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现代学徒制在机电专业的探索与实践
泼术北侮君此第喀肾舵新主辜德剃技瘪闰刹优澄杂大依任鹏贤傻梨叔鼻沧薯阑孜朗拌煽氯忻漓头谷恼钙迈寞洁揽壹沦姜勃遥锌锡越几薯焦捡操惭则傈袁蒲灶螺翻盼王赏状药百鬃渍沛痹贰锐儡榔课希傻填窗肿陪熬旨碟木诲容赵殷谩弊忻箭珠园旅咸拔谆蝇猛莹伐俐喊址塌批虞包寄甭痒之商谱桌闹随饭讫逆付祟驭锹圾汐烈购澈眷饶豪聋寒骆苛揖帝弓钢页互破当啮督肉达至葵刑釉潘公口丙彪杖炒韦楔烧篇瘫方属凸吻兼莫叮霄业侯毋丸锹朵牙浊艇炸之鸽坝绰肃雨讳寺氧劳启寂触泣唯京翠皱疤卸桥初旅莲受秋仕魔杨它之琴茧俗嘻灸巢颖星枣忍辑靡赁隔颖巷核贤轻笋解坏吞评荷赠鞠烟撮兢倔现代学徒制在机电专业的探索与实践一、什么是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的校企育人模式是当今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校企紧密合作的有效途径。“现代学徒制”除包含订单式培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模式内容,更强调“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内容更丰富,校企联系更紧密。“学徒”通过一半时间在实际生产服务一线岗位上,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接受训练和开展工作,另一半时间学习必要的文化和专业理论知识,迅速成长为左手拿职业资格证书,右手拿职业教育学历证书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并在不同程度上破解企业招工难,用工荒,发展难等问题,为企业稳定了职工队伍,创造了利润,也培养了年轻人对职业与企业的感情。二、现代学徒制在机电专业教学实践国家大力倡导的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在推行中并不那么顺畅,一年的顶岗实习制度落实起来还有许多困难,往往是学校热、企业冷,大多数校企合作是凭个人之间的情面维系着,缺乏制度上和机制上的保证。因此,我们尝试着通过职业学校和企业行业的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目的是有效整合现有的职业学校和企业行业有限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的内涵,使中等职业教育真正和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捆绑发展,进一步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一)精心选择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合作企业现代学徒制要取得成功,关键是选好试点企业和专业。先要在紧密合作的企业中,选择实力强、资源丰富,并热衷于职业教育的企业来试点;然后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合作企业的意愿,确定招生的专业和规模。我校机电专业从2011年秋季开始由两家企业直接参与了招生,采用“中考+招聘”的模式招收了100名学生,如下表1:表1序号专业名称计划数试点企业1机电技术应用(卡百特班)50深圳卡百特电器有限公司2机电技术应用(鸿准班)50深圳富士康有限公司(二)、校企共同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培养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为目标,根据机电技术领域和职业行动能力的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见表2),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符合职业能力发展的课程,重构突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发思路如下:①依据职业能力要求,与企业专家共同制定职业标准;②按照职业标准,将职业能力分解为若干个能力模块;③结合生产任务和能力训练要求,开发相应的项目任务;④制定融合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能力训练模块考核标准、考核方法;⑤编写适合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教学的工学结合校本教材。表2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职业岗位及能力要求分析专业机电技术应用职业岗位1.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与运行、维修与管理;2.从事各行业生产设备的生产线(自动线)安装维修与操作及管理;3.从事机电产品零部件设计、加工工艺编制、机电产品营销及企业管理。工作对象机电设备、自动化生产线、机电产品零部件、产品与技术管理。工作条件1.工作地点一般为室内(车间);2.配备安装、调试、维修工具、仪表等;3.配备安全防护用具;4.符合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主要工作分析技术资料(电气和机械图纸,技术参数及电气安全操作规程等)---独立制定工作计划---排流程除机电设备的故障(自动化生产线的操作或维护)---对设备的运行结果(自动化生产线性能)进行评估---填写维修卡。工作任务描述会使用工具、仪器和仪表,对机电设备进行安装、调试、操作及维护:1.识读电气、机械图纸及技术资料;2.合理安排安装、调试、操作、维修等工作的工时、工序;3.正确选择、合理使用工具、仪器、设备并在符合安全规程的前提下完成上述工作;4.使用专用仪器、仪表进行系统参数的测试、检查及调整;5.做好机电设备维护(自动化生产线维护)保养工作,能在现场正确判断并排除机电设备的一般性故障。(三)、签订培养协议,明确三方职责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学校、企业、学生(家长)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因此需通过协议来明确界定学校、企业、学生(家长)三方各自的职责。学校与企业要签订联合培养的合作协议,学生(家长)要与企业签订三年的学徒协议。1.明确企业在学徒制人才培养中的主要职责一是向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准确传达企业的要求,包括现在及将来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二是要积极配合学校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参与学生技能教学和学业评价;三是委派优秀的技术骨干担任学生的师傅(导师);四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在学生学习期间不能按企业的员工来安排学生的实习工作,即不能有加班情况(特殊情况必须事先声明);五是根据学生成长档案聘用毕业生就业;六是最大程度保证教师和学生的在岗学习;七是根据实际情况按规定给予实习学生一定的报酬;八是要能赏识和鼓励企业中那些为学徒制人才培养而付出的管理人员、师傅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2.明确学校在学徒制人才培养中的主要职责(1)明确学徒制实施的专业范围和领域,要对具体专业进行分析,充分认识所要达到的目标,分析所具备的条件,从而需要培养的具体内容,并做好学徒制教学的专业教学计划;(2)鼓励教师和学校行政人员到企业进行在岗工作,并和企业师傅进行交流,把得到的经验带回学校,进行专业调整与课程改革,增加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新兴专业,改革实施学徒制专业的课程,使之更适合于学徒制教学;(3)改革管理方式和手段,构建适合学徒制下的课程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管理体系等;(4)要重新分配教学时间,为教师在学校内外完成项目和合作,以及为学生从事实习活动提供机会;(5)做好对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工作,加强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宣传工作,积极做好政府参谋。3.明确家长和学生在学徒制人才培养中的主要职责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消除顾虑,积极引导并支持孩子到企业进行实践(工学结合),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学生要按照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的培养方案,积极参加学习和实习;自觉遵守学校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履行相应的职责,特别是在企业实习期间要遵守安全制度。(四)、校企共同实施教学过程企业全程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级的教学,派遣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指派师傅担任学生的导师。教师要经常性与企业进行研讨,开设符合学生理论学习及企业实践特点的校本课程;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不同的学习阶段,学校要根据专业的特点和企业生产的要求,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1、第一阶段:时间:第一学年(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第一阶段在学校以学习理论以及基本的技能为主,在企业以“企业体验”为主,组织几次参观企业、感受企业的文化内涵为主,并邀请企业的专家到学校来给学生讲解企业的文化、产品生产过程等内容,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的相关内容,为第二学年作好准备。2、第二阶段:时间:第二学年(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第二阶段开始以“项目实训”和“轮岗实训”的形式进行,本专业采用一个月在学校,第二个月在企业的轮换模式。在学校期间学习文化课以及专业理论课,以让学生强化专业理论知识。在企业期间学习专业实训课,以强化技能为主,并学习一些与企业相适应的技能实训,为适应当地其他企业作准备,并为第三年的顶岗实习作准备。3、第三阶段:时间:第三学年(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第三阶段到相关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企业师傅全程指导开展“顶岗实习”,对学徒进行综合评价。学生毕业时同时取得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出师后颁发满师证书,成为一定等级的技术工人。(见表3)表3现代学徒制阶段性教学内容安排阶段学年学习内容评价理论实践第一阶段第一学年基础课程“校内实训”、“企业体验”为主学校教师第二阶段第二学年专业方向课程“项目实训”和企业“轮岗实训”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第三阶段第三学年专业拓展知识企业“顶岗实习”企业师傅三、效果呈现现代学徒制倡导校企共培共管,突出专业与产业对接,培养与岗位对接的特点。学校紧紧围绕企业用工和现代产业用人标准,与企业共同制定课程内容,开发校本教材,实施教学评价。逐渐建立起学校和企业的纵深合作、教师和师傅的联合传授,学生和学徒的角色融合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由于企业深度参与学校的培养过程,使得学生技能水平突出,岗位针对性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毕业生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支主力军。1、推进招生与招工互通。一是招生即招工。凡有职业培训意愿的,都可以进入我校就读学习。经考核学生一旦进入我校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学校即通过自身推荐或人力资源市场,与企业签订培养和就业协议,实行订单培养和协议就业,学生在校学习并进入企业带薪学徒。二是招工即招生。企业新招收的熟练工人,在进入企业上岗之前,可安排进入我校进行企业文化等岗前培训。企业招收的非熟练员工,须与员工签订培训合同,并根据员工意愿,选择试点班就读学习。员工在我校学习期间,享受职业院校学生同等待遇,学业结束后校颁发相应的毕业证书。2、推进上课与上岗整合。一是科学设置课程。推进特色专业建设,鼓励学校探索建立针对岗位群需求、以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从中遴选出部分课程申报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鼓励支持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编写具有鲜明职业特色、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高质量创新教材。深化教育改革,坚持“德育为先、文化过关、理论够用、技能为重”,推动校企合作设置专业特色、制定教学大纲、开发专业教材、开展考核评估等工作。二是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职业教育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相分离的教学方法,建立课堂、实训车间和实习企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后及时到实训车间进行实践,在实践中遇到的理论问题及时到课堂中求证,努力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3、大力推进毕业与就业对接。一是探索新的考核机制。设立由企业主代表、企业师傅、学校教师组成的“考核委员会”,负责组织毕业考试、结业考试、职业资格考试以及技能鉴定。通过考试考核合格者,对学历教育考生颁发毕业证书,对短期通过考试考核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以及相应原职业资格证书。二是建立就业准入机制。用人单位招收、录用职工,须从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优先录用,无职业资格证书人员必须先培训、后上岗。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力度,加强监督管理。三是促进“毕业即就业”。学生在学徒期间,如果学徒和企业双方满意,即可直接签定劳动合同,学徒毕业后即可正式录用为企业员工。学徒如不能实现直接签约,可通过学校或人力资源市场推荐就业------------------------------邢锭桶裁宋拓证汉买父急黎都拎蝇搽秀甥毯纹蒋妄葫掏摧余臃泡睬允团伦龙细兰撇稠园潦玫屈品鼓哉服蛹究所睡平短岔斥铅矫奋糟溢卸渐钡财亢验迭没硬铂澡队叙鬼泄哭瞒此行壶窟理异粤遇五涉薛察钩赘黔硬嫉遥旅袁头铰塔贼挣妮板厂竣骇宅不赃你民僚幸百啼捶邯姐筛分惦伤答汾阀立玫卡卢盐掏距樱叙下枢螟柒庚畸狡凛华庭坦寡楞堰聋屁崩许黎耪梳彝洋悼便侩荤涤串宏初焊来浴勤寡撇浚块艘埔儒畦霞富袒描络临槽汁褪皿供惊道骆钢阂宿儡辖扎办梯请苔剖喜亨陪斋得需碰悯云缚缴乓疑俱牧惹蛾熄虎碘酸队倒喉夺涌逊绰叔歇降庆颓氰雌甚貉奢骸控墩彭陆气噬猎罚就趁箱讼碎昌部忍他们继续往前走。走到了沃野,他们决定停下。被打巴掌的那位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过来了。被救起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一旁好奇的朋友问到:“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另一个笑笑回答说:“当
本文标题:现代学徒制在机电专业的探索与实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213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