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20届中考化学三轮复习题型专练学科综合试题
题型12学科渗透题一、化学与语文化学与古诗词、成语、谚语、歌谣等的结合,具有人文色彩,许多经典的诗词、成语等素材性资源中蕴含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相关的丰富、有趣的化学知识。1.【原创题】中国人的心中从来都不缺少诗和远方,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引发全民学诗热潮。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2.中国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焕发理性光辉.对下列划线部分的化学解释不合理的是()A.花气袭人知骤暖,喜鹊穿树喜新晴﹣温度高分子运动加快B.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变成钢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不发生化学变化D.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金的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3.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4.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5.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化学不能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清白”是指氢氧化钙C.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严重时会得侏儒症,其体内缺少的是元素是碘D.“工业的维生素”稀土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信息等尖端科技领域,是重要战略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人人有责6.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五月槐花香浓郁,六月荷塘清久远分子是不停运动的;不同分子性质不同B家中绿植枝叶生长不茂盛,叶色淡黄缺少氮肥C用洗洁精洗去餐盘上的油渍洗洁精能溶解油渍D常用醋酸或盐酸除水垢醋酸和盐酸中均含有H+7.中国古代诗句中蕴含有很多化学原理,下列诗句的解释不正确...的是()诗句解释A吴山开,越溪涸,三金合冶成宝锷“宝锷”的成分为合金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的密度比沙大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生石灰得到熟石灰8.中国诗词、成语和谚语中有些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描述的是化学变化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具有熔点高的物理性质D.“釜底抽薪”体现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9.下列典故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司马光砸缸B.凿壁偷光C.铁杵磨成针D.酿酒缸缸好做醋10.“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下列诗词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二、化学与物理11.某课外活动中,学生利用如图所示的杠杆完成探究实验,杠杆已调至平衡。第1题图(1)实验1中,较长时间后,左边铁粉布包下降,是因为铁粉与__________发生了反应。将铁粉换成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填序号),杠杆也会出现相似现象。A.NaClB.NaOHC.CaO(2)实验2中,通入CO2一段时间,右边乒乓球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再往集气瓶中滴入足量NaOH溶液,杠杆重新平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①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__________;②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能”或“不能”)实现喷泉实验(2)利用图3装置,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_______;A.Cu与稀盐酸B.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C.块状CaCO3与稀H2SO4D.NH4HCO3与稀盐酸(3)在图4锥形瓶中加入酒精,瓶外放一水槽,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_。A.浓硫酸B.食盐C.硝酸钾D.硫酸铜(4)从产生喷泉的原理分析,图是减小上部烧瓶内的压强。图是增大下部锥形瓶内气体的压强。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装置图________原理相似。(均填序号)1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重物A,烧杯中盛有溶液B。试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忽略A、B体积变化):(1)若B为饱和氯化钠溶液,A与B不反应,向B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弹簧测力计示数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2)若A为铁块,B为硫酸铜溶液,将A放入B中,过一会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14.小明用热水配制了大半杯硝酸钾饱和溶液,用温度计测得溶液的温度约为60℃.此时他将一块较大的塑料块放入烧杯中,塑料块在液面上漂浮.然后将溶液冷却至室温(约为20℃),并注意观察现象.你猜小明观察到了哪两种现象,并用所学的理化知识予以解释.(1)现象,原因是.(2)现象,原因是.15.在一只盛有硫酸铜稀溶液的烧杯中,漂浮着一块木块(如图)往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某种固体物质后,木块浸没在水中的体积变大(假设在此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不同类的物质):(1)某些金属;(2)某些碱;(3)某些盐。16.下列不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图象是()ABCDA.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B.一定压强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C.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D.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中,a使用催化剂,b未使用催化剂17.下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A.甲:水不能从杯中流出,说明水和纸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B.乙: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C.丙:温度计示数减小,说明NH4NO3固体溶于水时放出热量D.丁:敲击音叉乒乓球被弹起,说明振幅越大音调越高18.(1)如图1所示,小宇同学在进行溶液导电性的实验时,将电极两端插入稀H2SO4溶液中,闭合开关,小灯泡正常发光,然后逐滴向稀H2SO4中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请推测小灯泡的发光情况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图1图2(2)酸的化学性质﹣﹣酸与盐的反应利用图2所示装置来验证CO2气体的性质,要证明CO2与NaOH溶液能够发生反应,可先加氢氧化钠溶液,再加盐酸,气球的变化是。【方法感悟】在化学实验中,可通过验证反应后生成物的存在,来验证某化学反应的发生。19.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高温煅烧除去碳酸钙中混有的氧化钙B滴加石蕊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C向平行且自由下垂的两张纸中间吹气探究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D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探究两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三、化学与数学此类学科综合题是将数学中的方程、数轴、集合和函数图像等工具载体呈现在化学计算问题中,将化学知识与数学工具相互渗透。解答的关键在于掌握方程的解答规范步骤和正确格式,理解数轴、集合和函数图像中关键的点、线、面等表示的意义,及曲线的变化趋势。20.下图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种量的变化关系的是()A.在碱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溶液pH的变化曲线B.将等质量的铝粉和锌粉,分别放入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生成O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D.H2还原一定质量的CuO,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21.下列是常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A.X可与Y(NO3)2溶液反应B.X可与盐酸反应C.Y可与AgNO3溶液反应D.Y可与稀H2SO4反应22.下列排序不正确的是()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OSiAl由多到少B.钙元素的质量分数:22CaHCaOCa(OH)由高到低C.溶液的pH:汽水糖水肥皂水由大到小D.氮元素的化合价:23NONONH由高到低23.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溶液的pH:B.氮元素化合价:C.地壳中元素含量:D.铁元素质量分数:24.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溶液pH:汽水食盐水肥皂水由大到小B.碳元素含量:42638CHCHCH由高到低C.金属活动性顺序:ZnAgCu由强到弱D.硫元素化合价:224NaSSHSO由低到高25.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利用金属的年代:B.铁元素质量分数:3423FeOFeOFeO、、由高到低C.硫元素的化合价:D.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232CaClCaCOCa(OH)、、由大到小26.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空气中物质含量:B.溶液pH:C.金属活动性顺序:D.硫元素质量分数:27.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B.图标上b﹣c段质量增加的原因是Zn与Cu(NO3)2溶液反应C.b点时溶液中金属离子有Zn2+、Cu2+,金属单质有Zn、Cu、AgD.c点和d点溶质种类不同,金属单质种类也不同四、化学与生物28.如图为光合作用和木柴燃烧过程中,部分物质参与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并结合你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葡萄糖和纤维素均属于__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2)从物质转化的角度看,光合作用及葡萄糖转化为纤维素属于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碳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能量转化的方式是__________,而木炭燃烧时能量转化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4)在图中光合作用与燃烧反应过程中参与循环的元素有__________。29.地球上的碳库包括大气、土壤、植物和海洋等,碳库可分为产生CO2的碳源以及清除CO2的碳汇两种类型。(1)碳主要以CO2的形式贮存于大气中,或以________(填物质类型)等无机化合物的形式贮存于岩石圈中。(2)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吸收并固定在植被与土壤中,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从该角度看,森林属于________(填“碳源”或“碳汇”)。(3)海洋是重要的碳汇,但海水过量吸收CO2会造成海洋酸化,使海水的pH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系统。(4)研究表明,近20%的CO2排放去向不明,造成了“碳黑洞”,我国学者认为是荒漠盐碱土吸收了CO2。他们分别用纯石英砂和盐碱土溶液进行对比实验,证明猜想是正确的。由上述实验可知,纯石英砂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五、化学与其他学科30.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又富有科学文化遗产的伟大民族。古代典籍《齐民要术》中,记载了一种酒曲—白醪曲的制作工艺:小麦:蒸熬:生=1:1:1,用圆铁范(模具)压制成曲饼。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酿酒过程中,“白醪曲”会产生催化剂B.小麦的主要成分是淀粉,不含蛋白质C.“圆铁范”对酒曲的化学性质不会有太大影响D.小麦在“蒸”、“熬”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31.古往今来,金属材料和制品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一直起者非常重要的作用。(1)考古工作者发现铁质的出土文物往往锈蚀严重,铁
本文标题:20届中考化学三轮复习题型专练学科综合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522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