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测量常用规范、规程主要技术要求、规定汇总
1常用规范、规程主要技术规定、要求汇总一、城市测量规范(CJJ8——99)1.城市平面控制测量1.1坐标系统:1980西安坐标系或1954北京坐标系或城市坐标系。1.2城市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划分:GPS网、三角网和边角结合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1.3三角网的主要技术参数要求等级平均边长(km)测角中误差(″)起始边边长相对中误差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二等9≤±1.0≤1/300000≤1/120000三等5≤±1.8≤1/200000(首级)≤1/120000(加密)≤1/80000四等2≤±2.5≤1/120000(首级)≤1/80000(加密)≤1/45000一级小三角1≤±5.0≤1/40000≤1/20000二级小三角0.5≤±10.0≤1/20000≤1/100001.4边角结合网边长和边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平均边长(km)测距中误差(mm)测距相对中误差二等9≤±30≤1/300000三等5≤±30≤1/160000四等2≤±16≤1/120000一级1≤±16≤1/60000二级0.5≤±16≤1/300001.5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闭合环或附合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测距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三等153000≤±18≤±1.5≤1/60000四等101600≤±18≤±2.5≤1/40000一级3.6300≤±15≤±5≤1/14000二级2.4200≤±15≤±8≤1/10000三级1.5120≤±15≤±12≤1/6000说明:⑴.导线网中结点与高级点间或结点与结点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附合导线规定长度的0.7倍;⑵.当附合导线长度短于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⑶.光电测距导线的总长和平均边长可放长至1.5倍,但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26cm。当附合导线的边数超过12条时,其测角精度应提高一个等级;⑷.导线相邻边长之比不宜超过1:3。21.6三角测量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等级测角中误差(″)三角形最大闭合差(″)平均边长(km)方向观测测回数DJ1DJ2DJ6全组合测角法方向权P=n0·ndDJ1二等≤±1≤±3.5>9≤915------12------30(28、32)24(25)三等≤±1.8≤±7>5≤5912---69---四等≤±2.5≤±9>2≤269---46---一级小三角≤±5≤±15-----26二级小三角≤±10≤±30-----12注:n0为测回数,nd为方向数。1.7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等级测角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DJ1DJ2DJ3三等≤±1.5812--≤±3√n四等≤±2.546--≤±5√n一级≤±5--24≤±10√n二级≤±8--13≤±16√n三级≤±12--12≤±24√n注:n为测站数。1.8方向观测法的各项限差(″)经纬仪型号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差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内2C较差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DJ11696DJ238139DJ6--18--24注:⑴.凡超出以上规定限差的结果,均应进行重测。重测应在基本测回完成后并对成果综合分析后再进行。⑵.2C较差或各测回较差超限时,应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因测回较差超限重测时,除明显孤值外,原则上应重测观测结果中最大和最小值的测回。⑶.零方向的2C较差或下半测回的归零差超限,该测回应重测。方向观测法一测回中,重测方向数超过方向总数的1/3时(包括观测三个方向有一个方向重测),该测回应重测。⑷.采用方向观测法时,每站基本测回重测的方向测回数,不应超过全部方向测回总数的1/3,否则整站重测。⑸.基本测回成果和重测成果,应载入记簿。重测与基本测回结果不取中数,每一测回只取一个符合限差的结果。⑹.因三角形闭合差、极条件、基线条件、方位角条件自由项超限而重测时,应进行认真分析择取有关测站整站重测。31.9各等级平面控制网测距边测距的技术要求控制网等级测距仪观测次数总测回数备注往返二等Ⅰ1161.Ⅱ*为须用≤±(5mm+3ppm·D)的Ⅱ级测距仪;2.1测回是指照准目标一次,一般读数4次,可根据仪器出现的离散程度和大气透明度作适当增减。往返测回数各占总测回数一半。3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不同时段观测代替往返观测,时段是指上、下午或不同的白天。Ⅱ*8三等Ⅰ114Ⅱ6四等Ⅰ112Ⅱ4一级Ⅱ1--2二、三级Ⅱ1--11.10光电测距各项较差的限值项目仪器等级一测回读数较差(mm)单程测回间较差(mm)往返或不同时段的较差Ⅰ级572(a+b·D)Ⅱ级1015注:1.往返较差应将斜距化算到同一水平面上方可进行比较;2.(a+b·D)为仪器标称精度。2.城市高程控制测量2.1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或沿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2.2城市高程控制测量方法与等级: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水准测量等级依次分为二、三、四等,首级高程控制不应低于三等水准。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可代替四等水准测量。2.3各等水准测量设计规格(km)水准点间距离(测段长度)建筑区1~2其它地区2~4环线或附合于高级点间水准路线的最大长度二等400三等45四等15注:各等水准网中最弱点的高程中误差(相对于起算点)不得大于±20mm。2.4各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mm)等级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测段、区段、路线往返测高差不符值测段、路线的左右路线路线高差不符值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偶然中误差M△全中误差MW平原丘陵山区二等≤±1≤±2≤±4√LS---≤±4√L≤±6√LI三等≤±3≤±6≤±12√LS≤±8√LS≤±12√L≤±15√L≤±20√Li4四等≤±5≤±10≤±20√LS≤±14√LS≤±20√L≤±25√L≤±30√LI注:1.LS为测段、区段或路线长度,L为附合路线或环线长度,Li为检测测段长度,均以km计;2.山区指路线中最大高差超过400m的地区;3.水准环线由不同等级水准路线构成时,闭合差的限差应按各等级路线长度分别计算,然后取其平方和的平方根为限差;4.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的限差,对单程及往返检测均适用;检测测段长度小于1km时,按1km计算。3.城市地形测量3.1城市基本测图比例尺的选用比例尺用途1:10000城市规划设计(城市总体规划、厂址选择、区域位置、方案比较)等1:50001:2000城市详细规划和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等1:1000城市详细规划、管理、地下管线和地下普通建(构)筑工程的现状图、工程项目的施工图设计等1:5003.2地形图分幅和编号3.2.1正方形图幅的分幅和编号方法:1:5000~1:500比例尺地形图采用正方形分幅时,1:5000图幅大小为40cm×40cm,其它比例尺图幅大小为50cm×50cm)。编号方法:a.以1:5000比例尺图的图幅西南角之坐标数字(用阿拉伯数字,以km为单位)作为它的图号,并且作为包括于本图幅中1:2000~1:500比例尺图的基本图号。b.在1:5000比例尺图的基本图号之末尾,附加一个子号数字(用罗马数字)作为1:2000比例尺图的图号。c.同样在1:2000、1:1000比例尺图的图号末尾附加一个子号数字(用罗马数字)作为1:1000、1:500比例尺图的图号。如:某幅1:5000比例尺地形图西南角P的坐标:xp=20km,yp=30km,则下面图形有阴影的图幅编号为:1:5000比例尺图的图幅号:20—30;1:2000比例尺图的图幅号:20—30—Ⅲ;1:1000比例尺图的图幅号:20—30—Ⅱ—Ⅰ;1:500比例尺图的图幅号:20—30—Ⅰ—Ⅰ—Ⅰ。20—30520P303.2.2矩形图幅的分幅与编号方法1:5000~1:500比例尺地形图采用矩形分幅时,其图幅大小均为40cm×50cm。由于这种分幅较少,且编号也较麻烦,所以不予以介绍。3.2.3国际分幅与编号方法分幅:(也叫做梯形分幅)1:10000、1:5000地形图的分幅以1:100000地图为基础,图幅大小按一定经差、纬差划分。一幅1:100000地图划分为64幅1:10000地形图,每幅1:10000地形图的经差3′45″、纬差2′30″;一幅1:10000地形图划分为4幅1:5000地形图,每幅1:5000地形图的分幅为经差1′52.5″、纬差1′15″。编号:1:10000、1:5000地形图分幅的编号应符合如下规定:a.一幅1:10000地形图的编号应在1:100000图幅编号后分别加⑴、⑵、⑶、……(64)表示。b.一幅1:5000地形图的编号应在1:10000图幅编号后分别加a、b、c、d表示。3.3地形的分类a.平地——地面倾角在2°以下的地区;b.丘陵地——地面倾斜角在2°~6°的地区;c.山地——地面倾斜角在6°~25°的地区;d.高山地——地面倾斜角在25°以上的地区。3.4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m)比例尺基本等高距地形类别1:5001:10001:2000平地0.50.50.5、1丘陵地0..50.5、11山地0.5、112高山地11、22注:1.同一城市或测区的同一种比例尺地形图,宜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此时不同地形类别的等高线插求点高程精度要求,可按相应的地形类别应采用的基本等高距分别推算;2.同一幅图不得采用两种基本等高距。3.5图根点、测站点、地物点的平面与高程精度要求:a.图根点相对于图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1mm;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10;b.测站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3mm;高程中误差:平地不20—30—Ⅰ—Ⅱ20—30—Ⅱ—Ⅰ20—30—Ⅱ—Ⅱ20—30—Ⅰ—Ⅲ20—30—Ⅰ—Ⅳ20—30—Ⅱ—Ⅲ20—30—Ⅱ—Ⅳ20—30—Ⅲ20—30—Ⅳ6得大于1/10基本等高距,丘陵地不得大于1/8基本等高距,山地、高山地不得大于1/6基本等高距;c.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与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图上mm)地区分类点位中误差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城市建筑区和平地、丘陵地≤0.5≤±0.4山地、高山地和设站施测困难的旧街坊内部≤0.75≤±0.6d.城市建筑区和基本等高距为0.5m的平坦地区,其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0.15m;e.其它地区地形图高程精度应以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来衡量;f.等高线插求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地形类别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高程中误差(等高距)≤1/3≤1/2≤2/3≤13.6图根控制测量图根平面控制点的布设可采用图根导线(不宜超过两次附合,个别极困难地区可附合三次)、GPS测量方法布设。局部地区可采用光电测距极坐标法和交会点等方法。3.6.1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的密度测图比例尺1:5001:10001:2000图根点密度1505015地形复杂、隐蔽以及城市建筑区,应以满足测图需要并结合具体情况加大密度。3.6.2图根光电测距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比例尺附合导线长度(m)平均长度(m)导线相对闭合差测回数DJ6方位角闭合差(″)测距仪器类型方法与测回数1:50090080≤1/40001≤±40√nⅡ单程观测Ⅰ1:100018001501:200030002503.6.3当局部地区图根点密度不足时,可在等级控制点或一次附合图根点上,采用光电测距极坐标法布点加密,平面位置测量的技术要求如下:项目仪器类型方法测回数最大边长(m)固定角不符值(″)1:5001:10001:2000测距Ⅱ单程观测1200400800----测角DJ6方向法、联测二个已知方向1------------≤±40采用光电测距极坐标法所测的图根点,不应再行发展,且一幅图内用此法布设的点不得超过图根点总数的30%。条件许可时,宜采用双极坐标法测量,或适当检测各点的间距;当坐标、高程同时测定时,可变动棱镜高度两次测量,以作检核。两组坐标较差、坐标反算间距与实测间距较差均不应大于图上0.2mm。3.6.4因地形限制图根导线无法附合时,
本文标题:测量常用规范、规程主要技术要求、规定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881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