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第二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1第二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2概述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被审单位的会计责任: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注会的审计责任:按独立审计准则要求出具审计报告,并对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但注会的审计责任不能替代、减轻或者免除被审单位的会计责任。3•内容框架•一、审计总目标•一)总目标的演变•二)我国独立审计总目标•二、管理当局的认定•三、审计的具体目标•一)一般审计目标•二)项目审计目标第一节审计目标4•一、审计总目标•一)总目标的演变阶段特征功能第一阶段详细审计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前以查账错防弊为主要审计目标。审计的功能主要是防护性。第二阶段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20世纪20~30年代以判断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为主要审计目标。查账错防弊目标依然存在,但已退居第二位。审计的功能从防护性发展到公正性。第三阶段会计报表审计阶段20世纪30年代后以验证会计报表的真实、公允性为主要审计目标。审计由静态审计发展到动态审计,并增加了管理审计内容。审计目标不再局限于查账错防和为社会提供公正,而是向管理领域有所深入和发展5•试述审计目标的演变。(10分)•答:审计目标是审计活动的目的与要求。审计目标的确定,除受审计对象的制约外,还取决于审计社会属性、审计基本职能和审计授权者要求。审计具有实用性,为适应社会的要求,其目标也在不断变化。•在详细审计阶段,由于当时公司内部牵制制度尚不完善,而且不被人重视,技术错误和舞弊行为经常发生,所以查错防弊是其总目标•在资产负债表阶段,一是企业能够依靠内部牵制制度来控制和防止各种弊端和错误,使审计人员有可能摆脱帐簿的束缚;二是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银行界需要进行企业信用调查,以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防止信用危机和维护银行家的利益。所以此时对资产负债表进行公正性审计是其总目标。•在财务报表审计阶段,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和大批企业的破产倒闭,过去对资产负债表的静态审计,已不能满足广大投资者对企业全面了解的需要,因此有必要企业全部财务报表进行动态审计,而且要以显示盈利能力的损益表为报表审计的中心。此时,审计的总目标是判断被审计单位被审期间内的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地反映了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其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是否符合公认的会计准则。6•二)我国独立审计总目标21•审计的总目标,它是审计目的的具体化。•审计目的指审计所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即审计工作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我国审计的目的:是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审计目的是大概念,审计目标是小概念)•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会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1)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2)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社会审计的总目标是证实报表合法性、公允性。7•引言:审计具体目标是审计总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它包括一般审计目标和项目审计目标。•具体目标作用:1以此作为评估重大错报风险•2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基础。•一般审计目标是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推论得出的,实质上是对被审单位认定的验证。•一般审计目标是进行所有项目审计均必须达到的目标,适用于所有项目的审计;•项目审计目标则是按每个项目分别确定的目标,只适用于某一特定项目的审计。二、管理层认定8图示:独立审计具体目标机械性准确审计总目标存在或发生完整性权利和义务估价与分摊表达与披露一般目标具体目标项目目标总体合理性真实性完整性所有权披露截止分类估价管理层认定9一)管理层认定(意思表达)综述22•如:管理当局对报表的认定•含义:指管理当局对报表各项目确认、计量、列报所做的各种明示性或暗示性的表示。35•如资产负债表上列示“存货”项目金额100万元,则意味着管理当局做出了两项明示性的认定:•(1)存货是存在的;(2)存货在报告时点的正确余额为100万元。•同时,也做出三项暗示性认定:(1)所有应报告的存货均已包含在内;(2)所报告的存货都归公司所有;(3)存货的使用不受任何限制。具体有:存在与发生、权利和义务、完整性、估价或分摊、表达与披露1010•1.存在或发生认定•资产负债表所列的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存在,有无高估;•利润表所列的各项收入和费用在会计期间内是否确实发生,有无虚构。1111•2.完整性认定•在报表中应列示的所有交易和项目是否都列入了,有无低估或遗漏。•对列示在报表上的每个项目,管理当局都暗示性地认定:所有有关的交易和事项都已包括在内。1212•3.权力和义务认定•在某一特定日期,各项资产是否确属公司的权利,各项负债是否确属公司的义务。•这项认定通常涉及所有权权利和法律义务问题。1313•4.估价或分摊认定•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要素是否按适当的金额列入报表中。•有关金额在报表中列示是否适当,不仅取决于这一金额的确定是否遵守了会计准则,而且还取决于在数学上或文书处理上有无错误。1414•5.反映与披露认定•报表上的特定组成要素是否被适当地加以分类、说明和披露。•在报表上,管理当局暗示性地认定所有内容都反映适当且披露充分。15•二)关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运用的认定22•1存在:由存在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例,如不存在某顾客的应收账款,在应收账款试算平衡表中却列入了对该顾客的应收账款,则违反了存在性目标。+•2权利和义务:由权利和义务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资产归属于被审单位,负债属于被审单位的义务。如,将他人寄售商品记入被审单位的存货中,违反了权利的目标;将不属于被审单位的债务记入账内,违反了义务目标。•3完整性:由完整性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已存在的金额均已记录。例,如存在某顾客的应收账款,在应收账款试算平衡表中却没有列入对该顾客的应收账款,则违反了完整性目标。-•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16三)关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运用的认定21•1发生:由发生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例,如没发生销售交易,但在销售日记账中记录了一笔销售,则违反了该目标。•发生认定解决的问题:管理层是否把那些不曾发生的项目记入报表,它主要与报表组成要素的高估有关。•2完整性:由完整性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记录。例,如发生了销售交易,但没在销售日记账和总账中记录,则违反了该目标。•发生和完整性两者强调的是相反的关注点。发生目标针对潜在的高估,而完整性目标则针对漏记交易(低估)。17•3准确性:由准确性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例,如在销售交易中,发出商品的数量与账单上的数量不符,或开账单时使用了错误的销售价格,或账单中的乘积或加总有误,或在销售日记账中记录了错误的金额,则违反了该目标。•准确性与发生、完整性之间存在区别。例,若已记录的销售交易是不应当记录的(如发出的商品是寄销商品),则即使发票金额是准确计算的,仍违反了发生目标。再如,若已入账的销售交易是对正确发出商品的记录,但金额计算错误,则违反了准确性目标,但没有违反发生目标。在完整性与准确性之间也存在同样的关系。•4截止:由截止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例,如本期交易推到下期,或下期交易提到本期,均违反了截止目标。•5分类:由分类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被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例,如将现销记录为赊销,将出售经营性固定资产所得的收入记录为营业收入,则导致交易分类的错误,违反了分类的目标。18四)与列报(相关)运用的认定22•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的认定正确只为列报正确打下了必要基础,报表还可能因被审单位误解有关列报的规定或舞弊而产生错报或因被审单位没遵守披露要求而导致报表错报。因此,即使注会审计了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的认定,实现了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的具体审计目标,也不意味着获取了足以对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充分、适当的证据。因此,注会还应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及相关事项在报表中列报的正确性实施审计。•1发生及权利和义务:将没有发生的交易、事项,或与被审单位无关的交易和事项包括在报表中,则违反该目标。如,复核董事会会议记录中是否记载了固定资产抵押等事项;询问管理层固定资产是否被抵押,就是对列报的权利认定的运用。如抵押固定资产则需在报表中列报,说明其权利受到限制。19•2完整性:如应披露的事项没包括在报表中,则违反该目标。如,检查关联方和关联交易,以验证其在报表中是否得到充分披露,就是对列报的完整性认定的运用。•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如,检查存货的类别是否已披露,是否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列为流动负债,就是对列报的分类和可理解性认定的运用。•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如,检查报表附注是否分别对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等存货成本核算方法作了恰当说明,就是对列报的准确性和计价认定的运用。20关于各类交易和事项运用的认定关于期末账户余额运用的认定关于列报运用的认定发生√√完整性√√√准确性√√截止√分类√√存在√权利和义务√√计价和分摊√√可理解性√归纳:管理层认定2221具体审计目标是审计总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包括一般审计目标和项目审计目标一般审计目标是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推论得出的,实质上是对被审计单位认定的验证。管理层认定存在与发生权利和义务完整性估价或分摊表达与披露一般审计目标含义1、总体合理性2、真实性3、完整性4、所有权5、估价6、截止7、机械准确性8、披露9、分类被审计单位的认定与审计具体目标的确定。见下表所示。三、审计的具体目标22管理当局认定具体审计目标一般审计目标含义1、总体合理性指注会须先根据掌握的被审单位全部信息,评价某账户余额的合理性。测试目的在于帮助注会评价账户余额中是否有重要错误。存在与发生2、真实性账面上记载的都有真凭实据,没有夸张。完整性3、完整性已经发生的都已全部记账内,没有遗漏。权利和义务4、所有权即所列金额确为被审单位所拥有或承担。估价或分摊5、估价所列金额均经正确估价和计量。6、截止即接近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已记入恰当的期间。截止测试目标是确定交易是否计入恰当的期间。7、机械准确性该目标所关心的是有关账表资料、数字、计算、加总及勾稽关系的正确性。表达与披露8、披露恰当地反映了账户余额和相应的披露要求。9、分类即所列金额分类恰当,目标在于确定每个项目和每个账户记录是否在报表中恰当列示。23(一)一般审计目标•审计具体目标是审计总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它包括一般审计目标和项目审计目标。•一般审计目标是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推论得出的,实质上是对被审计单位认定的验证。•一般审计目标是进行所有项目审计均必须达到的目标,适用于所有项目的审计;•项目审计目标则是按每个项目分别确定的目标,只适用于某一特定项目的审计。24•在审计实务中,一般审计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总体合理性。指注会须先根据掌握的有关被审单位全部信息,评价某账户余额的合理性。总体合理性测试的目的,在于帮助注会评价账户余额中是否有重要错报。•2、真实性。即不夸张。•由“存在与发生”的认定推论得出。•3、完整性。即不遗漏。•由“完整性”的认定推论得出。•4、所有权。即所列金额确为被审单位拥有。•由“权力和义务”的认定推论得出。25•5、估价。所列金额均经正确估价和计量。•由“估价或分摊”的认定推论得出。•6、截止,即接近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已记入恰当的期间。截止测试的目标是确定交易是否记入恰当的期间;由“估价或分摊”认定推论得出。•7、机械准确性。该目标所关心的是有关账表资料、数字、计算、加总及勾稽关系的正确性;•由“估价或分摊”认定推论得出。•8、披露。恰当地反映了账户余额和相应的披露要求。由“表达与披露”的认定推论得出。•9、分类,即所列金额分类恰当,目标在于确定每个项目和每个账
本文标题:第二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53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