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教版初一数学教材教学案例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人教版初一数学教材教学案例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掌握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制作两种统计图的步骤和方法。学生能看懂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数据作数量的简单分析,会利用统计图分析社会生活与科学领域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认识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根据不同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初步形成统计的思想,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操作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看懂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利用统计图分析解决问题。难点:利用统计图分析解决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教学准备教师:展示本课图片的课件。学生:刻度尺、三角板。教学设计师生活动说明师:用投影展示2000年第五次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让学生找出四个直辖市的人口数,并引导学生制成表格。生:根据题意制成表格。师:这些数据很枯燥,要使这些数据和数据的变化能更直观、生动地表示出来,就要进一步学习统计图。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并展示事先准备好的统计图)生:辨认统计图类型,并举例平时看到的统计图。师:我们今天先来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板书]6.3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利用制成的表格,用Excel软件制出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组成。如长方形的高表示什么?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四个直辖市的人口统计表138216741101309001000200030004000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直辖市人口数系列1(图一)生: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和若干长方形组成,两条数轴分别表示两个标目。长方形的高是其中一个标目的数据,如这里的高是人口这个标目下的一组数据。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鼓励大胆发言,不怕说错。让学生大致了解名称的来由;以及感受统计图的应用广泛;体验学习统计图的必要性。让学生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鼓励大胆发言。师: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忘记统计图的名称。(即完成例1)生:大致总结出画条形统计图的步骤。师:出示画条形统计图的步骤:(1)写出统计图名称;(2)画出横、纵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有时不画箭头);(3)确定长方形的宽度和间隔;(4)确定长度单位和数量;(5)制成长方形并在长方形上方写上数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四个直辖市的人口统计表(图二)并且变化制成如上图表。生:完成P146的做一做,巩固条形统计图的画法。师:让学生说出做一做采用类似于图二美观。展示学生作品。并变化图一为折线统计图如下: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四个直辖市的人口统计表138216741101309001000200030004000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直辖市人口数系列1(图三)指出折线统计图也是一种统计图。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两种统计图的联系与区别。生:大致说出这两种统计图的联系与区别。师:出示画折线统计图的步骤:(1)、写出统计图名称;(2)、画出横、纵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有时不画箭头),分别表示两个标目的数据,如图三的直辖市和人口数。(3)、根据横、纵各个方向上的各对对应的标目数据画点。(4)、用线段把每相邻两点连接起来。注意统计图的完整性让学生了解统计图的不同画法想一想,做一做,让学生尝试着独立画图。从条形图过渡到折线统计图,容易让学生对比两图的联系与区别。01000200030004000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系列1师:出示北京2003年5月1日至5月19日“非典”情况数据统计图。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并回答课本问题。生:先分组进行讨论后,学生代表逐个回答P147几个问题,其他组进行补充。师:指出在同一个统计图中,反映不同类别数据的折线要用不同的图标把它们区分开。北京2003年5月1日至5月19日“非典”情况数据统计图961451049065975141434132271149870979448544848109643137111671117857533432224955423358080544551487171928273942122699617253416419110204060801001201401601日2日3日4日5日6日7日8日9日10日11日12日13日14日15日16日17日18日19日日期人数新增确诊新增疑似新增治愈新增死亡(图四)生:在比较用Excel软件做好的条形统计图与折线图的过程中,得出折线统计图在反映数据变化的走向,以及在同时反映若干组不同类别数据之间的关系方面比条形统计图好的结论。并能够在画图时进行选择条形还是折线统计图。北京2003年5月1日至5月19日“非典”情况数据统计图961451049065514143413227114987094544813111611177533432224955423974851455480803548974896691224239272819177587734691041163425171190204060801001201401601日2日3日4日5日6日7日8日9日10日11日12日13日14日15日16日17日18日19日日期人数新增确诊新增疑似新增治愈新增死亡(图五)师:出示例2。(题略)设问:在第(1)个问题中不用折线统计图你能否回答?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小组合作精神以及细致答题的习惯。经过两图的比较,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觉到折线统计图在反映数据变化的走向,以及在同时反映若干组不同类别数据之间的关系方面优于条形统计图。生:能。比较后一个月的值减去前一个月的差。师:指出通过折线统计图我们能够更直观地(10月至11月间的线段最陡)解决问题。生:完成课内巩固练习。(见P148-149)课堂小结,提示作业1、由学生结合图形小结画两种统计图的步骤。2、两种统计图的特点及折线统计图的优点。3、从不同的统计图中获得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在第(2)个问题中先让学生回忆如何求增加百分比再解决。培养学生归纳、概括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布置作业见P149-150作业题设计说明本节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绘制方法在小学里已学过,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教科书对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形式、反映数据的特点、绘制的方法与步骤进行了讲述,所以是小学统计内容的延续和深化,所以不应是教学的重点。但教师应指导学生初步了解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制统计图的基本步骤。其次运用统计图分析社会生活与科学领域的实际问题都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必需的生活经验。其二是要求学生能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也有一定难度。鉴于初一学生观察能力不强,生活经验欠缺,但思维比较活跃的特点,我决定采取启发式教学及情感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探究,突出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让学生充分理解统计图应用的直观性、实用性。通过合作探索,归纳概括理解折线统计图的优势,形成能力;精心设问,适时、适度采用激励性语言,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实现教学目标。
本文标题:人教版初一数学教材教学案例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555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