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试题
.Word资料2018-2019学年度六月期末模拟测试八年级语文一、语言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桕.树(jiù)纤.夫(xiàn)踊.跃(yǒng)目眩.神迷(xuàn)B.帷.幕(wéi)嘱.咐(zhǔ)瞭.望(liáo)纷至沓.来(tà)C.寂寥.(liáo)蘸.水(jiào)兽脊.(jǐ)接踵.而至(zhǒng)D.沙砾.(lì)燎.原(liáo)龟.裂(jūn)络.绎不绝(luò)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A.恭顺恬静枯燥喧腾奔流B.羁拌告戒贴切振耳欲聋C.恣意悲奋斡漩怒不可遏D.追朔蛮横雄辨名副其实3.下列加点字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爸爸是个非常有责任心的人,也是一个谦虚的人,对工作和学习都一丝..不苟..B.大草原上,狮子追捕猎物的场景让人看得惊心动魄....,使人惊骇紧张到极点.C.工人们白手起家....,在荒滩上盖起了厂房.D.工程师和设计师们殚精竭虑....,耗费了四年时间,终于实现了这个目标.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阅读不仅可以提高人的修养,而且能够增长人的知识。B.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经济发展也出现新的增长。C.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凭借匠心独运的制作、曲折感人的情节,男女主角更是受到众多粉丝的追捧。D.通过观看电影《摔跤吧!爸爸》,使我重新认识了“虎爸虎妈”的必要性。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礼记》,战国至秦汉间道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B.韩愈,字退之,宋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问题,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愤懑和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6.名著导读(4分)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第2页,共12页(1)根据下面描述,选择恰当的人物。(只填序号)①他是保尔少年时代的好朋友,积极参加革命,曾任共青团区委书记,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流弹击中,英勇牺牲。()②他原是一名水兵,地下工作者,对保尔革命意识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杰出代表。()A.朱赫来B.阿尔焦姆C.谢廖沙D.冬妮亚E.达雅(2)这部小说回答了青年人最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综合性学习。(11分)中国的“老玩意儿”既是历史的见证,又是文化的沉淀。为了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学校组织同学们参与以“走近中国的‘老玩意儿’”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现在需要做一份“探访家乡的‘老玩意儿’”的调查问卷,请你帮忙设计一个调查问题。(4分)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是某小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请你围绕“中国的‘老玩意儿’得以传承的原因”整理出两条主要信息。(4分)【材料一】中国的年画色彩鲜艳,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在室内门上张贴年画,借此寄托人们对风调雨顺、家室安泰的祈盼。【材料二】中国各地的灯彩花色众多,风格各异:冰灯品莹剔透,纱灯流光溢彩,宫灯端庄稳重……它们无不具有民间艺术的奇特魅力。灯彩为婚寿吉庆营造了浓厚的喜庆氛围,是中国传统的吉样象征物。【材料三】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题材广泛,造型生动活泼,是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剪纸往往选择吉祥喜庆、福禄寿诞、五谷丰登等题材,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活动过程中,同桌小明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对本组的研究内容有较深入的理解,大家推荐他在全班展示学习成果,胆小的他却反复推辞。你鼓励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终于点了点头。(3分)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10分)8.默写填空(1)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Word资料(3)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4)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5)知不足,______________;知困,________________。(《虽有嘉肴》)(6)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表现华夏文化常常讲究曲折美、层次美的美学思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0-13题(15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②《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礼记》一则)【乙】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彭端淑《为学》选段)9.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4分)①虽有至道______②然后能自反也______③不知其善也______④教然后知困_____10.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虽有嘉肴》通过嘉肴弗食、至道弗学的类比,进而论述教与学的关系,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B.从《虽有嘉肴》中我们明白: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在指导他人的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第4页,共12页C.《蜀之鄙有二僧》通过一则寓言故事˵Ã÷ÄÑÒ×Óë³É°Ü²¢Ã»ÓбØÈ»µÄÁªÏµ¡£ÓÐÖ¾Õßʾ¹³É£¬Ö»ÒªÄܼᶨµØ³¯¼È¶¨µÄÄ¿±ê×ßÈ¥£¬±Ø¶¨ÊÇ¿ÉÒÔ´ïµ½ÖÕµãµÄ。D.《蜀之鄙有二僧》ͨ¹ý¾ßÌåÉú¶¯µÄ描写£¬ÉèÏë³öÈËÎïµÄÓïÑÔÉñ̬£¬ÐÎÏóµØ½Òʾ³öÁ¢Ö¾µÄÖØÒª£¬12.两文都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启发,但侧重点并不相同,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面13-17题。(20分)【材料一】珠峰,作为地球上最接近天空的山峰,它存在的意义,早已超过了8848米。能够登顶自然之巅是无上的荣誉,这代表着人类挑战极限的勇敢与坚韧。登珠峰更是成为众多成功人士的精神追求,他们纷纷踏上这条朝圣之路。然而这座神秘巍峨的高山,不只成就了一个个奇迹,在它寒冷的角落里,还掩埋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但这类极限运动的迷人之处并不在于它有更高的死亡倾向,而是可以从不同角度收获一些东西,比如对自然的理解、对别样景色的向往、对运动极限的追求等。1953年,夏尔巴人诺盖和新西兰人希拉里,实现了人类历史对珠峰的首次征服。1960年,中国登山运动员,和科学工作者不畏艰险,首次从北坡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创造了世界登山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此后,越来越多的登山爱好者,梦想用脚步丈量这座世界最高峰。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现在,已经有超过6000多人登上了峰顶。同时至少有300人葬身于风雪中。几十年下来,珠峰上曝尸遍野。在8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带,气候环境极其恶劣,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地的四分之一,加上陡峭的悬崖、变化莫测的气候,被称为“死亡地带”,这里是死亡最高发的地方。【材料二】两条路线的选择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的边境上,北坡是青藏高原,也就是西藏,南坡在尼泊尔境内。所以关于尼泊尔还是中国登珠穆朗玛峰的问题,就是南坡登陆还是北坡登陆的问题了。接着再来看一下南坡和北坡的区别:南坡降水丰富,1000米以下为热带季雨林,1000至2000米为亚热带常绿林,2000米以上为温带森林,4500米以上为高山草甸。北坡主要为高山草甸,4100米以下河谷有森林及灌木。这样其实你就会发现:南坡是渐进式的气候,有个适应的过程,北坡的整体状况要比南坡更为恶劣。从北坡出发的难点:.Word资料从北坡登顶的难度主要在于从6500米再往上登,接近北坳时地面开始出现冰裂缝,同时还要翻越将近70度的数百米陡坡。然后在登到7790米的四号营地时会有大量的冰陡坡,天气最好时也会刮起6、7级的大风。因而在过去物质装备较差的年代,登山队员的各种冻伤大多发生在此地。而在五六十年代,位于8680米处的第二台阶也是登顶的难度之一,想翻越过去,经常要搭人梯。不仅费时,而且消耗体力,容易发生冻伤,但在1975年我国登山队员在此架起金属梯后,攀越第二台阶的难度也相对减小。从南坡出发的难点:而对于从南坡登顶的来说,遇到的困难主要集中在6000米左右,在前往一号营地的路途中需要经过非常危险的“孔布冰瀑”。随时会有冰塔从登山队员的头顶坠下,脚下的冰裂缝也是纵横交错,是攀登南坡中最危险的路段。【材料三】神奇的夏尔巴人夏尔巴人,是一个散居在中国、尼泊尔、印度和不丹等国边境喜玛拉雅山脉两侧的民族,无文字,书面使用藏语。现存约4万人,主要居住在尼泊尔境内,中国西藏境内有约1200人。他们被我们熟知主要是因为珠穆朗玛峰,而夏尔巴人就是攀登珠峰的向导,可以说,如果没有他们协助,人们想靠徒步登顶珠峰几乎不可能!我们都知道,夏尔巴人在协助登山者攀登珠峰的时候要背很多行李,而且他们在8000米海拔上背着行李行走,是不用吸氧气的!难道他们有什么特异功能?不是的,只是他们的身体比较特殊而已。首先,长期的高山生活塑造了夏尔巴人独特的体貌特征:由于空气稀薄,他们的肺活量比普通人要大,他们的血压很低,这保证了大脑供血充足,肌肉伸缩有力;与腿部相比,他们的躯干偏长一些。其次,很多人到藏区高原后都会产生高原反应,这个高原反应跟人的体格、身高、年龄等都没有关系,唯一有关系的就是这个血红蛋白含量,含量越低的人越容易高反,而夏尔巴人的含量则是非常高,所以他们对缺氧的耐力也很强!另外,夏尔巴人在生理上有更突出的耗氧经济性,可以使用较少的氧气获得较多能量。这种“少氧高能”的特性体现在了他们的DNA里。两个刚生下来的孩子,夏尔巴人的后代先天可能就要比低海拔地区的后代更适合高原环境。【材料四】历年珠峰遇难者高度位置第6页,共12页Climbers:登山者;sherpas:夏尔巴人;summit:顶点;camp
本文标题: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493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