育科学研究院本科非教育类的硕士生必修420.511教学论322秋教育科学研究学研究环节650.801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博)1教育科学研究院650.802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或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博)1650.803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博)1650.804发表论文(博)1650.805学位论文(博)15650.501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硕)1650.502在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硕)1650.503学位论文(硕)10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1.博士生必须修完规定课程,按期完成课程所要求的相关文献研究和课程论文。2.博士生修完规定课程并全部合格,可申请进入中期考核。博士生中期考核的核心内容是综合考试,其他还包括学术活动情况、论文发表情况和思想品德等方面,由研究所给出学生综合成绩。综合考试由研究所组织教师命题,考试内容应涵盖本专业基本理论和前沿动态。未通过综合考试者视为中期考核未通过。博士生只有在通过中期考核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开题撰写阶段。未通过中期考核的博士生半年后方可再次申请进行中期考核。第二次未通过中期考核或四年内未通过中期考核且无特殊理由者,将被中止学业。3.博士生通过中期考核后进入开题环节时,须提交文献综述报告和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报告中博士生应阅读大量中外文献,相关文献的阅读量不少于80篇(部),其中外文文献至少应占1/3。博士生应对所读的重要文献加以分析和综合归类,阐述其主要理论、观点和方法,指出现有研究已经解决的问题、所做出的贡献和不足之处,由此提出自己要研究的问题。开题报告未获通过者,可在半年内再次开题;再次开题仍未获通过者,将被中止培养。开题报告获通过后最少1.5年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4.博士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必须至少参加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同时须在全院性学术活动上做一次学术报告,或在研究所组织的学术活动上做两次学术报告。5.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具有较高的难度和创新性,反映学位申请人综合运用理论和科学方法探索与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论文研究应具有创新性,研究问题明确,文献综述全面,研究意义表达准确,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得当,研究设计合理,观点明确,有自己的独立见解。6.博士生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后必须按照研究生院相关规定向学院申请论文答辩,办理答辩手续。申请者通过答辩审批后须按规定提交学位论文,由学院委托研究生院组织双盲评审,通过评审者方可进入学位论文答辩环节。7.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应公开举行,并于答辩前两天张贴海报;已办理保密手续的论文,可在一定范围内组织答辩。答辩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决定是否通过论文答辩。对论文答辩未获通过者,经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以不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可在一年内修改论文,然后重新申请答辩。若重新答辩仍未获得通过,我院及相关部门将不再受理其学位申请。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40106授教育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通过本专业的培养,使学生:1.具备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开拓创新的治学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能够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工作;3.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具体培养(1)教育学科教学研究人员;(2)高等学校行政管理人员;(3)其他相关人员二、本学科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高等教育原理2.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3.高等工程教育研究4.区域高等教育研三、学习年限本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年,可申请延长,但最长不超过6年。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5-7年。四、学分要求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29学分。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53学分。类别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普通博士研究生以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生总学分≥53学分≥29学分按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要求培养,符合课程免修规定的,可申请免修。修课学分≥36学分,其中:高水平课程≥6学分(全英课程≥2学分,国际一流课程≥2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9学分,其中: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2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硕士一外2学分;英语论文写作2学分;校级公共选修课≥1学分: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它类课1学分≥10学分,其中:全英课程≥2学分或国际一流课程≥2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4学分,其中: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英语论文写作2学分学科基础与专业课≥24学分,其中: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必修)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限定选修)硕士专业课4学分(任选)跨一级学科课4学分(任选)博士专业课4学分(任选)跨一级学科课2学分(任选)专业课4学分(任选)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研究环节≥19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19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1学分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1学分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学位论文15学分学位论文15学分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类别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季节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课程(须注明全英课程和国际一流课程)公共必修课程408.60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81春/秋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阶段必修≥6学分408.6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春/秋马克思主义学院411.500第一外国语(英语)322秋、春外国语学院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它类课程1408.810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362秋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必修≥4学分411.800英语论文写作322秋外国语学院一级学科基础课420.517高等教育学(国际化课程)322秋教科院必修≥8学分(硕士研究生阶段)420.518中外高等教育史322秋教科院420.519高等教育管理学322秋教科院420.50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322秋教科院420.504SPSS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322秋教科院二级学科基础课420.522比较高等教育(全英语课程)322春教科院限定选修≥4学分(硕士研究生阶段)420.619国际高等教育政策专题(全英语课程)322春教科院硕士专业选修课程420.62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题研究(全英语课程)322秋教科院≥4学分420.623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题研究(国际化课程)322春教科院420.545院校研究概论(国际化课程)322秋教科院博士专修课程420.801高等教育理论专题研究(国际化课程)322秋教科院≥4学分420.850高等教育问题与政策专题(国际化课程)322春教科院420.812教育研究方法高级讲座(国际化课程)483秋教科院跨一级学科课程跨一级学科课程(博士可选修硕士生课程)2全体必修≥2非学位课补修课程xxxXXXXXxx学院本科非xx类的硕士生必修xxxXXXXXxx学院研究环节650.801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博)1xx学院650.802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或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博)1650.803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博)1650.804发表论文(博)1650.805学位论文(博)15650.501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硕)1650.502在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硕)1650.503学位论文(硕)10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1.博士生必须修完规定课程,按期完成课程所要求的相关文献研究和课程论文。2.博士生修完规定课程并全部合格,可申请进入中期考核。博士生中期考核的核心内容是综合考试,其他还包括学术活动情况、论文发表情况和思想品德等方面,由研究所给出学生综合成绩。综合考试由研究所组织教师命题,考试内容应涵盖本专业基本理论和前沿动态。未通过综合考试者视为中期考核未通过。博士生只有在通过中期考核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开题撰写阶段。未通过中期考核的博士生半年后方可再次申请进行中期考核。第二次未通过中期考核或四年内未通过中期考核且无特殊理由者,将被中止学业。3.博士生通过中期考核后进入开题环节时,须提交文献综述报告和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
本文标题: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431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