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8届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南京金陵中学三校5月联考
三校联考语文试题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与众多欧西事物的“迁地弗良”不同,文学史这一著述形式进入中国以后,很快便▲,而今已经变得枝繁叶茂。欧洲十九世纪兴盛一时的文学史,在十九世纪末遭遇了来自审美主义的▲;二十世纪中叶,在美国学院占据主流的“新批评”更是公然拒绝文学史;尽管后来随着文学社会学、接受美学、新历史主义等研究路径的展开,文学史一度有复兴之势,但对这一学科进行理论反思的声音,一直▲。A.落地生根置疑不绝如缕B.入乡随俗质疑若隐若现C.落地生根质疑不绝如缕D.入乡随俗置疑若隐若现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3分)A.为促进广大同学自觉养成文明排队、有序就餐、遵守公共秩序规则,现长期面向全校招募食堂引导志愿者。B.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准备设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以便成员单位及时应对并了解在抵抗山区生态灾害时可能遇到的危险。C.专家表示,我国房地产今后一段时间还将保持稳健发展的势头,仍是国人投资、抵御通胀的主要手段。D.历史上看,现代西方人是罗马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直接后裔,跟古希腊文化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但是他们甘愿宣称自己是希腊文化之子。3.学校举办对联展览,下面是某学生收集的四副对联,对联与人物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②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③世事洞明皆儿女情事,人情练达即释道真理。④功名事业清流山,道德文章丰乐亭。A.①老舍②李白③曹雪芹④韩愈B.①鲁迅②李白③曹雪芹④欧阳修C.①鲁迅②柳永③庄子④欧阳修D.①老舍②柳永③庄子④韩愈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颇有意味的是,▲。因而这次乌镇大剧院上演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对于当下的我们有特殊的意义。①今天,在“80后”以降的女青年那里②他们常常引用这句话以标榜自己的个性③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奥涅金曾经被一些知识分子引为同道④“谁生活过,思想过,谁就不能不在灵魂深处厌倦人群”⑤奥涅金甚至被唤作“渣男”⑥这两极的态度映衬出时代价值观的巨大分野A.③④②①⑤⑥B.⑥③④②①⑤C.⑥①⑤③④②D.①⑤③②④⑥5.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近日拜读了您的大作,我心中有了一种醍醐灌顶之感。B.欢迎各位高朋,请大家尽快入座,演出马上开始。C.仁兄初次莅临舍下,小弟招待多有不周,还望海涵。D.你发给我的文章我已经看了,并润色了其中的一些段落。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再上龚舍人书王安石安抚舍人阁下:前日所与某言者,不过欲计校仓廪..,诱民出粟,以纾百姓一时之乏耳。某之所欲言者,非此之谓也。愿毕.其说,阁下其择焉。某尝闻善为天下计者,必建长久之策,兴大来之功。当世之人,涵濡盛德,非谓苟且一时之利,以邀浅鲜之功而已。夫水旱者,天时之常有也。仓廪财用者,国家常不足也。以不足之用,以御常有之水旱,未见其能济焉,甚非治国养民之术也。伏自庆历以来,南北饥馑相继,朝廷大臣,中外智谋之士,莫不恻然不忍民之流亡殍死,思所以存活之。其术不过发常平、敛富民,为饘粥之养,出糟糠..之馀,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而死者白骨已被野矣。此有惠人之名,而无救患之实者也。昔者梁惠王尝移粟以救饥馑,孟子论而非之,所谓“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若夫治不由先王之道者,是徒善、徒法也。且五帝..、三王之世,可谓极盛最隆,亦不能使五谷常登而水旱不至。然而无冻馁之民者,何哉?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之备也。某历观古者以还,治日常少,而乱日多。今宋兴百有馀年,四境之远者至万馀里,其间可桑之野,民尽居之,可谓至大至庶.矣。此诚旷世不可逢之嘉会,而贤者有为之时也。今朝廷公卿大夫不以此时讲求治具,思所以富民化俗之道,以兴起太平,而一切惟务苟且,见患而后虑,见灾而后救。此传所谓“毂.既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某于阁下无一日之好,论其相知,固已疏矣。然自阁下之来,以说干.阁下再矣。某固非苟有觊于阁下者也。某尝谓大丈夫有学术才谋者,常患时之不遭也;既遭其时,患言之不用也。今阁下势在朝廷,不可谓时不遭矣;居可言之地,不可谓言不用矣。某故感激而屡干于左右者,以此。阁下其亮之。某再拜。(选自《王文公文集》,有删改)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愿毕.其说,阁下其择焉毕:全部B.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原:本来,原本C.可谓至大庶.矣庶:众,众多D.以说干.阁下再矣干:求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仓廪,文中指仓库中的粮食,古代仓廪是储藏粮食的仓库。B.糟糠,文中指共患难的妻子,古代糟糠是指酒糟和谷皮。C.五帝,我国上古神话中的五个部落首领,黄帝是其中之一。D.毂辐,我国古代车辆的两个构件,毂是车轮中心的圆木。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⑴当世之人,涵濡盛德,非谓苟且一时之利,以邀浅鲜之功而已。⑵某尝谓大丈夫有学术才谋者,常患时之不遭也;既遭其时,患言之不用也。9.请概括王安石写作本文的原因。(4分)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10〜11题。次韵柳子玉《过陈绝粮》二首其一①苏轼如我自观犹可厌,非君谁复肯相寻。图书②跌宕悲年老,灯火青焚语夜深。早岁便怀齐物③志,微官敢有济时心。南行千里何事成,一听秋涛万鼓音。注:①熙宁四年,柳子玉谪官寿春,舟过陈州,以诗赠子由,苏轼与苏辙均在陈州,于是苏氏兄弟均步柳诗原韵分别作诗回赠。本诗就是苏轼回赠柳子玉的两诗中的一首。②图书:本指书籍图谱等文献。这里指文章。③齐物:整顿,使物齐整。10.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苏、柳之间感情之深,结合这首诗分析。(5分)11.请赏析尾句“一听秋涛万鼓音”的妙处。(6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⑴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思其反。(《诗经•卫风•氓》)⑵夫列子御风而行,▲,旬有五日而后返。(庄子《逍遥游》)⑶▲,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⑷▲,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⑸边庭流血成海水,▲。(杜甫《兵车行》)⑹▲,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苏轼《定风波》)⑻冷眼向洋看世界,▲。(毛泽东《七律•登庐山》)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清水里的刀子(节选)石舒清①四十日①的前三天,晨光给高高的树梢上淡淡地涂了一抹金色。无数的麻雀在巨大的树冠里异常激越地吵着,让人的心里荡开一粼一粼很温馨的银波。马子善老人正在离树冠较近的高房子里精心的粘《古兰经》,经典历时久了,纸质已经泛黄,而且轻若鸿毛,但上面的字迹却似愈加清晰。②突然耶尔古拜跑上来有些焦灼地说,老牛吃也不吃了,喝也不喝了,昨夜里放在槽里的清水与鲜草原模原样地放着。马子善老人的心强烈地一动,匆匆随儿子来到了牛棚。牛棚里很干净,有着一种令人感动的牛粪气息。牛安静端庄地站在那里像一个穿越了时空明澈了一切的老人。它依然在不缓不疾、津津有味地反刍着,它平静淡泊的目光好像是看见了什么,又像是什么也无意看。它的肚子明显有些瘪。③大,你看,这水,它一口都没喝,还有草,都没吃。儿子有些焦灼地说,大,是不是……他知道儿子要说什么,他的鼻腔深处强烈地一酸,喉头处像硬硬地梗了一个什么硬物,他觉得自己的泪水带着一股温热迅疾地流下来了,他连忙转过头,有些踉跄地疾疾地走了出来。终于呜呜咽咽地哭出来了,心像一个大海那样激情难抑,心里满满地都是感动。他觉得有些罪过,把这么了不起的一个生命竟忽略了,竟像畜生那样役使了它几十年。想起犁地时候他打在它背上的鞭子,他觉得愧疚而难过,如果谁用鞭子打他相同的数量以示惩罚,他一定会很乐意很感激的。还想起一件事来,那就是牛一边拉着犁走一边扬起尾巴拉粪,当时觉得没什么,渐渐就觉得这真是过于残忍了,我们人连一个拉粪的机会都不会给它,在它拉粪的时候我们还不放过它,还在役使它——哪里知道它竟是这样一个高贵的生命!④马子善老人又想起记得老人们都讲过的,说牛这样的生命是大牲,如果举念端正,把牛能用到好路上,那么,这头牛在献出自己的生命之前,会在饮它的清水里看到与自己有关的那把刀子,自此就不吃不喝了。显然,这头不吃不喝的老牛是看到自己的那把刀子了,就在它面前的那盆清水里看见了。马子善老人真切地觉到一种难言的强烈的震动,他那样不能自禁地要为此流一些眼泪。⑤过了一天,过了两天,牛还是不吃,牛肚子触目惊心地瘪了下去。但牛依旧静静地立着,双眼微闭,依旧在轻轻地反刍着。没有什么可以质疑的了。这了不起的生命,它竟然这样的韬光隐晦,竟为人役使地度过了自己艰辛的一生。马子善老人心里有了一种驱之不散的肃穆。只要他一闭眼,在他内部的视野里,就有一盆清得让人像涟漪那样微微颤栗的水,在这水里,慢慢就会生出一把世所罕见的刀子,在清水的深处像一种暗藏的秘密那样不断地向你闪悠着银光。马子善老人感恩地点着自己的头,泪水在他的脸上流着,他喃喃说,你比我强,你知道你的死,可是我不知道。他记得老人们讲过,像牛这样的大牲,看到清水里的刀子后,就不再吃喝,为的是让自己有一个清洁的内里,然后清清洁洁地归去。原来是这样的一种生命!这两天里,飞散的麻雀又聚在树梢上了,马子善老人把翻阅破了的经典精心粘好,放在桌面上,大大的玻璃窗上,阳光照进来,像金子那样的阳光落在大大的桌面上,落在摊开的古老的经典上。⑥明天就是四十祀日了。⑦夜里星星密缀了天空,使整个天空显得沉甸甸的。没有风,偶或撞到极细微的一丝,倒给人一种担心与警觉。夜深的时候,马子善老人顶着满天星光悄然钻到牛棚里去,直到寺里喊邦克②时才钻出来,他的脸有些苍白。耶尔古拜已经起来扫院子了。马子善老人对他说,家里的事你看着弄吧,我去县上买些调料之类的东西。⑧一直到日落,他才回来,他的脸有些苍白,他先到牛棚里转了一圈,然后他像是下了一个决心,他走进门里去了,但是他很快站住了,他看见一个硕大的牛头在院子里放着,牛头正向着他,他不知道牛的后半个身子哪里去了。他觉得这牛是在一个难以言说的地方藏着,而只是将头探了出来,一脸的平静与宽容,眼晴像波澜不兴的湖水那样睁着,嘴唇若不是耷在地上,一定还要静静地反刍的。⑨他有些惊愕,他从来没见过这么一张颜面如生的死者的脸。[注]①四十日:亡人安葬后第四十天忌日。此前,马子善老人的老伴去世,要在四十日杀牛祭奠。②邦克:何拉伯语的中文音译词,伊斯兰教法学的一种概念,又称为宣礼、唤礼,是提醒和召唤人们做礼拜的专用念词。13.联系文章的第⑤节,简要分析标题“清水里的刀子”的含义。(4分)14.文中的马子善老人,在最后见到牛被杀之前,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4分)15.结合全文,分析第⑤节画线句子“原来是这样的一种生命!”的内涵。(6分)16.这篇小说在极简洗练中蕴藏哲思,试从“哲思”角度,对小说主旨作探究。(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论“入迷”茅盾①有多种多样的“入迷”。②吉诃德①先生看武侠小说把一份家产几乎看光,还嫌不够,还要出去行侠,终于把一条老命也赔上。这是“入迷”的一种。③《红楼梦》上香菱学诗,弄得茶饭无心,梦里也做诗。这也是“入迷”。但据说香菱居然把诗做好了。④乡间有伧夫②读《封神榜》,搔头抓耳,心花大放,忽开窗俯瞩,窗下停有馄饨担,开了锅盖,热气蓬蓬直上;伧夫见了,遽大叫道:“吾神驾祥云去也!”跨窗而出,把馄饨担踹翻了。这又是一种的“入迷”,然而程度远在吉诃德先生之下。⑤吉诃德先生的“入迷”,结果是悲剧。乡间伧夫的“入迷”,结果是喜剧。香菱的“入迷”,结果不悲不喜,只成了一篇平凡的故事。⑥就“入迷”而论,吉诃德先生实在是伟大的:你看他始终不动摇。乡间伧夫那一幕喜剧,叫做一时发昏,也许他赔偿了馄饨担以后就发誓不再看《封神榜》了。但当他高叫“吾神驾祥云去也”,而且撩衣跳窗的时候,他那态度倒也是“严肃”的,他确实“走进了《封神榜》”,不自知其非书中人了!至
本文标题:2018届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南京金陵中学三校5月联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455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