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机械效率精选试卷练习(含答案)8
试卷第1页,总17页人教版物理八年级机械效率精选试卷练习(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一个足球运动员用100N的力踢一个重为5N的足球,球离脚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滚动了30m.在球滚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为()A.3000JB.500JC.150JD.0J2.甲机械的机械效率比乙机械高,这表明()A.甲的有用功比乙的有用功多B.甲的总功比乙的总功少C.做相同的总功,甲的有用功比乙多D.完成相同的有用功,甲的总功比乙多3.下面有关机械效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总小于1B.使用任何机械总功都大于有用功C.使用机械提升重物时,总功越大机械效率越低D.使用一机械提升不同的重物时,机械效率会发生变化4.如图所示,甲、乙分别为同一滑轮组的不同绕法,忽略绳重及一切阻力.用图甲绕法提升重为900N的物体时,机械效率为0.9.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拉力F1的大小为450NB.用图乙绕法匀速提升400N重物时,机械效率为0.8C.分别用两种绕法匀速提升相同重物时,图乙绕法机械效率大D.分别用两种绕法匀速提升相同重物升高相同高度,F2做功少5.关于简单机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定滑轮不仅能改变力的大小而且能改变力的方向B.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就越快C.做功越多的机械,其机械效率就越高D.使用滑轮组不仅省力而且省功试卷第2页,总17页6.如图所示,斜面高为1m,长为4m,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75N的拉力F,将重为200N的木箱由斜面底端匀速缓慢拉到顶端,下列关于判断正确的是()A.克服木箱重力做的功为800JB.拉力F对木箱所做的功为500JC.木箱所受的摩擦力25ND.此过程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7.某建筑工地要将同一个箱子从地面搬上二楼,如果分别采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搬运,F1和F2做功的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两种方式机械效率一定相等B.两种方式功率一定相等C.两种方式所做的总功一定相等D.两种方式所做的有用功一定相等8.功率为10kW的起重机在一分钟内,将重9×104N的物体升高2m,水平移动4m,则下列数据错误的是A.总功为1.8×105JB.有用功为1.8×105JC.总功为6×105JD.机械效率为30%9.用如下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0N的物体匀速提升0.1m,拉力F=6N,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试卷第3页,总17页A.所做的有用功为4JB.所做的额外功为0.8JC.所做的总功为1.2JD.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10.如图所示,大人利用滑轮将重物吊到二楼,孩子想帮忙,却把自己提了上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滑轮是定滑轮,使用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B.孩子受到的重力小于重物受到的重力C.大人拉绳的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D.孩子被提起,他的重力势能变大11.如图所示,手用F1的力将物体B匀速提升h,F1做功为300J;若借助滑轮组用F2的力把物体B匀速提升相同高度,F2做功为500J,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滑轮组机械效率为60%B.两个过程物体B均匀速运动,机械能增加C.滑轮组的自重,绳子和滑轮之间的摩擦等因素导致F2做的功有一部分属于额外功D.F2做功的功率比F1做功的功率大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试卷第4页,总17页12.如图所示,工人师傅搬运货物时,在地面和卡车的车厢间放一长木板搭成斜面,将货物沿斜面匀速拉上车厢。已知车厢高h,木板长L,货物质量为m,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工人拉货物做功的功率为P,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工人沿斜面所用的拉力为𝑚𝑔ℎ𝜂𝐿B.工人所做的额外功为𝑚𝑔ℎ(1-𝜂)𝜂C.将货物沿斜面匀速拉上车厢用时为𝑚𝑔ℎ𝑃D.木箱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𝑚𝑔ℎ𝜂𝐿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13.一台起重机在10s内将重为3600N的货物匀速提高了4m,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______J。若起重机做的额外功是9600J,则机械效率是_______。14.如图所示,用始终竖直向上的力匀速拉动较长的杠杆,使重为18N的物体缓慢升高0.1m,拉力大小F为8N,拉力移动的距离为0.25m.拉力所做的功为______J,有用功为______J,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15.小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去拉物体,使重为2000N的物体A在3s内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6m,若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f=600N,小强所用拉力F=250N,则拉力F的功率为________W,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16.利用一个动滑轮以0.2m/s的速度将重力为10N的物体提升0.1m,拉力F为6N,拉力的功率是________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____。17.将重物从长4m、高1m的斜面底部匀速推上斜面的顶端。已知沿斜面所用的推力是300N,斜面的机械效率是75℅,则推力做的总功为________J,推力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J,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18.用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将重400N的货物抬高0.2m,向下压杠杆的力是220N,则人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_J,做的总功是_______J。试卷第5页,总17页19.在斜面上将一个重4.5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1.8N,斜面长1.2m,高0.3m,则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20.如图所示,用动滑轮将重为10N的物块竖直向上匀速提升0.2m,拉力为6N,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为________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21.如图所示,用同一滑轮按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物体重100N,滑轮重25N,绳重和摩擦不计.使用图甲的好处是__________,图乙装置的机械效率η乙=________,若图乙中再加挂一物体,机械效率将________.22.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G=12N的物体匀速提升20cm。所用的拉力F=5N,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J,机械效率为________,当改为提升18N的重物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忽略绳重和滑轮与轴的摩擦)23.从深为5m的井中将一桶水提出井口,已知桶重10N,桶中水重90N。若此人的目的是为了捞桶,则有用功是________J,额外功是________J,总功是________J,机械效率为________。24.如图所示,工人用250N的拉力,通过滑轮组在10s内将400N的重物匀速提升2m。试卷第6页,总17页在此过程中,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_____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25.在“测量提升物体所做的功”的实验中,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利用长木板、木块组装了一个斜面,进行如下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_____拉动木块至高度h处,测量并计算拉力F对小车所做的功;(2)沿竖直方向_____提升小车,使之上升高度h,测量计算拉力F(克服重力G)做的功。(3)实验时要使木板的倾斜角变大,应该把木板下面的木块向_____移动(左/右);实验中三次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实验序数斜面倾斜程度沿斜面的拉力F/N小车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m利用斜面做的功W/J小车的重力G/N斜面的高度h1较缓1.30.801.042.00.202较陡1.50.502.00.203最陡1.70.350.5952.00.20试卷第7页,总17页①将表格补充完整,分析数据能得出结论为:_____;②这个实验装置还可以用来研究斜面的机械效率,表格中的_____就是总功。根据表格,第①次实验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第②次实验中总功为_____J.机械效率为_____%,26.如图所示为测定动滑轮机械效率的示意图.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自由端,将质量为200g的钩码从A位置匀速提升至B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位置匀速竖直上升至B’位置,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请根据所做实验进行分析(g=10N/kg):(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N,拉力F所做的功为____J.(2)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约为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7.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宇等同学在学校建筑工地实地考察了塔式起重机.工地上一台塔式起重机的结构如图所示.在与工程技术人员交流的过程中,小宇整理出这台起重机的部分技术参数如表所示,同时知道了对塔式起重机而言,配重物的很重要,它既不可过重,也不能过轻.请思考回答:(解答本题时,g取10N/kg)(1)该起重机一次最多能吊起的建筑材料重力为_________N.(2)吊起的建筑材料达到最大起重量时,这时建筑材料能否移动到吊臂距离塔最远的试卷第8页,总17页地方(图中最右端).(______)A.肯定能B.肯定不能C.可能不能(3)使用塔式起重机起吊重物时,电动机只要提供很小的拉力,就能吊起很重的建筑材料.这是因为起重机上安装有_____________(填写简单机械的名称).(4)该起重机将重为1×104N的建筑材料以最大提升速度吊起7m.如果起重机的实际总功率为14kW,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大__________?(计算机械效率时,要有必须的解题过程)28.如图所示,手用大小为300N的力F1直接将物体A匀速提升1m,F1做功为__J;若借助斜面把A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斜面的机械效率是30%,则F2做功为__J;若借助如图的滑轮组也能把A匀速提升1m,发现绳子自由端伸长了3m,请根据该信息在如图上画出正确的连线方式.29.小雪和小红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弹簧测力计和钩码的位置。⑴实验时,小红应沿________的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向上做________运动,同时并由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为0.5N;同时小雪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为0.2m,以上测量准确无误,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的数据如下表:钩码重/N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m有用功/J总功/J机械效率10.40.20.2100%(2)小雪和小红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00%,他们意识到出了错误.请你帮助找出原因________。(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________.试卷第9页,总17页30.交流与评估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光明中学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了“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以后,进行了小组交流,如表是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记录:实验小组钩码重G(N)动滑轮重G’(N)拉力F(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50.40.3547.6%20.50.40.3843.9%310.60.6253.8%410.80.7146.9%520.60.9868.0%620.81.0662.9%请你对表中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回答下列问题:(1)1、2两个小组的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也相同,测出的滑轮机械效率却不同,原因不可能是下列的_____________A.滑轮的轮与轴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同B.测拉力时没有使测力计匀速上升C.测拉力时拉力的方向没有竖直向上D.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不同(2)分析3、4两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3)分析3和________两组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所提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F≠𝐺动+𝐺3,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31.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试卷第10页,总17页测得的数据如表:试验次数钩码总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测力计示数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η140.11.80.3260.12.40.383%340.11.40.557%440.21.41.057%(1)测绳
本文标题:人教版物理八年级机械效率精选试卷练习(含答案)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816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