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说明对象说明内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回顾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摹状貌作引用列图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准确性生动性考纲解读:说明文阅读常见考查内容:1、概括文章主要说明内容或文段的要点。2、辨别说明方法,理解其表达作用3、理解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及其作用。4、从探究角度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目标1、准确把握本文的说明内容。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3、理解分析本文说明语言的特点及其作用。阅读《被妖魔化的沙尘暴》,思考:1、通读全文,说说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提示:说明对象,就是文章要说明的某个事物或解释的某种现象2、文章围绕这一说明对象,说明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提示:理清层次,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概括段落要点。2、通读全文,说说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3、文章围绕这一说明对象,说明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自学检测沙尘暴①沙尘暴早就存在,且有一定的周期性。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活动无关。②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③沙尘暴有害,但也有利。④沙尘暴的发生,人类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阻挡.明确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方法:1、看题目。如本文标题“被妖魔化的沙尘暴”,不仅告诉我们说明对象是沙尘暴,而且提示其特征:“被妖魔化”,即人类只是看到了沙尘暴带来了许多巨大危害的一面。没有看到有利的一面。教师点拨2、抓首括句或中心句。中心句指的是一段中表述本段中心意思的句子,常用概括和提示的方式进行表述。其位置大多在段首,有的也在段尾。如本文第四段的中心句“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段首。3、理清思路,分点概括,做到准确又全面。4、文章运用了什么顺序说明事理,在作者看来,加剧了沙尘暴危害性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说明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5、第③自然段“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一句中,“过度”和“许多”能去掉吗?请说明理由。提示: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考虑4、文章运用了什么顺序说明事理,在作者看来,加剧了沙尘暴危害性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逻辑顺序。是人类过度的放牧或农耕、以及自以为是的人工改造。5、第③自然段“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一句中,“过度”和“许多”能去掉吗?请说明理由。不能去掉。(1分)“过度”表程度,说明人类放牧等活动,超出了大自然的承受能力;(1分)“许多”表范围,强调的只是部分土地裸露,并非全部。(1分)这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教师点拨考点: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及作用常见题型: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限制性词语包括:更、大约、几乎、常常、估计、也许、相当于、基本上、差不多等等。关于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的答题模式: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解词)+带词解句。如:xx词语表示……(xx词语意思是……),(原句)说明了……。(3)若删去,就不符合实际了(或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注意:“加点词的表达作用”的答题模式是:答:上面的(2)+(4)课堂小结准确把握说明文的说明内容理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及作用1、明确说明对象2、理清思路要点1、了解限制性词语2、牢记答题格式完成《被妖魔化的沙尘暴》第1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3分)A.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B.如果人类消灭了沙尘暴及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一切物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C.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沙尘暴带人海洋中的营养物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D.沙尘暴之所以会被妖魔化,主要是因为人们只看到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而忽略了它有利的一面。会哭的人更健康学习目标1、准确把握本文的说明内容。2、理解说明文开头引用名言或叙述故事的作用。3、掌握说明文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自学指导阅读《会哭的人更健康》,思考:1、为什么说会哭的人更健康?请简要概括。提示:1、理清层次,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概括段落要点。2、锁定段落范围、勾划归纳信息。2、开头引用俗语“男儿有泪不轻弹”,有何作用?回答理解性题型答题方法:1、确定答题范围2、勾划关键词句3、摘录整合信息教师点拨•例:为什么说会哭的人更健康?请简要概括。①眼泪能排除体内有害物质,也能有效降低它们在体内的浓度。②泪腺自身分泌出的一种活性化合物,有助于伤口修复。③哭是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有效方式之一。通篇阅读完——❸❹❺❻段。—❸最后一句,❹第一句,❻第一句——句子太长,压缩。2、开头引用俗语“男儿有泪不轻弹”,有何作用?•①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引出了说明对象——哭。自学指导3、第⑥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提示:常见说明方法包括: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作诠释等。4、第⑥段“而偏头疼及许多无名病痛,如胸口发胀、咽喉肿塞、脑袋涨痛等,都可能与过度抑制情绪有关。”句子中的“可能”去掉行吗?请说明理由。提示:回顾该题型的答题模式表态(删还是不删)+定性(解词)/带词解句+若删去,就不符合实际了(或太绝对了)+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4步3、第⑥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自学检测说明方法:作比较、列数字。作用:通过女性与男性哭的频度比较,说明哭能使人更健康长寿。4、第⑥段“而偏头疼及许多无名病痛,如胸口发胀、咽喉肿塞、脑袋涨痛等,都可能与过度抑制情绪有关。”句子中的“可能”去掉行吗?请说明理由。❶不能去掉。❷“可能”表猜测,说明人类偏头疼及许多无名病痛与过度抑制情绪有些关系。❸如果去掉意思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❹“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教师点拨说明方法及作用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引资料列图表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2、说明方法的作用:①举例子:通过举的例子,具体形象地说了(对象)的(特点)。②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对象)的(特点)。③作比较:将与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对象)的(特点)。④打比方: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对象)的(特点)。必答的一句话“说明了XX对象XX特点”⑤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对象)的(特点)。⑥引资料:通过引用,有力地说明了(对象)的(特点),增强了说明的趣味性。⑦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对象)的(特点)。⑧摹状貌:惟妙惟肖地说明了(对象)的(特点)。⑨下定义:科学准确地说明了(对象)的(特点)。⑩作诠释:通俗易懂地说明了(对象)的(特点)。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篇消除人们对“哭泣是软弱的表现”的偏见,为哭“正名”的科普文章。•B.当我们因悲伤而落下“情绪眼泪”时,排除的是有可能致命的儿茶酚胺。•C.人在遇到困难或挫折、委屈郁闷的时候,适当的“哭”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D.偏头疼及许多无名病痛,如胸口发胀、咽喉肿塞等,都是由于过度抑制情绪引发的。D说明文阅读小结第一步:粗读文章1、审题2.理清思路,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了解大意。第二步:精读文章1.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本质2.理清说明顺序,找到作者这样安排材料的依据3.分析文章采用的说明方法4.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第三步:回答文后的问题,语言要简明,条理要清楚。
本文标题:说明文阅读指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362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