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分析命题人:朱瑶玲审核人:陈向娥分析人:八年级历史备课组一、考试内容、形式与试卷结构形式总分题型题量、分值命题范围开卷50分选择题12题共24分八年级全册判断题3题共6分非选择题3大题共20分二、试卷亮点1、紧扣考试说明,体现中考要求平时我们碰到的判断题经常会出现考查过细,或者是仅从时间角度考查,更有查考历史人名的,而忽视史实、史论这两个重要考查点。中考说明明确指出“判断题,即判断有关史实或史论是否正确”,本张试卷的判断题切合这一要求,且命题角度新颖。本卷其他试题也都紧紧围绕考试说明进行命题。2、坚持能力立意,彰显学科特点历史考试形式是开卷,所以很多外人往往误以为历史很简单,翻翻书就可以做对、考高分。实则不然,历史开卷的初衷应是减少学生简单识记一些非重点、浅显知识的负担,代之以兴趣导向,体会历史学习的快乐。翻书体现不了能力,如果开卷考试仅凭翻书就能取得高分,那绝不是一张好试卷。命题人非常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整张试卷,无论是选择、判断,还是材料分析题,几乎没有靠翻书就能准确作答的题目,都需要理解知识,才能正确应答,盲目翻书只会低分。如:选择题第6题以图片形式考察大跃进“浮夸风”的现象,四个选项“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都是大跃进的特点,如果不能区分这四个特点的不同之处,那考生只能摇色子,点兵点将。历史学科具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命题人坚持历史学科这一命题学则,既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材料分析第17题对改革开放的考查。3、聚焦社会热点,加强导向功能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现社会热点;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同样是社会热点。命题人都有将诸如此类的社会热点融入到试题当中,且分散在选择、判断和材料分析题中。4、关注核心素养,注重试题创新历史学科有五大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本张试卷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体现得漓漓尽致,可以说每道题目都有落实核心素养。如唯物史观有:5、6、10、17。时空观念有:2、4、5、12、16。史料实证有:3、4、6、10、16、17、18。历史解释有:3、7、13、14、15。家国情怀有:1、8、16、18。该卷的创新体现在材料形式新颖,有图、表、史料等;命题角度也新颖,如第5题折线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衰落直至消失考查三大改造,第13题,借助史论材料考查学生对外交领域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求同存异异同的认识。三、命题的不足之处。1、整体难度偏大,区分度不够20分的材料分析题平均分不到10分,难度系数0.5-,试题不但内容和中考接轨,试题难度和能力要求也和初三接轨,很多学生都很头疼,无从下笔,无所适从。2、材料更新不及时如16题,材料二大事记中宪法修正案还是1999年的内容,而2018年刚进行了第五次宪法修正。第17题,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但命题人依然选用了2013年《中国经济导报》的内容再如第18题材料二,用的是新华社在2016年蔡英文刚上任时的讲话,其反对“九二共识”的言论不时都有发出。3、极个别试题不够严谨,容易误导学生。如选择题第10题,B、C选项位置和其他题目不一样,学生很容易出现知道正确答案但选错的情况,造成错误失分。四、主观题逐题分析(一)、第16题,1、该题总分4分,平均得分1.77。2、命题特点:该题巧妙的把文字材料和表格结合起来,通过设问题“据材料,说说文革期间,我国哪些政治制度遭到破坏;党和国家从文革吸取了什么教训?”既考查了学生整理材料提取材料的能力,又考察了学生对中国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对文化大革命教训等知识点的掌握。非常好的一道题!3、学生存在问题:①学生对这两种制度了解不深,概括不准确。审题归纳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欠佳!②答题不精准,出现错别字,如“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写成“加强社会主义民族与法治建设”,“防止个人崇拜”写成“防止个人从拜”等。③答题不规范。如题目所问“据材料,党和国家从文革吸取了什么教训?”,学生把所有文革教训抄上,有的学生由于答题区域有限,时间有限,反而没写到重点!4、今后教学改进:我们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应该注重答题方法的授予和训练,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深化,培养学生的能力!(二)、第17题1、该题总分6分,平均得分2.59。2、命题特点:该题将时政热点改革开放40周年同改革开放的历史知识相结合,着重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概括材料的能力。3、学生存在的问题:①答案未能答到点,如率先进行“包干到户”的典型地方是哪里,很多同学直接翻书写安徽或安徽四川,未能写的给分点凤阳县小岗村,有些还存在错别字,将“岗”写成港、冈等。②照抄书本,答题啰嗦,重点没有前置。如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不少学生照抄书本的一大段话,最后才将“全方位”答题要点呈现出来。③照抄材料,如第二问,材料二认为,我国改革与开放相互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这是典型的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题目,但是学生要么只写出一个过程,要么照抄材料的所有内容。④理解偏差,第三问:根据材料三回答,2013年“与30多年前惊人地相似”的含义是什么?学生多理解成比较2013年与1978年改革开放,没有回到材料中找出答案。4、今后教学改进: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同时加强答题的规范训练。(三)、第18题1、该题总分10分,平均分在五分,难度0.5。2、试题特点:通过材料于右任的《国殇》和新华社评论蔡英文《就职演说》,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的掌握。3、学生答题存在问题:①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还是欠缺。如:第1问,通过材料归纳作者怎么的思想情感,答案是希望祖国统一,但是很多同学用语不规范,或者回答不够准确,更多用语文术语来回答。第2小问,问的是台湾遭受过哪些国家的侵略,大部分学生只能回答出日本,同时答到荷兰的很少。第二题第1问问的是什么是九二共识,这个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答到。②对材料归纳和概括能力方面要加强,如第2问,蔡英文的两岸政策目标是什么,学生答不出点。③答题格式很不规范,如第3问,把第二小问的答案写到了第一小问上面,导致第二小问空白,这次出现这个问题的不是一两个学生,问题普遍存在,所以在今后教学中,要多多规范学生在答题卡上答题的规范性。④答题不够仔细、全面,如第4小问问的是台湾回归的有利因素,这道题一半以上的同学都能答对,但是有一些学生只写了一点。4、今后教学改进:提高学生对材料的归纳和概括能力,加强对答题规范的指导。
本文标题: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725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