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选修课)中国书法常识
中国书法常识——中华文化的精神中国书法全球传播美国总统布什夫人用中国毛笔书写”永”字汉字广告意韵深远一、唐代四大书法家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诸遂良①颜体书法特点: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大气磅礴,雄壮刚强,庄严肃穆。楷书名作:《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大麻姑仙坛记》等。行书名作:《祭侄文稿》(祭奠从侄季明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书法)②欧体书法特点:结构独异,法度严谨,笔力险峻。楷书名作:《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兰亭记》行书名作:《行书千字文》、《张翰帖》、《卜商帖》、《梦奠帖》(欧阳询书法)②柳体书法特点:结构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楷书名作:《金刚经刻石》、《李晟碑》、《冯宿碑》、《神策军碑》行书名作:《伏审》、《十六日》、《辱向帖》(柳公权书法)④诸遂良书法特点:线条瘦劲,结字谨严,用笔富于节奏,华丽而不失刚劲。楷书名作:《雁塔圣教序碑》、《大字阴符经》、《孟法师碑》(褚遂良书法)二:王羲之①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人,又称王右军,被后人尊称为“书圣”。②代表作:《兰亭集序》(该著作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丧乱帖》③书法特点: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真率而蕴藉,飘逸而端庄,炉火纯青,尽善尽美。④古人评价:“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王羲之《兰亭集序》三:草书①创始人:汉代张芝,被后人尊称为“草圣”。②东晋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从东晋开始,草书便发展到高潮。③唐代再次掀起草书的热潮,涌现出孙过庭,张旭,怀素等书法家。1.孙过庭①书法特点:笔法多劲力而少柔媚,有力透纸背之感。②代表作:《书谱》等。③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盛赞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2.张旭(狂草的创始人,也被称为“草圣”)①代表作:《古诗四帖》(该著作是最负盛名的狂草书贴)②书法特点:笔画奔突游走,如烟云缭绕,龙蛇走动,。③唐代韩愈盛赞唐代书法家张旭的书法“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3.怀素①代表作:《自叙帖》、《论书帖》、《四十二章经》、《千字文》、《藏真帖》等。②书法特点: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四:楷书四大家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欧阳询[欧体]赵孟頫[赵体]唐: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元:赵孟頫书法特点:颜体端庄雄浑,气势开张,骨力遒劲,气概凛然。柳体活健苍劲,结构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欧体结构独异,法度严谨,笔力险峻。赵体圆润清秀,端正严谨,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五:汉字造字法——六书象形象形是描画客观事物的形状的,但文字只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不同于图画,不可能也不需要画得很细致,只要把某一类事物的特征表现出来就行了。所以象形字是一种形象符号,它是用字形同语言里某个词的意义建立联系的。指事汉字里用指事方法造的字比较少,因为用抽象符号来表示语言里某个词的意义,限性很大。因此,纯粹用抽象符号的字很少,在象形字上增加符号这种方式用得较多。会意会意字同象形字一样,也是一种形象符号,不过象形字是“独体”,会意字是“合体”,用几个象形符号的组合关系来表示语言里某一个词,因此每个字至少有两个偏旁。会意字同象形字、指事字比起来,在造字方法上进了一步,汉字里会意字也就比较多。形声由一个表意成分和一个表音成分合起来组成新字。形声字的表意成分叫形旁(也叫意符),表音成分叫声旁(也叫音符)。形声字的结构左形右声:松清惜河右形左声:攻期顶领上形下声:花笆宇空下形上声:裘想梨婆内形外声:闻问闵闷外形内声:阁园病庇形分左右,声夹中间:街声分左右,形夹中间:辩形分上下,声在中间:裹声分上下,形在中间:莽形在左下,声占大半:颖形在左上,声占大半:荆值得注意!象形、指事、会意三种方法造的字,字形只与词(或语素)的意义相联系,形声字因为用了声旁与所记录的词(或音节)的读音相联系,这些词都可以根据读音而找到一定的声旁,因此形声字一产生,就有强大的生命力。现代汉语中形声字占了85%以上。六、汉字的演变汉字产生的确切年代还不能断定。从近年考古研究的资料来看,汉字的历史可以远溯到五六千年前。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陶器刻纹山东吕县大汶口文化陶器刻纹现在能够看到的最古的成批的汉字资料,是距今三千多年前商代后期的甲骨卜辞和钟鼎铭文中的文字,数目达到三千五百个左右。从文字结构来考察,象形、会意、形声、假借等方法都已经应用,可算是基本成熟的文字了。汉字的字体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是商代王室刻在卜问用过的龟甲兽骨上的记录,是公元前二千三百多年到一千一百多年间的通行字体。由于刻划在龟甲兽骨上而称为甲骨文。公元1899年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县城西北五里的小屯村。奴隶制时代的商王朝.统治者是十分迷信的,每事必卜,每卜必至数次。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就是卜辞。根据不完全的统计,卜辞应用的字数大约有三千五百个。其中一半以上是可以认识的,不认识的字大多是人名、族名、地名等专用字。大小不一线条纤细直笔居多棱角鲜明瘦削挺拔金文金文是浇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所以青铜器上的文辞又称为铭文。因为古人用钟鼎来作为铜器的总名,所以金文又称为钟鼎文。钟鼎是皇权的象征,等级森严。金文的内容主要是皇室家谱、历史记载、法律条款等等。一言九鼎多用肥笔点画圆浑体势雍容西周大盂鼎铭文小篆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一就是统一文字,据说是在李斯主持下进行的。办法是把秦国原来使用的篆书酌加简化后,推行到全国,同时废除战国时期那些区域性的异体字——六国文字。这种经过整理的秦国文字就是小篆。大小篆篆提示小篆把原来没有固定形式的各种偏旁统一起来,一个偏旁只有一个形体,为汉字组字成分的统一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小篆确定了每个偏旁在汉字形体中的位置,不能随意变动,每个字所用的偏旁固定为一种,不能用其他偏旁代替,减少了异体。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隶书隶书在汉代是正式字体。早期的隶书,仍保留了一些篆书的风格,后期的隶书笔画趋于平直,后来更添了波势和挑法,字形也渐成扁方形了。秦隶湖北云梦睡地虎秦墓竹简汉隶张迁碑隶变用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转写篆书所发生的变化叫作“隶变”。隶变使汉字进一步变成纯粹符号性质的文字,可以说是由古汉字演变为现代汉字的一种过渡字体。楷书楷书又叫真书,是现代通行的字体。“楷”是法式、楷模的意思,楷书是由隶书演变来的,是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进一步的发展。楷书萌芽于西汉,成熟于东汉末年,魏晋以后就大大流行,直到现在,楷书仍然是汉字的标准字体。褚遂良书圣教序提示楷书完全是由笔画组成的方块形符号楷书出现后汉字成为方块字就定型了草书自有汉字以来,各种字体都有草率的写法。到了汉代“草书”成为一种字体的专称,说明它已经发展成一种具有特色的字体了。草书共有三种:章草是就隶书形体而加以变化的,源于汉代今草是章草的继续,楷书的快写,起于东汉狂草是在今草的基础上恣意连写,兴于唐代汉张芝秋凉碑章草晋王羲之十七帖今草唐怀素苦笋帖狂草唐张旭肚痛帖狂草行书行书是介于今草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在东汉末年今草和楷书盛行的时候产生的。它有两个特点:近于楷书而不拘谨,近于草书而不放纵笔画连绵各字独立,行云流水清晰易认王羲之兰亭序规范行书七:楷书、行书、草书的区别1、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楷书特点:讲究用笔、笔画分明、结构方正。2、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特点:大小相兼。就是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收放结合。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疏密得体。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中宫紧结,凡是框进去的留白越小越好,划圈的笔画留白也是越小越好。布局上字距紧压,行距拉开,跌扑纵跃,苍劲多姿。浓淡相融。行书书写应轻松、活泼、迅捷,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墨色安排上应首字为浓,末字为枯。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和草书差不多,但没那么草。3、草书: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草书特点:气势贯通、错综变化、虚实相生八、汉字临摹法摹帖学写必先模仿,不得古人形质,无自得其性情也。故欲临帖,必先使之模仿数百过,使转运立笔尽肖,然后可以临帖。——康有为摹帖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写仿影单钩双钩填实1写仿影用透明的纸,蒙在范字或字帖上,照着纸上显露出来的字迹仿写。要一笔一画地认真仿写,不使走样,尽量符合笔画顺序规则和间架结构要求。2单钩用薄纸蒙在字帖上,只钩出字的点画的中锋线,然后按照钩出的中锋线自己运笔书写。此法简便有效,能迅速将帖上的结构记入心里。3双钩将薄纸蒙在字帖上,用极细的线条将字的外形轮廓钩出空心字来,勿使丝毫失真。在传世的王羲之《兰亭序》墨迹中,以唐人冯承素的双钩廓填本为最好。4填实对已钩出的“空心字”,用墨填写。注意要一笔完成,既不能有空隙,也不能写出双钩轮廓之外,不然就会破坏字形。要完全跟着帖走,以求近真。临帖临帖是在摹帖的基础上,对照着字帖范本进行临写的方式。将字帖范本置之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观,思其用笔之理,心摹手追。临帖有三个步骤:1格临取一薄玻璃片或透明的涤纶片,照着帖字的大小画上九宫格或米字格,把这画有格子的薄玻璃片或透明的涤纶片放在帖字的上面,然后在所有九宫格或米字格的现成的练习本上照式临写。临时先看清帖字哪一笔在格子的哪个部位上,然后对照着将这一笔也写在同样的部位上,这样便不致走样。不然的话,字虽还是这个字,可笔画和间架的位置跟帖字不相同了,那就是“抄帖”而不是“临帖”。“抄帖”是初学者最易犯的毛病,必须避免。2对临经过“格临”若干遍之后,熟悉了帖字的笔画和间架,就可以进入“对临”了。不再用格子,而是直接对着帖临写,临写的字宜比贴字大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这时就不宜看一笔写一笔,而要看一字写一字,最好能看一行写一行。意在笔先,笔居心后,预想字形李锦华书唐诗3背帖背帖也叫“读帖”,就是把帖收起,凭记忆默写。要多读熟记,经常翻阅字帖,反复揣摩,牢记在心。观察其形,体味其意,提高鉴别和欣赏能力。从头到尾地反复默写,达到精熟的地步,使写出来的字尽量跟字帖一样。运笔自如心手相应临帖范本1唐欧阳询刚劲峻拔方润整齐开朗爽健临帖范本2唐柳公权清劲峻拔结构严谨疏朗开阔临帖范本3唐颜真卿清劲丰肥严整茂密结构端和临帖范本4明赵孟頫圆润清秀端正谨严流利娟秀最高境界创新特色自成一体
本文标题:(选修课)中国书法常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705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