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北师大】七年级下册《长江》ppt课件
2020/7/4长江郭风2020/7/4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2、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的有关知识。3、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4、在朗读中领悟作者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之情。2020/7/4本文写于1961年,此时社会主义新中国刚刚诞生不久,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祖国的建设蒸蒸日上,作者满怀对祖国的热爱以饱满的热情写下了这篇文章。这个时期也是新中国面临的一个特殊时期(三年自然灾害),作者希望全国人民能够团结一心战胜困难,看到祖国美好的明天。写作背景2020/7/4郭风:1917年生,当代作家。1938年散文处女作《地瓜》。著有散文集《山溪和海岛》、《曙》、《唱吧,山溪》、《鲜花的早晨》、《灯火集》等。善于以诗人的眼光来观察、理解社会和自然,注意吸取意象派、象征派的一些艺术手法,从草木虫鱼、风土人情中见时代风貌,有较浓郁的诗情画意和牧歌风味。作者简介2020/7/4一、听写生字检测预习浦(pǔ)口曙(shǔ)天吹拂(fú)舢(shān)板驳(bó)船堆栈(zhàn)穿梭(suō)粼粼(lín)瑰(guī)丽千年万载(zǎi)哺(bǔ)育湖泊(pō)2020/7/4检测预习二、解释词语。容光焕发:粼粼:脸上放出光彩。形容身体健康,精神饱满。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形容水的明净。2020/7/4理清结构长江1-2描写长江美景3-6抒发对长江的赞美之情7-8照应开头,高唱赞歌,点明主旨我们一起来歌唱我们这个时代和我们的祖国的赞歌。中心句:2020/7/4合作探究1、作品为什么不写长江的中午或者傍晚,而只写长江的黎明?这里的黎明是否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2、作品反复说“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为什么又一再强调长江是“古老”的?2020/7/41、作品为什么不写长江的中午或者傍晚,而只写长江的黎明?这里的黎明是否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合作探究因为文中写的是新中国诞生不久后生产建设的繁忙景象和建设成果,这是新时代的开始,而长江作为母亲河是祖国的象征,长江的黎明就是祖国新时代的象征。不是。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祖国祖国新时代的象征2020/7/4合作探究2、作品反复说“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为什么又一再强调长江是“古老”的?我们的民族是古老的,因为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而作者所处的时代是新中国诞生不久,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老的民族焕发了青春。作者对此变化充满着兴奋和激动。文中强调“古老”,意不在“古”而在新生,突出的不是历史,而是今天的时代。2020/7/4归纳总结本文通过描绘长江江面及两岸的繁荣景象,歌颂了长江对祖国发展作出的贡献,表达了对祖国人民积极创造新生活的赞美以及对祖国美好未来的向往。2020/7/4拓展练习搜集有关长江的图片、诗歌、故事等资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2020/7/4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干流全长6300公里,流域总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约9600余亿立方米。以干流长度和入海水量论,长江均居世界第三位。长江可供开发的水能总量达二亿千瓦,是中国水能最富集的河流。长江干流通航里程达二千八百多公里,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本文标题:【北师大】七年级下册《长江》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156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