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实验诊断学习题集(第二版)
实验诊断学习题集(第二版)一、名词解释1.实验诊断(laboratorydiagnosis):是指医生的医嘱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预后评价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包括实验室前、实验室和实验室后3个部分。2.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是对实验过程和实验服务进行连续的和全方位的管理,最终符合临床要求。3.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A)4.危急值(criticalvalue):是指某些检验结果出现异常超过一定界值时,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医生必须紧急处理,称之为危急值。5.医学决定水平(medicaldecisionlevel):是指不同于参考值的另一些限值,通过观察测定值是否高于或低于这些限值,可在疾病诊断中起排除或确认的作用,或对某些疾病进行分级或分类,或对预后作出估计,以提示医师在临床上应采取何种处理方式或决定采取某种治疗措施等等。6.红细胞计数(redbloodcellcount,RBC)7.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又称血细胞压积(packedcellvolum,PCV),又称红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可反映红细胞的增多或减少,但受血浆容量改变的影响,也受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影响。8.网织红细胞计数(reticulocytecount,Ret):晚幼红到成熟红之间未完全成熟红细胞,胞体稍大,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活体染色胞质兰色网状结构,共4型,网状结构越多,细胞越幼稚。Wright染色嗜多色性红细胞。用于贫血诊断及预后观察。9.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bloodcellvolumedistributionwidth,RDW):是红细胞通过仪器内计数小孔时,因细胞体积大小不同,得到一个相应的大小脉冲,脉冲信号经计算机统计处理获得的RDW值,反映外周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对贫血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10.白细胞绝对值(absolutevalueofWBC)11.白细胞分类计数(Differentialcount,DC)12.靶形红细胞(targetcell):细胞的中央淡染区扩大,中间部位又有部分色素存留而深染,状似射击之靶标,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靶形细胞常占20%以上。13.球形红细胞(spherocyte):细胞体积小,圆球形,着色深,中央淡染区消失,直径小于6微米,厚度增加大于2.9微米,主要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14.嗜多色性红细胞(polychromaticerythrocyte):红细胞呈淡灰蓝或紫灰色,是一种刚脱核的红细胞,体积较正常红细胞稍大,称嗜多色红细胞或者多染色性红细胞。增多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活跃,红细胞系增生旺盛,见于增生性贫血,尤以溶血性贫血多见。15.高色素性红细胞(hyperchromicerythrocyte):红细胞着色深,中央淡染区消失,其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增高,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16.嗜碱性点彩(basophilicstippling):红细胞内含有细小嗜碱性点状物质,是核糖凝集而形成的,大量增多并呈粗颗粒状点彩,多见于铅中毒,也可见于骨髓增生旺盛的其他贫血如巨幼红细胞贫血等。17.染色质小体(Howell-jollybody):红细胞内含有圆形紫红色小体,直径约0.5~1微米,1个或数个,是核的残余物质,亦可出现于晚幼红细胞中,多见于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红白血病及其他增生性贫血。18.卡-波环(cabotring):成熟红细胞内出现一条很细的淡紫色线状体呈环形或8字形,曾认为是核膜的残余物.目前认为可能是纺狂体的残余物或是胞质中脂蛋白变性所致.提示严重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铅中毒及白血病等。19.有核红细胞nucleatederythrocyte):正常成人在核红细胞均存在于骨髓之中,外周血涂片中除在新生儿可见到有核红细胞外,成人如出现有核红细胞,均属病理现象。主要见于:1、各种溶血性贫血;2红白血病3髓外造血,如骨髓纤维第4其它,如骷髅转移,严重缺氧等。20.中毒颗粒:(toxicgranulation):中性粒细胞质中出现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染呈深紫红或深紫黑色,谓之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高。21.空泡(vacuoledegeneration):中性粒细胞胞质或胞核中可见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空泡,可能是细胞质发生脂肪变性所致。22.杜勒小体(dohlebodies):是中性粒细胞胞质中毒性变化而保留的局部嗜碱性区域。圆形或梨形呈现云雾状天蓝色或蓝黑色,直径1~2um,亦可在单核细胞胞质中出现。23.核变性(degeneratioofnuceus):是中性粒细胞胞核出现固缩,溶解及碎裂的现象。严重感染,急性中毒会出现。24.棒状小体(auerbodies):为白细胞胞质中出现红色细杆状物质,一个或数个,长约1~6um,故称为棒状小体。是鉴别急性白血病类型时有重要价值。25、异形淋巴细胞(atypicallymphocyte):外周血中有时可见到1种形态变异的不典型淋巴细胞,称为异形淋巴细胞。有泡沫型、不规则型、幼稚型三种。增多可见于感染性疾病、药物过敏、与细胞肥大病毒感染有关等。26、核左移(nuclearshifttoleft):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杆状核粒细胞、晚幼粒、中幼粒或早幼粒细胞等)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时,称为核左移。常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27、核右移(nueclearshifttoright):周围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越过3%者,称为核右移。主要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28.分裂池(mitoticpool)29.贮备池(storagepool)30.边缘池(vesselwall)31、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reaction):是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周围血中白细胞大多数明显升高,并可有数量不等的幼稚细胞出现。32、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eteESR):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率,各种炎性疾病、组织损伤及坏死、恶性肿瘤等可引起病理性增快。严重贫血、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纤维蛋白原含量重度缺乏者可以引起血沉减慢。33.骨髓穿刺(bonemarrowpuncture)34.骨髓增生程度(proliferativedegree)35.粒红比(myeloiderythrocyteratio,M:E):粒细胞数与幼稚红细胞总和比,正常值2~4:136、细胞化学染色(cyto-chemicalstain):是以细胞形态学为基础,根据化学反应原理,应用骨髓涂片按一定程序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化学成分及其变化的一项检查方法。有助于了解各种血细胞化学成分组成及病理生理改变。37、过氧化物酶染色(peroxidasestain,POX):血细胞中的过氧化物酶能分解试剂中的底物,释出新生态氧,使无色联苯胺氧化为蓝色联苯胺,后者与亚硝基铁氰化钠结合形成蓝黑色的颗粒,沉着于细胞质中。主要用于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别。38、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neutrophilalkalinephosphatasestain,NAP)39.骨髓纤维化(myelofibrosis,MF)40、骨骼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是一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骨骼出现病态造血。主要表现为外周血中血细胞减少,而骨髓细胞增生增多,成熟和幼稚细胞均有形态异常。41、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anemia,MA):是由于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使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组贫血。其血液学的典型特征是除出现巨幼红细胞外,粒细胞系也出现巨幼特征及分叶过多特征。42、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A):是由于多种原因所致骨骼造血干细胞减少和功能异常,导致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生成减少的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贫血、感染和出血。43、出血时间(bleedingtime,BT):将皮肤刺破后,让血液自然流出到血液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称为出血时间。其长短反应血小板的数量、功能以及血管壁的通透性、脆性的变化。44.束臂实验(capillaryfragilitytest,CFT):又称毛细血管脆性试验(CFT)又称毛细血管抵抗力实验(CRT),通过给手臂局部加压使静脉血流受组,致毛细血管负荷,检查一定范围内皮肤出现出血点的数目来估计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若出血点增多见于血管壁结构和功能缺陷、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异常、血管血友病。45.血块收缩试验(clotretractiontest,CRT):是在富含血小板的血浆中加入Ca2+和凝血酶,使血浆凝固形成凝块。减低(40%)见于低纤维蛋白血症、多发骨髓瘤等,增高见于先天性和获得性因子XIII缺陷症等。46.大血小板比率(plateletlargecellratio,P-LCR)47.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在受检血浆中加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试剂和钙离子后,观察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它是内源凝血系统较为灵敏和最为常用的筛选试验,APTT延长见于FVIII、IX、XI缺乏以及它们的抗凝物质的增多,缩短见于血栓性疾病和血栓前状态。48.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在被检血浆中加入Ca2+和组织因子,观测血浆的凝固时间。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I、II、V、VII、X缺乏,获得性抗凝血因子缺乏等,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等。49.凝血时间(clottingtimeCT):静脉血放入试管中,观察自采血开始至血液凝固所需的时间,反映内源凝血系统的凝血过程。50.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INR):51.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fibrinogenassay,FBG):在受检血浆中加入一定量凝血酶,后者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通过比浊原理计算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高见于糖尿病、急性心梗死等,降低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等。52.凝血酶时间测定(thrombintime,TT):在受检血浆中加入“标准化”凝血酶溶液,测定开始出现纤维蛋白丝所需的时间。延长见于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53.D-二聚体(D-dimerD-D):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之一,为继发性纤溶特有的代谢物。阴性是排除深静脉血栓和肺血栓栓塞的重要试验,阳性也是诊断DIC和观察溶血栓治疗的有用试验。54.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assay,FBG):于受检血浆中加入FDPs抗体包被的胶乳颗粒悬液,若血液中FDPs浓度超过或等于5ug/ml,胶乳颗粒发生凝集。根据受检血浆的稀释度可以计算出血浆FDPs含量。阳性增高见于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55.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plasmaprotamineparacoagulation,3p):受检血浆加入硫酸鱼精蛋白溶液,如果血浆中存在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复合物,则鱼精蛋白使其解离析出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单体自行聚合成肉眼可见的纤维状物,此则为阳性。56.原发性纤溶(primaryhyperfibrinolysis)57.继发性纤溶(secondaryhyperbrinolysis)58.血型(bloodgroup):是人体血液的一种遗传性状,各种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某些血浆蛋白在个体之间均具有搞原成分的差异,受独立的遗传基因控制。59.ABO血型物质60.(血型)天然抗体(bloodgroupnaturalantibody):是由一种无深邃的抗原刺激而产生。在自然界非血型抗原所特有。61.(血型)免疫抗体(bl
本文标题:实验诊断学习题集(第二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898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