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大学语文复习总结(成人高考)
2018专升本《大学语文》教材复习总结By陆*为教材标注精读文章;标题底纹表示近期未曾考过的篇章补充:2018年考的是李将军列传爱尔克的灯光灯下漫笔议论文知识1.*季氏将伐颛臾出自《论语》(先秦时期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孔子,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文章主旨孔子针对“季氏将伐颛臾”一事,申述了反对季氏武力吞并颛臾的理由,批评了作为季氏家臣冉有、季路的失职,反映出孔子反对贪欲,反对战争,认为人臣应恪尽职守,提倡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等一系列政治主张。本文以驳论为主,破中有立。采用了比喻、排比、反诘(反问,起强调作用),呼告等多种修辞手法。论证方法有用演绎论证法。成语“既来之则安之”“分崩离析”延伸成语“祸起萧墙”“开柙出虎”“季孙之忧”2.*寡人之于国也出自《孟子》(孟子,名珂,战国时期思想家,与孔子同属儒家学派,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宣扬王道,劝导统治者施恩于百姓,保民而王)文章主旨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具体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根本措施和统治者应持有的正确态度,从而表现了孟子的王道仁政思想。论点即为“实行仁政,斯天下之民至焉”。本文论证技巧高超,用“五十步笑百步”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属类比论证。说理中多采用排比(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气势)、比喻(形象生动)等修辞手法。3.*秋水(节选)出自《庄子》(庄子,战国时宋国人,思想家,和老子同属道家学派),在先秦散文中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文章主旨本文通过河伯和北海若的对话,阐明了一个道理: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一切大小、多少都是相对的,个人的认识和作用都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十分有限,不可自多。启迪:学无止境,认识无止境,因此不能满足,应努力进取。本文是一篇以对话方式展开说理的论说文。通篇采用寓言形式说理,增加了文章的文学性。论证上,多用比喻、排比、对偶、反诘等修辞手法,方法有;类比、对比、归纳论证法。4.大同出自《礼记》(成书于西汉中期,是儒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大同,大团结大和谐社会)本文主旨孔子阐述“大同”“小康”理想社会,以表达对当时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社会极端不满,对“克己复礼”重建“大同”“小康”社会的美好憧憬。本文艺术特点正反对比,两相对照修辞手法运用排比,增强气势5.*谏逐客书作者李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本文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是李斯写给秦始皇的奏章,是一篇论说文。本文中心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本文始终运用正反并论、利害对举的对比论证方法,将秦国四位先君使用客卿强国与现今秦王逐客做对比,指出秦王重物轻人是错误的。这里还用了归纳论证法。修辞手法:大量采用了排比、对偶,具有局势的对称美和音调的节奏美,音韵铿锵,句子长短错落,形成一种不可遏制的气势。6.陈情表作者李密西晋此文属于奏文一类本文主旨亡国之臣李密面对新朝天子的征召,地方官的催逼,冒着不与新朝合作的风险,婉转陈情,向晋武帝陈说了自己与母亲刘氏相依为命,不能为官的苦衷。采用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论证方式夹叙夹议,以情动人,骈、散结合的文体特点,整齐的四句形式,读起来郎朗上口,增强了表现力,不显得呆板。成语“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调、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皇天后土、急于星火”来自于此7.*五代史伶官传序文章选自《新五代史》,是一篇序文,也是一篇史论作者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醉翁亭记》、《秋声赋》、《五代史伶官传序》散文创作名篇,清沈德潜评此文云“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文章主旨指出一个王朝的盛衰存亡,主要决定于人事,吸取教训,防微杜渐,力戒骄纵,表现了作者作为历史学家和政治家的卓越识见。文章内容唐庄宗宠幸伶人而招致灭国亡身运用了对比手法(唐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对比),史论结合。本篇名句《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8.答司马谏议书这是一篇书信体的驳论文,作者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时期杰出政治家思想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有力推动者,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成就《临川先生文集》)。驳论对象是谏议大夫司马光,其为王安石变法主要反对者。文章内容:此文有理有据的驳斥了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的指责,批判了士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表现了作者坚持真理、坚持改革的决心和勇气。艺术特点:语言委婉有力,却柔中带刚驳论角度:驳斥论点运用典故“盘庚之迁”(针对“致怨”的指责)9.*论毅力作者梁启超(与康有为共同领导了“戊戌变法”),本文写于1902年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文章主旨:“有毅力者,反是者败”成败的关键在于有无毅力艺术特点:正反对比、类比论证法修辞手法大量运用了比喻、层递:如操舟为喻;有两处使用了层递方法。10.*灯下漫笔作者鲁迅选自杂文《坟》1925.04是一篇文艺性政论文。鲁迅,原名周樟寿,后取名周树人。“鲁迅”是在1981.5在《新青年》上发表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代表作短篇小说三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一部《野草》;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杂文集16部,如《坟》、《南腔北调集》文章主旨将历史总结和现实分析结合起来,揭露了当时的复古思潮、彻底否定了过去的两种时代,在否定了保守苟安、容易满足的国民劣根性的基础上,号召和激励青年人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变革历史,变革现实,开创“第三样时代”的历史革命。本文采用多方论证方法以生活事件、历史事件、文献典籍为论据。善于运用形象化的手法,将事物的本质表现的更淋漓尽致、触目惊心。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反问等增强作品议论的气势和讽刺性。11.谈时间作者梁实秋文章选自代表文集《雅舍小品》(散文和随笔的合集),是奠定作者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地位的一部作品。梁实秋(1903-1987)1927年与徐志摩等人创办了《新月》刊物,是“新月社”最早的成员之一。著名的散文家和翻译家,代表作《雅舍小品》《实秋杂文》《槐园梦忆》,翻译《莎士比亚戏剧集》等。梁实秋在20世纪30年代初文学界关于文学的阶级性论争中,与左翼作家、鲁迅等人发生争论,鲁迅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一文就是正对他的。文章主旨提出了时间固然是生命和金钱,但如何打发时间却反应了不同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提出了大家要珍惜时间,要正确的看待时间的价值问题。提出思考是选择“以心为形役”还是“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不朽”的问题艺术特点比较论证和归纳论证并用还包含类比论证(比较论证中的一种)引证法;善于运用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来说理论事;语言平和典雅。12.*论快乐作者钱钟书本文选自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是一篇随笔。钱钟书,中国现当代著名的学者、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围城》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讽刺小说。文章主旨“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和“快乐由精神来决定”的人生哲理艺术特点善于使用比喻和警策语使得文章说理显得生动,有说服力。13.选择和安排作者朱光潜本文选自论文集《谈文学》(1946),是一篇谈写作经验的议论文。朱光潜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主要论著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文章内容关于写文章所要注意的问题阐明了三个要点1.构思最重要问题不是搜寻材料,而是有了材料后如何选择和安排。2.写文章容易犯的错误是不知选择和不知安排,只求面面俱到,分不清主次。正确的方法就是突出主旨,切中要害。3.“学无定法”“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艺术特点广征博引,具有说服力。运用了类比推理方法。其他还有引证法以及对比法。14论学问作者培根选自《培根论说文集》是一篇有关学问的论说性随笔。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16世纪哲学家、散文家。最主要代表作是这本由58篇短文组成的《随笔》,中文译名《培根论说文集》,这部作品开创了英国随笔写作的范例。他曾用拉丁文写了《论工具》一书为英国经验论哲学的创立作出了贡献。文章主旨“论说学问的用途、治学目的和治学方法以及各种学问对人精神的影响和作用”阐明读书治学是“要以能权衡轻重、审查事理为目的”。强调读书为学的重要性。艺术特点论述简明扼要用词精辟、洗练善于运用警语式语言来阐述深刻的道理,体现了作者对学问的真知灼见。修辞手法比喻、排比(此处作用增强说理性)记叙文知识15*郑伯克段于鄢出自《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擅长表现战争和刻画人物,相传为左丘明所著。文章内容春秋初年,郑国公族内部为争夺君位而进行斗争的故事。作者本意在讽刺双方的同时,揭示“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理,并且宣扬了孝道。16冯谖xuan客孟尝君出自《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编订者是西汉刘向本文记叙了冯谖在孟尝君门下做食客期间为主人出谋划策奔走效劳的故事。文章内容通过冯谖为孟尝君出谋划策、焚券市义、经营三窟、巩固政权的故事。赞扬了冯谖深谋远虑有胆有识聪明果敢的政治才能。焚券市义中蕴涵着“民本”的思想,具有积极意义。艺术特点欲扬先抑人物形象鲜明生动17*李将军列传出自《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文中李广是汉代抗击匈奴的爱国名将。18*张中丞传后叙作者韩愈(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此文是韩愈为李翰《张巡传》写的一篇后记。文章主旨针对当时社会上所流行的对张巡、许远等人造谣中伤的言论,为他们辨明,愤怒斥责了诽谤者的谬论。艺术特点有叙有议善于塑造人物形象气势雄壮充满激情。19*种树郭橐驼传作者柳宗元选自《柳宗元集》是一篇带有寓言性质的传记散文。柳宗元中唐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韩愈并称“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代表作《封建论》《段太尉逸事状》等《种树郭橐驼传》写于参加王叔文变法时,表现了作者改革政治的愿望。本文主旨借郭橐驼种树的成功经验,来指出为政一定要顺其天性、不要人为破坏百姓的正常秩序。对于那些那些“好烦其令”的昏庸官吏极其扰民政治,提出警戒。艺术特点最大特点用了类比的方法,以种树之道,移之官理;另两个特点是对比的方法的使用以及采用了大量对话。选材以小见大,平凡的种树中寄寓了深刻的哲理和治民之道。20报刘一丈书作者宗臣此文是一篇书信体的记叙文。作者为明代“后七子”之一。其散文成就最高。文章主旨刘一丈信中称赞作者“上下相孚才德称位”作者借题发挥对明代官场中“上下相孚”的内情做了深刻揭露,尖刻讽刺了“干谒者”奴颜婢膝的丑态、“权者”虚伪贪婪的丑恶嘴脸和门者的狐假虎威。反映出明代官场的黑暗腐败。艺术特点:借题发挥注重细节对比强烈21马伶传作者侯方域本文是明末清初著名诗文作家侯方域所写的一篇人物传记。侯方域,明末清初著名诗文作家,明末参加复社。他能诗善文,部分作品反应了明末清初的现实生活。有《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诗集》。文章内容主要记叙了明朝著名演员马伶和李伶的两次较量中马伶先生后摆的过程。文章三重主旨1.一个人事业上想取得成功要有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精神2.在艺术原理上,说明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的成功源于生活实践。3.在政治上,婉转讥讽了超重权奸。艺术特点结构安排颇具特色,欲扬先抑;倒叙方式;比较衬托善于运用侧面描写渲染演出效果衬托演员演技及人物性格;三重主旨22往事(一之十四)作者冰心本文选自冰心散文集《往事》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写景散文。冰心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擅长写散文,立意新颖、构思精巧,语言典雅飘逸、清丽淡远。冰心生平:五四运动爆发后,冰心弃医从文,1921文学研究会在京成立,她是成员之一。冰心是“五四”以来著名的女作家。她走上文坛是以问题小说起步的。代表作:《繁星》(1923.1第一部诗集)、《超人》(第一部散文和短篇小说合集)《春水》《寄小读者》《去国》《姑姑》《冬儿姑娘》文章内容通过作者在一次夏夜纳凉和弟弟们谈海、咏梅的谈话中,启发人们培养大海的品性,号召大家做个“海化”的青年。文章主旨反映了作者在五四运动后不满黑暗现实,积极思考人生,追求光明和理想,要做个富有进取精神的有为青年的思想情绪。艺术特点1
本文标题:大学语文复习总结(成人高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355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