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教案(之三十四)——赫克托耳之死
荷马史诗一、史诗的作者荷马,古希腊盲诗人。公元前873年生。相传记述公元前12~前11世纪特洛伊战争及有关海上冒险故事的古希腊长篇叙事代表作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即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的《荷马史诗》,这部杰作在很长时间里影响了西方的宗教、文化和伦理观。二、《荷马史诗》(Homer’sEpics)1、故事内容: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这两部史诗最初可能只是基于古代传说的口头文学,靠着乐师的背诵流传。《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处理的主题分别是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间的争端,以及特洛伊沦陷后,奥德修斯返回王国的故事。《荷马史诗》代表了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第一座丰碑。《伊利亚特》的故事内容:特洛伊战争是以争夺世上最漂亮的女人海伦为中心,道出以阿伽门农及阿喀琉斯为首的希腊联合远征军进攻以帕里斯及赫克托耳为首的小亚细亚城市特洛伊联军的十年攻城战。集中描写了战争结束前几十天发生的事件:勇将阿喀琉斯愤恨统帅阿伽门农夺其女俘,不肯出战,后因其好友战死,乃复出战。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英勇地与阿喀琉斯(或译“阿契里斯”)作战身死,特洛伊国王普利安姆哀求讨回赫克托耳的尸体,举行葬礼,《伊利亚特》描写的故事至此结束。《奥德赛》的故事《奥德赛》叙述伊大卡(Ithaca)国王奥德修斯在攻陷特洛伊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它集中描写的只是这十年中最后一年零几十天的事情。奥德修斯因得罪了海神,受神祇[qí]捉弄,在海上漂流了十年,到处遭难,最后受诸神怜悯始得归家。当奥德修斯流落异域时,伊大卡及邻国的权贵们欺其妻弱子幼。向其妻珀涅罗珀(Penelope)求婚,迫她改嫁,珀涅罗珀用尽了各种方法拖延。最后奥德修斯扮成乞丐归家,与其子杀尽求婚者,恢复了他在伊大卡的权力。《荷马史诗》是古希腊人的百科全书。马克思说:希腊艺术至今“仍然能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不和的金苹果”国王佩琉斯VS爱琴海女神忒提斯的婚礼——人神结合缺席了争吵(不和)女神埃利斯——人神同性盛怒之下投放“金苹果”——“给最美者”谁是最美者?——这真是一个必须较真的问题天机不可泄露——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的裁判天后赫拉——“我给你人间最大的权力。”女战神雅典娜——“我让你在战场上战无不胜。”爱神阿芙洛狄忒——“我让人间最美的女子爱上你。”帕里斯随后到斯巴达做客,拐走了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的妻子海伦——为了一个女人打了十年的“特洛伊战争”阿喀琉斯父母的婚礼特洛伊战争缘起金苹果的故事帕里斯的审判帕里斯拐走海伦特洛伊战争帕里斯诱拐海伦,这幅封面是拿破仑的首席宫廷画家大卫(Jacques-LouisDavid,1748-1825)的同名作品的中央部分。阿喀琉斯——半人半神的英雄宙斯给他的两种选择一个选择:你不参加战争,娶妻生子,幸福一生,但是你的名字将被后世遗忘。一个选择:你参加战争,获得至高无上的荣誉,你的名字流芳百世,但是你会死去。《伊利亚特》围绕战争第十年时希腊大将“阿喀琉斯的愤怒”展开。希腊人因无法攻入城池,改为攻袭特洛亚附近的岛屿。在一次袭击后,阿波罗的祭司克律塞斯的女儿克律塞伊斯作为战利品被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占有。在克律塞斯的哭诉下,太阳神阿波罗使希腊人的军队染上瘟疫。先知卡尔卡斯向人们说,只要把克律塞伊斯还给祭司,希腊人就可以免除瘟疫。在希腊联军中最勇武的英雄阿喀琉斯的强烈要求下,阿伽门农迫不得已,把克律塞伊斯交还出去,但又夺走了阿喀琉斯的美丽的女俘布里塞伊斯。史诗从“阿喀琉斯愤怒了”开始,阿喀琉斯因自己心爱的女俘被夺走,十分气愤,拒绝出战,并通过自己的母亲忒提斯祈求宙斯降灾于希腊人。此间,支持希腊人的赫拉、雅典娜与支持特洛亚人的阿芙洛狄忒、阿波罗的神祗[qí]们也参加了战斗。特洛伊城阿喀琉斯与赫克托尔决斗《阿喀琉斯的凯旋》(TriumphofAchilles),作者FranzMatsch阿喀琉斯归还普里阿摩斯赫克托的尸体阿喀琉斯中箭阿喀琉斯之踵特洛尼亚败逃回城,赫克托尔留在城外(1、2)绕城三匝(3、4)雅典娜劝战(5-12)战前请求(13、14)第一回合(15)第二回合(16、17)第三回合(18、19)战死(20-24)情节梳理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交战过程阿喀琉斯:勇猛过人,锐不可当;他能够顾全大局,不计前嫌,毅然出战;他爱憎分明,因好友的阵亡而悲痛欲绝,杀死对手后又将其拖于战车后以泄愤。这些都体现了他英雄主义的本色。可是他因为个人利益蒙受了损失就拒绝参战,并且为了显示自己的重要地位而不愿和解,最终导致了希腊军队的重大伤亡,这种易怒与任性正显示了他身上所具有的氏族贵族的个人意识。赫克托耳:具有英雄主义气概和集体主义精神。他预感到城邦将被摧毁,自己将要阵亡,妻子将沦为奴隶。可是他毅然代父上阵,身先士卒,最后血洒疆场。《伊利亚特》中对于赫克托耳辞别妻子出战和阵亡后全城为其举哀的场面的描写加重了这一形象的悲剧色彩。首先,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小说塑造了两个高大勇猛的英雄形象。阿喀琉斯勇猛过人,锐不可当;他能够顾全大局,不计前嫌,毅然出战;他爱憎分明,因好友的阵亡而悲痛欲绝,杀死对手后又将其拖于战车后以泄愤。这些都体现了他英雄主义的本色。可是他因为个人利益蒙受了损失就拒绝参战,并且为了显示自己的重要地位而不愿和解,最终导致了希腊军队的重大伤亡,这种易怒与任性正显示了他身上所具有的氏族贵族的个人意识。相比之下,赫克托耳更具有英雄主义气概和集体主义精神。他预感到城邦将被摧毁,自己将要阵亡,妻子将沦为奴隶。可是他毅然代父上阵,身先士卒,最后血洒疆场。《伊利亚特》中对于赫克托耳辞别妻子出战和阵亡后全城为其举哀的场面的描写加重了这一形象的悲剧色彩。其次,自然质朴的语言风格。小说使用了大量语言技巧,如夸张、烘托、比喻、固定修饰语等。最后,丰富的想象。古希腊神话本身就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想象,小说把它们纳入到具有独特表现力的诗歌当中,使得全诗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浪漫主义色彩。另外,小说规模宏大,构思精巧。通过描写特洛伊英雄赫克托耳和希腊英雄阿喀琉斯之间的生死决斗,歌颂了他们的英雄主义气慨和集体主义精神。一、选择题1.并没有出现在《赫克托耳之死》的人物是()A.赫克托耳B.阿喀琉斯C.雅典娜D.奥菲利娅2.《伊利亚特》结构紧凑、布局巧妙,全部情节围绕一个核心展开,就是()A.阿基琉斯的愤怒B.争夺美女海伦C.如何取得胜利D.金苹果的传说DA奥菲利娅是《哈姆莱特》中的人物3.对《赫克托耳之死》情节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特洛亚人被追逐进城之后,阿开亚人侧着他们的盾牌向城墙的方面来进攻。赫克托耳留在城外斯开亚门前他原来立脚的地方了。B.天父把他的金天秤拿出来,在两个秤盘上都放上死刑的判决,一盘给阿喀琉斯,一盘给那驯马的赫克托耳,然后他拿住秤杆的中心把它擎起来。那支秤杆向赫克托耳的方面倾倒下去,表示他被判定了死刑。C.赫克托耳之绕着普里阿摩斯的城市被阿喀琉斯追了三匝。D.赫克托耳与阿喀琉斯决战之前,曾经提出条件:如果我把你杀了,会把你的尸体交给阿开亚人去;如果我被杀,阿喀琉斯也应该如此。阿喀琉斯答应了他的条件。D4.《伊利亚特》众多的人物形象中核心人物是()A.奥德修斯B.阿伽门农C.海伦D.阿基琉斯5.关于《伊利亚特》,说法正确的是()A.《伊利亚特》描写了海伦被帕里斯拐到特洛伊的经过。B.《伊利亚特》最后描写了特洛伊城的陷落。C.《伊利亚特》中描写了赫克托耳之死。D.《伊利亚特》中描写了阿基琉斯之死。DC6.“戴着闪亮的头盔,像个战神的模样,雄赳赳的准备着战斗。右边肩膀上,摆荡着那支可怕的珀利翁山桦木杆的枪,身上的铜装闪耀得像一片烈火,或是刚刚上升的太阳。”以上是对哪个人物的描写()A.赫克托耳B.阿喀琉斯C.雅典娜D.得伊福波斯B7.下列关于《伊利亚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伊利亚特》描写了10年战争中的51天战事和其他活动B.《伊利亚特》是由荷马独立创作完成的C.《伊利亚特》表现了英雄主义精神D.《伊利亚特》堪称古希腊生活的百科全书8.《赫克托耳之死》艺术特点陈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成功地塑造了人物B.自然质朴的语言风格C.丰富的想象D.情节曲折生动,变化多端BD二、填空题1.请根据课文内容在下面的空白处填写合适的人物当时身边挂着一把锋利的、又长又重的剑。他就把它抽出来,振作起精神,一个回旋扫上去,仿佛一只飞得高高的老鹰从黑云里向地面上来扑一头稚嫩的绵羊或是一只蹲着的兔子—般。也燃起了一股烈火一般的蛮劲跳上去迎他。他拿他那有装饰的盾牌掩护着前面;同时,他右手里平提着那—支枪……那尖锐的枪头闪闪的发出光芒,亮得如同天空那颗最最可爱的宝石,那在夜晚时分跟其余的星一同出现的太白星一样。赫克托耳阿喀琉斯二、填空题4.荷马史诗包括《》和《》两部分。5.《赫克托耳之死》通过描写英雄赫克托耳之和英雄阿喀琉斯之间的生死决斗,歌颂了他们的气概和精神。伊利亚特奥德赛特洛伊希腊英雄主义集体主义一、选择题1.(2012)《赫克托耳之死》节选自()A.《赫克托耳》B.《荷马史诗》C.《奥德修斯》D.《浮士德》2.(2014)在《荷马史诗》中,赫克托耳是在与()交战时阵亡的。A.阿伽门农B.俄狄浦斯C.阿喀琉斯D.帕里斯BC二、填空题1.(2006)赫克托尔是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人物。2.(2018)是特洛伊战争中特洛伊守卫军的领导者,他和希腊联军第一勇士阿喀琉斯决斗,因为众神的裁决和宿命死在对方手里。3.(2019)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包含两部:《》与《》。《伊利亚特》赫克托尔伊利亚特奥德赛
本文标题: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教案(之三十四)——赫克托耳之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595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