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历史上仿古瓷的三个高潮期:清代康雍乾时期晚清至民国时期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陶瓷鉴定术语二、陶瓷鉴别的方法一、陶瓷鉴定术语捡漏用低廉价格买到了价值较高的古董。打眼由于鉴定失误,把仿品作为真品购买。掌眼为别人作鉴定。贼光包浆堆脂釉质肥润的瓷器多用“堆脂”形容之。紫口铁足因胎土中含铁量较高,底足露胎处呈黑褐色,烧时器口因釉下流,釉层簿微露胎色而呈紫色。南宋官窑、哥窑的特征之一。开片金丝铁线冰裂纹蟹爪纹铜口金口银口瓷器口缘或足部有包镶金属的。芒口对瓷器口部无釉者的称谓。洗口器物口部的一种样式。花口五出亦称“五出口”。六瓣以上的则统称“葵瓣口”或“莲花口”。糙底或砂底玉壁底是唐代中晚期比较盛行的一种碗式。圈足宋以后盛行。双底足也称“双圈足”。清康熙前期景德镇流行的器物底足特有样式。多见于青花和五彩大盘。棕眼釉面上无釉的小孔。缩釉坯胎上所施的釉缩到一起而出现的露胎现象。漏釉施釉时,器物局部未施上釉而露胎。窑裂专指瓷器烧成出窑前胎体带有裂痕者。窑粘专指瓷器在窑内粘在一起。夹扁专指瓷器在窑内变形者。冲口指瓷器的口部有裂纹者。毛口口边的釉面间断脱缺。口磕器物口部受外力撞碰出现的缺磕伤痕。剥釉釉面脱落。软道瓷器釉面久经磨擦而出现的细微丝纹。冷墨本不应出现片纹的器物,在釉面上出现了一些纹路,胎体已透或未透。伤釉由于釉与其它物体磨擦,致使釉面局部损伤。炸纹用器物的颈、肩或腹部受撞击后,出现放射鸡爪纹。晚清、民国时期有专门从事修补瓷器的行业。接口指瓷器口部损伤经过重新换接。磨口指瓷器口部磕碰伤损经砂轮修磨。换底指瓷器底部经过调换者。磨底指瓷器底部经过修磨者。补釉在器口磕缺部分或磨口处,敷以釉汁,入火烧之。复烧二次入窑烧烤。配腿香炉、马、兽等的腿或足已残伤不全,而进行补腿。配盖用朝代不同的器物盖相配。镶嘴流壶流已消失,用其它嘴镶补。后刻阴文款在器物上用钻石工具刻款,不施釉;或刻后施釉入窑烘烧,后刻的字口,釉的切面有些不齐,且釉边不光滑。后作阳文款在器物底部,后刻阳文款字而填以釉,或用釉堆写款识多,不够清晰。旧胎新彩专指在宋代或明代白釉瓷器上彩绘者。盛行于晚清民国时期。常见的有仿宋红绿彩花卉纹盘碗,仿明嘉靖矾红彩或红绿彩碗,有的在盘底用红彩书”御膳房“三字楷书款,也有书”上用“两字的。二、鉴别方法传统鉴别方法现代鉴别方法款识方面,历代是千差万别,各具风格。可以从研究笔法入手,审度字体的结构,排列的形式、落款的部位,以及款字色泽的深浅浓淡等。另外,还应注意总结同一时期早、中、晚期款识的变化规律。款识1、瓷器的传统鉴别方法大体讲,从器型、纹饰、胎釉、款式等几个方面入手。年款明、清官窑瓷器上的款式主要是帝王年号款,明永乐年间始见,其后明、清两代绝大多数王朝(明代洪武、正统、景泰、天顺、泰昌、天启、崇祯,清顺治八朝除外)的官窑器上都书有此类款。堂名款指私人定烧瓷器所书写的名字、斋名、堂名等。官窑堂名款也不少,有“慎德堂制”(清道光帝的堂名款)、“大雅斋”(清光绪朝慈禧的堂名款)等。款识种类:人名款指工匠或私人定烧陶瓷上所刻、印、书写的款名。供养款宗教信徒订烧的,专用于供奉的瓷器上的款识。赞颂款指赞颂陶瓷器自身质量精美、工艺高超的款识。吉语款指瓷器底部所书写的吉祥语。始于明代,多见于民窑青花盘碗或罐的底部,流行于嘉靖到明末。花押款花押款是在器物(多见碗、盘)的底部用花形、物形所绘的纹样。明绘花押款的官窑器极少见,康雍两朝为最多。款识的书写方式:就珐琅彩瓷而言,康熙底款特征是“康熙御制”楷体双排料款,料有蓝、红、黄三种,多数为蓝料款,黄款主要见于紫砂器。雍正底款特征:早期流行“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横排双圆圈或方框竖写楷书款,珐琅彩器多署“雍正年制”多或“雍正御制”宋体双排四字蓝料款。少数为“大清雍正年制”楷体双排青花款。乾隆底款特征:以“大清乾隆年制”篆体为主,还有“乾隆年制”双排四字蓝料款,字体少数为宋体,多数为篆体。未见红、黄料款。底款多数为双边框,少数为单边框,也有无框和圆框的。宣德瓷器的一个特点是落款部位很多,不仅出现于底部,也有书写在口、肩、腰、足等部位的,因此有“宣德年款遍器身”之说。宣德官窑款识有楷书“大明宣德年制”款或“宣德年制”.多为双行竖排,外围双圈。如果落款位置在器壁上,则多采用单行横排,外面不加圈栏。落款的位置:纹样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体现在中国历代瓷器上的纹饰图案的文化内含是丰富多样的。归纳起来大致有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宗教文化、飞禽走兽、花卉翎毛,以及风俗习惯等。释其文化寓言,都有趋吉避凶的吉祥的含义,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向往,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纹饰方面,也同造型一样,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无论题材内容、装饰手法或工艺技术,不同时期的纹饰均有不同的表现,成为瓷器断代和辨伪的有力依据。明永乐青花蟠龙天球瓶藏于台北故宫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龙纹为狰狞凶猛之状。元蓝釉白龙纹盘元代初年的龙纹:龙身矫健,细颈长身,双眼圆睁,目光熠熠,神采飞扬,是一种充满生机的形象。纹样的表现形式:清朝康熙时期所绘的龙纹一般头部较大,身短而粗壮,须发怒张,额上写有王字,龙鳞呈八字形,官器为五爪龙,呈现一种凶猛膘悍。清乾隆青花缠枝花卉龙凤争珠图双龙耳扁壶清康熙釉里红三彩海水龙纹观音瓶乾隆时画龙常为巨角低额。到了清末,所绘的龙头较短小,龙身瘦弱疲软,呈现一种萎靡懦弱之状。明初永宣瓷器中的青料晕散和下凹斑痕等特有现象,后代仿品都不能准确再现。至于施彩工艺的演变,如成化斗彩中独具的姹紫色和不施黑彩;明代及清初红彩均为深枣皮红色;明代绿彩多显黄绿色;粉彩是于康熙中晚期才出现的;此类知识必须具备。绘画的颜色和手法:成化斗彩文饰中的“花无阴面,叶无反侧”明代斗彩纹饰中“花无阴面,叶无反侧”;画人物衣纹不加渲染,表里不分,如着单衣。清代粉彩中多加入适量的玻璃白,画面具有一种粉质感,每一种颜色都有丰富的层次,可以分出明暗、深浅,形象刻画细腻生动,真实感强。印尼出土的元青花瓷元代的青花料中铁含量高,色厚处出现结晶斑;色料加工不细,有小色点,少晕散明初永宣时期的青花瓷器,大多采用进口青料,这种青花料含锰量较低,含铁量较高,烧成后往往会在青花上出现青料晕散和下凹斑痕雍正青花釉里红海水龙纹天球瓶仿品后仿清珐琅彩、粉彩、五彩、斗彩等器物,运笔常显拘谨、幼稚、生疏、滞断,或图案层次不清,无生动感.还有的纹饰过于细腻,现代高仿品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以及技术条件,因此生产的陶瓷产品有不同的造型特点,这给我们的鉴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首先要对历代器物造型有一个基本概念,掌握器形发展的总趋势.造型我国古陶瓷的时代总体风格是:商周:幼稚粗糙。春秋战国:造型多仿青铜器,刚劲古朴。东汉:简单粗疏。西晋--东晋:浑圆矮胖--秀骨清象。唐:浑圆饱满,显出雍容华贵的气质。宋:修长轻盈,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元:器物高大,厚重粗犷。明:秀丽古拙,给人以清新优美之感。清:器形繁多,制作精巧,轻盈新颖。明宣德制清雍正仿仅举玉壶春瓶为例,自宋代始创以至晚清民国,历朝均有制作,而风格却代有变迁。明德化窑白釉“何朝宗”款观音像鉴别胎体时,从器足的无釉处入手,注意观察胎土淘炼的纯净、烧结的致密程度、胎体颜色与厚度。胎体古瓷由于含杂质多,上多有铁褐色小斑点,俗称火石红宋代建窑所生产的黑釉瓷器,胎色呈紫黑,胎质坚致。而宋代吉州窑生产的黑釉瓷器,胎色呈米黄色,胎质粗松.元代天青釉钧瓷双系罐宋钧胎骨呈芝麻浆色(器底多涂褐色护胎釉)。从胎质断面看呈灰褐色,纯净无杂质,胎质细腻致密,吸水率低,瓷化程度高,叩之其声铿锵圆韵悦耳。宋代钧瓷大多施满釉.元代的钧瓷呈黄泥色似瓦胎。元钧施釉一般不到底,底足露胎,底芯也露胎。宋代的钧瓷对于白瓷,一般来说年代越早,胎质越灰。元代青花瓷器白中泛灰;明代永乐胎色纯白,胎质细腻,有厚薄不均现象,胎透光呈肉红色;永乐胎厚,宣德胎薄;明成化胎体透光显牙白和粉白色;清康熙瓷胎质纯净、细腻、坚硬,与各朝代的同一器皿相比,它的胎体最重;雍正瓷胎迎光照映显微青白色至于鉴别釉面,主要应注意观察釉质的粗细,光泽的新旧,釉层的厚薄,以及气泡的大小和疏密程度。釉面例如;永乐、宣德时期景德镇生产的瓷器,釉色白腻,釉面肥润,隐现桔皮状的凹凸感,仔细观察,釉中可见有大小不等的釉泡明代宣德的桔皮釉元代瓷器是采用蘸釉、浇釉和刷釉工艺,所以看上去釉质丰满肥厚,但平整度欠缺。特别是采用浇釉和刷釉工艺的大件器物,釉面往往留有“泪痕”和“刷痕”现象。清代以后景德镇普遍采用吹釉法施釉,釉面的平整度较前朝大有提高。现代又采用电动空气压缩机代替人工吹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釉面过于光滑平整稀薄者,均是现代吹釉产品。由于仿者不了解各时期生产制品的配方化学成分,加上窑炉,燃料不同,所以仿品釉色和真品有很大不同。釉色清郎窑红釉瓶现代铜红釉如哥窑釉质纯粹浓厚,釉内多有气泡,如珠隐现,故通称“聚沫攒珠”。釉色不甚莹澈,宝光内蕴,润泽如酥。哥窑葵花洗宋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雍正仿哥窑笔筒除动物造型捏塑外,康熙之前的器物成型工艺大都是拉坯,有些还是粘接而成。只修外壁,不修内壁,内壁多有指纹、旋纹、接痕,底部有线割痕。康熙中期以后的瓷器才开始修整内壁。仿品多模制,内壁光,这又为识别仿品提供了证据。成型工艺装烧工艺每一个时代因使用装烧工具不同,所遗留的印痕特征也不一样,尤其是支烧印痕的形式与排列规律也不同,仿制者往往忽视了这方面的细节。有的印痕作假涂上去,有的粘上去,一洗刮就显原形,因此,胎体烧制过程中形成的印痕,是鉴定支烧的一个标尺。装烧工艺汝窑粉青釉洗5个支钉汴京官窑“圈足盘”6个支钉底部的特征除支钉痕外,另有垫圈和垫饼痕、放射状刮痕和螺旋纹等。一般认为支钉痕宋至清皆有使用,唐代多为断续的粗点环形痕,垫圈为宋代特征,较深的螺旋纹又带极深的火石红系宋元年间之物,垫饼多为元明之物,放射状刮痕属元明清初之际,而紫砂内底同样的刮痕(俗称“太阳花”)却是现代作品。底足包含着许多信息,因此要学会观底足。目前普遍使用石油液化汽窑烧制瓷器。为了防止器物与碳化硅棚板粘连,要在两者之间撒上石英砂或氧化铝粉。仔细观察器物的足圈,如果上面粘有上述两种白色细颗粒者即为仿品.民国仿乾隆珐琅彩乾隆皇帝曾将一个汝窑瓷盘误认为是官窑瓷:西清三代富尊彝,越器晨星修内司,至理原非奇异事,铜坚瓷脆率应知。最好的鉴定方法是将依赖视觉经验的传统目测法和现代技术相结合。三牲尊台北故宫博物院2、瓷器的现代鉴别手段如化学成分分析、热释光分析、X荧光分析、线扫描分析等测定其胎体的化学成分、烧成温度、吸水率、透光性能等等,由此来同已知窑口的陶瓷器相比较,从而判断其窑口。
本文标题:鉴别陶瓷的多种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311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