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5年6月毛概A试题_8139
第1页共8页湖北文理学院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适用专业:全院各专业试卷编号:A卷院系专业学号姓名题目一二三四五六总分满分201015202015100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指导语后的方框内。每小题1分,20小题,共20分。)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A.和平与发展B.战争与革命C.反对霸权主义D.民族解放运动2.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是在中共()A.十二大B.十二届三中全会C.十二届六中全会D.十三大3.中共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社会主义本质论4.解放思想是指()A.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做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C.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D.主观是第一性的5.邓小平曾经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A.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B.公有制和按劳分配C.发展生产和共同致富D.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6.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在于()A.解放生产力B.发展生产力C.消除两极分化D.共同富裕7.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是指()得分评卷人第2页共8页A.1949年10月到1952年12月B.1949年10月到1956年12月C.1957年10月到1966年4月D.1953年1月到1956年12月8.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途径和条件是()A.消除两极分化,消灭剥削B.改革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C.巩固和加强人民民主专政D.发展社会生产力9.中国的改革是以的实施为突破口和第一推动力的()A.国企改革B.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对外开放D.金融体制改革10.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概念是一个多层次的理论概念,其中最高、最重要、最稳定的层次就是()A.目的和目标B.任务C.特征D.属性11.下面哪一个不是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阐述的重要思想()A.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B.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C.关于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思想D.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思想12.“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主要是回答()A.什么是社会主义B.如何建设社会主义C.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哪里D.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13.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我国作出的科学判断()A.社会主义主要矛盾B.所处的国际环境C.基本国情D.所处的时代特点1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C.社会主义制度的部分质变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5.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开始的标志是()A.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开B.1956年4月《论十大关系》的发表C.1953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开始D.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的完成16.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和总政策是()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坚持改革开放C.坚持“一国两制”D.坚持联合对外17.我国现代化战略目标是()A.到本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B.建立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C.发展社会主义经济D.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18.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确定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第3页共8页总值()A.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B.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C.接近发达国家水平D.达到发达国家水平19.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A.教育和预测作用B.引领和规范作用C.指引和教育作用D.引领和强制作用20.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A.依宪执政B.依宪治国C.建立法治政府D.以人为本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指导语后的方框内。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每小题2分,5小题,共10分。)1.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除了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还要形成()A.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B.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C.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D.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2.邓小平曾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主要做了两件事,这就是()A.拨乱反正B.反对“两个凡是”C.全面改革D.创办经济特区3.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的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两类矛盾是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B.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矛盾C.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D.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但解决方法却相同4.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市场体系应该是()A.全国统一的市场B.开放的市场C.竞争的市场D.垄断的市场5.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有()A.计划经济B.政府指令C.市场经济D.法律手段得分评卷人第4页共8页三、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进行简要分析。每小题10分,3小题,共30分。)1.社会主义特征的体现就意味着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2.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而资产、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不是劳动,所以不应参与收益分配。3.建立和谐世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统一性与斗争性的原理。四、简要回答下列小题(每小题5分,4小题,共20分。要求完整全面,要点清楚,简单明了,层次分明。)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2.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得分评卷人得分评卷人第5页共8页3.你是如何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的?4.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五、材料分析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0分,2小题,共20分。依据所给的材料回答问题,简明扼要。)材料Ⅰ: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得分评卷人第6页共8页有的历史文化遗产。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材料Ⅱ: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一带一路”本身并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它只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合作发展的一种理念和倡议,即它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边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系统工程,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促进沿线各国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一带一路”系统工程提出的背景是什么?第7页共8页2.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系统工程的目的是什么?第8页共8页六、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要求论点准确,论据充分,论证清楚而有条理。)1.谈谈你对中国梦的认识和理解。得分评卷人
本文标题:2015年6月毛概A试题_813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615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