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教案纸63授课章节: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授课日期:课题:3.1.1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知识: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根据方程解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一个方程的解.能力: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列出该问题的方程,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鼓励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会根据已知条件,设未知数,列出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并会估计方程的解.教学难点:找出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以及估计方程的解。教学过程:问题1.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向行驶,客车的行驶速度是70km/h,卡车的行驶速度是60km/h,客车比卡车早一小时经过B地,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1)你会用算术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列式试试.(2)如果设A,B两地相距xkm,你能分别列式表示客车与卡车从A地到B地的行驶时间吗?客车时间,货车时间.(3)如何用式子表示两车行驶时间之间的关系?.问题2:对于上述问题,你还能列出其他的方程吗?问题3:比较列算式和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个有什么特点?二、探究新知问题4:你能归纳出方程的概念么?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三、典型例题例1.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方程.(1)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了1700h,预计每月再用150h,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h?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教案纸64(3)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小结:列方程时,要先设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写出方程.问题5:观察上面的例题,列出的三个方程有什么特点?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次),等号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练习下列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1)21x;(2)2153m;(3)3554xx;(4)2260xx;(5)31.83xy;(6)3915a;(7)1513x;(8)231x问题6:能满足方程4x=24的未知数的值是多少?可以发现,当x=6时,4x的值是24,这时方程等号左右两边相等,x=6叫做方程4x=24的解.练习:x=1000和x=2000中哪一个是方程0.52x-(1-0.52)x=80的解?课堂练习依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列出方程.(1)环形跑道一周长400m,沿跑道跑多少周,可以跑3000m?(2)(3)甲铅笔每支0.3元,乙铅笔每支0.6元,用9元钱买了两种铅笔共220支,两种铅笔各买了多少支?(4)一个梯形的下底比上底多2cm,高是5cm,面积是402cm,求上底.(5)用买10个大水杯的钱,可以买15个小水杯,大水杯比小水杯单价多5元,两种水杯的单价各是多少?四、小结:(1)本节课学了哪些主要内容?(2)一元一次方程的三个特征各指什么?(3)从实际问题中列出方程的关键是什么?课后反思: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教案纸65授课章节: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授课日期:课题:3.1.2等式的性质教学目标:知识:通过观察、分析,将有理数的运算推广到字母运算,掌握用字母表示等式的两条性质.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归纳能力和创新能力.会用等式的两条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情感、态度、价值观:鼓励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等式的性质的推导和应用.教学难点:对等式性质的理解.教学过程:问题1:等式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我们不妨做一个实验,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然后用“、、=”填空:5=55+65+6;-7=-7-7-5-7-5;a=ba+5b+5a=ba-2b-2;x=yx+my+ma=ba+(m+n)b+(m+n)问题2:我们再看一个实验,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后然后用“、、=”填空:6=66×56×5;-3=-3-3×(-2)-3×(-2);a=b6a6b8=88÷28÷2;-10=-10-10÷(-5)-10÷(-5);m=n18m18n归纳:2333152315mnnmxxxxy,,,这样的式子叫等式.问题3:通过以上观察,你能说说等式有什么性质么?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相等;追问1:根据等式的两条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需要注意什么?1.必须等式两边同时进行,即:同时加或减,同时乘或除,不能漏掉一边;2.等式变形时,两边加、减、乘、除的数或式必须相同;3.利用性质2进行等式变形时,须注意除以的同一个数不能是0.追问2:(1)从a+b=b+c,能否得到a=c?(2)从a-b=c-b,能否得到a=c?(3)从ab=bc能否得到a=c?(4)从=,能否得到a=c?(5)从xy=1,能否得到x=?abcb1y如果ba,那么ca如果ba,那么ac;如果ba,0c那么ca。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教案纸66例1.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1)6315xx(2)7332xx练习:1.下列等式变形错误的是()A.由a=b得a+5=b+5B.由a=b得99abC.由x+2=y+2得x=yD.由-3x=-3y得x=-y2.运用等式性质进行的变形,正确的是()A.若a=b,则a+c=b-c;B.若abcc,则a=b;C.若a=b,则abcc;D.若a2=3a,则a=33.用适当的数或式子填空,使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是根据等式的哪一条性质以及怎样变形的:(1)如果x+8=10,那么x=10_________;()(2)如果4x=3x+7,那么4x-_______=7;()(3)如果-3x=8,那么x=________;()4.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⑴2x-6=14⑵8y=4y+1⑶-35x-1=4⑷2x+3=x-1小结:课后反思: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教案纸67授课章节: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授课日期:课题: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学目标知识:1.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2.掌握移项和合并,理解其数学本质,会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能力:能够找出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文化.教学重点:合并同类项和移项法则.教学难点: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系数化为1等步骤的数学本质.教学过程:问题1:某校三年级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列方程:_____________问题2:回顾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你发现其中哪些步骤和以前所学的哪些知识有联系?例1解方程(1)86252xx;(2)例2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3,9,-27,81,-243,…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1701,这三个数各是多少?追问1:知道了三个数中的某一个,是不是就可以知道另外两个数了?追问2:你是否能找到不同的设置未知数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问题3: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分析: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根据第一种分法,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间的关系;(1)每人分3本,那么共分出______本;共分出3x本和剩余的20本,可知道这批书共有________本;根据第二种分法,分析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2)每人分4本,那么需要分出_______本;需要分出4x本和还缺少25本那么这批书共有________本;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364155.135.27xxxx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教案纸68问题4:怎样才能使它转化为x=a(常数)的形式呢?例3解方程(1)3x+7=32-2x(2)x-3=32x+1小结:解方程的步骤:例4:某制药厂制造一批药品,如用旧工艺,则废水排量要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还多200t;如用新工艺,则废水排量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少100t.新、旧工艺的废水排量之比为2:5,两种工艺的废水排量各是多少?课堂练习1.解方程:(1)6x-7=4x-5(2)x-6=x(3)3x+5=4x+1(4)9-3y=5y+52.解下列方程:(1)529xx(2)3722xx(3)30.510xx(4)74.52.535xx3.某工厂的产值连续增长,去年是前年的1.5倍,今年是去年的2倍,这三年的总产值为550万元.前年的产值是多少?4.某班学生共60人,外出参加种树活动,根据任务的不同,要分成三个小组且使甲、乙、丙三个小组人数之比是2:3:5,求各小组人数.小结:课后反思:1234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教案纸69授课章节: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授课日期:课题: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教学目标知识:掌握解方程过程中“去括号”的步骤,进一步理解去括号法则的数学本质.能力:准确、熟练地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培养整式的计算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力,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解方程的去括号法则.教学难点:去括号法则的数学本质.教学过程:问题1:请大家回忆去括号法则,化简下列各式:(1)=___________;(2)=___________;问题2:某工厂加强节能措施,去年下半年与今年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电量减少2000kwh(千瓦时),全年用电15万kwh(千瓦时),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是多少?例1解方程(1)2x-(x+10)=5x+2(x-1)(2).注意:1.当括号前是“-”号,去括号时,各项都要___________.2.括号前有数字,则要乘遍括号内___________,不能漏乘并注意___________.3.去括号的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2.5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km/h,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分析: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这艘船往返的路程相等,由此可填空:顺流速度________顺流时间________逆流速度_________逆流时间解:)2(24xx)1(73xx)3(23)1(73xxx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教案纸70练习1.方程3x+2(3x-1)-4(x-1)=0,去括号正确的是()A.3x+6x-2-4x+1=0B.3x+6x+2-4x-4=0C.3x+6x+2+4x+4=0D.3x+6x-2-4x+4=02.若x=2是方程k(2x-1)=kx+7的解,则k的值为()A.1B.-1C.7D.-73.方程2(x-3)=6-x的解是x=___________4.解方程⑴2(x+3)=5x(2)4-3(20-x)=3(3)4x+3(2x–3)=12-(x+4)⑷2(10-0.5x)=-(1.5x+2)(5))131(72)421(6xxx(6)2-3(x+1)=1-2(1+0.5x)小结:课后反思: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教案纸71授课章节: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授课日期:课题: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分母教学目标知识:掌握解方程过程中“去分母”的步骤,理解去分母的数学本质.能力:准确、熟练地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将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体会方程的同解变换和数学的转化思想.教学重点:准确、熟练地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去掉分母后记得给分子添加括号.教学过程:问
本文标题: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533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