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笑得浑身颤抖,又止不住眼泪直往上涌Char查理.卓别林Chaplin(1889-1977),英国人。是20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电影艺术家,世界著名的喜剧明星、幽默大师。•查理•卓别林•英国电影演员、导演、制片人,无声电影时期最富创造力和影响力的喜剧大师。早在一次大战前,卓别林便以表演才华征服了世界影坛,正如萧伯纳所评价的,“卓别林是电影工业时代独一无二的天才”。FightForLiberty为自由而战斗(《大独裁者》结尾演讲词)《大独裁者》《大独裁者》是卓别林最为成功的电影之一,由他自导自演,影片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刻画了残酷迫害犹太人的大独裁者亨克尔,这个企图统治世界的亨克尔暗喻纳粹头子希特勒,卓别林在人物造型上非常明显地模仿希特勒,并巧妙地通过个人演说对他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鞭挞。•拍摄于希特勒气焰最为嚣张之时,片中对希特勒大加讽刺的情节显示了其道德勇气可嘉的一面。剧情描述犹太人理发师查理,因为独裁者兴杰尔对犹太人下达了逮捕令而东躲西藏。不料在奥国边境时,却被驻守在那里的德军误认为他就是兴杰尔,于是他趁机作了一场维护民主主义的大演说。•在二战爆发之前的1937年,英国大制片家亚历山大·柯达已经建议卓别林用以假乱真的手法拍摄希特勒的故事,因为希特勒与流浪汉角色都蓄着同样的小胡子,卓别林正好可以一人分饰两角。德国外交人员和美国法西斯组织都曾向卓别林施加压力,要他放弃拍摄此片的拍摄,但卓别林不肯让步,他在巴黎一家报纸登出《大独裁者》的故事梗概,公开向纳粹挑战。他还公开回答道:“当希特勒在煽起疯狂的时候,他必须受到嘲笑。”这部电影问世后令希特勒阵脚大乱,甚至宣称一旦打到美国,头一件事便是把卓别林送上绞架。•描写的是人和机器的冲突。背景是当时的美国工业因为转用机器而大量解雇工人所造成的失业浪潮,而主角夏尔洛是这个时代的悲剧代表人物:他在不断加快的传送带式的作业线上被弄得精神失常、被卷入巨大的机器齿轮中、被出了毛病的吃饭机器在他悲戚惊恐的脸上不住扇打……。最后夏尔洛失业了,他加入了找工作的巨大洪流之中;甚至无意中领导了示威运动的群众,然而最后仍是改变不了他可怜的命运。唯一不用为生活操心的最好地方是监狱,所以为了进监狱,夏尔洛不惜主动替人顶罪。然而事与愿违,监狱进不去,不过却因祸得福得到了受他帮助的那个女孩的爱。“Moderntimes”•片中喜剧手法和视觉手段都有着卓别林独特匠心的痕迹。而其主题则更为突出,围绕美国当年工业起步时期美国劳苦人民的生活悲剧展开了诙谐的讽刺。查理这个普普通通的工厂工人在节奏异常紧张的流水线上疯狂工作。毫无间歇的劳作终于让他发了疯,一见到圆形的东西,就忍不住要用扳子上紧。查理发疯的一幕从形式上的确引人发笑,但实质上却暴露出是发人深思的社会现象。“Tramp”流浪汉1915“Thekid”1921“Goldrush”(淘金记),19251931“ModernTimes”(摩登时代),1936“CityLights”,1931(1940)淘金记城市之光Thesefilmsattractedvisitorsallovertheworld.“GoldRush”“Tomakealiving(谋生)”“Thegreatdictator(大独裁者)”“Thegreatdictator”•从1919年开始,卓别林独立制片,此后一生共拍摄80余部喜剧片。卓别林以其精湛的表演艺术,对下层劳动者寄予深切同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进行辛辣的讽刺,对法西斯头子希特勒进行了无情的鞭笞。1952年,他受到麦卡锡主义的迫害,被迫离开美国,定居瑞士。1972年,美国隆重邀请卓别林回到好莱坞,授予他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称他“在本世纪为电影艺术作出不可估量的贡献”。卓别林赞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取得的成就。
本文标题:卓别林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501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