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3章财政目标与公共选择
第三章财政目标和公共选择财政目标公共选择理论一、财政目标•效率:人们在生产中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最优的效率标准一般以帕累托最优来表达。•公平:如何对一个社会所能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更合理的分配,以使更多社会成员感觉到这种分配是合理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效率是经济资源的使用结果能给国民带来最大限度满足效率满足的三个条件消费意愿的表达是自愿和理性的,不存在强制和非理性。所有经济资源均投入使用,无闲置资源资源配置结构是合理,满足最大消费需求效率的实现过程A产量B产量OA1B1U1U2E1E2A0B01.假定第一个条件是满足的;2.A1—B1为生产可能性边界,该线上所有点都满足第二个条件;3.E1点满足第三个条件。而E2点所在的U2等效用线低于U1,因此是缺乏效率的。公平目标探讨•公平目标是人类长期追求与探讨的命题。•功利主义:社会福利等于社会效用之和,不必要调整由市场形成的收入分配结果;•罗尔斯主义:社会福利只取决于境况最差的人的水平,必须采取再分配政策改善穷人状况;•折中主义:增加穷人的和减少富人的都是一种改善;•平均主义:公平的概念。从三个方面进行解释。市场经济中公平的两个要义。广义公平概念起点公平--机会均等,人们参与经济生活的起点应该一致规则公平--人们参与经济生活时应该面对同样的竞争规则结果公平--收入分配差别应当控制在社会可容忍的范围内狭义公平概念贫困指数--贫困线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评论。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中描述的收入分配状况的集中反映。基尼系数的分区控制标准基尼系数区间值对分配结果的评价0.2以下过于平均0.2---0.3比较平均0.3---0.4比较合理0.4---0.6差距较大0.6以上差距悬殊公平与效率的权衡总体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公平促进效率公平维护稳定,提高效率的前提条件某些公平政策同时也是效率机制合理的公平政策可以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双赢”效率的提升也可以促进更高水平、更加稳定的公平公平与效率之间也存在矛盾公平程度过高,平均主义严重,必然影响效率。收入差距过大,基尼系数过高,必然破坏公平。分配状况(公平)与效率的关系E(效率)F(公平)OF0F1E1正相关负相关在不同区间,公平与效率的相关关系不同财政支出的社会经济原则内容包括:效率、公平、稳定三原则。第一、效率原则的基本内容及其实现机制通过财政支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机制:科学合理地编制政府预算,实现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资源配置的最佳组合;严格考察与评价每项支出的经济效益及其社会效益,选择最优方案;根据国民经济宏观发展需要,相机调整财政平衡政策。第二、公平原则的基本内容及其实现机制通过财政支出,对市场调节所进行的初次分配进行有效的再分配,以求得个人和企业在国民收入分配中能够实现机会均等,使社会受益具有普遍性,即受益机会均等,从而达到公平分配的状态。实现机制:投资、拨款、转移支付等财政手段。公平与效率相兼顾公平本质上是生活水平公平,市场经济中主要是收入分配公平收入分配公平是结果公平。效率是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效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联系--公平是效率的前提;效率是公平的基础矛盾--过分强调效率,差距过大,会影响公平和稳定;过分突出公平,平均主义盛行,会妨碍效率第三、稳定原则的内容及其实现机制指财政支出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体系无法有效协调其自身的所有活动使之达到平衡,会出现经济周期的兴衰更迭、失业和通货膨胀等现象。政府可以利用财政措施进行调节,通过财政支出规模、、结构的变化来调节,引导经济运行,使经济实现平稳的发展。二、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以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尤其是理性人的假设)、原理和方法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政治市场上的主体(选民、利益集团、政党、官员和政治家)的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机制与特点。因此,公共选择理论是用研究经济的一系列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政府政策的制定过程,是对政府决策的经济研究,或者说是经济学在政治学中的应用。JamesM.Buchanan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公共选择理论与财政之所以将公共选择理论引入财政学领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公共选择思想最初就产生于公共财政理论,财政理论是公共选择的理论源泉。“毫不奇怪,现代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创始人都是一些受过欧洲财政理论传统训练的经济学家。”——布坎南政府失灵1、政府失灵的概念(GovernmentFailure)指政府行为不能增进效率或政府把收入再分配给那些不应当获得这种收入的人。萨缪尔森认为:“当国家行动不能改善经济效率或当政府把收入再分配给不恰当的人时,政府失灵就产生了”整个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就是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不断调整的历史。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福利经济学揭示了市场失灵,因而需要政府介入,凯恩斯主义则提出了全面的政府干预理论,然而现代经济学认为政府行为同样存在诸多失灵之处。2、政府失灵的表现没有代表性的政府通过政治程序作出的公共选择,如立法、政策方案往往体现的是财力雄厚的极少数人的利益和偏好,并不能代表广大选民的利益和愿望。2003年美国新当选的63名议员中有27人为百万富翁,比例高达近44%,而在普通美国民众中,这个比例仅为1%。政府目光短浅和行为短期化政治的经济周期(PoliticalBusinessCycle)政治家往往注重的是眼前的地位和未来的选票,回避那些现在花费而在未来获效益的政策方案。政府活动的效率值的怀疑时滞效应:认识——决策——执行——生效政治决策程序的局限性现代民主制度并不能很好的实现有效的决策结果3、政府失灵原因的分析信息不完全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无论主观上如何,政府也不可能计算出社会福利函数的最优解政府官员动机偏差行政官员的效用函数与国民并不一致难以预期人们对政府决策、计划的反应微观经济主体并不一定按照市场机制做出合乎理性的选择——“理性的无知”结合有关市场失灵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既要认识到“看不见的手”的缺陷,又要认清“看得见的手”的不足,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必须互相搭配、各尽其责——所谓“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公共选择理论(一)含义公共选择是指集体行动的组织把该组织中成员的个人选择有效率地转化为组织的选择,实际是政府选择。(二)特征1、偏好的表达方式不同,即以“选票”投票;2、个人偏好的表露对决策结果产生的影响很小;3、偏好的体系不同。公共选择依靠众多的不同偏好综合为统一的社会偏好,但这种社会偏好往往不可能同时符合所有个人的偏好。4、公共选择的结果(即政府决策)其执行具有强制性。公共选择理论分析框架“经济人”的基本假设经济市场政治市场消费者厂商选民、利益集团政治家、官员价格反映偏好货币进行交易投票反映偏好选票进行交易经济市场与政治市场区别个人选择与最终结果竞争特点及结果选择规则参与者职责和损失经济市场确定竞争是连续的,且允许多个卖主存在自愿性关联度大政治市场不确定竞争是间断的,且只能有一个胜者少数服从多数关联度小(三)公共选择机制(1)维克塞尔---林达尔机制(2)直接民主决策——即“一人一票”制其决策规则有:一致规则;多数规则(3)间接民主决策——代议民主制其决策中的影响因素:选民、政治家、管理者维克塞尔---林达尔机制假定:每个成员都参加政治表决程序,每个成员的权力平等;信息成本为零。原则:一致同意结果:实现帕累托最优;公平(起点、规则和结果)意义:为现实中政府制度的改进提供方向、标尺直接民主决策机制原则:多数票决策条件:单峰偏好和两两投票结果:成本巨大,表决程序复杂,隐瞒偏好投票悖论与阿罗不可能定理投票是把个人偏好转变为社会偏好的手段之一,是现有民主决策中的最佳方法。然而,采用多数投票规则可能产生“投票悖论”。循环投票困境的产生:当投票人中存在多峰形偏好时,可能没有稳定一致的投票结果假定有三个投票人甲、乙、丙,有三个关于政府开支的被选方案A、B、C,三个人对这三个方案的偏好次序如下:•甲:ABC•乙:CAB乙为双峰形偏好•丙:BCA在A、B两提案中选择,A以2:1获胜;在B、C两提案中选择,B以2:1获胜;在C、A两提案中选择,C以2:1获胜。结果形成循环。美国经济学家阿罗(Arrow)通过研究得出结论:不可能存在一种能够把个人对N种备选方案的偏好次序转换成社会偏好次序,并且能准确表达社会全体成员的各种各样的个人偏好的社会选择机制。——阿罗不可能定理(Arrow’sImpossibilityTheorem)对于投票悖论的解决方法有:表决程序安排:按预先设计好的程序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两两比较,在每一方案中得到胜者;或者按照序数程序,每个人按自己的偏好次序排列备选方案,然后计数加总;或者按照淘汰程序中间投票人:要求单峰偏好,中间投票人偏好的方案位于所有方案中的第一。代议制民主决策机制原则:间接决策:选民选代表,代表做决策结果:选民、代表(政治家)、管理者都会对决策造成影响其中,政治家经选举产生,负责提供公共产品;但他们有垄断权,可以从集团牟利而不支持多数人;投票人,对政党、候选人无知,结果放弃投票;选民越多,投票率越低。利益集团理论(InterestGroup)有某种共同的利益目标并试图对公共政策施加影响的个人的有组织的实体。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总要归属于某一个或几个利益集团,由于这些利益集团的目的各不相同,于是在这些利益集团之间产生竞争,而错综复杂的社会政治活动就源于这种竞争的压力。寻租理论(Rents-seeking)是指为了维护既得利益,为了取得垄断利益,或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的各种非生产性活动。政府及其公共权力的行使者,一定要最大化地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不必要的干预,更好地发挥市场自身的功能。否则就可能大大增加权钱交易的机会和可能。•关于对公共选择理论的评价:•1.该理论作为公共财政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拓展到政治决策领域,这既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发展,同时被认为是西方财政理论发展的方向.•2.该理论以广义经济人和政治市场为基础,不仅分析了政府的行为动机和行为方式,而且还具体分析了在不同政体下公共选择是如何作出的,其后果如何.•3.该理论打破了把政府组织机构和行为理想化的假设,论证了政府失灵的存在.•4.该理论没有否定政府的作用,但体现了应减轻政府失误,尽力提高政府活动效率的务实态度.
本文标题:3章财政目标与公共选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05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