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都市报竞争同质化探析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都市报竞争同质化探析姓名:乔永华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新闻学指导教师:耿建华20060420都市报竞争同质化探析作者:乔永华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参考文献(30条)1.丁和根传媒竞争力--中国传媒体发展核心方略20052.黄升民.周艳中国传媒市场大变局20033.刘富.张未民晚报新闻学20044.朱春阳现代传媒产品创新理论与策略20055.张国良现代日本大众传播史19926.喻国明解析传媒变局20027.谭军波.金锋报刊自办发行管理模式20038.菲利普·科特勒.梅清豪.周安柱营销管理20039.赵曙光中国著名媒体经典案例剖析200210.陆小华再造传媒200211.詹姆斯·C·柯林斯.杰里·I·波勒斯.真如基业长青200212.李良荣新闻学概论200413.王尔山提问是记者的天职:与英美报刊主编对话200314.梁衡新闻原理的思考199615.赵振宇新闻策划200016.席文举报纸策划艺术200017.辜晓进走进美国大报200218.张建星媒体的运营时代200519.杨兴锋高度决定影响力200420.张子让当代新闻编辑200121.张文俊当代传媒新技术199822.蒋学伟持续竞争优势200223.张军话说企业家精神、金融制度与制度创新200124.郑保卫论传媒改革与发展200425.王瑞璞.张湛彬中国国有企业创新200226.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199327.陈信康市场营销学概论199328.梁衡新闻原理的思考199629.陈崇山.弭秀玲中国传播效果透视198930.周鸿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策略2000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朱正涛.ZhuZhengtao都市报竞争同质化的理性分析-台州学院学报2007,29(4)都市报竞争同质化现象在业界引起了众多的诘难、指责甚至批判.这些负面评价有其一定的道理.因为都市报竞争同质化使整个报业的健康发展存在隐患.但值得注意的是,同质化竞争也对受众、媒介以及报业产业带来了不少的益处.它的存在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有理性地对报业竞争同质化现象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才能促进整个报业产业健康良性地发展.2.期刊论文艾静新闻策划:都市报同质化突围的有效途径——以《钱江晚报》为例-东南传播2007,(6)近年来,都市报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陷入了相互模仿、彼此雷同的同质化困局.新闻策划作为一种策略性的媒体营销方法,已成为都市报同质化突围的有效途径.3.学位论文欧阳蓉都市报同质化趋向及其解放之道—基于《南方都市报》和《华西都市报》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所作的分析2009近年来,随着都市报的繁荣发展,关于都市报新闻同质化的分析研究愈加深入,业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同城报纸之间的同质化竞争上,对策也大多基于此,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媒介之间的竞争也免不了“硝烟弥漫”,加之媒介融合、体制放开、外资注入、集团化办报时代的来临,异地都市报之间也慢慢地步入同质化的“战争”行列,梳理异地都市报的同质化趋向问题并展开科学研究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本论文是在基于理清同质化新闻报道的概念的基础上,选取《南方都市报》和《华西都市报》为研究样本,使用内容分析法对两报关于汶川大地震一周的报道的相关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比较、判断异地都市报新闻同质化趋向,从理论上分析异地都市报新闻同质化的背景及深层次原因。对异地都市报新闻同质化我认为应该辩证的看待,产生这种现象有着多方面的综合因素,虽然有合理存在的一面,但是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应该被受众尤其是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忽略。对异地都市报新闻同质化倾向问题进行二元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是提出异地都市报破解之道的前提。笔者认为,异地都市报新闻同质化现象的探索应该从传媒体制、新闻实践、建立报纸品牌等方面着手操作。4.期刊论文孙荷琴.SunHeqin从市场竞争视角解析当前都市报同质化的必然性和趋势-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27(5)当前报业尤其是都市类报纸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此文从市场竞争视角解析同质化竞争的必然性,并分析同质化竞争的弊端和最终趋向.5.期刊论文刘杰同质重大题材的不同报道--解析《成都商报》和《华西都市报》对财富论坛的报道-天府新论2006,(z1)2005年5月,财富全球论坛在北京召开.《成都商报》和《华西都市报》在用好新华社通稿,整合其他媒体相关资源,挖掘本土新闻方面,努力写出自己特有的东西,力求避免新闻同质化,在报道中做得较为成功,值得其他媒体借鉴.6.期刊论文陈欢武汉都市报同质化研究-新闻界2004,(3)武汉报业市场存在的一个最人的问题就是都市报类报纸的高度同质化.这里的同质化,是指在武汉报业市场环境中,具有不同起点和不同特点的报纸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市场竞争相互吸取对手的优势和特点,从而逐渐形成相似性特征的动态过程.在这一动态过程中,武汉的都市报日益趋同,不仅报纸定位基本相同,报纸的传播内容和版面形式相似,而且报纸的读者市场和广告市场也没有明显区分,报纸的具体运作方式也具有很大的一致性.这种高度同质化的出现,引起了武汉新闻界人士、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成为制约武汉都市报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如何突破瓶颈,促进都市报的健康发展,成为武汉报人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但是,解决问题之前必须首先弄清楚问题的严重程度,武汉都市报报纸的同质化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存在,需要加以实证的分析.7.期刊论文罗兵.LUOBing都市报的CI导入与整合营销传播-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30(4)我国报业已渐渐步入品牌传播阶段,未来报业竞争将是报纸品牌的激烈竞争.都市报①品牌的打造与维护将直接影响其生存与发展,都市报需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努力塑造报纸品牌.导入CI,是都市报打造品牌、形成核心竞争力、进行整合营销传播的一个重要环节.都市报的CI主要包含都市报的理念识别系统(MI)、行为识别系统(BI)、视觉识别系统(VI)等内容.8.学位论文王佳地区市民报在同质化竞争中如何胜出——以《辽沈晚报》、《华商晨报》、《沈阳晚报》为例2007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存在两类报纸,即机关报和晚报。在当时,机关报与晚报之间并没有多少竞争而言,因为机关报与晚报的并存实际上是行政手段对中国报业新闻资源进行分配的结果,机关报与晚报是互补的关系,而不是竞争的关系。因此,这种相安无事的稳定格局保持了很多年。直到1995年1月1日,《华西都市报》创刊,最先提出“市民生活报”定位,实现了新闻与市场的成功对接。《华西都市报》由此成为都市报群的领头雁。此后,很多都市报纸在全国范围内雨后春笋般出现,形成蔚为壮观的都市报诞生浪潮。据统计,之后的一两年中,中国十几个省的党报都创办了都市报,开始了“都市报”大规模的发展态势。同时,很多传统意义上的晚报也迅速更新办报理念,改为早上出版,其内容也与都市报毫无二致。由此,大量都市报的涌现,以及众多晚报的改版,催生了市民报的同质化现象。目前,在辽沈地区主要有以下市民报:辽宁日报报业集团的《辽沈晚报》、《时代商报》,沈阳日报报业集团的《沈阳晚报》、《沈阳今报》,以及《华商晨报》。在同一城市里有多张报纸,如果每张报纸定位准确,互为补充,就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读者的不同精神文化需求,实现新闻资源的最佳配置,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面对基本相同的新闻资源,界限不甚分明的受众群体,在编采人员素质不相上下的情况下,辽沈地区的市民报也难逃同质化的泥淖,而且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在新闻报道、版面内容、编排手法、版面风格以及读者定位上构成比较严重的重叠和趋同。目前,在辽沈地区的市民报市场上,已经构成了由《辽沈晚报》、《华商晨报》和《沈阳晚报》组成的第一阵营,三足鼎立的竞争局面日渐明朗。论文即从这里入手,通过考察上述三家报纸的同质化程度以及各自的应对措施,总结出辽沈地区市民报在同质化竞争中的异质化方法,以期为新闻学研究提供新的视点和第一手资料,同时为辽沈地区的办报实践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写作上,论文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引言中概括叙述了研究的背景、选题价值,提供了相关概念的界定,并总结了前人对论题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论文的创新点,确定了论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论文的第一章,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测算了辽沈地区三份市民报《辽沈晚报》、《华商晨报》和《沈阳晚报》的同质化程度,从数据可以判定,三份报纸的同质化比较严重,于是,接下来论文简单分析了三份报纸同质化的理论和现实原因。论文的第二章,分析了辽沈地区市民报同质化严重的原因,即定位相似,缺乏独树一帜的办报构想;信息源单一,开发能力弱,未能建立多元化信息渠道;创新能力不强,互相抄袭和模仿。同时指出了同质化竞争的不良影响,即对于媒体而言,限制自身发展;对于读者而言,导致信息接受的单一化;对于政府而言,造成资源浪费,管理困难。论文第三章,通过对《辽沈晚报》、《华商晨报》和《沈阳晚报》的详细考察,分别总结了辽沈地区市民报在同质化竞争中的异质方法。《辽沈晚报》主要采取了开辟社区专版、放大对社区新闻源的利用,设定主色调、报纸版面简约化,打造名牌栏目、发挥品牌效应,专题策划杂志化,在时评中引入互动机制,开设讣闻版等方法。《华商晨报》主要采取了深入挖掘新闻价值、变“死线索”为“活新闻”,采用“华尔街日报体”独特的叙事方式,用悬念式标题增强读者的阅读欲,浓墨重彩的模块式编排方法,充分运用图片元素,普遍使用大字号,增强视觉冲击力,开通情感倾诉热线,坚持大量举办公益活动等方法。《沈阳晚报》主要通过灵活运用背景资料以及注重开发对市民生活的服务性新闻的方法。9.期刊论文宋亮.SONGLiang都市类报纸的同质化现象及其规避-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本文从办报宗旨及受众定位,报道内容和形式以及经营管理手段等方面分析了都市类报纸的同质化现象,指出了同质化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其危害,并从细分市场、树立品牌、创新报道角度、设立评论版、强化队伍建设五个方面提出了避免同质化的途径.10.期刊论文黄海燕.HUANGHai-yan主流化与市民化的困惑——都市报发展的艰难抉择-宜春学院学报2007,29(3)针对中国都市报在当下面临的生存与发展困惑,本文试图通过对都市报发展的历史性观照,揭示问题出现的背景,从中分析造成都市报艰难抉择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c0ca8908-f43b-4637-a2d0-9dd500c6630b下载时间:2010年8月17日
本文标题:都市报竞争同质化探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54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