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介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介绍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吕庆喆二○○九年八月二十九日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二、指标分类的主要根据三、指标选取的主要原则四、确定目标值的依据五、权重确定六、评价方法七、数据来源八、2000~2007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结果主要内容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又从实际出发,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对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为了科学地反映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为党和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等六个方面研究制定了由23项指标组成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并据此对全国及各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进行了监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监测指标单位权重标准值(2020年)1.人均GDP元12≥314002.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4≥2.5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504.城镇人口比重%5≥60一、经济发展5.失业率(城镇)%4≤66.基尼系数-2≤0.47.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为12≤2.808.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2≤609.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6≥90二、社会和谐10.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3=100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接上表监测指标单位权重标准值(2020年)1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6≥1500012.恩格尔系数%3≤4013.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平方米5≥271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20三、生活质量15.平均预期寿命岁3≥7516.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5≥80四、民主法制17.社会安全指数%6≥100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接上表监测指标单位权重标准值(2020年)18.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6≥519.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2≥16五、文化教育20.平均受教育年限年6≥10.521.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4≤0.8422.常用耕地面积指数%2≥100六、资源环境23.环境质量指数%6=100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二、指标分类的主要根据以上六大部分23项指标,主要是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六个更加”和“四大目标”的要求而分类的。二、指标分类的主要根据将“经济更加发展、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民主更加健全”,分别作为本体系中的第一、二、三、四部分;将“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合在一起作为本体系中的第五部分,可基本满足“六个更加”的要求。二、指标分类的主要根据增加一部分“资源环境”作为本体系中的第六部分,以表示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即“生态更加文明”。之所以进行这一变动,是因为在“四大目标”里面“可持续发展”是作为单独一部分来阐述的。二、指标分类的主要根据将第一大目标分为三个部分,按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分列;将第二、三、四大目标作为本体系的第四、五、六部分。这样,第一部分显得不是过于庞大,整体上看比较协调。三、指标选取的主要原则全面性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同于总体小康,它不仅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还包括政治文明,甚至生态文明。所以指标体系的遴选和确定应当全面考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三、指标选取的主要原则客观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2020年的奋斗目标,实现现代化是2050年的奋斗目标,而实现总体小康则是发展的基础,是奋斗的起点。在选择监测指标时,既要兼顾三者的连续性,又要充分考虑它们不同的内涵,重点在于要充分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水平更高、发展更科学、更和谐”的要求。三、指标选取的主要原则可操作性为了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分析,选取的指标必须具有可操作性,不能片面地追求理论层次上的完美。纳入该体系的各项指标因素必须概念明确,内容清晰,能够实际计量或测算,以便进行定量分析。过于抽象的分析概念或理论范畴不能作为指标引入体系;现阶段还无法实际测定的指标也暂时不予考虑。四、确定目标值的依据依据“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由总体小康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阶段性目标。这个目标介于总体小康与基本实现现代化两个目标之间,时间跨度是21世纪的前20年。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值既要高于总体小康标准值,又要低于现代化标准值,其标准值的确定应当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的规定性。四、确定目标值的依据依据“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如:十六大提出GDP翻二番,而十七提出更高要求:人均GDP翻二番四、确定目标值的依据依据目前世界中等收入国家有关指标的平均水平到2020年,我国经济发展大体上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因此,可以把这些国家有关指标的平均水平作为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准值的参考依据。四、确定目标值的依据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31400元的地区的有关指标的水平我国有部分社会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的人均GDP已经超过31400元。与国外相比,由于这些地区的发展状况更适合我国国情,因而对于确定全国的目标值更具借鉴意义。四、确定目标值的依据整个指标体系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统一整体,各个指标之间是相互制约、协调一致的,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可以根据各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其标准值。四、确定目标值的依据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期望与可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向往的美好社会,我们当然希望每个指标都尽善尽美。但如果我们确定的目标无论怎样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的话,也就失去了确定目标的意义。因此,标准值的确定必须同时考虑期望与可能性,应该是一个经过艰苦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五、权重的确定权重是根据德尔菲法+循环法确定的。其特点是:在集中专家经验和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各指标的权数,并通过不断的反馈和修正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这种构权方法的基本步骤是:五、权重的确定第一步:选择专家。一般情况下,选本专业领域中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较深理论修养的专家10~30人左右,并需征得专家本人的同意。五、权重的确定第二步:将待定权数的25项指标和有关资料以及统一的确定权数的规则发给各位专家,请他们独立给出各指标的权数值。第三步:回收结果并计算各指标权数的均值与标准差。五、权重的确定第四步:将计算的结果及补充资料返还给各位专家,要求所有专家在新的基础上重新确定权数。若部分权重的分歧度低于标准值时(在中间几轮经常遇到),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要求专家对全部加权对象进行再赋权;另一种方法是将这些“满足控制要求”(分歧度低于标准值)的评权对象从评权对象集中“取出”,只征询专家们对“尚未统一意见”(分歧度高于标准值)的评权对象的权重。五、权重的确定第五步:重复上述第三步和第四步,直到各指标权数与其均值的离差不超过预先给定的标准为止,也就是专家们的意见基本趋于一致,并以此时各指标权数的均值作为该指标的权数。监测指标指数(实现程度)计算方法正指标指数计算方法正指标共有14个,即人均GDP、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平均预期寿命、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社会安全指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平均受教育年限和环境质量指数。其指数计算公式为:1100%iiixzx,其中iz为ix的无量纲化值,ix为实际值,1ix为标准值。1100%,100%iiixzx 若取六、评价方法逆指标指数计算方法逆指标共有3个,即恩格尔系数、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单位GDP能耗。其指数计算公式为:1100%iiixzx其中iz为ix的无量纲化值,ix为实际值,1ix为标准值。1100%,100%iiixzx 若取六、评价方法区间适度指标的指数计算公式区间适度指标共有6个,即失业率(城镇)、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和常用耕地面积指数。其指数计算公式为:12221111112221111110,,221100%,()()()100%iiixmmqmqmxxxmqqmqmqmz如果,如果,122222222222222222,221100%,2()()()iixqqqmqmxxxqmqmqmqm如果,如果其中iz为ix的评价值,ix为实际值,12[,]qq为指标ix的目标区间值,1m、2m为指标ix的一个允许下、上界限值。六、评价方法区间适度指标实现程度计算例子: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目标为:100允许下限为:80允许上限为:120100120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无量纲化函数图象100(100,100)80XY六、评价方法总指数和类指数计算方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指数计算公式为:231iiiFwz各类指数计算公式为:/jjjjnnjiiiimimFwzw其中:iz为ix的无量纲化值,ix为实际值,iw为指标ix的权数,计算时需要将百分数换成小数,jF为第j类指数,jm为第j类第1个评价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序数,jn为第j类最后1个评价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序数。六、评价方法监测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各省(区、市)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七、数据来源除以上数据来源外,还有一些数据是通过有关资料估计而得的,如:基尼系数、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等指标均为估算数。另外,因计算平均受教育年限、平均预期寿命需要大样本数据,所以只有在逢0年份国家进行人口普查、逢5年份进行1%人口抽样调查时才能得到大样本数据,计算出平均受教育年限、平均预期寿命数值,其他年份数值只能通过插值估算。七、数据来源八、2000~2007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结果(一)总体进程呈稳步上升趋势,但六大方面23项指标实现的难易程度存在一定差距八、2000~2007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结果•2000~2007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逐年加快,实现程度从59.3%稳步提升到72.9%;•平均每年增加1.95个百分点。(一)中国总体进程•其中,2007年经济发展的实现程度为65.5%,比2000年提高15.2个百分点;•社会和谐的实现程度为71.3%,比2000年提高13.8个百分点;•生活质量的实现程度为78.3%,比2000年提高20.0个百分点;•民主法制的实现程度为93.2%,比2000年提高8.4个百分点;•文化教育的实现程度为67.3%,比2000年提高11.8个百分点;•资源环境的实现程度为72.0%,比2000年提高6.4个百分点。(一)中国总体进程0.020.040.060.080.0100.0实现程度(%)全国总指数59.360.261.663.064.767.370.072.9经济发展50.352.254.456.358.260.462.865.5社会和谐57.559.657.156.159.863.267.771.3生活质量58.360.762.965.567.771.575.078.3民主法制84.879.981.482.583.185.289.393.2文化教育55.557.159.661.362.564.165.367.3资源环境65.664.966.668.267.769.370.372.0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一)中国总体进程•在23项监测指标中,2007年实现程度在90%以上的共有8项指标,其中城镇调查失业率、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和耕地面积指数已在目标之内
本文标题: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296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