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
1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目录第一部分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4第二章财务工作规范及会计人员岗位职责------------------6第一节财务工作规则---------------------------------------7第二节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8第三节公司经理在财务管理中的权责-----------------11第四节主管会计岗位职责--------------------------------12第五节会计岗位职责--------------------------------------14第六节统计岗位职责--------------------------------------17第七节出纳岗位职责--------------------------------------18第三章内部财务管理及会计处理制度-----------------------19第一节财务人员内部管理制度-------------------------19第二节内部稽核制度-------------------------------------20第三节内部牵制制度-------------------------------------21第四节原始凭证记录管理及填制制度----------------22第五节账务处理程序制度-------------------------------24第六节财产物资管理及清查制度----------------------252第七节财务支出审批制度---------------------------26第八节成本、费用核算制度-----------------------27第九节会计档案管理制度--------------------------29第二部分会计核算办法第一章总则-------------------------------------------------35第二章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36第三章资金筹集的管理及会计核算办法-------------37第四章货币资金的管理及会计核算办法-------------40第五章往来账的管理及会计核算办法----------------46第六章存货的管理及会计核算办法-------------------56第七章房屋、设备维修改造工程的管理及会计核算办------------------58第八章固定资产的管理及会计核算办法---------60第九章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管理及会计核算办法-------------------68第十章长期投资的管理及会计核算办法----------70第十一章成本和费用的管理及会计核算办法--------73第十二章收入、利润、利润分配的管理及会计核算办法-------------------79第十三章财务会计报告与财务分析的管理办法-------883第三部分实用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制度企业档案管理办法企业财务制度财政部关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会计报告条例现金管理条例4第一部分内部财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运行的起点,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企业的公平竞争。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规范我公司的财务行为,结合其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和要求,根据《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建立起合理、科学、有序的内部财务管理办法,把国家赋予企业的理财权具体化、制度化、强化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一、制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的必要性1、制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企业要全面进入市场,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按市场经济的要求筹措资金,使用资金和进行分配,改进传统的内部财务管理方式方法,建立一套规范、完整的内部财务管理办法。52、制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是建立新型企业财务制度体系的要求。新的财务制度体系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制定的,充分体现了企业作为微观财务活动主体的地位。企业只有建立起规范、完整的内部财务管理办法,才能把国家赋予企业的各项自主权落到实处,才能确保新财务制度体系的完整性。3、制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力保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就是要理顺产权关系,实现投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制定一套完整的内部财务管理办法,规范投资者、企业及经营者的关系和行为,既有利于企业自主经营,也可以防止企业财产的流失,促使企业转企建制。4、制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是加强企业管理的内在要求,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是一项重要的综合性、职能性管理工作,制定一套规范的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充分利用价值形式参与企业管理,有利于降低耗费,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投入与产出、速度与效益的最优化,有利于企业建立健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企业的财务活动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财务管理也必须是对全过程的管理。建立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应该体现全面性的原则,完善内部经济责任制,做好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严格执行国家6规定的各项开支范围和标准,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依法计算缴纳国家税收,并接受主管部门的财务检查及同级财政、税务、审计机关监督。三、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做好各项财务收支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依法合理筹集资金,有效利用企业各项资产,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四、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1、明确原始记录管理及填报要求。严格规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日常财务收支、设备利用、存货的消耗、收发、领退、转移及各项财产物资的毁损等各个环节的原始记录工作,按公司统一规定的各种原始记录的格式、内容和填制方法,签署、传递、汇集、反馈的要求,确保原始记录的真实、完整、正确、清晰、及时;健全财务核算资料。2、建立先进、合理的内部财务管理体制,对公司经营业务的全过程从经营活动的收支状况、成本费用的计算到计量验收、财产物资的管理及清仓盘点实施全面的控制及管理。3、明确编制财务预算的要求,建立财务分析制度和内部稽查制度。第二章内部财务管理制度7为了加强会计工作,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发挥会计工作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维护国家财政制度和财务制度,保护公共财产的完整性,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明确公司经理、以及各方面经营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更好的为我公司的长远目标作贡献。第一节财务工作规则第一条企业领导、科室、个人和其他组织办理会计事务,必须遵守本规则。第二条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遵守国家财经法律、法规,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办理会计事务,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第三条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更正、补充。第四条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发现帐簿记录与实物、款项不符时,无权自行处理,应立即向公司领导报告,请求查明原因,作出处理。第五条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法的收支,不予办理,应当制止和纠正;对制止和纠正无效的,应向公司领导提出书面意见,要求处理。公司领导自接到书面意见之日起十日内作出书面决定,并8对决定承担责任。如不按期作出处理决定,公司领导人应承担责任。第六条对严重违法,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的收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或财政、审计机关报告,接到批复后作出相应处理。第七条公司领导人应支持、督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执行会计制度和会计法规,保证会计资料合法、准确、完整。为了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任何人不得对会计人员打击报复。若对依法履行职责的会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公司应给予肇事者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节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为了加强会计管理,改进会计人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使每个会计人员能够分清职责、忠于职守、秉公执法、清正廉洁、严于律己、保守秘密,特制定以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一、财务部门全体会计人员工作职责(一)按《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严格执行财务计划、预算;严格按各项收入、费用开支范围和标准,分清资金渠道,正确使用资金。(二)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做好记帐、算帐、报帐工作,达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帐目清楚、按期报帐.9(三)按国家税收政策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对经营所得依法交纳各种税金。(四)按照银行制度规定,合理筹集和使用资金,加强银行存款和现金管理,做好结算工作。(五)按经济核算原则,定期检查、分析财务计划、预算的执行情况,挖掘增收节支的潜力,考核资金使用效果,披露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并及时向公司领导提出建议。(六)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妥善保管会计凭证、账薄、报表等会计档案资料。(七)贯彻执行会计法规、宣传、维护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坚决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八)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税务、审计、银行等机关部门来公司了解、检查财务工作,要如实反映情况,积极提供有关资料。(九)会计人员调动或离职,要将所经管的会计凭证、帐目、款项和未了事项,向接管人员移交清楚。一般会计人员交接,由会计机构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负责监交;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交接,由单位领导人负责监交,必要时可由上级主管部门会同监交。(十)公司因故决定撤消、合并的,会计人员要会同有关人员,编制财产、资金、债权、债务等移交清册,办理移交手续。二、财务部门全体人员履行职责,赋予会计人员以下工作权限:(一)有权要求本公司有关部门、人员认真执行国家批准的计划、10预算、遵守国家的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如有违反上述规定的,会计人员有权拒绝付款、拒绝报销费用,并有权向公司领导人报告。对于弄虚作假、营私舞弊、欺骗上级等违法乱纪行为,会计人员必须坚决与其斗争,并有权向企业领导或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审计、监察机关检举揭发。会计人员对于违反制度、法令的事项,不予拒绝,又不向公司领导或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审计、监察机关报告的,应与有关人员负连带责任。(二)有权参与本公司编制计划、制定定额、签定经济合同,参加有关经营管理的会议,公司领导人和有关部门对会计人员提出的有关财务收支和经济效果方面的问题和意见,要认真考虑,合理的意见要加以采纳。(三)有权监督、检查本公司有关部门的财务收支,资金使用和财产保管,收发、计量检验等情况。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提供有关资料,如实反映情况。(四)本公司各级领导和有关人员要支持会计人员行使工作权限。公司领导人对会计人员所反映的违反国家财经纪律,有损国家和公司利益行为的人和事,要给予会计人员支持,及时作出处理意见。(五)为了保障会计资料的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特规定如下;1、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112、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经办人员更正、补充。3、帐实不符的,要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若须报批手续的,经批准后,方可处理。4、对违法的收支不办理。对违法的收支,首先应制止和纠正;制止和纠正无效的,则用书面形式向本公司领导报告,提出处理的建议。否则,会计人员应承担责任。5、对严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或财政、审计、税务机关报告。6、必须接受财政、审计、税务机关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会计凭证、帐表和其他会计资料有关情况,不得拒绝、隐匿、谎报。7、对伪造、毁灭各种会计资料,利用假凭证及各种会计资料偷税、漏税或损害国家及公共利益的,单位应追究个人责任。8、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及收入、费用、债权、债务等帐目的登记工作。第三节公司经理在财务管理中的权责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本文标题: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25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