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 安全经验分享(雷雨季节预防雷电伤害)
安全经验分享雷雨季节预防雷电伤害SEH2017年7月1一、相关知识SEH雷电伤害简介:据相关资料,每时每刻世界各地大约有1800个雷电交作在进行中。它们每秒钟约发出600次闪电,其中有100次袭击地球。全世界每年有10000多人惨遭雷击,其中我国每年的人员伤亡就达到3000多人,经济损失上百亿元。2一、相关知识SEH雷电背后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三峡水电站,电站装机总容量为1820万千瓦,只有一次雷电功率的千分之一。在万分之一秒的时间里,遭遇雷击者的身体都暴露在数万安培电荷之下,足可给数十亿盏灯泡提供短暂的电力。被雷电击中,电流会穿越人体进入地下,约有10%的人就此停止心跳。3一、相关知识SEH从我国近30年的气象资料看,雷电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日益严重,具有发生频次多、范围广、危害严重、社会影响大的特点。雷电灾害已成为危害程度仅次于暴雨洪涝、滑坡塌方的一大气象灾害。4二、事故经过SEH2007年5月23日16时34分重庆市开县义和镇兴业村小学突遭雷击,造成7名小学生死亡、44名小学生受伤,其中5人重伤。通过分析,此次雷电事件之所以能造成这么大的人员损失,主要由于气象、地理地形、环境、自身防雷的等四个方面的特殊因素造成的雷击事故。5SEH天气背景:发生事故时段,教室处于强雷暴天气控制区域范围。2007年5月23号这天从下午两点钟到晚上二十四点,开县十个小时一共发生雷闪268次;在下午四点到四点半,兴业村小学附近六公里范围之内就集中发生了162次雷击闪电。三、原因分析6地理地形:教室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及其建筑物自身性质容易遭受雷击。重庆开县兴业村小学是一个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老学校,独自立于一个山岗之上,位置突出,周围有水田和水塘。7这个学校共有四间教室,都是平房建筑,墙壁斑驳,分立校园两侧,两排教室中间夹着一个狭小的院子,只有半个篮球场大。兴业村小学位置突出、周围又有水田和水塘等种种因素都增加了雷击事故发生的几率。8环境:距离发生雷击事件的四、六年级教室两米左右有一排三棵大树,大树足足有20多米高,由于该大树的存在,也增加了教室遭受雷击的概率。教室无防雷装置:教室无安装任何防雷装置,而且教室窗户只由螺纹钢架构成,未做接地处理,且窗户上没有玻璃,完全处于敞开状态,球形雷很容易从窗户进入室内,导致人员伤亡。9结果:兴业村小学遭受多次雷电闪击,并伴有球形雷的发生。当雷电直接击中教室金属窗时,由于该金属窗并未接地,雷电流无处泄放,而靠近窗子的学生就成了雷电流放入地面的通道,雷电的电效应和热效应导致人员出现伤亡。SEH10四、预防措施夏季是暴雨天气的多发时节,雷电一般就产生于暴雨之中。虽说雷雨天气较为常见,但是我们不能轻视它的危害。雷电发生时,雷电波会沿着架空线路和金属管道侵入屋内损坏设备,严重的还会危及人身安全。所以了解夏季防雷电知识十分重要。那么,夏季如何防雷电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雷雨天气如何预防雷电事故。SEH11SEH建筑物如何防雷?1、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带)或避雷针或由其混合组成的接闪器。避雷网(带)应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10m×10m或12m×8m(网格密度按建筑物类别确定)的网格。所有避雷针应采用避雷带相互连接。2、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18m(引下线间距按建筑物类别确定)。当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设引下线,但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18m。3、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防直击雷接地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并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当不共用、不相连时,两者间在地中的距离应符合要求,且不小于3m。科学预防避免发生雷电事故!!!四、预防措施12SEH室内人身防雷击的预防措施?科学预防避免发生雷电事故!!!四、预防措施(1)不要开敞门窗。(2)不要淋浴冲凉和触摸金属管道。(3)不要靠近建筑物的外墙、电气设备,不要打电话。13SEH户外人身防雷击的预防措施?科学预防避免发生雷电事故!!!四、预防措施(1)不宜进入临时性的棚屋、岗亭等无防雷设施的低矮建筑物内(2)不宜躲在大树底下避雨。如果万不得已需要在大树底下停留,则必须与树身和枝叶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且应尽可能下蹲、并拢双腿。(3)不宜在旷野高举雨伞、铁锹、钓鱼竿、羽毛球拍等物,因为这样更容易成为雷击的目标。14SEH户外人身防雷击的预防措施?科学预防避免发生雷电事故!!!四、预防措施(4)不宜在水面或水陆交界处作业,如钓鱼、划船、游泳等。(5)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6)不宜停留在建筑物的顶上。15SEH16
本文标题:安全经验分享(雷雨季节预防雷电伤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436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