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希望能帮助到您初一地理说课稿三篇《日本》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湘教版教材编写由“大洲----地区----国家”组成,层层递减。本节是在认识大洲,了解地区这后走进的第一个国家。因此,本课从内容上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与应用,学好它又为今后学习其他国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能说出日本的位置与领土组成。B、了解日本的地形特征及其多火山、地震的原因。C、理解日本的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2)过程与方法:A、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自然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B、运用板快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C、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学会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并会分析一个国家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使学生树立“事物是联系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3、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日本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征。(2)教学难点:气候类型及形成原因。二、说学情初一学生正处于思维逻辑发展的关键时期,逻辑能力尚不够强,但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因此,在讲授日本时要多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多以图片展示,并尽量联系实际,以增强学生印象。三、说教法:针对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本节课教材特点,根据教学基本原则和规律,为实现上述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我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A、在教学形式上力求突破“为了学地理而学习地理”的思想瓶颈,关注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话题或生活常见现象,设置问题情境,创设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B比较分析法,通过对照得出区域地理特征。C运用多媒体教学将一些静态的信息加工成声,情,形的动态信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唤起求知欲,强调重点,攻破点。四、说学法: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希望能帮助到您展有用的地理,获得必需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本节课将对学生进行如下学法指导:(1)探究能力指导:学生对日本较为熟悉,因此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经过思考、讨论来解决问题,重在参与积极思考的这一过程,以培养自我的学习探究能力。(2)利用生活中的地理:利用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衍生性,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周围的地理事物,从生活中学习地理,也把地理理论知识用到生活中去,两者要相结合,相促进。(3)重视地图的作用: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应该引导学生注重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养成从图中提取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五、说教学程序:[日本映象]通过一系列学生所熟悉的日本的景观,创设一个生动、诱人情境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进入新课的学习当中。[讲述]以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大洲、地区两种范围大小不同的区域地理,如何利用地图判读一个区域的位置、范围呢?今天我们用{观察地图}要求学生自习观察地图,通过地图中了解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希望能帮助到您[组织学生交流]以小组分组讨论计算的方式让学生动手计算日本人口密度,并与中国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得出日本地狭人稠的特点。[过渡]展示日本富士山图片,因富士山为活火山,导出日本这个国家多火山地震、火山。提问思考“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演示日本由于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因而多地震、火山。这样图片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联系实际,学生分组讨论遇到地震时,我们该怎么办?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及利用日本的两个象征之一“樱花”引入气候的教学,过程中结合视频,利用其直观的视觉效果及丰富的内容让学生对气候有心理感受。出示日本气候类型图为了体现日本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把其气温、降水以柱状图形式体现与北京进行对比,得出“与亚洲同纬度相比,夏季较凉爽,冬季较温暖,全年降水量较多”的特征。为了巩固课堂学习我布置了一下练习:1、课本66—67活动题。2.搜集日本风俗民情材料,使学生更全面了解国家。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希望能帮助到您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本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是气候部分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了降水的概念、降水的测定、等降水量线图、降水柱状图、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等。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初中地理学习中,不仅容量大,而且难点多,气温的变化影响了降水的分布,降水的多少又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气候变化,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今后学习分区地理的基础。2、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课程标准,并结合学情等教学实际,本节的教学目标确立如下:1)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3.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学会阅读和绘制水柱图。希望能帮助到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3、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并结合学情等教学实际,本节确立如下:教学重点:1、世界降水的分布。2、降水的季节变化。教学难点:降水的形成和季节变化。二、说教法教无定法,但必须得法。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正确的教学方法能为学生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本课将采用“学生观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启发、指导为辅,问题为情境,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方法。为了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本课将采用如下教学方法:1、小组交流讨论法: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使学生学会探究、学会思考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本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活动,给予学生通过观察、合作探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锻炼机会,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感悟、归纳,提升思维能力。2、谈话法:谈话法有助于拉近师生的距离,便于师生交流和沟通。本课将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通过谈话法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可以达到交流互动的效果。希望能帮助到您3、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所学知识,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理解抽象的理性知识。三、说学情与学法1、说学情我校是一所初级中学,地处农村,基本为农民子女,家庭经济较一般,家里几乎没有电脑,学校的图书室藏书量有限,所在地没有图书馆。学生对本节知识具有既熟悉又新鲜的感觉,求知欲强,好奇心大,学习积极性高。初一学生在刚接触到本节内容时会觉得很熟悉,雨、雪、冰雹等降水过程,但在降水季节变化和降水的分布上,认知水平短缺,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足,地理的学习方法,习惯没有完全养成,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2、说学法教学的主要矛盾是学。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不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教学的重点。本课将从以下几方面渗透学法:1)学会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通过图片和资料,整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能分析、得出结论。2)学会合作与交流:通过小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学会合作学习。3)学会探究: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探究,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观察、读图分析、思考、讨论、探究、归纳得出结论,希望能帮助到您并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培养观察能力、读图分析能力、用图能力。四、说教学过程(造气氛,导新课)用电脑动画音视频材料演示降水全过程。其中用电影制作了水滴、冰晶在空中动态的运动过程,说明雨、雪、冰雹的形成,用图片展示降落的雨、雪、冰雹,形象地展示降水的三种主要形式,使学生直观获取,得出降水的定义。(学习新课)一、降水和降水量的测定1、降水的定义什么是降水?(在一定条件下,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滴和冰晶,以雨、雪、冰雹等降落到地面,总称降水。)(过渡)降水落到地面,我们又如何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呢?2、降水量的测定降水测量工具:雨量器(单位:毫米)教师展示降水量测定的工具——雨量器,依次介绍:雨量筒、雨量杯,讲解测量方法,一般每天8时、20时各观测一次。把一天、一月或一年的降水量相加,就分别是这个地方的日降水量、月降水量或年降水量。3、降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并让学生分组讨论降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希望能帮助到您影响。讨论结果由学生进行小组互评,教师点评。(过渡)一个地方一年内各月降水量是有差别的,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季节变化。下面我们就降水的季节变化,做进一步学习、分析。二、降水的季节变化1.问题情境:北京各个季节的降水有何特点?相比较,哪个季节多,哪个季节少?如何准确描述一个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2.看降水柱状图,分析、回答问题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多?(10、11月);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少?(6、7、8月);3)说明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小结:该地降水冬季降水多,夏、秋季降水少;3.降水柱状图的绘制学生利用所提供资料动手绘制降水柱状图,教师根据学生绘制情况选取部分作品展示并做评价,总结降水柱状图绘制的基本过程。三、降水的分布1、等降水量线让学生讨论比较等温线和等高线的定义,说明“等降水量线”的定义。定义:在地图上,将同一时间内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希望能帮助到您然后出示“降水的分布”。2、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让学生对照课本56页活动1~5的五个问题,观察大屏幕。画面1:点击赤道附近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的地区,使之闪烁,让学生读出降水量。点击两极地区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的地区,使之闪烁,请学生读出降水量。由学生归纳出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一: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画面2:点击回归线,使回归线两侧闪烁,由学生归纳出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二: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画面3:在底图上显示南北纬30•、60•并闪烁,让学生说出中纬度的纬度范围,然后对中纬度内陆和沿海地区降水量分别闪烁,让学生读出降水量,总结得出规律三: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远,降水也少。画面4:在《世界年降水量图》中分别显示出赤道、南北回归线、中纬度地区、两极附近地区,由学生总结得出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1、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2、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3、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4、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即世界“雨极”,位于乞拉朋齐(印度,迎风坡,属于地形雨)。降水最少的地区,即世界“干极”,位希望能帮助到您于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这时要给同学们说明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的因素与气温一样,受纬度位置的影响,还受地形的影响。画面5:降水与地形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降水与降水分布,明确了解了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降水的测量。通过阅读了解了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能看明显的规律,并学会了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把学会的知道运用到实际当中去。巩固练习1.下列地区中,属于冬季多雨地区的是()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B.30度~40度大陆东岸地区C.地中海沿岸D.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2.赤道附近的全年的降水量一般在()A.1000毫米左右B.2000毫米左右C.500毫米左在D.3000毫米左右3.关于降水的时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雨都出现在山地的南坡B.沿海地区降水一定丰富C.面向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区D.赤道地区高温多雨4.下列地区中,属于全年少雨区的是()①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②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③30希望能帮助到您度~40度大陆东岸④两极地区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五、说板书设计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一、降水的概念二、降水的测量三、降水的季节
本文标题:初一地理说课稿三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588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