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广播电视业务曹仁义广电网讲课教案
第一部分新闻采访主讲:曹仁义广播电视编辑业务第一部分新闻采访第二部分新闻写作第三部分新闻编辑第四部分新闻评论一、新闻采访的定义和特点1、定义:新闻记者为了获取新闻事实材料,对客体进行的访问、观察、思索和记录等的调查研究活动。2、新闻采访的基本特点是:1、求新性追求新鲜,哪里有新闻记者就往哪里去,新闻记者是“追新族”2、突击性许多采访时间性要求的非常强,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具有突击的特点3、灵活性当采访情况发生变化,要灵活的随机应变4、广泛性采访时应听取各方意见,获取广泛的认知5、持续性当遇到重大活动或者重大事件,新闻采访就具有持续性的特点3、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在符合上述特点的前提下,还有自己的特点:(1)电子传播手段的介入采访过程中摄像机、录音机等设备的介入(2)具有时间的同步性现场直播的存在,使采访和传播同时实现(3)采访方式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的形式由于电子春播手段的介入,采访方式有时就是新闻报道的形式,如录音报道、电视新闻报道(4)记者角色定位更丰富广播电视记者与传统记者相比,他既是新闻传播者,又是现场引导者(5)对设备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电子传播手段的介入使得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依赖于相关电子采录设备(6)对于电视来说,新闻采访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工作的,也就是说,电视采访是集体工作的产物。它不是个人的行为。三、采访前的准备1、政策准备围绕采访题目,了解相关政策,熟悉政策,才能保证现场采访准确、无偏差。2、情况准备围绕采访题目,了解清楚与之先关的各种情况。3、知识准备对采访题目相关的各方面知识应做好准备,采访时才能提出适当问题。4、提问准备关键性的重大问题应在采访前思考好,为采访做好充足准备。5、设备准备:做好设备的维修,保持设备的精良,采访的质量才高,节目才能好听好看。6、计划准备:在采访前应做好相关采访计划。明确采访目的、选题、规模、预算等。四、采访选题的确立1、新闻价值标准新闻价值标准是采访选题确立的客观标准(1)新闻价值的定义:新闻事实对受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吸引力越高,新闻价值越大。(2)判断新闻价值的要素:①新鲜性:新闻价值的首要因素②重要性:选题的内容为广大受众所关注,也为上级领导所重视③显著性:选题内容不同于一般,超出一般,引起关注④接近性:选题在地域上、利益上、心理上与受众关系密切⑤趣味性:选题本身可以使人感到愉快,有趣味,富于情趣,但要注意趣味不等于低俗2、新闻政策标准:新闻政策是确定选题的决定性标准。新闻政策一般包括两个方面:(1)政治标准:从政治上衡量选题内容,伤害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内容不能报道(2)新闻报道思想即报道精神,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随每个时期的传播重点报道3、新闻机构自身定位和编辑方针:新闻选题应根据新闻机构、栏目的自身定位和编辑方针进行确定。五、记者提问记者的提问是新闻采访的中心环节,是记者的基本功。1、记者提问的重要性:案例一:外国记者法拉奇采访邓小平的故事。案例二:年轻记者采访电影演员姜文的案例。案例三:央视记者采访上海一位参加过“五四”运动的老先生。无准备的提问---采访失败;有准备的提问----采访成功;2、记者提问问题的种类:(1)开放型提问:问题宽泛、范围广(2)闭合型问题:有所指,能够明确回答的特定具体问题,主要用于采访开始时3、记者提问的三条原则:(1)礼貌原则:文明礼貌、落落大方、举止文雅(2)平等原则:人格的平等(3)热情原则:记者需保持热情态度。4、提问的十条技巧:(1)要问得准确,便于被访者回答。(2)以闭合性问题为主,适当结合归结性的开放型问题。(3)提问的方式要因人而异。(4)不要明知故问。(5)一次提一个问题为宜。(6)提问时记者说话不要太多,更不要自问自答,炫耀自己,置被访者于无话可说的境地。(7)让被访者讲完话,没讲完时,记者不要抢话。(8)要尽量少提只用“是”或者“不是”来回答的问题。(9)尽量少问只表明情绪的问题。(10)尊重个人隐私和习俗,不该问的不要问。第二部分新闻写作主讲:曹仁义一、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1、符合媒体特点广播电视媒体特点:(1)快速及时,先声夺人(2)线性传播(3)受众广泛(4)具体形象,感染力强(5)转瞬即逝,不留痕迹2、用事实说话(1)使用有形事实去表现无形意见。意见包含在事实中。(2)客观准确。(3)选用典型事实。说服力强。(4)通过再现场景,是把当时的场景拍下来,音响录下来。但反对情景再现。(5)运用背景材料说话。(6)借用同期声来说话。二、新闻的结构1、广播电视新闻的结构的要求(1)结构线索单一(2)层次清楚,避免枝杈(3)突出核心信息2、广播电视新闻常用的外部结构外部结构即外部形态(1)倒金字塔结构(2)时间顺序结构(3)逻辑关系结构(4)金字塔式结构3、广播电视新闻常用的内部结构。(1)标题。用一句话将主体事实说清楚。(2)导语。概括新闻事实,揭示新闻精华。直接式导语,延缓式导语。(3)主体。容纳新闻事实的主要部分。主体对事实加以展开。(4)背景。有助于人们对新闻的理解。对比性材料、说明性材料、解释性背景(5)结尾。新闻要及时收住。事实说完要自然打住,有尾巴要含蓄。三、新闻的要素1、新闻六要素(5个W+1个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何人(who)、何故(why)、如何(how)。2、保证新闻的六要素,保证新闻六要素的正确,即保证了新闻的真实性。四、新闻语言新闻使用的语言叫新闻语言。1、新闻语言的定义这是一种老老实实讲述事情、阐述观点的语言。它要求形象生动,但是不允许像文学语言那样夸张和朦胧。它要求准确严密,但不允许像公文语言和自然科学语言那样死板干巴。它的任务是准确生动地表现事实说明观点。2、当前新闻语言存在的通病(1)分寸感不准确。(2)感性色彩不准确。(3)形容词偏多。极大、广大、隆重的、有力的、可喜的……基本可以删掉。(4)唯心论色彩的词偏多。例:体育解说中的“运气”(5)成语用错。例:美轮美奂(只能形容建筑)万人空巷(形容人们从胡同里走出来,聚集到广阔的地方参加盛大的活动)差强人意(形容事情大体上办的不错)空穴来风(形容有缝就有风,不能当成无中生有)3、广播电视新闻语言的特点。广播电视新闻语言是给人听的。(1)通俗、口语。(2)直截了当,多用短句子。(3)讲究规范,使用普通话写作、播音。(4)朗朗上口,讲究音韵、声感之美。(5)避免误听误解。(6)不可滥用简称。第三部分新闻编辑主讲:曹仁义一、新闻编辑的职责和工作国外新闻界很重视编辑这个行当。编辑岗位是培养大局意识、政策口径意识、各节目的方针定位意识以及训练准确精炼文字能力的地方。1、新闻编辑职责定位新闻编辑工作是对新闻传播活动的“总设计”与“总指挥”,是新闻传播活动的“集大成”和总把关。2、新闻编辑的主要职责是(1)新闻信息的统合对已掌握的新闻信息进行统一整合,给出其传播价值定位,使新闻的社会功能得到有效地发挥。这个统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新闻信息的价值定位过程,也就是编辑对新闻信息的理解与意义揭示的过程。(2)把关①把关是编辑的重要职责。在对新闻信息选择的过程中,采编人员从本媒体的立场、方针处罚,对新闻信息施加影响,这都属于把关范畴。②新闻编辑实施把关的三个定位角度Ⅰ、社会角度定位关注的是媒体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主要体现在对新闻的倾向性及其传播的社会效果的考察上。Ⅱ、专业角度定位关注的是业务水平,以及真实性、准确性、明确性、时效性、组合性等。Ⅲ、传播对象定位关注的是新闻的服务性,即从满足目标听众新闻需求和便于收听、乐于收听的角度对新闻信息作出把关处理。③把关的具体内容Ⅰ政治关把握政策口径Ⅱ事实关真实性、准确严密Ⅲ文字、画面关技术性内容(3)发言新闻编辑“发言”的手法:①间接手法:对传播内容进行选择和组合、内容重点的选择,报道词及标题、提要表达方式与风格的选择,节目的长短和播出时间的选择,节目编排中的位置和其他新闻的配合。②直接手法:写评论3、新闻编辑的具体工作:(1)定选题根据一段时间的新闻政策、社会形势、综合评价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结合节目定位,确定报道的题目(2)作策划根据节目编辑思想,确定一定时期的报道中心与重点,制定出报道史记和规模、方式等传播策略。安排选题计划,以及对重点选题的具体规划与组织实施。(3)选稿件在众多的新闻信息中作出抉择,选择符合节目定位的稿件加以编辑处理。选稿的标准①新闻的标准,看新闻是否真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②社会效果的标准。(4)改稿件按一定要求对原稿做必要的订正、增删、润饰的编辑过程。(5)作标题从新闻稿中选择出内容加以概括,凝练成标题。(6)录制播出广播电视播出的形式:①录播:按事先处理好的内容和先后顺序,加上播音员或主持人的播音与串联,把分散好的节目、稿件。录音合成为完整的一个节目的播出盘,以备播出。②直播:按照现场信号、现场程序进行直播。(7)直播导播编辑有时要担任导播,参与播出操作,掌握现场和各工种的调度,完成直播工作。(8)通联工作编辑人员要保持广泛的社会联系,建立并维持光弹的信息网络,为编辑工作提供方便快捷而可靠的信息资源。四、新闻节目的编排1、新闻节目编排的特点与报纸版面的编排相比,广播电视编排与其主要不同点在于:“报纸是一个面,广播电视是一条线”由于这一特点,新闻节目的编排原则、编排方法有许多独特的要求。2、新闻节目编排的总要求(1)遵循节目方针(2)有大局观念将稿件的重要性放在当前大局中衡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就是当前的大局。(3)注重系统优化根据系统科学的观点,提高节目的整体水平。3、新闻节目编排的技巧(1)“突出重点”原则即头条原则,头条新闻应该是当天最重要的一条稿子。(2)“新闻价值”原则新闻价值高的,往前排,新闻价值比较低的,往后排。(3)“综合”原则考虑稿件的普遍性,注意稿件选择的综合性,选择多行业、多地区、多民族的稿件。(4)“信息”原则新闻中的信息,是指受众预先不知道的情况、动向、知识、经验等。(5)“接近”原则节目从内容到形式,都要贴近人民群众,内容离生活近,离实际近,社会效果自然好。(6)“适当平衡”原则一次节目当中,要适当照顾地区平衡,国际国内平衡、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平衡。(7)“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原则新闻节目稿件排列有“情绪转换”和“衔接谐调”的问题。第四部分新闻评论主讲:曹仁义一、新闻评论的定义和地位1、定义: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作出分析、讲明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或节目样式。2、新闻评论的地位: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的旗帜和灵魂,新闻媒体对重大问题的立场和主张通过其评论反映。新闻评论在新闻传播中具有领导地位。二、新闻评论的特点1、新闻性针对现实当中的新闻事件、社会问题发表的评论文章。2、政治性鲜明的政治性,立场观点必须和执政党相一致。3、群众性除代表执政党,新闻评论还要代表人民群众,新闻评论的主张必须符合众多的人民大众的利益,具有广泛的群众性。4、论理性新闻评论要讲道理,文字内容要饱含意义。5、前瞻性对事物事件发展要具有前瞻性,评论才有力度和深度。6、思想性新闻评论要具有思想性,能够对人民进行启发和导向。三、新闻评论的功能新闻评论在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组织舆论和进行舆论监督方面有着与新闻报道不同的特殊功能。1、解决功能反映人民呼声,实现问题的解决。2、表态功能面对重大问题,新闻媒体通过新闻评论表达态度3、深化功能深入的分析事件,帮助大众理解4、引导功能纠错,引导群众错误的看法向正确方向转化5、协调功能协调不同的看法观点四、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1、三种节目样式①文字评论②谈话类评论节目③特邀评论员口头评论2、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①深入浅出:与媒体自身传播特点紧密相关。②平易亲切:是广播电视评论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③与其他媒介的评论相比,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更加生动。④将抽象的论述性语言与形象的画面语言相结合,用具体的视听形象支撑说理,强化说理内容,烘托评论的感情色彩。五、新闻评论的说理1、新闻
本文标题:广播电视业务曹仁义广电网讲课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191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