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JCT6212009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生石灰
民间游戏再放光彩——将民间游戏引入幼儿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问题的提出(一)当前幼儿园一日生活过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幼儿的一日生活是由入园、离园、进餐、睡眠、喝水、入厕、学习、游戏等各种活动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过渡”环节是指幼儿一日生活中各项活动之间的衔接转换是一日各活动中的“驿站”,它是非正式的,是闲散的,自由活泼的。“过渡环节”存在于幼儿一日生活各种活动之间,如教育活动之间、饭前饭后、午睡前后等。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消极等待的现象普遍存在着。一个教学活动刚结束,有些孩子动作快一些,有些孩子可能没完成;有时是有些孩子整理得较快,有些孩子动作较慢;孩子来自每个不同的家庭,连喝豆奶、吃水果都一样有快慢,就连小朋友喝水从第一个倒好水喝完到最后一个倒到水都有一段时间。所以很多时候孩子都是在等待中度过。每次在过度环节幼儿因为无所事事,于是就在教室里跑来跑去、你追我赶,有些还会推推搡搡、打打闹闹,过渡环节纯属放羊式,而这种放羊式的过渡环节最容易发生意外事故,也会造成幼儿过度兴奋,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于是有很多教师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而对过渡环节进行统一的安排,使过渡环节也变得高控制,不断催促幼儿的不尊重幼儿的行为,有些更是强制幼儿,这样就出现了消极等待的现象,同时孩子也缺少了自由、生机和快乐。(二)从目前幼儿园“过度”环节的现状看,迫切需要寻求适宜幼儿的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与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的现象。”“我们培植儿童的时候,若拘束太过,则儿童容易枯;如果让他跑,让他跳,让他玩耍,他就能长得活泼有精神”。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观点。由此可以看出,还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才是当今教育的最终目标。《纲要》指出的“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的角度出发,尊重幼儿主体性,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挖掘“过渡”环节的教育资源,丰富此环节的活动,让幼儿在自主活动中满足身心发展的需要,同时不仅避免了不安全因素而且也避免了幼儿的消极等待。《纲要》指出的“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的角度出发,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三)民间游戏成为幼儿一日生活“过度“环节的活动具有可能性1.游戏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游戏是学前儿童教育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游戏不仅能给幼儿带来童年的欢乐,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游戏符合孩子们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2.民间游戏的魅力我现在已经四十多岁,可是对小时候玩过的游戏还历历在目,有时我们还在谈论小时候玩的游戏,觉得现在的孩子只有成堆的玩具、电视机、电脑、手机,虽然物质上丰富了,可是精神上却没有我们小时候丰富,与同伴一起玩耍的机会少之又少,与同伴交流的机会也越来越少,笑声也越来越少,孩子都是郁郁寡欢,一个人傻笑,沉静在自己的世界里。我国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民间游戏,源远流长的民间游戏,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支瑰丽奇葩,具有简便、易行、经济,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等特点,对增强幼儿体质、开发幼儿智力、丰富幼儿生活具有良好的作用。如果幼儿园能合理地利用民间游戏,将民间小游戏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过度”环节中,那将会发挥特殊的教育价值。民间游戏的玩法很多,如跳皮筋、翻花绳、踢毽子、打陀螺、滚铁环、捉迷藏、老鹰抓小鸡、123木头人、金锁银锁、丢手帕、切西瓜以及各种拍手游戏等。3.民间游戏成为幼儿园过渡环节活动的可能性很多民间游戏没有人数限制,随机性比较大,孩子可以三五成群自由组合,这样孩子在过渡环节中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与同伴一起玩,能真正做到活而不乱,避免“过渡”环节中孩子打打闹闹或由教师统一安排的高控制的不尊重幼儿的行为,能更好地尊重幼儿的权利,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发展水平,个性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基于以上分析,我觉得将“自主、宽松但又有序的”民间游戏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过渡”环节,不仅适合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的特点,而且能让幼儿在宽松自在的环境中,形成活泼、开朗、积极、主动、自尊、自信的健康心理,实现学习与游戏活动的整和,真正做到玩中学,真正理解、尊重幼儿,给幼儿一片自由的天空。二、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民间游戏作为游戏中的一种,是指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俗语称“玩耍”。是指由广大劳动人民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发创编并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游戏,它包括自古流传下来的游戏和现代人根据这些游戏改编而成的游戏。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它不但符合孩子们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而且易懂、易会。它的特点是:广泛性、自由性、竞赛性、趣味性,内容具体生动,形式活泼、轻松。过渡环节是指幼儿一日生活中各项活动之间的衔接转换是一日各活动中的“驿站”,它是非正式的,是闲散的,自由活泼的。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一)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收集一些有趣的民间小游戏,不管是语言方面的还真是动作方面的,只要是生动有趣、孩子喜欢的都行。教师的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收集的一些民间游戏经过改编整理变成更适合孩子“过度”环节玩耍的小游戏,使孩子一日生活中这个被忽视的“过度”环节真正变成孩子最喜欢的、最快乐、最自由的时光,让孩子能不由自主地想玩它、永远记住它。(二)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将民间游戏引入到幼儿一日生活的过渡环节,避免在过渡环节的活动中“管则限”“放则乱”的状况,注重培养幼儿独立、自制、秩序、合作等品质,以及幼儿的养成习惯教育等。组织丰富有趣的民间小游戏活动,在发挥幼儿自主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基础上,使两者产生有益的互动,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使孩子身心获得愉悦的体验。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一)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在游戏活动的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在参加活动时最真实、最典型、最一般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其步骤为“制定计划——实践游戏——观察记录——总结反思”。(个案观察记录、事例观察记录)2文献研究法:学习《幼儿园指导纲要》、《幼儿教育指南》,《民间游戏》以及各种学前教育杂志等,并进行归纳、整理、领悟了解其指导思想。3.观察比较法:通过观察将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并与其他班的孩子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孩子在“过度环节”中的快乐体验以及养成“活儿不乱”的常规。(二)研究步骤第一阶段2014年10月-2015年1月1.制定研究方案和具体计划。2.收集资料,学习并理解相关理论,进行文本资料、网络资料的筛选。3.课题组教师进行开展小班过度环节民间游戏的收集和整理探讨。第二阶段2015年2月—2016年7月1.实践研究方案,收集改编适合中班幼儿的民间游戏方案。2.为中班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的实践活动。3.注意积累、收集资料。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记录分析以及整理探讨。第三阶段2016年9月—2017年3月1.做好阶段小结工作,并不断收集筛选适合大班幼儿特点的民间游戏。2.并根据孩子的兴趣进行改编使游戏的种类更加丰富多样。3.利用家长开放活动等对游戏活动进行展示。第四阶段2017年4—6月1.通过整理、比较,获得各方面对课题研究的资料以及评价。2.整理研究成果资料,撰写研究报告。五、课题研究组成员课题组成员:陈杏琴、张燕以及生活老师等。六、本课题研究期限与预计成果形式本课题研究为期三年,于2017年6月结题,预计成果形式:民间游戏的案例若干;结题论文一篇。
本文标题:JCT6212009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生石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173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