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波乍村党支部书记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波乍村党支部书记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2011年度,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作为我村党建第一责任人,我认真贯彻落实乡党委基层党建责任制目标要求,紧紧把握自身在村党建工作中牵头抓总、当好表率的具体职责定位。按照“抓党建、凝合力、谋发展,抓发展、夯基础、促党建”的工作思路,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团结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提升了党建工作水平,有力地推进了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下面,我就履行波乍村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述职如下,请各位领导、同志们评议:一、狠抓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构建打造党建工作的“核心工程”。一是建设“学习型、思考型、进取型”两委班子。坚持每月一次两委学习制度和业余自学制度,在班子成员中开展以“学理论、学科技、学法律,查思想、查信念、查作风,促进党性观念增强、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主要内容的“三学、三查、三促”活动,互帮相促,乐于交流,形成“工作学习化、休闲学习化、生活学习化”氛围,同时利用农家书屋,组织党员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科技实用技术及其它文学、人物传记等书籍,增长知识,另外还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参加区、乡、村举办的教育培训3次,解放思想,开拓了党员干部视野。二是坚持“三抓”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即:抓培养,夯实发展党员工作基础。抓管理,强化党员先进作用辐射。抓制度,力求党建工作规范科学。通过不断健全完善抓制度与落实,规范了发展党员工作,优化了党员队伍结构,促进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目前,波乍村共有党员22名。二、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激活力作表率。自开展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波乍村将“创先争优”活动列入了村支部、村委会重要议事日程之中,认真学习了镇党委、政府关于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及有关工作部署,又从本村实际出发详细制定了以“抓党建强管理,激活力作表率,创机制谋发展”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实施办法,成立了以村支部书记为组长,村两委人员为成员的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深入开展了创建活动。在创建活动中,通过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党的政策,互相交流讨论,以典型示范村为榜样比发展,党员之间比“岗位奉献”等各种形式,激发了村两委和党员活力,使创先争优活动起到了明显效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动党员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中,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为了彻底改变村垃圾堆放严重,居民区公共设施陈旧,道路破旧的现状,我村以双创为契机,在财力十分拮据的情况下,通过村支两委决定与村民代表同意,多方协调和筹集资金,对原波乍村办公室进行了部分维修,大大改善了村办公环境;通过村干部的仔细调查和摸底情况,对全村152户住房存在安全隐患的农户的房屋进行了维修或重建,积极向镇和县有关部门申请危房改造资金补助,现已基本完成全村152户危房的维修与重建工作;并在一事一议期间,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向镇、县有关部门提交了我村未来三年内对全村公共设施及道路规划的具体项目,预计在未来三年内,全村共修建厕所14个,垃圾池15个,通组道路硬化2条(纸厂至波乍组道路硬化2600米、土计至大哪闹组道路硬化2300米),串户路道路硬化共计15000米。二是加强对村环境的整治。多次组织村支两委干部、各组的治安员、低保人员对村各个角落进行了卫生大扫除。使村道路上的垃圾得到了清理,使村的环境得到了美化。三、发挥党建工作的牵引力和带动力,创机制谋发展。波乍村始终把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党建牵引带动作用,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实事。通过党支部组织党员群众学习科技知识,以党员带群众,为全村经济发展共同努力。四、强基固本,深入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为进一步实现加强党的领导与充分发扬基层民主的有效统一,加快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波乍村从工作实际出发,一抓联动,健全责任体系。二抓培训,增强落实能力。三抓宣传,构建浓厚氛围。四抓落实,提高工作水平。通过坚持“四抓”措施,强化对“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推广实施。促进了村工作顺利开展。虽然我村抓党建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两委班子的整体战斗力得到了加强,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双带”能力得到提高。但是与镇党委、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与兄弟村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将以更强的责任心、更高的热情、更清晰的思路进一步抓好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认真履行党建工作职责,用真劲,叫真章,实现由“被动抓”向“主动抓”,由“应付抓”向“务实抓”,由“一人抓”向“合力抓”的真正转变,开创波乍村党建工作新局面。波乍村党支部书记娄成荣2011年12月3日
本文标题:波乍村党支部书记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245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