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统计图表 >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建议-中国科技统计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建议33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建议王利政(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近10多年来,我国通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力引进外资和鼓励自主创新,高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规模跻身世界前列,但是仍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值得我们重点思考。一、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1.产业规模继续扩大,产品出口全球第一“十一五”以来我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美国科学和工程指标2010》的统计数据,2005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落后与美国、日本,位居世界第三,到2007年,我国首次超过日本,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位居世界第二。2009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创历史新高,突破了6万亿元,达到60430亿元(见图1)。但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速度明显放缓,2008年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增长率降到近年最低的5.0%(按可比价计算),2009年增速回升到6.5%。分行业看,我国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加值继续位居世界首位。图12001-2009年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及增长速度高技术产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以及高技术产业化的能力。随着高技术产业规模的扩张,高技术产业产品的出口继续保持增长,200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品出口额达到3813亿美元,继续位居世界首位(见图2)。亿元020000400006000080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010203040高技术产业总产值总产值增速%科技指标研究34图22008年部分国家高技术产业产品出口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2009》。2.行业规模差异大,产业地理集中度高从高技术产业的五个行业看,2009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所占比重仍然接近一半,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规模位居第二,所占比重超过1/4,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占比仅为2.2%(见图3)。图32009年高技术产业产值的行业分布从产业的地区分布看,高技术产业呈现很高的地理集中度。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占比达到85.4%,几乎是中西部地区的6倍。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是高技术产业的主要集中地,三个区域产值占全国的81.9%。其中广东、江苏两省产值所占比重,达到全国产值的一半(见图4)。但两省的规模变化又有所不同,“十一五”以来,广东占比从31.2%下降到28.4%,而江苏占比从18.0%上升到21.5%,这反映了加工贸易发达的珠三角地区的高技术制造工业发展放缓,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开始向长三角及中西部地区转移。亿美元38132311123793212031624618671010002000300040005000中国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法国荷兰英国航空航天器制造,2%电子计算机及办公室设备,27%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7%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48%医药制造业,16%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建议35图42009年高技术产业产值的地区分布从各行业的地区分布看,存在一定差异。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地区集中度最高,广东、江苏、上海三省产值占比已超过85%;电子及通信设备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广东、江苏两省占比达到59%;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中,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占据产值的58%;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则主要分布于内地和老工业基地,陕西、辽宁、四川、天津规模位居前四,占比53%。相对其他四个行业,医药制造业分布较为分散,排名前四的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占比不足40%。3.产业研发经费持续增长,R&D强度进一步提高“十一五”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持续增长。2009年,高技术产业R&D经费规模达到892.1亿元,占制造业R&D投入的1/4,同时产业R&D强度①提高到1.48%,几乎是同期制造业平均水平(0.75%)的2倍。其中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R&D强度最高达到4.9%,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强度最低,为0.64%,低于制造业整体水平(见图5)。图52009年高技术产业R&D经费支出及其占总产值的比重①本文中有关产业R&D强度的数据均按R&D经费与工业总产值之比计算(从2008年开始,国家统计局不再公布产业工业增加值的数据)。江苏,22%中部8省,8%西部12省,6%北京,5%浙江,4%其他东部5省,10%广东,28%上海,9%山东,8%亿元89213566501105850.644.901.731.421.481.9403006009001200全部医药航空航天器电子及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0.01.53.04.56.0R&D经费支出占总产值的比重%科技指标研究36从地区看,R&D强度呈现出西高东地的特点,中西部地区的R&D强度达到1.73%,高于东部地区的1.43%,其中占半数产值的广东、江苏两省R&D强度仅为中下水平,其中江苏不足1%。分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的R&D强度为2.72%,是三资企业的3.3倍。4.有效发明专利占制造业1/3多,行业和地区分布集中发明专利是评价科技创新程度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我国高技术产业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量②也大幅增加,2009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量突破4万件,达到41170件,较上年增长39.3%,“十一五”前四年内翻了两番。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占整个制造业的比重超过1/3,达到35.7%。其中内资企业占比超过七成,为71.1%,外商投资企业占比17.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比11.4%。从地区看,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集中度较高,广东省发明专利拥有量占比达到46.1%,其他地区均未超过8%。从行业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有效发明专利占比近六成,达到59.7%。5.内资企业产值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三资企业仍占主体地位“十一五”以来,随着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高技术产业中内资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产值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2009年内资企业产值占比超过1/3,而长期是我国高技术产业主力军的三资企业,所占比例从2005年的73.3%下降到65.7%(见图6)。图6不同注册类型企业所占比重分行业看,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中的三资比例仍然在90%以上,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中的三资比例为71.7%,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则以内资企业为主,内资企业占比达到85.6%。分地区看,上海、福建、天津、江苏四省市三资企业产值占本省市高技术产业产值的比例超过80%,、北京、广东超过70%。②有效发明专利,是指还处于有效期内的授权发明专利。即该发明专利已经得到授权,并且处于保护期中,并且没有因为专利权人没交维持费而终止。%26.728.027.029.734.373.372.073.070.365.7030609012020052006200720082009内资企业三资企业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建议37二、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些问题1.高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尽管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体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但是相比一些发达国家,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制造业的比重还不高。“十一五”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始终处于下降趋势。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随着国家加大对传统产业振兴的支持,高技术产业占比下降幅度进一步加深,2009年这一比例降至近十年的最低点12.6%(见图7)。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还偏低(见图8)。虽然在比重下降的趋势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有益的因素,如随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发展主线的落实,产业政策倾向于鼓励自主创新,淘汰落后产业产能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原来以加工装配为目的的一批企业开始逐渐退出高技术产业领域,但是这仍然可以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图72000-2009年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图82001-2007年部分国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2.高技术产业的效率仍然不高由于我国高技术企业始终没有摆脱低技术的特征,虽然生产的是高技术产品,但仍主要以加工为主,产业规模的扩大更多地依靠制造和装配环节的扩大。2008年,制造业全员%12.612.914.315.315.815.816.115.414.513.91012141618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1014182226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中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韩国科技指标研究38劳动生产率③比2000年提高2.4倍,而高技术产业只提高了1.1倍(见图9),并且2008年高技术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已经开始低于制造业整体水平,反映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生产效率提升缓慢。图92000-2008年高技术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从国际上看,我国高技术产业水平也远低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见图10),反映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经济效益水平低下。从行业看,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效率均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图10部分国家高技术产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资料来源:中国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其他国家数据来自OECD《结构分析数据库2009》。3.高技术产业的R&D投入强度较低技术密集度高是国际上对高技术产业进行界定的一个基本标准,技术密集度明显高于或数倍高于全部制造业平均值的那些行业才被界定为高技术产业。R&D经费强度是反应技术密集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R&D强度均为制造业平均水平的3倍或4倍以上,相比之下,我国高技术产业R&D强度只有制造业的③全员劳动生产率按每万就业人员的增加值计算。万元/人0510152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全部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千美元/人04080120160中国2008美国2006日本2006德国2007法国2007意大利2007制造业高技术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建议391.6倍,远远低于上述国家(见表1)。这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密集程度很低,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仍然处在较低水平。表1部分国家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R&D强度单位:%中国2009美国2006日本2006德国2006法国2006英国2006意大利2007韩国2006制造业0.93.33.72.42.52.40.62.0高技术产业1.416.510.68.37.811.13.66.0医药制造业1.721.815.010.48.723.12.02.5航空航天器制造业4.611.54.210.45.211.711.89.7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1.715.85.48.912.37.45.16.8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0.511.226.14.18.00.40.93.4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2.318.314.66.67.13.62.02.5资料来源:中国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等编,《中国高技术产业年鉴2009》;其它国家数据来自OECD《结构分析数据库2009》和《企业研发分析数据库2009》。4.三资企业R&D经费强度低,专利产出所占比重低近几年,内资企业在采取引进技术策略的同时,加大了消化吸收的力度,随着一系列激励自主创新政策的出台,企业对R&D的投入逐渐增加,高技术产业中内资企业的研发强度逐年提高,2009年达到2.72%。科技活动产出水平也不断提高,发明专利拥有量占比超过70%。相比之下,占高技术产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37%的三资企业,同期的R&D强度只有0.83%,略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0.75%),其中占三资企业产值七成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R&D强度仅有0.73%,低于整个制造业平均水平;三资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占比不足三成,低于其研发投入所占比重,更远低于其经济规模所占比重。这也反映了在我国高技术产业中的外资企业,仍然是作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加工工厂,处于价值链中利润最低的一环,而对于价值较高的研发活动
本文标题: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建议-中国科技统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534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