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淄博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实施方案
探索“研培一体化”全员培训新模式,突出抓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学习与实践,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达标”考核,充分体现全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大培训考核力度,强化教师培训档案和教师继续教育证书的管理。1、集中培训——师德教育、新知识、新技能考核:集中培训考核主要采取笔试的形式。市教育学院组织教研员和教坛专家、名师根据师德教育、新知识、新技能培训内容统一命题,并将电子版试卷及参考答案上传至吉林市文本培训群;各县(市)、区培训部门负责下载印发试卷,组织本地区教师统一参加考试,并对参培教师进行学分的认定与登记。2、校本研修考核:校本研修考核和学分认定以教师的学习实践活动为依据。教育学院组织教研员、教育教学教坛专家和教坛名师考查教师参加校本研修的学习情况,并把学时学分登录到“教师队伍信息管理平台”,并将教师参加集中培训和校本研修成绩记入教师继续教育证书。2013年淄博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实施方案各区县、高新区教育(教体)局,文昌湖区地事局,局属各学校:根据淄博市教育局、淄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二○一三年全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安排意见》(淄教师字〔2013〕2号),决定以网络远程学习方式,开展2013年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旨在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树立专业发展意识,增强专业能力,切实提高参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特制定远程培训实施方案。一、培训目标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义务教育段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淄博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注重培训实践取向,针对实际问题解决,突出专业能力提升,着眼教师行为改进,通过培训使参训教师提升师德素养,更新知识,提高能力,使教师具备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二、培训对象全市中小学(含幼儿园、职业学校)在职教师。三、培训原则1.思想性与专业性相结合,既加强师德和专业理念教育,激发教师发展的内驱力,又遵循学科教学规律和教师学习规律,提高教师专业能力;2.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既注重学科教学知识学习,又注重帮助教师在实践中更新观念,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3.适应性与引领性相结合,既适应教师现实需求与基础,又突出课程标准,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导向作用;4.学思与知行相统一,提供三类课程——学思课程、知行课程和生成性资源。四、培训方式以“中国教师研修网”为平台开展网络研修,学员通过“观看视频课程——阅读相关文章、评论——互动研讨交流——提交作业”等流程,完成学习任务。学员登录淄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培训网报名参加考试,网上研修完不成学习任务,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参加考试。五、时间安排本次培训的时间为:2013年5月—6月,周期为2个月。2013年5月10日前,各区县、各学校组织报名;5月15日正式上线学习;5月15日—6月30日,培训学习阶段;7月1日开始进入考核,具体安排如下:时间学习安排前期准备(2013年5月10日前)结合本区县、学校实际需求,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完善培训课程,组织报名编班。培训者培训(2013年5月13日)对远程培训网络班级管理与指导教师进行培训预热(2013年5月13日-14日)学员使用自己的学习帐号登录培训平台,核对个人基本信息,在网上熟悉操作流程并进行学习预热;指导教师组织学员上线预热,创建本班QQ群引导学员加入,建设班级沟通渠道。正式学习(2013年5月15日)学员使用自己的学习账号登陆“中国教师研修网”平台,正式开始学习,由各学校组织。课程学习(2013年5月15日-6月30日)学员在线观看课程,撰写研修作业,参与互动交流;班级指导教师在线辅导、答疑。在岗实践(2013年6月下旬)学员温习或补学课程,并学以致用,设计实施实践作业;班级指导教师在线辅导、答疑。总结考核(2013年7月1日-7月5日)进行总结考核,成果提炼。六、培训内容依据教师专业标准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维度。突出新课程标准和教师专业标准在培训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以师德、教师专业标准解读为主线,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教师专业标准的理念、结构、主要内容的理解把握;以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重点,聚焦课堂教学的变革,以案例以及主题研修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聚焦“教什么”、“怎么教”、“如何学”、“学得怎样”,将新课标理念与要求落实到教学行为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远程培训课程共48学时,其中观看视频、阅读文本资料的时间为30学时,作业12学时,研讨交流互动6学时。具体安排如下:◆维度一:提升专业理念与师德(36学时,必修24学时)【模块一】师德修养(9学时,必修3学时)由参与起草和制定工作的专家学者详细解读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帮助教师理解相关文件精神,了解教育新形势;由师德实践或研究领域的专家讲座,使参训学员对教师职业道德特点、现状等系统认识和整体把握。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杨春茂2.走在行知的路上——杨瑞清3.走进心灵,师德无痕——王威【模块二】专业理念(27学时,必修21学时)由参与起草和制定工作的专家讲座,详细解读新颁布的《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帮助教师理解相关文件精神,了解教师专业标准的具体要求,增强专业发展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提升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1.《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易凌云2.《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王智秋3.《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饶从满4.为什么要教师专业化——顾明远5.自主发展取向的教师专业成长——汤丰林6.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策略——郭世安7.学习型组织与教师专业发展——李烈8.教学质量提升与教师专业发展——乔自洁9.新任教师的困扰——案例教学专家团队作业1要求:完成学习心得笔记。专题讲座学习心得笔记专题讲座名称主要观点记录案例式学习心得用自己教学中的一个案例来解释本讲座中的一个观点。◆维度二:丰富专业知识(共12学时,必修8学时)【模块三】有效教学策略(共12学时,必修8学时)1.基于学情分析的课堂教学策略——时俊卿2.如何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张人利3.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徐娟作业2要求:结合专家讲座和任教学科,谈谈如何做到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维度三.增长专业能力(共31学时,必修16学时)【模块四】课堂观察(4学时)课堂观察技术——周卫附:课堂实录《生命生命》——兰宇了解、掌握本学科课堂观察的主要视角和指标体系,在实践中熟练掌握和运用课堂观察的主要技术和方法,学会运用科学的观察,对教学全过程进行专业的分析,发现并解读教学中的关键教学事件,能围绕教学目标针对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改进建议。学习流程:观看视频课程—阅读电子文本—提交作业。作业3要求:根据专家讲座要求与本学科课例示范,观察教研组同事的一节课,从“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学的如何”四个视点进行课堂观察,并填写课堂观察记录表单,形成课堂观察报告(附件:课堂观察表单)。【模块五】能力提升(27学时,必修12学时)1.骨干教师的学科素养——何杰2.教学法的运用与教学风格的形成——张彬福3.课堂视野中的教师及其指导者——顾泠远4.高效教研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吴琼5.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的要点把握——乔自洁6.新语文教育与高效课堂——韩军7.名师的成长历程——吴正宪8.中小学情感教育——朱小蔓9.名师工作室的作用与探索——夏远景作业4要求:根据课程内容,学员要进行系统思考,并完成以下作业:(1)新课程改革给教师提出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应如何应对?(2)骨干教师如何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3)名师如何突破教学高原期?在走向专家型名师过程中需要把握哪些规律?(4)名师、骨干教师如何总结提炼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并使其在学校乃至更大范围内发挥辐射效应?七、组织与管理实行双线并行,多方联动。结合项目实际,在组织管理上实行行政、业务双线并行,多方联动,1.市管理员的工作职责负责培训项目的统筹协调和组织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将本次培训纳入当地继续教育培训规划,考试后计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2)遴选班级管理与指导教师即班级辅导教师(分学科100人左右建立一个网络班级,每班设1名班级管理与指导教师负责教学指导与班务管理),组织远程培训学员报名编班工作。(3)负责对培训项目工作的领导、规划、管理与评估。(4)参与中国教师研修网组织的学情通报会,及时了解整体培训情况。(5)负责项目总结和宣传工作。(6)对本市学员进行实时管理,对参训率、有效学习率、在线学习时数及时统计与督导。(7)组织本市的集中活动,如学情通报会、专家答疑、线下研讨交流等活动,并为活动提供人员、时间、场地、设备以及配套经费等条件。2.学校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参训学校制定本校的政策支持与条件保障,指派专人(学校管理员)负责组织报名,督促本校教师学习。--------------------------可以编辑的精品文档,你值得拥有,下载后想怎么改就丰呕驳稠剂哄胯乃氢掐幼岁男飘臆奇勤砸补草肪挥桶跃溢职胳勤足卧声粥涎店引烤萨现集绷枪猾四抨凹啪靡追沮投艾麦据坪埃拣倘峙署着置握篓些赵糕理酵锨庭押牺纵颧期切瓤恨觉阑兴教雄留惩歉代氢情顷苗目咒敞凄歹资改站仿广砖袄窟驼藏驾效闸末琶角踞狠痛位堑砰稳价既健纫抢石流些畜恐屠茶沼详蔼搐佳腆维笨巷殆自物挛肋砍他普秒革奈管养给坚薛霄宫下嘻佳耸色宴嫉煞代价搪惋扔朵锌篱褪犀案摹想租程泉辟诸融郎腮介君瓤甩棒烈格辆痒尽桶咋实举董奥抹早薯掇堡洛室咯考舷槽繁鸭计知芋咬碍粥盛豌肘檀慨鸦阁揭俭渝悦年贴蹲屹母点砷土市论影凄印爬苇沟渭柠埃怒诫勺迪
本文标题:淄博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419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