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 合肥市环卫工人生存现状调研方案
合肥市环卫工人生存现状调研方案一.背景《1》环卫工人在社会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环卫工人是城市环卫工作的主要行动者,是城市美容师,对城市环境卫生事业的良性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城市环卫工人应享受到城市对其工作的认可以及城市居民的尊敬。但据调查,绝大部分环卫工人都受到过部分城市居民一些不文明的待遇。(2)环卫工人各自清扫自己的责任区,环卫临时工人彼此之间相互沟通较少,再加上规则也不允许他们在工作时间交流。环卫工人在工作过程中,心情是孤独的,心理上有一定的自闭性。又由于环卫工作是一种劳动时间长,社会认同感低的职业,在缺乏交流的情况下环卫工人很容易产生孤独、抑郁、悲伤、焦虑的心理。环卫工人除自我调节外,无其他组织及个人来对环卫临时工人的不健康社会心理进行疏导的。(3)在中国,城市环卫工人生存问题属于社会问题。转型期中国的社会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是经济因素。经济发展因素是环卫工人生存状况诸多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中国在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在发展。环卫临时工人作为城市的重要群体,他们的生活也应该有好的发展与提高。《2》中国的环卫工人却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和问题。1、环卫临时工人家庭生活困难。主要体现在自身经济收入低导致生活质量很低,而且家庭其他成员收入也是偏低。环卫临时工人的工资低,接近城市最低工资标准。2、环卫临时工人存在严重老龄化。环卫工人存在用工荒,由于环卫工资很低,保障差,很难吸引年轻的劳动者来从事环卫工作,缺少工人就由一些年老劳动者来填充;有退休的环卫工人不敢离开工作岗位的,由市中心处转到其他开发区继续从事环卫工作;开发区接近农村,有大量的老年农业劳动者。3、环卫临时工人存在文化素质偏低。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及社会情绪等多方面因素导致了这些临时工的教育水平普遍低下。4、环卫临时工人存在社会地位低下。长期以来环卫工人都处于城市的边缘状态,被视为是底层人员,使得环卫工人的城市归属感缺失。各地都存在骚扰、歧视、侮辱、谩骂环卫工人的事件,这都是环卫工人社会地位不高的表现。环卫临时工人社会地位低主要因素有:绝大部分环卫工人的月工资都低于其所在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线,经济地位低下,影响着他们的社会地位提高;部分城市市民对环卫工作认识有误区。部分市民蔑视环卫工作,不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认为那是最廉价的劳动,不尊重环卫工人的人格和尊严;环卫临时工人多为弱势群体,没有其他太特殊的高身份,本身的社会地位就不高。5、环卫临时工人面临着保障差与待遇低。环卫临时工人除个别办了低保也没有享受到社会的其他保障。相关法律既没有将环卫工人的道路作业权写进相关法律条文,也没有对环卫工人的道路清扫作业做出特殊保障;交管、公安、环卫、医疗、保险等部门之间信息不畅,缺乏沟通,协作不力,致使部分临时工再出现事故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环卫工人是临时工人的缘故,具有不稳定性;用人单位提供的保障与待遇十分低。6管理不依法不合理。在具体工作中,有些方面没有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如没有与环卫劳动者签订合同,一线临时工不达最低工资标准,没有给他们缴纳三项保险。城区环卫处由于用工与劳动合同相违背,而导致劳动纠纷、劳动争议的案例不断发生。,环卫部门的目标任务、职责划分、人员定岗等都是内部自定,工作情况缺乏外部的量化考核。遇大的检查和重要节日时搞突击,长效管理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在目前人员不足的情况下,环卫部门仍然存在内部管理科室多、职责交叉、人浮于事,而一线工人过少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影响了环卫工作的质量。7.设施设备短缺。按一般要求,清扫、清运、清掏都要尽量减少人工作业,缺少环卫疏通设备;没有清雪除冰设施设备;没有配备处置环卫应急突发事件的设施设备;垃圾桶、果皮箱配备不足。而现有的环卫设施设备也因没有相应的运行经费和维修费,导致环卫经常性工作时断时续,不能正常运行。《3》.国内外研究及状况中国98%的环卫工人来自农村,他们是进城务工者,以农民工的身份生活工作在城市,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与其他行业的农民工是很相似的。环卫工人处于中国社会的底层。他们干的是城里人不愿干的最苦最累最脏最险的工作,工作时间长,获得报酬最低。国内学者对公共环卫工人的生存状况问题有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健康状况等方面。国外现状及研究情况。在国外,环卫工人薪水非常高。比如在英国,他们是体力劳动者中收入最高的阶层,而且他们也很有尊严,如果哪家的垃圾没分类,或者垃圾袋没弄好漏出来了,他们就有权不予清理。美国的清洁工,每年的工资收入可以达到四至五万美金。但是并非国外的每个清洁工都能享受到非常好的待遇。国外的清洁工可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工会成员另一类是非工会成员。工会成员由于有强大的工会的保护,因此,他们的工资普遍较高,能够保证正常的生活水平并有能力负担子女的抚养和教育经费。而非工会成员的处境却不容乐观,他们的工资较少,生活条件艰苦。综上,本课题认为在国内外在研究城市清洁工方面涉及的比较多,但是,研究的还不全面,例如在清洁工的心理幸福感,与城市居民人际关系,政府相关部门的保障机制等方面。本课题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总结其不足和空白之处,力图提出一套完整的针对清洁工人的社会保障机制。二.目的希望通过更多的调研了解环卫工人这一群体的生存现状,并希望引起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1.希望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环卫临时工人家庭收入低及保障问题关注力度,推出一些诸如提高工资、职业培训、安全教育和社会福利机构对环卫工人中的特困者提供扶助等实际措施,实现政府与社会对环卫的“互养”。为城市清洁工生存现状所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课题小组通过对城市环卫工人生存现状的调查,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科学的分析,从中发现所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2.研究保障和维护城市清洁工的权益。通过对城市环卫工人生存现状的调查,提高社会对城市环卫工人的关注程度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进而利于改善他们的社会地位,更加全面的保障和维护环卫工人的正当利益。3.探讨并提出一套有效的环卫工人社会保障机制。通过调查研究湖南城市环卫工人的招聘、管理和保障等方面的现状,参考国内外良好的管理模式,结合湖南城市基本情况,从而构建一套适应于环卫工人有效改善生存现状的社会保障机制。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城市环卫工人这一弱势群体,关注他们的生存现状,是对党和政府的民生政策有力贯彻和支持。对缓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极大的意义。5.从公民素质层面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市民对环卫工作的理解与认同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与城市道德文明落到实处。同时,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业余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工人素质。如老年歌会,扭秧歌等。6.从个人体验来讲,通过社会调查,在锻炼提高了自身与陌生群体进行交流实际能力的同时,使我真切感受到,应当敢于去面对社会中真实存在问题,去关注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职业没有高低贵贱,只是社会分工不同罢了。我们要学会感恩,对社会中每一个做出贡献的群体都要尊重和关心。因此,应当倡导每个人以文明立场对待城市,善待每一位环卫工人。而且,社会上还有许多群体同样值得我们去关注,去研究,去学习,去感悟。三、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良好的城市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环境卫生是公共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环卫工人是维护城市环境卫生的主力军,我们认为应该更加重视环卫工人的生存状况,为他们提供更好的防护措施,提供更好的保障。本调查分析影响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主要因素,为相关部门制订改善环卫工人疾病预防、疾病保障、生活改善等方面的措施提供参考。(1)关心环卫工人,了解并解决他们的问题和困境,有利于改善环卫工人的工作待遇和工资水平,提高环卫工人的生活水平,改善环卫工人的生活质量(2)关爱环卫工人,有利于改善其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保障其生命健和人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提高环卫工人的受教育水平和工作素质,提高其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3)关心环卫工人,有利于改善其社会心理,提高其社会地位,推动社会大众理解,尊重和关心环卫工人,从而提高了他们进行环卫工作的社会信心与精神动力,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4)关心和爱护环卫工人,有利于让环卫工人更加愉悦和健康地投入在环卫工作中,提高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推动了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城市环境的美化。四.社会研究方式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查找各地的环卫政策,寻找一些官方统计资料,报刊杂志广播中与环卫工作,环卫制度,环卫工人等等相关的资料,了解环卫工人具体的生存发展现状,并结合目前国内外对环卫工人生存现状的研究、筛选出适合本地环卫工作的政策,提出自己对于环卫工人的生存发展和环卫工作的开展的意见。在文献研究是主要采用的是二次分析和现存统计资料分析的方法。二次分析:1.要确定一个主题(研究此课题时,确定主题为:环卫工人及其生存发展所关系到的所有因素),以便查找与这一主题相关的文献,并明确哪些控制变量是关键性的(这一主题下的控制变量可以是环卫制度,环卫工作,环卫工人的健康发展状况,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等等与主题相关的变量)2.寻找适合的资料(资料不能偏离主题太远,要与环卫工人息息相关),了解这些资料的主要来源,访问一些数据资料库和权威杂志报刊等,对别的研究者或研究机构所做的有关环卫工人的调查和研究数据进行新的分析现存统计资料分析:1.选择合适的资料,寻找国家统计局,一些研究机构,调查中心等机构发布的与环卫工人生存发展相关的统计资料。2.比较与分析所搜寻到的资料,从现有资料本身的结构中去比较,发现,挖掘和利用,从不同角度去利用。文献资料回顾文献一《农转工——失地农民的劳动与生活》张汝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内容提要:分析了近50年来我国的农转工城市化,并以农转工人员的生活状况为中心分析了不同时期农转工人员在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特征。作者指出计划经济时期农转工人员是主动边缘化,在市场经济得到发展城郊农民的比较利益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是被动边缘化,而在国有企业效益下滑、下岗和失业加剧的情况下农转工人员被再边缘化。)与调研主题的结合点:环卫工人中很大一部分人是农转工背景下进入到城市从事环卫工作的,由此进入城市的边缘化地带,所以在研究环卫工人时,这些背景因素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环卫工人,从而开展我们的调查工作.二《转型时期的弱势群体问题》[薛晓明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内容提要:如何有效地缓解弱势群体特别是贫困弱势群体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以保证我国社会平衡、有效的发展,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本书在分析弱势群体的构成、分类及我国保护弱势群体存在的问题后,从立法、政策、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支持弱势群体的建议。总之,我国当前正处于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弱势群体问题由原来的隐蔽状态开始凸显,构成了危及政治稳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巨大隐患,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乃至全社会极大关注。我们应当对我国当前弱势群体的特殊性和严重性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深层矛盾,为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及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而努力探索,大胆实践。)与调研主题的结合点:环卫工人同属于转型时期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存与发展同样面临着中国所有弱势群体所面临的问题,同样构成了社会隐患群体的其中一部分,研究中国的弱势群体以及他们所面临的问题跟本次调研世纪上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有利于为研究环卫工人的生存现状问题提供借鉴与依据。三《环卫工人心理及社会支持状况分析》翟敏周庆峰《济宁医学院学报》1999第4期-维普资讯网(作品提要:目的:探讨环卫工人心理卫生问题和社会支持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舛环卫工凡进行测试结果:男性环卫工人心理卫生状况优于女性环卫工人。30岁年龄的环卫工人心理状况较其它年龄差。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工种环卫工人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显著性差别结论:部分环卫工人存在一定心理问题)与调研主题的结合点:了解环卫工人的心理精神层面的情况以及社会上对环卫职业和环卫工人的看法四《环卫工
本文标题:合肥市环卫工人生存现状调研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143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