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案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课时计划2017年11月9日周四5-7节日期2017年11月10日授课时间周五1-2节计划学时82017年11月16日周四5-7节课程类别必修班级15-14任课教师李丽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作为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拥有的劳动资料,固定资产与其他资产相比具有如新课准备下特点:第一,企业持有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出售;第二,使用期限较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一般超过一个会计年度,能在一年以上的时间里连续多次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而不改变其实物形态,并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第一节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一、固定资产的购置企业购置的固定资产,有的需要经过安装、调试和试生产后才能投入正常使用,称之为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有的则无需经过安装调试,购入后即可投入使用,称之为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无论是否需要安装,购置的固定资产均需通过“固定资产”科目核算,该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原价。借方登记增加的固定资产原价;贷方登记减少的固定资产原价;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期末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该科目可按类别或单项或使用部门设户进行明细核算。临时租入的固定资产设备查簿登记,不在本科目核算。(一)购置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企业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应按实际支付的买价、增值税、运输费、包装费等相关税费入账。(二)购置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企业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应在固定资产投入安装时,先将购置成本及安装成本记入“在建工程”科目,待该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将其成本从“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新课内容“在建工程”科目,用于核算企业基建、安装、更新改造等工程项目发生的支出。借方登记工程发生的实际支出;贷方登记完工工程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二、固定资产的自行建造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有自营建造和出包建造两种形式,无论哪种形式,均应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固定资产的成本。(一)自营建造固定资产自营建造固定资产是企业自行采购工程物资、自行组织施工而建造的固定资产。企业自行采购的工程物资应先记入“工程物资”科目,待工程领用时转入工程成本;工程中若领用本企业原材料,应将原材料成本及原购进材料所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一并转出计入工程成本;工程中若领用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应将产品成本及按税法规定应计缴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一并计入工程成本;工程建设中发生的其他费用如工程人员工资及水电费等也应计入工程成本。所有工程成本均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待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将其成本全部转入“固定资产”科目。工程完工后剩余的工程物资,如能作原材料使用的,按其含税金额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后转作企业库存材料;如不能作原材料使用的,可作价出售。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的工程物资,减去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部分后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支出或营业外收入。(二)出包建造固定资产出包建造固定资产,是指企业通过招标等方式将工程发包给建筑承包商,由承包商组织施工而建造的固定资产。在这种方式下,企业只需根据建筑承包合同中规定,按工程进度拨付工程款。企业拨付的工程款,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待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经验收合格时,再转入“固定资产”科目。三、接受投资的固定资产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中约定的公允价值作为入账价值。接受投资的固定资产,应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四、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企业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应当根据捐赠者提供的有关凭据金额,或按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或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入账价值。接受捐赠时发生的相关税费,也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企业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属于利得,按现行会计准则规定,捐赠利得应作为营业外收入处理。因此,企业受赠时,直接按资产的入账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按其受赠价值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五、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企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加上与租赁相关的初始直接费用作为入账价值。企业租入资产时,按其入账价值借记“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科目;按最低租赁付款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每期支付租金费用时,借记“长期应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未确认融资费用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摊,按当期应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金额,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借记“制造费用”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租赁期届满,如果合同规定租赁资产所有权转归承租企业的,应将固定资产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明细科目转入有关明细科目。如果合同规定租赁资产归还给租赁企业的,应转销与该资产相关的账面记录。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时,如果企业采用的是出租人租赁内含利率或者合同规定利率或者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作为折现率将最低租赁付款额折现,并且以该现值作为租赁资产入账价值的,应将租赁内含利率或者合同规定利率或者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如果企业采用的是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作为入账价值的,应另行计算分摊率来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而该分摊率应该是使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相等的折现率(或称内含报酬率)。六、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企业通过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盘盈的固定资产、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盘盈的固定资产,或按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估计价值损耗后的余额,或按该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入账价值。具体核算办法将在本章第六节中介绍。有关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固定资产的业务一般只发生在少数企业中,故本书不作介绍。第三节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一、固定资产折旧的性质及影响因素(一)固定资产折旧的性质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一定方法将其损耗价值逐渐转移到成本费用中所进行的系统分摊。固定资产能够长期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而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但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其实物在逐渐磨损,价值在不断减少,固定资产折旧就是把逐渐损耗而消失的那部分价值转移到成本费用中的价值分摊过程。固定资产损耗分为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两种。有形损耗是固定资产由于使用和自然力作用而造成的使用价值及价值的损失,如机器发生磨损,房屋建筑物受到自然侵蚀等;无形损耗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引起的固定资产价值损失,如因新技术的出现而使使用中的固定资产技术水平相对陈旧等。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应充分考虑这两种损耗的影响,选择合理的折旧方法,确保固定资产折旧科学合理。(二)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原价是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数,它与折旧额成正比。2、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是指预计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期满时,企业从该项资产的处置收益中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因为这部分残值是预计可以收回的价值,所以应该从固定资产原价中扣除后再计算折旧额。它与折旧额成反比。预计净残值应合理确定,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按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当企业有迹象表明,固定资产的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可预先计提减值准备。这部准备金可以弥补固定资产的价值损失,应从应计折旧额中扣除。它与折旧额成反比。4、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长短直接影响各期应提取的折旧额,它与每期计提的折旧额成反比。在确定使用寿命时,除应充分考虑该项资产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外,还应考虑该项资产的预计生产能力及法律对该项资产的使用限制。同样,使用寿命确定后不得随意变更。二、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按现行会计准则规定,除下列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一)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二)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在确定固定资产折旧范围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2、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3、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入账,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暂估成本,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4、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能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将会取得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不能确定租赁期届满时能否取得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5、因更新改造而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不再计提折旧,待改造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为固定资产后,再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6、因进行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应当照提折旧,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企业可以根据固定资产价值损耗的特性确定合理的折旧方法。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一)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是指按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平均计算折旧额的一种方法。由于采用这种方法计提的折旧额在各个会计期都是相等的,折旧累计金额呈一直线上升趋势,故又称直线法。计算公式如下: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为了简便计算,可以合理确定预计净残值率,再计算年折旧率和月折旧率,每月用固定资产原价乘以月折旧率即可求得月折旧额。预计净残值率,是指预计净残值占固定资产原价的比率。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二)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指按照固定资产所能完成的工作总量计算每个工作量折旧额,然后按每期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实际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三)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年初账面余额为折旧基数,以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不考虑净残值)来计算各期折旧额的一种方法。由于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率时,并不考虑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这样会导致使用寿命结束时已折旧总额不等于应计折旧总额,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本方法计提折旧时,应当在固定资产使用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平均摊销。计算公式如下: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初账面净额×月折旧率或者在计算出年折旧率之后,先计算年折旧额,然后再计算月折旧额,则有:某年折旧额=该年年初账面净值×年折旧率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四)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总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作为折旧基数,各年分别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作为折旧率来计提各期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其中逐年递减的分数中分母是使用寿命的逐年数字之总和,如使用寿命为4年,则分母的年数总和为1+2+3+4=10;分子则为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或=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第三节固定资产的处置固定资产的处置,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凡是处于处置状态和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的固定资产,应作终止确认,予以处置。企业处置固定资产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该科目核算因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原因转出的固定资产价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发生的税费等。借方记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清理费用、税金;贷方记清理中的收益;清理结束后,如为借方余额,则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如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例]甲公司出售一座仓库,原价为10000
本文标题:第6章固定资产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753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