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共五个主题单元以及一个科学探究过程技能训练单元,从知识覆盖面上,覆盖了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是根据小学科学《课标》中关于机械等方面的内容来构建的。它指导学生探究力在传递过程中的变化,从而认识简单机械,了解机械的作用和用途,初步知道一些复杂机械的构造原理,在认识各种各样的力的基础上,将学生的探究和认识引向机械装置以及较为复杂的机器构造原理,也是学生了解人类分明创造劳动工具历史的重要教学内容。本单元采用总——分——合的思路来进行内容建构的。“总”就是指导学生从总体上认识机械,主要是第1课,即认识机械,说明什么是机械。“分”就是选取四种简单机械逐一引导学生进行研究。主要包括第2——5课,用四课上网篇幅分别引导学生研究杠杆、斜面、轮轴和滑轮,既巩固对机械的总体认识,又为接下来认识机械中力的传递打下基础。“合”引导学生从力的传递角度理解简单的机械的组合,使学生获得对机械的一个整体认识。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亲身体会简单机械的作用,知道一些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利用它们的效能,了解一些机械组合的道理,从而增进学生探究的意识和本领,体会工具的价值,体验成功的乐趣。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是依据小学〈课程标准〉中关于科学探究的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物体的特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以及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来构建的。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1认识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改变形状来增强材料的承受力;2认识结构与承受力的关系,主要引导学生探究不同形状组成的支架结构,稳固程度不同;3学生的实践活动,通过“建桥梁”、“造房子”的制作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形状、结构与承受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真正感受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同时教给学生科技制作的初步技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介绍植物的营养繁殖;2.介绍动物的各种繁殖方式;3.了解人类的繁殖方式。本单元围绕繁殖后代这个话题,比较全面地讨论了植物、动物和人类的繁殖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每位学生认识到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体会到生命的来之不易,从而增强珍爱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是根据《课标》中“地球与宇宙”部分的地球物质内容来进行建构的。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组成地球的物质——水、空气、土壤之后,学习的又一个组成地球的物质——岩石和矿物。教学内容由三部分组成:1认识常见岩石,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通过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颜色、质地、颗粒,用锤子敲击观察岩石的软硬,用滴盐酸观察岩石是否冒气泡等方法,全面了解常见岩石的特征,并根据观察实验的结果给岩石分类。2学生在对各种矿物的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形状、等方面进行探究,认识矿物的性质,了解它们的用途。3认识矿物资源的现状,通过对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的讨论,使学生知道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让学生懂得珍惜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第五单元《人体的“司令部”》选取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中“大脑”这部分知识作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围绕本年级探究过程技能训练重点——“交流与质疑”这条主线,安排大量的探究活动去体会、理解大脑的“指挥中心”,构建了本单元既符合生命科学的知识逻辑体系,又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由三部分组成:1.介绍大脑,指导学生认识大脑是名副其实的“指挥中心”;2.介绍神经系统,重点介绍神经的传递信息的作用;3.了解感觉是怎样产生的,分别介绍了眼、耳、鼻、舌等人体内重要器官的工作原理。第六单元《交流和质疑》包括交流和质疑两部分:1.交流,希望把交流的意义传达给“学生”,让他们认可交流、主动交流、尊重交流。2.质疑,本课从质疑首先是一种价值,其次才是一种技能出发,引导学生不畏强大与弱小,权威与非权威,多数与少数以及建立在追求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念,让学生在交流与协作中进步,在质疑与批判中进步,让学生养成不仅勇于质疑别人,也要善于质疑自己的严谨的科学态度。二、教学建议1.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以培养新华社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这些活动应当是能直接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精心选择和设计的,具有典型科学意义的。通过这些活动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一次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本册教材中《神奇的机械》、《形状和结构》、《岩石和矿物》、《人体的“司令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教师在组织学生探究时应把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融入其中,既有知识教育的要求,又能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活动在形式上因目标、内容、资源的不同可采取各种各样的模式,给学生创设多种亲历的机会。2要让学生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科学学习应该是让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教师一定保证学生观察、实验、制作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创设多种亲历的机会。在探究过程中,要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活动之前,教师要组织小组讨论,明确小组内部个人的责任,鼓励他们密切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科学探究探究活动要注重过程,淡化结果,要使所有学生都建立大胆创作的信心,都获得成功的体验。3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现代教学技术能为教师提供更多样、更先进的教学手段,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参提供的光盘,网络上的软件,特别是扬州教研室放在网上的课件,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应充分加以利用。4精心准备科学探究材料从多年的实践可以看出,孩子们面对有结构的材料,可以产生自主活动的冲动,产生科学问题,有时甚至不需要教师的“开场白”;而面对无结构或结构松散的材料,孩子们往往陷入迷茫之中,或者产生杂乱无章的问题,或是得出与探究主题不相干的发现,干扰了探究主题。因此往往要老师“拨乱反正”,最终自己被迫提出科学问题,又回到探究主题上来。所以教师备课第一所要做的就是准备好结构性的材料,结构性的材料要做到三点:一是典型性,所找的材料必须具有代表意义的,生活中能够找到的一些常见的材料。二是可操作性,通过摆弄这些材料能够让学生发现一些科学现象、科学规律等。三是分发材料的层次性。在课堂上要注意分发材料的时机以及层次,材料的出示要让孩子们思维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课堂的层次有时可以通过材料的层次来显现。5对学生进行真实、多元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应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对学生的评价要以真实的日常教学为基础,充分利用所有正常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全面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学生科学知识掌握的情况是对学生评价的一个参考因素,而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严谨的态度,持之以恒的精神,独特的见解,迸发出来的科学创新的火花,认真准确的科学观察日记,新颖的科学小制作,完善的科学报告等更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重要参考因素。三、教学进度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备注12.7-2.11期初准备2.7上课22.12-2.18什么叫机械怎样移动物体32.19-2.25斜坡的启示拧螺丝的学问42.26-3.3国旗怎样升上去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53.4-3.10单元评价折形状63.11-3.17搭支架建桥梁73.18-3.24造房子单元评价83.25-3.31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动物怎样繁殖后代94.1-4.7动物怎样繁殖后代清明节放假104.8-4.14我是怎样出生的单元评价114.15-4.21认识常见岩石(2)124.22-4.28认识矿物的性质(2)134.29-5.5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劳动节放假145.6-5.12单元评价大脑155.13-5.19神经感觉165.20-5.26单元评价175.27-6.2交流(2)186.3-6.9质疑单元评价196.10-6.16期末整理与复习206.17-6.23期末评价端午节放假216.24-6.307.1放暑假
本文标题: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562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