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讲演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闻一多(1899年—1946年),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代表作有《红烛》《死水》《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人物简介本文选自《闻一多全集》第三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有删节。闻一多先生“毅然出席”7月15日举行的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出席这次追悼大会的教授,只闻一多先生一人。闻一多先生不避危险,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毅然出席”这次追悼大会,决心像老战友李公朴一样,为争取民主和平,反对独裁和内战而坚决斗争。背景链接闻一多先生面对会场上特务的凶焰,义愤填膺,“拍案而起”,挺身走上讲台,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现出一位爱国民主战士的英雄气概。闻一多先生在发表这次讲演后三个小时,就被特务用无声手枪暗杀了,他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争取民主和平,为真理正义而战的崇高事业。诬蔑()屠杀()捶击()赋予()卑劣()卑鄙()蛮横()毁灭()挑拨离间()wūmiè字词学习túmánhènɡchuíbǐtiǎobōlíjiànfùyǔbēilièhuǐ课文解读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课文解读听读课文,听清人称课文解读“他们”:向听众揭露敌人的罪行或揭穿他们的用心,流露出极其愤怒的感情和轻蔑的态度。课文解读“你”、“你们”:对敌人正面指斥,显出讲演者毫无畏惧,直接向敌人挑战,向敌人发起攻击。课文解读“我们”:鼓动人们团结斗争,表现出演讲者与群众亲密的、战友般的感情。课文解读“我们”和“你们”对比反衬:显出了作者的爱憎分明,在反问中有斥责,在呼喊中有声讨。既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又起到了呼唤、感染民众的作用。课文解读再读课文,读准语气课文解读对李公朴:语气热情,满怀崇敬反复称颂他“光荣”;他的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他的血“不会白流”;他倒下了,“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课文解读对人民力量:洋溢激情再三强调“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并充满信心地指出“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课文解读对反对派敌人:蔑视、愤怒、仇恨说他们的心理,“在慌”,“在害怕”,“在恐怖”;说他们的罪行“最卑劣最无耻”;说他们的结局,“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课文解读默读课文,回答问题课文解读1.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说说他们的“无耻”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课文解读①李公朴无罪而遭毒手;②要打要杀,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只会偷偷摸摸地暗杀;③杀了人,为推脱罪责,反造谣诬蔑,嫁祸于共产党。课文解读造谣污蔑2.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第二,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虚弱本质课文解读造谣污蔑3.第③自然段中同时列举“一二·一”事件和李公朴被害惨案的用意是什么?列举正义人士被害的典型惨案,赞扬李先生和昆明青年的伟大献身精神,同时揭露了反动派反革命、反人民、搞谋杀的险恶企图。课文解读造谣污蔑4.第②连用三个“无耻”和三个“光荣”有什么表达效果?彻底揭露了反动派制造暗杀李公朴事件的险恶用心。无耻光荣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先生和昆明青年为争取民主和平而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对比反衬课文解读造谣污蔑5.作者说:“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思考:“我们有力量”在哪里?昆明青年学生,广大的市民。6.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号召?继承传统,争取民主和平的胜利。课文解读造谣污蔑7.文末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决心?表明闻先生为追求光明和民主,决心为革命事业献身的斗争精神,随时准备为真理献身的斗争精神。造谣污蔑第一部分(1-3):痛斥卑劣行径,歌颂献身精神。第二部分(4-5):揭露虚弱本质,指明历史规律。第三部分(6-12):鼓舞群众斗争,表达自己勇往直前、不怕牺牲最后一次讲演结构梳理造谣污蔑闻一多先生在这次即席讲演里,揭露并痛斥了反动派制造白色恐怖,无耻暗杀进步人士的卑鄙行径和罪行,揭示了反动派必然灭亡,真理一定胜利的历史规律。鼓舞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信心和勇气,表达了自己热爱祖国、为革命事业不惜献身的斗争精神。主旨概括
本文标题:最后一次讲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637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