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0山东春考语文模拟测试及答案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三)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卷一(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勉强.(qiáng)摭.拾(zhí)徇.私(xún)包扎.(zā)B.慰藉.(jiè)龃.龉(jǔ)豢.养(huàn)创.伤(chuāng)C.契.约(qì)谛.听(dì)泥泞.(níng)溘.然(kè)D.谬.论(miù)摒.弃(bìng)砭.骨(biān)咯.血(ké)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轻歌慢舞顾名思义鬼釜神工棉里藏针B.掉以轻心沤心沥血理屈辞穷心悦诚服C.良辰美景出类拔萃循规蹈矩贪赃枉法D.振耳欲聋仗义直言宁静致远不胫而走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②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③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张大千,人物、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精,尤其画山水。A.遏制次序善于B.遏制秩序擅长C.遏止秩序擅长D.遏止次序善于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是()A.生长在人迹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B.作家大都重视写作前的情感培养:有的借欣赏音乐进入情境;有的面对墙壁久久沉思;有的甚至跳起迪斯科来使自己兴奋。C.“我本来是没有计划使用林书豪的,但这家伙每天都在努力。”纽约尼克斯主教练说:“是他站出来抓住了机会。”D.“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句话原是出自《西厢记》。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是“车轮上的市长”,牺牲在赴基层调研的路上。他从不哗众取宠....,从不邀功请赏,最突出的一个特质就是无私,像阳光一样透亮。B.我市开展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要求全市各地区、各部门迅速行动,曲突徙薪....,全面排查整治火灾事故隐患,确保城市消防安全。C.这套丛书可以说是集实用、系统、权威于一体,不仅能够让读者得鱼忘筌....,更能带给读者一种前所未有的美的享受。D.几十年来,我就这么不间断地看书买书,只是一个读书人而已,却有幸得了“藏书家”的不虞之...誉.,真是愧不敢当啊!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B.一个孩子学习绘画,即使基础不太好,但是如果老师能夸奖夸奖,哪怕给一个鼓励的微笑,他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越画越有信心。C.人的素质的提高,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上,也体现在精神生活和思想素质的提高上。D.马老师对自己的教学严格要求,对年轻教师悉心指导,所以我们选他做学科带头人是当之无愧的。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短语,恰当的是一位老先生为学徒留下了一段精彩的题词:“待人应守,治事应持,创业酌用,养心可奉释家之超脱,行文当如,读书当如。”如此博采百家学问而集于一身,必能成为贤者。①兵家之权变②儒家之忠诚③纵横家之灵活④墨家之兼爱⑤法家之严明A.①②③④⑤B.②⑤①③④C.④①⑤③②D.②③⑤①④8下列文学、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古代一般用帝王的年号或王公年次纪年或干支纪年,例如:元和十年、阳嘉元年都是帝王年号纪年法。B.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每个季度的三个月依次为孟、仲、季。C.“参乘”指古时乘车时站在车内右边侍卫的人,“岱宗”是泰山的别名。D.“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三山”指南海中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9.下列有关应用文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介绍信、证明信、感谢信、贺信四种书信都是专用书信,而且都要以单位或组织的名义发出,不能以个人的名义出具。B.要使演讲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常常需要借助一些艺术的表现手段,如有声有色的口头表达能力,夸张的表情和动作等。C.简报的报头一般包含简报名称、期数、编发单位、印发日期等内容,有时还写明提醒事项。D.计划正文中的步骤和措施差不多,其中一项可以省略。10.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蓦山溪汪莘金风玉露,洗出乾坤体。乘兴到前村,见一片、清溪无底。竹篱茅舍,鸡犬两三家,寻渔父,问湘灵,拄杖斜阳里。青春误我,白发今如此。幸自识方壶,有个人、神通游戏。涧边野鹤,岩上忽孤云,倾浊酒,对黄花,又似东篱子。【注】汪萃:南宋人。布衣,隐居黄山。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时弊,没有得到答复。徐谊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成。渔父:屈原《渔父》中的形象.湘灵:湘水之神。A.“金风玉露”指秋天的景象,常用来比比喻人世间可贵且短暂的事物。B.“渔父”作为古代诗歌中的重要意象,常出现在古诗中,成为隐逸情感的载体。C.“涧边野鹤,岩上忽孤云”将个人情感融入对鹤的描写之中,突出了鹤的沉稳和意气风发。D.词的上、下片都运用了典故,上片用了屈原(渔父》中的典故.下片用了陶渊明诗歌中的典故。二、(本大题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中国传统医药学由汉、藏、蒙等多个民族的传统医药学共同组成,它既有东方传统医药学的神秘之处,又往往有现代医药学所不及的奇特功效。它含有神话、传说的成分,它的许多原理至今也无法用现代医学理论进行科学的解释,但这种“神秘”的医药学,却常常有着神奇的功效。比如藏医,很长一个时期,它的传授是在寺庙中以隐秘的方式进行的,它用青藏高原所独有的植物、动物、矿物和食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包括癌症、中风在内的多种令现代医学棘手的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中国传统医药学和西方现代医药学,是两种不同的科学体系,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例如中医(汉医学),它对疾病的诊治,主要从整体着眼,针对功能采取多方面的调节性的治疗。而建立在西方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西医学,则是从局部出发,针对结构采取比较单一的治疗。中医既重视外邪致病,也重视七情内伤,充分考虑到了生理、心理、社会诸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它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按症候将病人分类定型;处方用药时,既考虑到病人所患的疾病,又考虑病人所属的证型,通过君、臣、佐、使,进行灵活的辨证论治。而西医,更注重的是病理方面的因素。它借助仪器设备,从组织、细胞乃至分子水平来阐述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化规律。西医学在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优势的同时,往往由于认识手段的局限,导致素材的不足而难以把握事物的整体规律。而中医学,它虽然不能借助仪器设备对疾病作出精确的科学的解释,但在把握疾病的整体思维上显示出它的优势。例如,前几年,有人提出了下丘脑存在免疫—神经—内分泌整合中心的学说,这反映出西医学在更深入的层次上认识生命本质的同时,对机体整体的调控研究也日趋重视;但它对于免疫、神经、内分泌这三个原来认为独立的系统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又相互协调以维持机体稳定,这一整合功能失常用什么措施纠正等问题,还是解释得不够清楚。而中医学对于肾阳虚证的研究,发现这一证型的患者存在着潜在的以下丘脑免疫—神经—内分泌功能减退为主的病变,其影响可波及免疫功能,波及下丘脑、垂体所属的靶腺。中医采用补肾疗法,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中国、埃及、罗马和印度的传统医药学,是世界知名的四大传统医药体系,在历史的变迁中,唯独中国的传统医药学经受了考验,传承下来。中国传统医药学因迥异于西方现代医学,常被人认为是非科学的。客观地说,它的确还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中国传统医药学将不再神秘而为更多的人所接受。现在,美、德等许多国家都开始接受中药,英国所开设的中国传统医药诊所,就已经发展到近3000个。11.中国传统医药学为什么显得“神秘”,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它往往与古老的神话和传说紧密结合在一起。B.它长期以来以隐秘的方式在寺庙中代代相传。C.站在西医学的角度看,它有难以解释的地方。D.很多西方人对于中国传统医药学还不了解。12.关于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西医学提出了下丘脑存在整合中心的学说,中医学解决了这一学说应用中的问题。B.中医学能治疗包括中风在内的所有疑难杂症,西医学对这些病则感到束手无策。C.中医学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辨证论治,西医学主要针对病理因素进行治疗。D.中医学借助望、闻、问、切收集全部素材,西医学借助仪器设备收集的是部分素材。1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传统医药学能生存下来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它有独特的体系,而埃及、罗马、印度的传统医药学因特点相近,已被现代医药体系所取代。B.西方许多国家对古老的中医学正逐步地从排斥转向理解,看来,中医学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已经是一种趋势。C.西医学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对机体整体调控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中医学要走向世界,现在既是机遇,也面临挑战。D.西医学在很多方面超出了中医学,尽管它对很多问题仍然解释不清,对有些病的疗效并不显著,但在当今世界上,还是最受人们欢迎的。(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一16题。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对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以往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背过去的记忆所束缚。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1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
本文标题:2020山东春考语文模拟测试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040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