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四讲(一)--心理分析理论与治疗
第四讲(一)心理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内容一、心理分析理论二、心理分析的治疗三、心理分析的发展四、人际关系心理治疗一、心理分析理论1、心理分析理论的产生2、基础理论(1)无意识和压抑的理论(2)人格构成学说(3)性心理的发展(4)心理防御机制3、神经症的心理病理学1、心理分析理论的产生弗洛伊德生平(SigmundFreud)○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出生于奥地利的弗赖堡。○1885年,弗洛伊德师从于法国著名精神病学家沙可(Jean-MartinCharcot)学习使用催眠术治疗癔症,○1895,与约瑟夫·布洛伊尔合作发表《癔症研究》○1900年《梦的解析》出版,成为划时代的著作,并奠定了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1923年,弗洛伊德患了口腔癌,经历过33次手术○1939年12月23日在伦敦逝世,终年87岁。○《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1901○《性学三论》1905○《精神分析引论》1917弗洛伊德主义按照弗洛伊德自己的说法,弗洛伊德主义是他“研究和治疗”癔病(神经症)的方法。弗洛伊德心理学包含两个不可分割的内容:第一部分是精神病的治疗方法及其理论;第二部分是关于人的心理过程的理解。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领域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巨大的世界,它最深层有着神奇的不能被人意识到的东西,这是一个充满魅力的领域。(1)无意识的理论意识(conscious):能够被直接感知到的心理活动。无意识(潜意识)(unconscious):一些潜伏的、无法被察觉的思想或观念;也指无意识领域中的这些观念、欲望的动态活动。前意识(preconscious):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是可召回到意识部分中去的。2、精神分析的基础理论(2)人格结构理论人格分为本我、超我和自我三个部分本我(id)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所组成的。本我的特性:遵循快乐原则;是一切本能冲动后面的性力(libido)的贮藏库;它收容了一切被压抑的东西,并保存有遗传下来的种族的性质。自我(ego)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下,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自我在人格结构中代表着理性和审慎。自我的特性:受现实原则的支配;对本我之中的东西有检查权,防止被压抑的东西扰乱意识;在超我的指导下,按外部现实的条件,去驾驭本我的要求。自我侍奉被超我、本我和现实这三个“主人”超我(superego,理想自我、自我典范)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在个体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社会要求而形成的。包括:自我理想和良心。超我的特性:追求完美,遵循至善原则。主要作用是监督和控制自我。本我、自我、超我之间是不断地交互作用着的。自我在超我的监督下,按现实可能的情况,只允许来自本我的冲动有有限的表现。在一个健康的人格之中,这3种结构的作用必然是均衡的、协调的。如果这3种力量不能保持这种动态平衡,则将导致心理失常。自我本我超我意识潜意识前意识弗洛伊德人格构成与意识划分示意图(3)性心理发展理论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伏期性器期弗氏认为个人如果不能在每个阶段获得满足,在日后的发展中会产生固着现象(fixation)。例如,婴儿如果没有得到适度的口腔满足,成人期时容易有过度吃东西的行为。或者退行(regression),即个体受到挫折后从高级的发展阶段倒退到某一低级的发展阶段,可能导致心理异常,成为各种神经症、精神病产生的根源。①口腔性欲阶段口欲期(0-1岁):此期的主要活动为口腔的活动。在口欲期没有很好得到满足,婴儿就缺少安全感,会出现如咬拇指、恐惧、自卑、自恋(narcissists)等行为方式.欲望过度满足,“力比多”则“固结”在这一阶段,会产生过度依赖,都要别人照顾,容易嫉妒别人。口腔性格:为人乐观,不拘小节,但是比较马大哈,依赖心强。②肛门性欲阶段:肛欲期(1-3岁):此期主要为肌紧张的控制,快感主要表现为忍受和排便。处理得当,会没有自我失败意识,可形成独立能力的个性;处理不当,形成“肛门性格”a.守秩序序、爱清洁;b.吝啬、节钱;c.固执、不灵活。③③性器欲阶段:(3-6岁):主要为生殖器部位的刺激而感到快感。儿童对异性父母的爱恋基本的冲突环绕在儿童对异性父母有潜意识的性欲,并因这种欲望威胁到同性父母,故会受到压抑。恋母情结指男童渴望母亲的爱,恋父情结指女童渴望父亲的爱与认可。父母如何呼应这些情结,对儿童的性态度与感受会有影响。④潜伏期(6-12岁):快感主要来源于对外部世界的兴趣。本阶段对性的兴趣转向学校、玩伴、运动及一连串崭新的活动。由于儿童开始向外发展,并与别人形成关系,所以是社会化作用发生的阶段。通过各种活动,形成自信、自强的个性品质。处理不好,也会出现孤僻内向、自卑的个性弱点。⑤性征期(12-18岁):兴趣逐渐转向异性,幼年的性冲动复活。且会延续至老年。即使存在着各种社会的限制与禁忌,青少年可以把性方面的精力投入到各种社会认可的活动上,例如,交友、运动以及准备就业。防御机制(defensemechanism)是心理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一个人直接的、习惯的心理保持机制。自我受到超我、本我和外部世界三方面的胁迫,当它难以承受其压力,则会产生焦虑反应。焦虑的产生,促使自我发展了一种机能,即用一定方式调解冲突,缓和三种危险对自身的威胁。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抵消、置换、升华、合理化、转化、反向等各种形式。(4)心理防御机制弗洛伊德曾经将其学说运用于阐述神经症、性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心理异常现象的形成过程及机制,其中唯独对神经症的心理病理学的阐述最有实际意义。在神经症中,弗洛伊德的学说所涉及的是癔症、强迫症和恐惧症这3种神经症。---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3、神经症的心理病理学(1)症状的意义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的症状是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欲望(尤其是欲性)满足的替代物。症状既可以达到性欲满足的目的,也可以达到禁欲的目的。症状是两种相反的相互冲突的倾向之间调和的结果。症状本我、自我、超我之间是不断地交互作用着的。自我在超我的监督下,按现实可能的情况,只允许来自本我的冲动有有限的表现。在一个健康的人格之中,这3种结构的作用必然是均衡的、协调的。如果这3种力量不能保持这种动态平衡,则将导致心理失常。(2)病理心理的形成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心理发展阶段,遭遇到心理困难和挫折,就容易产生各种不同的精神病理症状。如在“口欲期’’的儿童,假如缺乏拥抱、抚摸和照顾,就会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在“肛欲期”的幼儿,如果被过分地约束,日后易与人发生争执,也容易过分约束自己,易形成强迫观念.处于“性蕾期’’的孩子,如果与两性父母无法维持平衡和稳定的情感关系,处理不好“亲子三角情结”,日后则会影响其性心理的发展.处于“潜伏期”的青少年,不会跟年龄相仿的同性朋友接近,跟自己的同性父母也缺乏亲近和认同,则容易发生自我角色紊乱,影响其正常个性的发展。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压抑和心理冲突是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冲突引起焦虑,降低焦虑的手段是自我防卫机制,自我防卫应用不当则表现为神经症。抑郁症是素来缺乏安全感的个体,遇到挫折,心理压抑,采取不对抗、不处理的被动态度,最后退行到抑郁寡欢的境地。另外的原因是因为这种个体对自己有过分的要求,受严格“超我”的谴责,从而产生悲观、抑郁心境。强迫症的个体,是由于自我控制过分,对某些欲望或冲动一时无法接受,采用转移、隔离、反向形成等心理防御机制,来应付自己无法控制的冲动或性欲望等等,而产生强迫症状。精神分析病理形成理论小结归因模式中心情感成熟过程认同关系图式自尊调节病态理念气质防御机制案例分析:一例肥胖患者的病因分析案例【NancyMcWilliams(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教授)的案例】【1】遗传倾向→气质和固定的归因模式【2】母亲过于关注其饮食习惯(婴儿时期严格定时喂养,长大后不许剩饭)→成熟过程【3】利用食物分散焦虑和羞耻感的家庭模式(不开心母亲就用蛋糕安慰)→防御机制【4】孩提时被他人调戏却因此受到责备(导致她想以外表形象地表明自己缺乏诱惑力)→中心情感【5】对敬爱肥胖祖母表示认同→认同【6】放学回家吃点心可以令自己舒服,从而形成一种仪式性的缓和悲哀和孤独的方式→关系图式【7】寓意反抗性自我意象,自尊源于才智而非体态的优美→自尊调节【8】目睹父亲因患癌症死亡时的形销骨立,令她在无意识中相信体重减轻是死亡的先兆和原因→病态理念1、治疗目标2、治疗的实施3、治疗方法二、精神分析的治疗1、精神分析治疗的目标(1)缓解症状内省力(中心目标)→情感领悟→治疗师的洞察能力→医患两者之间的共识自主感:丧失→获得认同感:依据外界的评价获得认同→依据自己内在的价值观而生存,并直面自己的情感、态度和动机的能力(我是谁?)自尊心(人都是有瑕疵的;来访者的真诚)认识并处理情绪(反思:关于原始尖叫反思(primalscream):随心所欲即情绪健康)自我力量与自我协调性爱、工作及成熟的依赖愉悦及平和(2)中心治疗目标通过了解与领悟使无意识的心理内容上升到意识层面精神分析疗法的原理就是把来访者潜意识的心理过程转变为意识的,破除压抑作用,揭去心理防御机制的伪装,使来访者领悟到症状的真正原因,来访者领悟后,症状即可消失。2、治疗实施(1)治疗对象的选择和治疗原则对象:心理分析治疗的适宜对象是癔症、强迫症和恐惧症病人。弗洛伊德学说虽说对精神分裂症的病理心理机制亦做了阐述,但对真正的分析治疗而言,此类病人并非适宜对象。原则:配合原则如,在自由联想治疗时,必须把浮现在头脑中的任何想法随时报告出来。因为隐去不报的内容有可能是与症状有关的信息。(2)分析治疗目标心理活动的探讨听取个人史;探讨深层情感、矛盾;探讨病人的防卫机制;在这个阶段咨询者应该持一种非批评态度和具有同情特质,帮助当事人吐诉发泄,主要的技术是释梦、自由联想等。综合了解心理从过去来了解现在;连接有意识与无意识指点解释对峙、澄清、指点说明;阻抗处理达到情感转移修通运用以解释为主的各种技术,结合自由联想的材料和移情,向病人揭示他的无意识欲望和无意识冲突,使病人了解症状的真意,由于当事人的领悟而导致行为、态度和结构的改变,使得某一情结得到了解决。(3)治疗的实施过程心理分析治疗通常是每周会谈3-6次,每次平均1小时。疗程少则半年至1年,多则2年至4年。试验性分析治疗阶段:2周;排除不适合做心理分析治疗的对象。正式治疗:第一阶段:建立治疗的同盟关系第二阶段:移情的出现及其解释第三阶段:治疗的修通或扩通阶段第四阶段:治疗的结束阶段3、治疗的主要方法(1)自由联想(2)梦的分析(3)阻抗与移情的分析(4)指点、解释、领悟(1)自由联想自由联想法是1895年创造的,被弗洛伊德称之为“通往无意识的康庄大道”的精神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自由联想法的具体做法是:让病人在一个比较安静与光线适当的房间内,躺在沙发床上随意进行联想。治疗医生则坐在病人身后,倾听他的讲话。事前要让病人打消一切顾虑,想到什么就讲什么,医生对谈话内容保证为他保密。鼓励病人按原始的想法讲出来,不要怕难为情或怕人们感到荒谬奇怪而有意加以修改。因为越是荒唐或不好意思讲出来的东西,即可能最有意义并对治疗方面价值最大。在进行自由联想时要以病人为主,医生不要随意打断他的话,当然在必要时,医生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一般来说,医生往往鼓励病人回忆从童年起所遭遇到的一切经历或精神创伤与挫折,从中发现那些与病情有关的心理因素。自由联想法的最终目的,是发掘病人压抑在潜意识内的致病情结或矛盾冲突,把他们带到意识域,使病人对此有所领悟,并重新建立现实性的健康心理。来访者的任务:“观察”那些意念(不去评价那些意念);不假思索地如实报告那些意念。请你把眼睛闭上,什么都不要想,然后把心中的任何内容大声说出来。不要试图让你说出来的东西很清楚、很条理,只是报告你体验到的态度、意念和情绪。让语词涌流出来,不要加以审视,不要加以评价,只是让话语自动流出来。咨询师的引导语自由联想法的疗程颇长,一般要进行几十次,持续时间约几个月或半年以上(每周1至2次),不能只进行几次就完全解决问题。因此
本文标题:第四讲(一)--心理分析理论与治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089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