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2)国培班2011-09-06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肖新燕新疆师范大学讲座教师介绍•肖新燕新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心理学副教授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要研究方向:基础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采访•在你的观念里,健康指的是什么?•什么样的状态才是健康的?•一、什么是健康和心理健康?•(一)大众对健康的解释•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人们对健康的解释限定在生理方面,所谓健康就是“非病理”状态,这是一个消极的低层次的健康理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精神状态的改善,人们提出“身心健康”的概念。•(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解释•在20世纪40年代的解释:健康是一种完全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完善状态,而非仅仅是疾病和虚弱的缺乏。•20世纪80年代的解释:健康是个体在现实可能状态下获得最佳完善感。•(三)我们的解释:•健康是人们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所获得的一种稳定、和谐和完善的状态。•它包括健康的组成、健康的特点(稳定、和谐)、健康是一种状态。•三者的关系:•1生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病人,外貌,神经性厌食症,正确地看待美)•2心理对生理的影响(情绪:喜伤心,悲伤胃,恐伤肾,忧伤肺,怒伤肝;心理暗示)•3良好的社会适应(对环境的选择)WHO的健康因素•自然环境•医疗条件•社会环境•遗传因素•心理行为方式•大家认为以上各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所站得比例是多少?•案例分析。WHO健康元素比例•自然环境7%•医疗条件8%•社会环境10%•遗传因素15%•心理行为方式60%•为什么健康问题多?•为什么疾病多?•没有按照健康的模式去理解!•没有按照健康的模式去生活!•92%的疾病是和医疗没有关系的!•宣言:•不能有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是对作恶的人的惩罚!•同性恋---违背自然的一种惩罚!•两性2%--0.17%(小概率)•假如所有的病都可以治疗!•结果:世界将乱套!•不讲原则,生活没规律!•珍惜生命,遵循生命的规律•发达国家与中国人的疾病观的不同!•举例•感冒是自限性疾病—7天自愈•抗生素破坏人的免疫力!•是对人身体健康的提醒!•现在的许多疾病是医源性的!•医生神圣的天职是唤醒患者自我康复的能力!•-----希波克拉底•中国中医最尊重的典籍:•《黄帝内经》•18万字,而写药物的字只有600字,13种药。•现在的医疗界有良知的人—洪绍光•北京安贞医院研究药物—心脏病的药(华罗庚):•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重要的要记住:心理平衡!•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冠状动脉-给心脏供血-饮食20年而心理不平衡(情绪变化)只需要1秒钟可以使心脏不再供血-停跳。怎样做到心理平衡?•做到三个“三”,••即:三个“正确”;•三个“既要”;•三个“快乐”。•三个正确:•一是正确对待自己;•二是正确对待他人;•三是正确对待社会。•(不要自卑不到位,•也不要自傲常越位)•——这是科学的世界观。•三个“既要”:•一是既要全心全意奉献社会,又•尽情享受健康人生;•二是既要有殷殷报国志,勇于追•求,敢争一流,又要有颗平常心,在生活上甘于平淡;•三是既要有精益求精的事业追求,•又要有多姿态多彩的休闲•爱好。•——这是科学的价值观••三个“乐”:•一是助人为乐;•二是知足常乐;•三是自得其乐。•——这是科学的人生观(四)关于心理健康•早在1996年,联合国的心理学家就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现在这种痛苦已经在教师和其他群体中体现出来,但解决还仅仅才开始。(五)心理健康的定义•《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美国健康与人力服务部发表的心理健康报告的解释:心理健康是心理功能的成功性表现,它带来富有成果的生活,完善人际关系,有能力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逆境。心理健康对于个人幸福、家庭、人际关系、社区和社会是必不可少的。•••中国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是,了解自己,悦纳自己;接受他人,善与人处;正视现实,接受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工作;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人格完整和谐;智力正常;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二、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有利于自身生理健康(情绪——生理)•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学环境,师生关系、学习态度、心理障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对教学投入的积极情感,可以促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学习心境,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罗森塔尔效应)三、常见的心理障碍及表现•1.狭隘;•2.抑郁;•3.怯懦;•4.虚狂;•5.恐惧;•6.多疑;•7.神经过敏;•8.神经衰弱;•9.过度激动;•10.无动于衷;•11.报复情绪。四、教师心理不健康的原因1、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是应激强度较高的职业。在应激状态下,由于某些器官或系统过度活动,激素分泌紊乱,可以引起疾病。应激反应综合症症状为长期持续的疲劳、恋床、四肢乏力、腹痛腹泻、记忆力减退、性功能减退、淋巴结肿大、经常性感冒、无名低热等。2、社会变迁的影响。学校教育曾经在传统的文化传递结构中处于中心地位。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的普及,学校教育的中心地位受到来自家庭的挑战,尤其是大众传媒的严峻挑战。教师职业的神圣光环逐渐暗淡,传统的师道尊严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教师劳动的特殊性•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艰难性:做人的培养工作•隐含性:通过学生方方面面的变化体现教师的劳动•复杂性:教育是多种因素一起起作用•创造性:每个个体的不同工作方法思路也不同•情感性:与人打交道是情感互动过程•示范性:用自己的言行为榜样•…….3、教育改革带来的难题。挂素质教育之名,行应试教育之实,教师处在两难境地里。教师的职业理想在升学率的禁锢下,经常处于矛盾冲突之中。以上情形又导致各种评价自相矛盾。教育自身的追求与社会要求、家长需求的不协调,使教师难以适应。4、升学竞争的压力。很多学校将考试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指标,抢生源、抢时间、抢地盘。竞争造成教师之间关系恶化,昧着良心加重学生学业负担又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教育评价的急功近利导致教师心态浮躁。5、教师工作的矛盾。劳动的个体性与劳动产品的集体性的矛盾,使得教师的工作实绩难以评价;影响学生因素的复杂性和对教师责任的片面认定的矛盾,使得教师难以心悦诚服;很高的社会期望和并不能与之相符的实际地位的矛盾,使教师难以达到心理平衡。6、教师责任界线尚不明晰。在我国传统文化观念里,教师就是家长,教师对学生具有无限的权力,又有无限的责任。现代社会里,师生关系是基于法律的平等关系。但是由于我国教育立法首先着眼保护学生,所以,在立法尚不完善的过程中,学校教师是权力有限、责任无限。一旦发生冲突,教师要比家长学生承担更多的责任。7、体制改革的震荡。学校人事制度和分配体制改革,打破了教师职业的“铁饭碗;职称评定、评聘分开、教师聘任、分流下岗、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一系列改革,使教师的职业稳定感受到冲击。8、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挑战。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不断改革,迫使教师走出经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教师的传统劳动手段提出了挑战;一代代学生以新人类、新新人类的面貌出现在校园,师生之间的“代沟”愈趋加深,沟通愈趋困难。9、物理环境因素。教师绝大多数时间是在课堂讲授中度过,与之打交道的对象是身心皆不成熟的青少年群体。教师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和高响度的噪音刺激中。这种环境使教师的神经系统的平衡性受到影响。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使他们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的感受性降低。加上身体锻炼时间少,脑力劳动过度,大脑必备营养供应不足,教师的生理状况受到了严重的损害。采访•你认为你现在的心理健康状态如何?•如果有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教师这一专业化的职业?•你愿意当老师吗?(老师)五、教师特殊的心理障碍•1.心因性生理疾病:•冠心病、高血压、胃肠道疾病、睡眠障碍(30%靠吃安眠药入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等;•2.职业倦怠(职业枯竭)什么职业枯竭?•心理学家认为:职业枯竭是人们对自己长期从事的职业产生一种疲倦感,从而引起了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问题。•职业枯竭又称为“工作倦怠”。教师自述一•每天从早上一睁开眼开始,我的脑子里就都是学生、教学、上课、家长等字眼,一直要到晚上上床睡觉,我的脑海才会稍微安静一些。晚上倒是倒头就睡,可睡眠质量不好,常常半夜就醒过来,然后整小时整小时的睡不着,脑海里走马灯似的转着乱七八糟的事情,只好起来看书做事。我知道这是压力大的反应,可我有什么办法,除非没有这么多的事情,但这可能吗?教师自述二•我就是觉得累,除了上课,我一般是能不讲话就不讲话,甚至有时候很累很累,但是就是不想去洗漱睡觉,情愿傻坐着发呆。有时人家跟我说什么,我也无法及时作出反应,脑子好像生了锈的机器。有时还有想象力枯竭的情况,太疲惫了就啥也想不出了,感觉得了老年痴呆,可我才奔三啊。我也没什么其它的压力,就是课太多,每天都是四五节课,下巴都快掉下来了。教师自述三•我已经很久没看电视了,每天下班回家路上要一个多小时,我就在这段时间里把晚上要做的事情在脑子里安排好,回到家就跟打仗似的,买菜做饭安顿好孩子就已经九点多了,然后我看自己的书、备课。我的丈夫说我是“我希望能活着撑到退休”。我已经很久没上QQ去跟朋友聊天了。白天在干什么?早上7点到校,看早操、上课、批改作业,中午要么找学生谈心,要么解答同学的疑问,还要接待家长的电话或来访,传达学校布置的各种事宜……还是晚上夜深人静时备课效果好。•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凡是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心冲突和不安。教师除了脑力劳动强度较高之外,还有对社会、对家长、对年轻一代高度负责,每天都要接触带有情绪色彩的活动,体验情绪上的紧张与痛苦。香港教师压力最大的前十项压力源•1、学生缺乏学习动机;•2、把工作带回家;•3、缺少时间来指导学生;•4、工作负担过重;•5、非教学性的事务工作;•6、班级学生人数太多;•7、没有时间批改作业;•8、责任太多;•9、学生能力参差不齐;•10、学生能力低。上海教师前十项压力源1、学生学习态度差2、应付学校和教育部门的各种检查、评比3、学生学习动机不强4、非教学性的会议、事务性工作太多5、花很多时间准备公开课6、缺少必需的教学资料和资7、升学率8、收入低9、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10、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太高六、职业枯竭的测试:•根据最近一个月的实际情况,对下面的问题做出“是”或“否”的回答。••1.你的情绪变化无常,并经常感到莫名其妙的担心。•2.你总感觉自己的精力透支,经常有即将“坍塌”之感,失眠现象严重。•3.你的记忆力糟糕、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4.脾气暴躁,为一点小事动怒。•5.经常加班,每天平均睡眠不足6小时。六、职业枯竭的测试:•6.经常胃痛、头痛、背痛,感觉全身乏力。•7.一想到上班心情就低落,总是盼着假期快点到来。•8.和同事关系紧张,想到见上司就紧张,显得很不自然。•9.户外活动明显减少,对家务活也提不起精神,过分贪睡,饮食不规律。•10.自我评价降低,经常有失败感和无能为力感。六、职业枯竭的测试:•对于以上题目,如果你做出“是”回答的问题已经达到4个,那说明职业枯竭症虽然没有侵入你的生活,但已经为期不远了;如果你做出“是”回答的问题已经高达5个或者5个以上,那说明职业枯竭症已经侵入了你的生活。七、职业枯竭的六大特征•第一个特征是生理耗竭。•这个生理耗竭我们称为是职业枯竭的临床维度,它的主要表现特点是:身体能量有一种耗竭感,会感觉到持续性的精力不充沛,极容易疲劳,身体抵抗力也在下降,出现一些身心症状,比如说头疼,背疼,腰酸,肠胃不适,另外还有失眠食欲下降,等等。由于职业压力,给身体造成的这样一种损伤,我们称之为生理耗竭。七、职业枯竭的六大特征•第二个特征是才智枯竭。•才智枯竭属于职业枯竭的一个认知维度。它主要表现在:一个人会感觉到一种空虚感,就是一种被掏空的感觉,特别是像我们说的知识,你会觉得自己的知识已经没有办法去满足工作的需要了,思维效率下降,注意力不
本文标题:教师心理健康讲座(2)国培班2011-09-0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796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