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指导策略的研究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指导策略的研究》研究报告河东区第三幼儿园沈萍内容提要: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是幼儿通过倾听音乐,而对音乐的感受、体验、理解、创造和表现的过程。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引领教师充分认识幼儿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潜在的教育价值,观察不同年龄阶段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特点和表现,把握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经验,形成对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价值的准确判断,归纳、梳理、总结教师对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指导策略,提升教师对音乐的敏感度,进一步实现教育的整合,有效促进师幼的发展。《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指导策略的研究》研究报告1.选题的目的、意义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是通过音乐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活动。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是幼儿通过倾听音乐,而对音乐的感受、体验、理解、创造与表现的过程。美国音乐教育家穆塞尔提出: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就是为了欣赏而进行的教育。他这一理论的阐述把音乐欣赏教育活动置于了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位置之上。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个人投入并沉迷于音乐展示过程的活动,这种教育活动对幼儿的智力、情感、个性、发展都会有潜移默化的积极性影响。音乐欣赏活动不仅可以愉悦幼儿的情绪,启迪幼儿的智慧,发展幼儿的思维,更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和创造热情。然而,我们发现教师在组织实施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实践中,对于音乐作品的选材、指导策略的有效性等方面的把握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困惑一: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目标的确定往往忽视了音乐教育本身的审美特点,而是偏重认知。内容的选择往往忽视了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而是偏重技能。在策略的组织上往往忽视了幼儿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探索与创造,而是偏重单一的模仿。困惑二:在欣赏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语过多、控制过多……幼儿的思维与想象往往被教师占据,主体地位无从体现,或是在欣赏过程中出现“蜻蜓点水”、“表面文章”的现象,幼儿游离在音乐之外……教师对激发幼儿的欣赏兴趣、创设环境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师幼共同在欣赏中探索音乐的奥秘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指导策略。困惑三:部分教师存在认识上的偏误:欣赏是“由外向内”的输入活动,创造是“由内向外”的输出活动,两种活动似乎不存在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的关系,这就忽视了活动本身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价值。困惑四:目标的确定、音乐作品的选择上忽视了幼儿身心特点、认知规律、生活经验等,使活动处在失控的状态,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主动性。那么,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幼儿会出现哪些问题?为不同年龄段幼儿提供怎样不同的音乐作品?教师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如何引导与支持,幼儿才能获得有益的经验?如何帮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不同的方式创造性的表达与表现自己的体验与感受,以达到丰富审美、陶冶情趣、开拓思维、启迪智慧的目标,等等。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开展“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指导策略的研究”,旨在让教师充分认识幼儿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潜在的教育价值,及其对幼儿发展的积极意义,观察不同年龄阶段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特点和表现,把握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经验,形成对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价值的准确判断,归纳、梳理、总结教师对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指导策略,进一步实现教育的整合,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2.课题的界定音乐欣赏是一种再创造,是指欣赏者将倾听到的声音形象,通过想象与联想转化为客观世界的形象与意境。也就是说,欣赏者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对音乐的本身得到一种认识、发生一定程度的共鸣,产生审美愉悦,从而满足自己的审美要求。音乐欣赏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既是对音乐作品种的美的一种发现,又是欣赏者的一种再创造,两者均是欣赏者在音乐欣赏过程中产生心理愉悦的源泉。音乐欣赏的方法从欣赏者的角度可分为:用音乐知识去感受欣赏、用生活经验去感受欣赏、用意境想象去感受欣赏、用感情悟性去感受欣赏等四类。从引导着的角度可以分为:表演法、讨论法、想象联想法等欣赏方法。指导策略是指遵循一定的原则,根据具体的情况而采取的有效的形式、方法。3.研究设计3.1理论依据3.1.1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幼儿学习音乐的规律。幼儿期正处在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初步发展的阶段,喜欢新异刺激的、活动变化的事物,注意的范围较小、稳定性差、集中时间短且容易转移。幼儿期是以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为主,幼儿的想象以无意想象为主,想象目的性不明确,想象的主题容易受外界的干扰而变化,想象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3-4岁幼儿的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爱模仿,思维带有直觉行动性,只能先做后想或是边做边想。4-5岁幼儿爱玩会玩,具体形象思维发展迅速,形象或表象影响或支配幼儿对事物的认识。5-6岁幼儿好学好问,抽象概括的能力开始发展,此阶段幼儿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逐渐理解事物的某些相对关系和辩证关系,能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初步、简单的概括和分类。另外,情感在音乐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催化剂,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是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过程,通过作用于音乐作品的多种感官通道、多种艺术形式来帮助不同差异、不同爱好的幼儿积极地参与音乐,建构相关的音乐知识……这是幼儿学习音乐的一个主要特点,也是教师应把握的教育策略。因此,要在研究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幼儿学习音乐的规律,让幼儿在体验音乐情感、表达音乐情感中积极参与创造音乐之美的活动,达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目的。3.1.2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有这样的描述:“音乐是思维强而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没有儿童完全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音乐形象以新的方式在儿童面前揭示出现实中各种各样事物和现象的独特之处。音乐——想象——幻想——童话——创造,这便是儿童所走过的发展自己精神力量的道路。音乐旋律在儿童心上唤起鲜明的想象,这种旋律是培养创造力的一种不可比的手段。”3.1.3皮亚杰的相互作用论:他强调儿童的地认知发展是在不断的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形象的,思维常常需要动作的帮助,他们对直接的认识还必须以材料为中介,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对材料的直接操作。他还认为,两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非各占若干比例或是简单相加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和影响的关系。两种因素的动态的历史的相互影响,即有机体当前的行为不受当前环境和物质的影响,而可能是受其过去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影响。3.1.4关于“系列层次活动”。“系列层次活动”是指针对某一具体教材的的若干教学要求,或是对某种能力的若干发展要求,按照比较合乎儿童实际学习能力的发展顺序排列起来形成一个前后相互连贯的活动。楼必生、屠美如教授提出的“系列层次活动”的这种学习方法特别强调儿童从各种角度以各种方式充分利用统一教材的不同要素、以及不同教材的同一要素进行系统的学习。提倡教师以音乐要素为纲,有系统、有顺序的组织音乐活动,使儿童的审美素质得到提高。3.1.5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所创立的奥尔夫教学法,是应用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充分培养人的创造性的一种充满活力的教学法。它充分调动了一个人的一切感觉器官来接触音乐,也就是充分感受,在此基础上再让孩子充分进行表达。奥尔夫提出:原始的音乐是最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习和体验的,并适合于儿童。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音乐创造有简单复杂之分,但从创造的本质意义上说儿童的音乐创造和音乐大师的创造具有同等意义,同等价值。3.1.6《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纲要》提出艺术领域的目标是“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纲要》还指出“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情感教育功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应注重激发儿童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使其在丰富的艺术活动中自由表达与体验,提高其表现力、创造力,最终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形成”。3.2预期目标3.2.1通过音乐欣赏活动,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3.2.2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促进教师在音乐欣赏方面的发展,形成独特的组织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指导策略。3.2.3分析不同年龄段幼儿对不同音乐作品的体验和感受,总结适宜不同年龄阶段幼儿音乐欣赏的目标、内容、指导策略。3.3研究内容3.3.1挖掘幼儿音乐欣赏的教育价值,探索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基本元素。3.3.2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各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内容选择、指导策略等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3.3.3通过音乐欣赏活动,激发幼儿大胆表达与表现自己独特的内心体验。3.4研究对象、方法3.4.1研究对象:本园小、中、大班幼儿3.4.2研究方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4.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4.1幼儿音乐欣赏活动开展的两个前提条件:前提条件一:教师音乐素养的提升作为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自身的音乐鉴赏力和音乐素养是开展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前提。许卓娅教授曾经指出:教师素质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关键,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的实现与教师自身素质密切相关,教师的音乐素养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活动。如,对音乐欣赏作品的分析,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情绪情感和表现手段,辨别作品的基本结构,掌握不同年龄班幼儿学习音乐的特点和线索,分析教材的重难点,选择适宜的策略……这些都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造力。前提条件二:幼儿心理环境的创设教师要注重创设心理学习环境,它都能调动幼儿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给每个幼儿创造发展的空间,让每位幼儿都能够体验到成功感,形成对音乐欣赏活动的积极倾向性。这就对教师所提供给幼儿的欣赏作品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根据幼儿不同年龄和心理发展水平;要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宜的作品,使幼儿通过努力能够获得满足,从而产生继续探索的欲望,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品质。4.2幼儿音乐欣赏欣赏作品选择的两个切入点:幼儿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驱动力来源于她们在音乐欣赏作品的吸引下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望,所以选材是幼儿音乐欣赏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基础。切入点一:为幼儿选择的音乐作品应该是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水平,有较好的音质。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应丰富多彩,如,可以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关于自然界的、表现幼儿游戏的、以及学习生活的等等,可以是歌曲或是乐曲,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作品,它可以扩大幼儿的艺术视野,丰富幼儿的音乐欣赏的经验。切入点二: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可接受水平、兴趣、心理需求等来选择形象鲜明、结构清晰、风格多样的作品,并遵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到远、循循循渐进的原则。例如,从声乐曲到器乐曲、从有情节有角色的乐曲到抽象的幻想的乐曲、从民间音乐欣赏到西方音乐欣赏、从单一器乐独奏的乐曲到多种乐器的合奏曲等。有情节有形象的乐曲《摇篮曲》、《我是公社小社员》等作品浅显易懂,非常适合小班幼儿来欣赏。外国乐曲《玩具兵进行曲》、《啤酒桶波尔卡》诙谐、有趣,中国二胡独奏《赛马》奔放、形象,民族风格的《担鲜藕》柔美、活泼很是适合中班幼儿来欣赏、感知。中国民族乐曲《二泉映月》、《金蛇狂舞》、《逛花灯》、外国名曲《钟表店》、《胡桃夹子》等欢快活泼、诙谐有趣,富有丰富的内涵,会让大班幼儿对乐曲结构、乐曲风格、音乐的表现力等有更深刻的了解,增加幼儿的音乐经验、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4.3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组织策略的三个关键点:《纲要》中艺术领域的教育目标是这样确立的:“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所以说,幼儿艺术教育不是以幼儿掌握艺术技能为目标,而是让幼儿在自由、宽松、自然地艺术活动中感受艺术、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就是用适宜的方法策略,让幼儿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感受和认识音乐里所表现的艺术形象,从而进入音乐作品的已经之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关键点一:倾听声音、了解声音的表现力,增强对声音的敏感、对音乐的兴趣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幼儿
本文标题: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指导策略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733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