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性取向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组员:李雨琪、梁瑞、曹政、李雨冰、高咏欣、关漪琪、吕伟瑞“性取向”亦称性取向、性指向、性位向,是指一个人在情感、浪漫、与性上对男性及女性有何种型态的耐久吸引。几十年的研究表明,性倾向是个程度渐进的连续概念(有如肤色),每个人的性倾向位于从“只对异性感兴趣”到“只对同性感兴趣”之间的某个位置。通常,性倾向被归为三类:异性恋(对异性产生浪漫情感与性的吸引)、同性恋(对同性产生浪漫情感与性的吸引)、双性恋(对两性均能产生浪漫情感与性的吸引)。此外,亦有无性恋的概念(对两性均无浪漫情感或性的吸引)和二禁恋(只对二次元世界的人产生浪漫情感与性的吸引)。性倾向的多样情况,在人类历史和世界不同国家与文化中都有描述。LGBTQLA: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对同性恋有疑问的人,双性人,无性恋。泛性恋(Pansexual)是一种性行为或性倾向,指对任何性别皆可能产生身体吸引或爱慕情绪。在文字上的解释,双性恋因其首字双而着重于对男、女两性的恋慕,而泛性恋则不强调恋爱对象的性别。在这个解释之下,泛性恋亦包含对不被认为属于两性人种的吸引。现今的同性恋者越来越多,然而是什么决定了他们的性取向呢?究竟性取向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是不可变的还是可选择的?有些人认为同性恋是一个学习行为,但也有人认为,如果同性恋是一种学习行为的话,应该可以通过让同性恋者学习异性恋者的性觉醒、性刺激和性行为来改变同性恋取向,但这事实上是很困难的。决定性取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童年影响生理因素同性取向基因因素大脑因素家庭因素童年影响研究者,尝试解答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人的童年,来判断他们将来的性倾向的吗?童年就有线索可循的吗?我们知道,即使摒除文化或社会因素,平均来说,男孩子和女孩子的行为都有差异的,例如男孩较喜好竞争性的游戏。类似的差异也能在成年时有不同性倾向的儿童身上找到吗?由下面的研究数据可以看到,童年的行为特徵和成年的性倾向,在统计学上是相关的,但从个别个案来看两者的关系并非必然的,由下面格林的研究(1987年)可以看出,也有些人童年时有性别认同的问题,长大後成为异性恋者。(1982年,美国)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家募集了792个研究对象,其中男同性恋者、女同性恋者、男异性恋者、女异性恋者各有198人。该问卷,填写者被问到他们儿时有否参与过58种游戏或运动。结果发现女同性恋者和男同性恋者较倾向玩一些非性别典型(genderatypical)的活动。(2009年,巴西、土耳其、泰国)有研究者以问卷和访问调查了巴西、土耳其和泰国三地的成年男子,共有878个对象,当中177人是同性恋者,157人是双性恋者,544人是异性恋者。普遍来说,男同性恋者童年时对运动较不感兴趣,较多跟女孩子玩,性格也没那麼有侵略性。不少科学家认为荷尔蒙是影响因素之一。患有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CAH,在胚胎发育期睾丸素过多)的女性,跟她们一些没有患此症的女性亲戚比较,前者同性恋的比率较一般女性高。研究显示一些非性别典型的特质(包括喜好的游戏、攻击性、食指无名指长比、脑内SDN-POA的大小)会受到出生前荷尔蒙浓度影响。有些科学家猜想,性倾向和这些性质就好像“一个套装”般加诸人身上。由此推论,这个“套装”是会受到出生前荷尔蒙的浓度影响其“内涵”的。性取向与身体的激素水平有关,它决定着性吸引的对象。“维立尼及其同事们分别测量了同性恋和异性恋的激素水平,并将两者加以比较,他们发现,男同性恋者尿中的睾丸酮较异性恋对照组为少,而女同性恋者尿中的睾丸酮则较异性恋对照组为多。柯罗德尼及其同事也验明,男同性恋者血液里睾丸酮水平较异性恋对照组为低,同时精虫记数较少,畸形精虫较多(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p26-27)。”例如,体内雄性激素不足而雌性激素较多的男性可能为同性恋。生理因素从心理角度分析大体上的原因有五,(1)是来自于家庭或家族中男性角色缺失,男孩在妈妈、姐姐、姑姑、阿姨等女性圈中长大,或男性气质遭遇挫败(挫败指父辈男性气质被创伤事件削弱,并失去对男孩的正性影响)。(2)孩子在幼年时,性别认同遭遇混乱,比如家人把女孩当男孩养、男孩当女孩养,或过分强调男孩像女孩子,(3)父爱母爱缺失、被同性大哥哥或姐姐照顾而产生强烈依恋与朦胧的爱意。(4)来自与环境、传媒及社会文化影响,比如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角色混乱与探索自我的高峰期,他们往往会在着装、行为语言甚至心灵上,模仿自己所追随的偶像以得到自我角色满足感,更能获取异性或同伴的关注,如果他的偶像是同性恋者或者花样男生他也会有好奇的去模仿,社会文化影响比如在古希腊和中国的魏晋南北朝及汉朝,是一个男子注重仪容风貌的年代,在这种氛围里中性风尚以及同性恋也较为普遍。(5)来自于溺爱家庭,孩子生活优越,以自我为中心,并自恋倾向明显,且女性气质凸显。同性取向年轻人中不乏花样美男,他们大多长相清秀,头发服饰绝对有型,言行雅致细腻,有一种惹人怜爱的风韵。他们自认比“帅哥、酷仔”更胜一筹。但也有人认为这类男孩有同性恋倾向。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每个人或多或少可能有同性爱的倾向。同性恋的本质来源于自恋,也就是说社会上每一个人均有双性恋的潜在可能性。其中,中国北京就有一对爆红的男同性恋。夏河洛洛。这个分析在世界卫生组织同性恋研究会2008年的研究统计中得到证明:所有的同性恋者中,有87%的人有自恋的特点,根据此特点很容易的推测出,同性恋和自恋有直接关系。金赛性学报告指出,美国有37%的男性曾经在与另一个男性的接触中达到不同程度的快感;而在另一个研究中,美国国家意见调查中心报告说只有大约0.7%的美国男性认为他们是绝对的同性恋者。很多在美国和欧洲进行的随机调查趋向于认为在过去有过同性性行为经验的人的人数占8%左右,而只有同性性行为经验的人只占2%左右。基因因素有证据表明,基因的因素在性取向中也起到作用。在男同性恋的卵生兄弟中,52%的同卵双生子具有相同的性取向,而异卵双生仅占22%的相似性。由于同卵双生子性取向统一性仅占一般的比例,即尚有一般的取向是不同,所以基因并不是完全决定因素。此为单用单个基因移植,科学家能使雄性果蝇表现出同性恋行为。大脑因素新的研究表明,性取向至少部分是生物性的。研究者利维(1991)通过研究已故同性恋和异性恋者的部分下丘脑时发现这一点。利维发现异性恋男子的下丘脑某细胞团比女子或同性恋男子的更大艾伦和哥尔斯基(1992)也得出结论,认为大脑解剖结构影响性取向,因为他们发现同性恋男子的“月并月氐”体的一部分比异性恋男子的大1/3。格拉多(1994)指出,“从现在神经解剖图上可以发现,在某些脑全,同性恋男子较异性恋男子可能具有女性类型的神经解剖结构。”家庭因素说一下同性恋,这样的人群大约占人口的比例为5%左右,我们身边甚至有这样的朋友。现代科学研究显示,同性恋者的各项指标完全正常,故同性恋不是一种疾病,只是一种不同于大多数人的一种性取向。同性恋成因有遗传因素,也受成长过程和环境影响,还有其他因素。这里我们能够改变的是成长过程和环境影响,所以下列家庭因素我们要尽量避免。容易使女性成为同性恋的家庭因素:不稳定的家庭环境、父母不和;性创伤体验,对男性恐惧;母亲让女儿有畏惧做女人的感觉;父母希望她是儿子。容易使男性成为同性恋的家庭因素:缺乏对父亲的认同,对母亲过分依赖;母亲广泛地对女性的不信任、怀有恐惧而把这情绪转移给儿子;男孩的周围有太多的女性,因此使思想、言行倾向于女性化,而习于女性的行为模式;父母希望是女儿,因此将儿子当女儿养;经常被父亲轻视责骂,有阉割焦虑;双亲对性有恐惧感;母亲过分宠爱儿子,造成母子间异常的情感连结。Golombok指出,社会建构论假设性取向的本质即不是先天形成的,也不是来源于后天的社会经验。它对性取向的探讨重点放在个体的生活角色,而这角色又受个体的生活文化所指导,个体的文化又建构了性取向的概念。《性取向定义的研究述评》作者:廖朝;唐日新;张璟;以心理维度为代表的有Mayne、Benkert和Krafft-Ebing等,他们都认为应该从心理维度的角度去定义和判断性取向。与Mayne和benkert等人完全相反的是,在对性取向定义时只包括行为的维度,如Stedman、Diamond等,只用与同性发生性行为的维度来评估性取向,而完全忽略了心理的维度。其中,Kinsey在客观上也倾向于性行为方面。当然,也有更多的研究者认为在性取向的定义包含“心理”和“行为”两方面的维度。比如LeVay和Wein-rich都认为,把“心理”和“行为”两个维度中的任何一个或两个一起作为性取向评估的标准。后来有研究者不断增加性取向的维度,比如Klien提出包括性吸引(sexualattraction),性行为(sexualbehavior),性幻想(sexualfantasies),情感偏好(emotionalpreference),社会偏好(socialpreference),自我认同(self-identification)和生活方式(heterosexual/homosexuallifestyle)七个维度。在对性取向的概念下定义时,一直存在着“心理”和“行为”两个维度的争议,至今没有统一,也许今后的研究中,出现判断的维度会更多,而且更不统一,多维度对性取向研究的价值也有待于考究。阿兰·麦席森·图灵计算机之父,1912年生于英国伦敦,他是计算机逻辑的奠基者,许多人工智能的重要方法也源自于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但是,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却在当时极不宽容极不冷静的社会下,因为gay的身份而受到歧视,排斥,迫害,被冠上“伤风败俗”的罪名。1954年6月8日,图灵42岁,正逢进入他生命中最辉煌的创造顶峰,却被发现永远倒下了,服毒苹果自杀了。因为gay,图灵被迫接受一年的雌性激素注射“治疗”,被警察逮捕过,被法庭审判过。被世人用奇异的目光嘲讽过,热爱体育运动的他也因所谓的“治疗”身心遭受巨大创伤如果,一个时代一个社会接受着图灵的聪明才智,却容不下他的一个个人选择—同性恋,那这个时代这个社会就是自私的,是一个失去尊重与被尊重的时代与社会。53岁的苹果CEO蒂姆·库克在《商业周刊》网站发表文章正式“出柜”引发关注,库克首次公开承认自己是同性恋,并表示,“为身为同性恋者感到很自豪”。英国《每日邮报》称,库克的“出柜”宣言使他成为了商业领域最受关注的同性恋者。此前,艾美奖影帝的“谢耳朵”吉姆·帕森斯被爆“双喜临门”,据美国《国家问询报》报道,他与相恋3年的男友托德·斯派沃克日前已经订婚,并计划在12月举行婚礼。相信这是继米帅之后,又一个让中国粉丝们惊讶的电视明星出柜新闻。EllenDegeneres艾伦·德杰尼勒斯是美国著名脱口秀喜剧演员,电视节目主持和演员,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主持过奥斯卡(AcademyAwards),格莱美奖(GrammyAwards)和艾美奖(EmmyAwards)的主持人。在2013福布斯全球100名人榜中,首次进入前十名榜单。1997年在自己的电视剧《Ellen》里面,当着全美国上百万人面前出柜。不仅仅是国外,国内我们身边的例子也越来越多这是一对来着广州的女同性恋,他们在一起很久了,一直很恩爱,和正常情侣并无两样。女生叫陈凯欣,男生叫米卡斯。他们会经常在微博秀恩爱,并得到了双方父母的同意,合开一家网店。
本文标题:性取向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486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