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房地产 > 粤港澳都市圈发展研究
粤港澳都市圈发展研究摘要:本文基于《珠纲要》(2008-2020)提出的把粤港澳建成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之一的战略背景,通过对都市圈基本理论的阐述,重点分析了粤港澳都市圈与国际大都市圈的差距,透视了国际大都市圈的若干经验,最后提出了粤港澳都市圈发展的途径及对策。内容:粤港澳都市圈发展研究左连村贾宁[摘要]本文基于《珠纲要》(2008-2020)提出的把粤港澳建成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之一的战略背景,通过对都市圈基本理论的阐述,重点分析了粤港澳都市圈与国际大都市圈的差距,透视了国际大都市圈的若干经验,最后提出了粤港澳都市圈发展的途径及对策。[关键词]粤港澳;都市圈;比较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提出,到2020年形成粤港澳三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之一。从而,把粤港澳合作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使得粤港澳紧密合作、构建世界级的珠三角都会区有了制度保证。开启了粤港澳都市圈的合作与发展新阶段。一、都市圈的基本理论(一)都市圈的内涵及基本特征都市圈(metropolitancoordinatingregion)[①]:是指由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和与其有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的临接城镇依托交通网络组成的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协调发展区域;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发达的联系通道为依托,吸引辐射周边城市与区域,并促进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协作,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以实施有效管理的区域。综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都市圈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由一到两个或者以上的人口在百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作为发展极,且其中至少有一个城市具有较高的对外开放度和辐射力;(2)中心城市一般都是世界城市,其GDP占圈内总和的50%左右,占全国的15%左右,是整个都市圈的中心和枢纽;(3)都市圈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4)都市圈内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发达的通信网络和便捷的且具有一定规模的海、陆、空交通网络,都市圈内的交通及信息流呈现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外扩散的态势;(5)都市圈内部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中心与腹地的内在经济联系紧密,具有“极化-扩散”效应;(6)都市圈内分工合作关系密切,产业结构体现为综合、多元、开放的特点,其主导产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结构转换升级能力及国际竞争力;(7)都市圈在空间上呈现比较明显的大中小城市环绕中心城市呈同心圆状的圈层结构,且不单是行政区划的简单叠加,而是经济区、社会区、生态区的综合集成;(8)圈内的城市化水平较高,一般要达到70%以上。(二)都市圈形成与发展的基本条件首先,良好的区位优势为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综观国际大都市纽约、伦敦和东京的发展可以发现,它们地处平原且傍水而建,四通八达的水、陆、空的交通网络的覆盖,促成了它们居于世界三大都市圈的中心城市的地位。其次,雄厚的经济实力是都市圈发展的重要条件。从[②]世界五大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可以看出,都市圈的发展与强大的经济基础息息相关。比如日本太平洋沿岸都市圈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是日本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化工基地及能源基地,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70%。其中东京城市圈就占到30%,圈内有100多家银行,日本年销售额在100亿日元以上的50%的大企业将总部设于圈内。再次,完备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为都市圈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是大都市圈形成发展的硬件。交通设施系统与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们的建设水平决定了大都市圈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也生成了具有强有力的产业集聚能力的中心城市的出现。此外,强大的创新辐射能力是都市圈持续发展的动力条件。世界五大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都是著名的科学文化资讯中心。如,英国伦敦城市带中拥有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还有世界十大图书馆之一的英国图书馆和久负盛名的大英博物馆。科技发展带来的生产力发展为城市间的交流提供物质基础,催生了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三)都市圈发展的空间形态世界大都市的发展的功能及形成机制各有不同,但也有规律性的空间结构(联合国人居中心,1996)可循。这种空间结构即为由内向外,由小到大的四个圈层,也代表了大都市发展的四个阶段[③]:(详见表1-1)表1-1大都市发展各阶段特征阶段特征1中心城(MunicipalityorCity)面积:100~600平方千米;半径:10~15千米;人口密度:1万~2万人/平方千米2大都市区(PrimaryMetropolitanStatisticalArea)面积(由中心城市和郊区城市地区组成):1500~2000平方千米;半径:30~50千米;人口密度:5000~1万人/平方千米(其中郊区城市的总人口可以大于中心城市)3大都市圈及大都市扩展区(ConsolidatedMetropolitanStatisticalArea)面积(由一个以上的大都市区组成):1万~2万平方千米;半径:100千米左右;人口密度:1000~2500人/平方千米(其中周边大都市区的总人口可以大于中心大都市区)4大都市带或大都市连绵带(Megalopolis)面积(由一个以上的大都市圈组成):3万平方千米;半径:200~300千米;人口密度:300~1000人/平方千米资料来源:根据史玉龙,周一星(1997).关于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研究的论争及近今进展述评一文整理得出。(四)世界五大都市圈的空间结构及空间形态状况根据简·戈特曼的标准,世界上有五大城市群达到大都市圈的规模,它们分别是纽约大都市圈、北美五大湖大都市圈、东京大都市圈、巴黎大都市圈、伦敦大都市圈。这五个著名的大都市圈一般都经历了完整的发展阶段,形成了较为齐全的四个圈层。(详见表1-2)表1-2五大国际都市圈基本情况表都市圈具体情况及特征纽约大都市圈1.位于美国大西洋中部沿岸(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大都市连绵带),以曼哈顿岛为中心,逐渐向外蔓延和扩散。形成了纽约中心城市(包括曼哈顿等5个区)、纽约大都市、纽约大都市圈(包括周边33个县)、纽约-波士顿-华盛顿大都市带;2.面积13.8万平方千米,占美国面积的1.5%;3.人口650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20%;4.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北美五大湖大都市圈1.分布在五大湖沿岸,从芝加哥向东到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并一直延伸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2.与纽约都市圈共同构成了北美的制造业带。东京大都市圈1.从千叶向西,经过东京、横滨、静冈、名古屋一直到京都、大阪、神户,形成了东京中心城市(包括市区的23个区)、东京都大城市区(包括市区的23个区和郊区的27个县)、东京圈(包括东京都合神奈川、琦玉、千叶3个县)、首都圈大都市带;2.面积3.7万平方千米,占日本全国的6%;3.人口将近63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61%巴黎大都市圈1.主要城市有巴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安特卫普、布鲁塞尔、科隆等的四大都市带:巴黎中心城市(环形大道内的20个区)、巴黎大都市、大巴黎都市圈(巴黎市加周边7个省,即伊尔-法兰西地区)、巴黎大都市带;2.总面积14.5万平方千米,总人口4600万伦敦大都市圈1.以伦敦-利物浦为轴线,包括大伦敦地区、伯明翰、谢菲尔德、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大城市和众多中小城镇在内的四大都市带:内伦敦中心城市、大伦敦(包括市区及附近的29个城镇)、伦敦大都市圈、伦敦-伯明翰大都市带;2.面积2.7万平方千米,人口3650万资料来源:根据张明华(2006).试论国际大都市圈的乘数效应书中内容整理得出.二、粤港澳都市圈与国际大都市圈的差距分析(一)粤港澳都市圈的城市经济发展现状1.总体情况概述粤港澳都市圈主要包括香港、澳门和广东珠三角9市(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中山、江门、肇庆、珠海、惠州)。其主要的两个支点[④]在于深港都市圈和珠澳都市圈;其先导区[⑤]也会有三个:深港河套地区、深圳前海地区、珠海横琴新区。珠三角9市的总面积54743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0.605%,户籍人口2920.82万人,占全国的2.39%,常住人口4771.77万人,占全国的3.95%。据资料显示[⑥],该区域内共有20多座城市,城镇密度为每万平方公里100个,城镇平均间距不到10公里。该区域还是我国机场密度最高,国际机场最多的区域,4万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建有7座机场,公路、铁路、水运、海运四通八达,高速公路连接各大城市,分布着大亚湾、大鹏湾、香港、妈湾一赤湾、盐田港等天然深水良港。同时,这里还有作为国际自由港的香港和澳门、我国南方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之一的广州、以及两大经济特区深圳和珠海,这些城市对该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强大支撑。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2008年,珠江三角洲9市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29745.58亿元,占全国9.9%;财政收入2248.16亿元,占全国3.67%;出口总额3872.08亿美元,占全国27.11%。广州、深圳作为珠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带动了该地区经济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遥遥领先。2008年,广州、深圳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215.82、7806.54亿元、财政收入621.84、800.36亿元、出口总额429.64、1797.12亿美元,分别占该地区的27.62%和26.24%、27.66%和35.60%、11.10%和46.41%。(见表2-1、表2-2)表2-1珠三角主要社会经济指标GDP(亿元)财政收入(亿元)出口总额(亿美元)珠三角29745.582248.163872.08全国30067061316.914285.5占全国比重9.893.6727.10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09》数据整理而得.表2-2广州、深圳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城市GDP(亿元)占珠三角比重(%)财政收入(亿元)占珠三角比重(%)出口总额(亿美元)占珠三角比重(%)广州8215.8227.62621.8427.66429.6411.10深圳7806.5426.24800.3635.601797.1246.41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09》数据整理而得.此外,2008年香港、澳门国内生产总值16785亿港元和1718.7亿澳门元、财政收入3129亿港元和510.8亿澳门元、出口总额908亿港元和160.3亿澳门元。对外贸易方面,香港多以转口贸易和进口贸易为主,而澳门多以进口贸易为主。详见表2-3和表2-4显示的2008年香港、澳门主要社会经济指标。表2-32008年香港主要社会经济指标GDP(亿港元)人口(万人)人均GDP(港元)财政收入(亿港元)对外贸易额(亿港元)出口转口进口香港16785697.824055431299082733430253人民币计值14970.54214550.112790.76809.8524379.1926982.65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09》整理得出表2-42008年澳门主要社会经济指标GDP(亿澳门元)人口(万人)人均GDP(万澳门元)财政收入(亿澳门元)对外贸易额(亿澳门元)出口转口进口澳门1718.755.231.3510.8160.364.4430.3人民币计值1473.7926.84438.01137.4655.22368.98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09》整理得出注:汇率按中国银行2008年外汇牌价折算2.综合经济实力从表2-5和表2-6可以看出,广州、深圳两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在珠三角地区遥遥领先,其中广州略显优势。他们对珠三角地区的经济贡献尤为明显,以财政收入为例,广州、深圳的财政收入远高于珠三角东、西两翼的财政收入之和,GDP也是它们的3倍之多。总体来看,珠三角整体产业结构表现为二、三产业比重高于第一产业,其中,广州、深圳的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三次产业劳动力比重,大部分以第二、三产业居高。表2-5珠三角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表地区土地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人)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GDP(亿元)人均GDP(元
本文标题:粤港澳都市圈发展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116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