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第二章审计目标语审计程序
第二章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审计原理与实务会计电算化教研室第一章复习回顾:1.什么是审计?2.简述审计的特征与职能。3.审计组织体系由哪几部分构成?4.审计关系人有哪几方面?5.审计是如何分类的?1.审计是由独立的专门机构和人员,接受委托或授权,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及其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并发表审计意见的一项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2.会计与审计的关系联系:两者起源密切相关、两者彼此渗透、融汇、、两者目的最终一致。区别:产生的基础不同、职能不同、方法不同。、工作程序不同。温故知新:审计概论3.审计关系人及审计关系:在审计过程中涉及的单位或个人也就是审计关系人。包括①审计人、②被审计人、③审计委托人或授权人。4.审计分类按审计主体分: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按内容和目的分:财务收支审计、财经法纪审计、经济效益审计。温故知新:审计概论第二章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重点:财务报表审计目标难点: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对认定学习目的:了解审计总目标对演变,掌握财务报表审计目标及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认定。第一节审计目标一、审计目标通俗地说审计的目标是审查、确认审计对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现在的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通过审计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综结果。审计目标分为:财务报表审计总目标和与各类交易、帐户余额、列报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两个层次。二、审计总目标财务总目标的演变:审计阶段划分发展阶段审计目标详细审计20世纪初20年代以前查错防弊资产负债表审计20世纪20-30年代判断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财务报表审计20世纪30年代后验证会计报表的真实、公允性财务报表审计总目标: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合法性)(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公允性)注册会计师审计总目标可以概括为: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表示意见。三、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一)认定的含义认定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做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上的认定有两种类型:1、明示性的认定;2、隐含性的认定。例如管理层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存货及其金额。其含义如下:明示:一是记录对存货是存在的;二是存货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暗示:一是所有应当记录的存货均已记录;二是记录的存货都由被审计单位拥有。(二)认定的类型1、对各类交易和事项的认定包括:发生、完整性、准确性、截止和分类五种。2、对期末帐户余额的认定包括:存在、权利和义务、完整性、计价和分摊四种。3、对列报的认定包括:发生权利和义务、完整性、分类和可理解性、准确性和计价。四、具体审计目标(一)各类交易和事项的审计目标1、存在确认所要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注意: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层是否把那些不曾发生的项目列入财务报表。它主要与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高估有关。2、完整性确认已经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注意:完整性目标针对漏记交易即低估。3、准确性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注意:发生、完整性和准确性是密切联系的。4、截止确认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5、分类确认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二)期末帐户余额的审计目标1、存在确认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2、权利和义务确认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负债归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义务。3、完整性确认已存在的金额已记录。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三)列报的审计目标1、发生权利和义务只包括发生的交易、事项,与被审计单位无关的交易或事项不能包括在报表中。2、完整性应当披露的事项要包括在财务报表中。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管理层认定各类交易和事项的认定发生、完整性、准确性、截止和分类期末账户余额的确定存在、权利和义务、完整性、计价和分摊与列报相关的认定发生及权利和义务、完整性、分类和可理解性、准确性和计价①记录的交易是否真实②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③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④交易记录于恰当的会计期间⑤记录的交易经过恰当分类①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②资产和负债均归属于被审计单位③已存在的金额均已记录④报表中相关的计价和分摊已调整并记录①披露的交易、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单位有关②所有应当包括在报表中的披露均包括③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表述清楚④财务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管理层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审计目标案例分析注册会计师张英在对甲公司2008年度报表审计时,发现甲公司可能存在下列导致错报的情况:1.已列入存货的委托S公司代销的存货可能不存在2.期末存货的盘点可能存在较大的差错3.当年对应收账款所提的坏账准备可能不对4.可能存在未入账的应付账款5.长期借款中可能有一年内将要到期的部分请问:针对上述可能存在的问题,管理当局在哪些认定上存在错误?管理层认定一般目标运用于应收账款的具体目标1.总体合理性应收账款项目在财务报表上反映总体合理,无重要错报1.存在或发生2.真实性在资产负债表日应收账款确实存在2.权利或义务3.所有权所有应收账款确归被审计单位所有,未作抵押3.完整性4.完整性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增减变动记录全面、完整4.估价或分摊5.估价应收账款预计可收回,坏账准备计提方法恰当、充分6.截止年末销售截止是恰当的7.机械准确性发生额累计、账面结转都正确。应收账款总账与明细账一致,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期末余额正确5.表达与披露8.分类9.披露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在财务报表上的披露恰当第二节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指为了完成审计工作所作的基本步骤。审计程序分为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三大阶段。其具体涉及审计内容如下图所示:开始准备审计计划评价重要性评估审计风险制定具体审计计划控制测试评价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研究与测试,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与范围实质性测试测试交易和余额:审查交易和账户余额,评价财务报表各个组成部分的公允性。审计报告实施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报告审计程序图具体审计过程如下:一、受托与签约1.确定是否接受审计业务委托(1)了解委托人的目的和动机。(2)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并评估审计风险。客户的业务性质、经营规模和组织结构、经营情况和风险、以前接受审计的情况,管理层的品行等。(3)评价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执行审计业务的能力、独立性、保持应有谨慎的能力2.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与被审计单位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二、审计计划阶段1.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应评估审计风险。2.执行分析性程序3.确定重要性水平4.编制审计计划三、实施风险评估程序风险评估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实施的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程序。其主要工作包括:(一)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1.了解内容2.了解企业及其环境时获取信息的的方法3.进行企业分析,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了解的内容外部环境内部环境行业状况法律环境监管环境及其他单位的性质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目标战略以及选择和运用财务业绩的衡量与评价内部控制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分析程序获取审计的方法观察和检查与契约有关的因素经济环境方面经营活动和经营策略方面与财务报告有关因素内部控制方面分析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二)了解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与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识别潜在的错报的类型,考虑导致重大错报风险的因素,以及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内部控制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信息系统与沟通控制活动对控制的监督1.了解内部控制的程序询问被审计单位的有关人员检查文件和报告观察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的运行情况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处理过程(穿行测试)2.记录内部控制的方法文字说明法调查表法流程图法用文字叙述的方法描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情况注册会计师自行设计有针对性模式化的调查表,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情况的调查表用一定的符号和绘制技术来表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程序的方法。(三)评估重大错报风险1.识别与财务报表相关的控制风险,以及针对这些风险所财务的措施;2.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四)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1.在决策时认为判断可能出现错误和认为失误而导致的内部控制失效。2.可能由于两个或更多的人串通或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而被规避。四、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一)控制测试是指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注意:这与“了解内部控制”不相同,后者是为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测试点少。控制测试的要求:当存在以下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当执行控制测试:(1)在评估任定层次存在重大错报风险,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2)仅实施实质性测试不足以提供认定层次充分、恰当的审计证据。(二)实施控制测试控制测试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内部控制的政策和程序设计和执行是否有效,最终目的是为了证实财务报表的认定。(三)实质性程序是注册会计师取得证明管理当局在财务报表上的各项认定是否公允的证据的程序。实质性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所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实质性程序的性质:实质性程序包括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分析程序。1.细节测试细节测试使用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的测试,尤其是对存在或发生、计价认定的测试。例如在针对存在或发生认定设计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应当选择包含在财务报表金额中的项目,并获得相关的审计证据。有如:在针对完整性认定设计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应当选择有证据表名包含在财务报表金额中的项目,并调查这些项目是否确实包含在内。2.实质性分析程序实质性分析程序是通过研究数据间关系评价信息,用以识别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及相关认定是否存在错报。对在一段时期内存在可预期关系的大量交易,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五、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在完成财务报表所有循环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后,应当按照有关审计准则的规定做好审计完成阶段的工作,并根据所获取的各种证据,合理运用专业判断,形成适当的审计意见。本阶段主要工作有:1.审计期初余额、比较数据、期后事项和或有事项2.考虑持续经营问题和获取管理层声明3.考虑审计差异,并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或披露4.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和财务报表,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5.评价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6.编制审计报告等。复习上节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审计目标分为:财务报表审计总目标和与各类交易、帐户余额、列报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两层次。审计程序分为三大阶段:计划(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一、审计的计划阶段计划阶段是审计活动的起点。是为完成报表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而在具体实施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和控制工作成本。审计计划阶段的主要工作: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初步评价内部控制;确定重要性;分析审计风险;编制工作计划等。二、审计的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是审计活动的中心。按照审计计划确定的范围、要点、步骤和方法,进行调查、取证和评价,以形成审计结论,实现审计目标。审计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1)符合性测试:针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根据测试结果修订审计计划。(2)实质性测试:针对会计报表项目的数据,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报表的评
本文标题:第二章审计目标语审计程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53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