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知识点总结
可燃物A类火灾固体火灾D类火灾金属火灾助燃物B类火灾液体火灾E类火灾带电火灾引火源C类火灾气体火灾F类火灾烹饪火灾链式反应自由基事故级别死亡人数重伤人数经济损失点燃特大火灾30人以上100人以上1亿以上自燃重大火灾10-30人50-100人5000万-1亿爆炸较大火灾3-10人10-50人1千万-5千万一般火灾3人以下10人以下1000万以下火灾发生原因自燃点气体燃烧液体燃烧1.气体类2.液体类3.固体类分类高层民建(一、二级)其他民建(一、二级)1396117149改变调整改造二类拆除27m-54m住宅27m设置建材燃烧性能分级6.火灾种类和使用环境要求构件名称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特性防火墙不燃性3.00不燃性3.00不燃性3.00不燃性3.00影响敏感度因素承重墙不燃性3.00不燃性2.5不燃性2.00难燃性0.50柱不燃性3.00不燃性2.5不燃性2.00难燃性0.50梁不燃性2.00不燃性1.5不燃性1.00难燃性0.50火灾危险性楼板不燃性1.50不燃性1.00不燃性0.75难燃性0.50构件名称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防火墙不燃性3.00不燃性3.00不燃性3.00不燃性3.00火灾危险性承重墙不燃性3.00不燃性2.5不燃性2.00难燃性0.50柱不燃性3.00不燃性2.5不燃性2.00难燃性0.50梁不燃性2.00不燃性1.5不燃性1.00难燃性0.50楼板不燃性1.50不燃性1.00不燃性0.50可燃性分类火灾危险性物理爆炸炸药爆炸可燃气体爆炸可燃粉尘爆炸核爆炸燃烧条件局部手带强烈的加热着火1.化学自燃2.热自燃着火燃烧类型遇引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闪点28℃甲类,闪点60℃乙类,闪点≥60℃为丙类闪点燃烧基础知识无机可燃物、有机可燃物/固体、液体、气体支持或助燃的物质明火、电弧/电火花、雷击、高温、自燃光、热表面燃烧蒸发燃烧分解燃烧烟熏燃烧动力燃烧固体燃烧燃烧方式燃烧产物危害性1.co:中毒2.CO2:窒息可燃物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自燃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1.扩散燃烧2.预混燃烧1.闪燃2.沸溢3.喷溅表热分阴爆闪点熔点和燃点评定物质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甲类、乙类、丙类、丁类、戊类建筑防火建筑防火技术方法1.总平面布置2.建筑结构防火3.建筑材料防火4.防火分区分割5.安全疏散6.防排烟7.建筑防爆和电气防火爆炸极限和自燃点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黄磷、自分解化合物生产4.遇水产生可燃气体并爆炸钾、钠、磷类、铝基物1.甲类液体电路厂化学清洗、环氧类2.爆炸下线10﹪的气体乙炔、氢气、乙烯类7.密闭设备操作温度大于物质自燃点石蜡裂解、冰醋酸裂解甲类(易燃易爆类)1.乙类液体乙类液体5.遇酸、热撞击易燃的无机物氧酸类、过氧化类6.撞击、摩擦易燃易爆物质赤磷、五硫化二磷3.常温下自燃和爆炸的物质樟脑、松香、硫磺厂房5.助燃气体氧气站、空分厂2.乙类气体一氧化碳、氨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强酸强碱、高锰酸钾2.可燃固体可燃固体厂房丙类(可燃类)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6.爆炸性粉尘、雾滴铝、镁粉尘、有机粉尘乙类(易燃类)1.可燃液体丙类油桶间、油浸变压器室4.不属于甲类的易燃固体住宅公共建筑50m任一楼层面积1000㎡省级电视台、防灾指挥、电力调度单、多层民用建筑高层建筑一类54m-100m1.木结构2.砖水结构3.砖混结构4.钢筋混凝土结构5.钢结构6.钢混结构7.其他结构记忆法:三钢两砖一木头建筑结构分类A1:不燃材料B1:难燃材料B2:可燃材料B3:易燃材料图书馆100册图书除高层住宅、一类高层公共建筑的其他高层单层公共建筑24m公共建筑影响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要素甲类、乙类生产厂房或储存仓库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厂房仓库建筑耐火等级要求一类高层建筑、地下或半地下室建筑耐火等级≥一级1.材料本身属性4.标准所规定的实验条件2.构配件的结构特性3.材料与结构间的构造方式5.材料的老化性能建筑分类与防火等级化学反应速度快、放出大量热、产生高压1.混合气体爆炸2.气体单分解爆炸影响粉尘爆炸因素:1.颗粒尺寸2.粉尘浓度3.空气的含水量4.含氧量5.可燃气体浓度化学爆炸爆炸基础知识二类高层、单多层主要公共建筑耐火等级≥二级超高建筑(大于100m)楼板耐火极限≥2.00h民用建筑耐火等级要求建筑分类使用性质爆炸极限是正确评价生产、储存过程的火灾危险程度的主要参数引起爆炸的直接原因1.物料原因2.作业行为原因3.生产设备原因4.生产工艺原因5.气体常见爆炸引火源1.机械火源2.热火源3.电火花4.静电火花5.雷电6.化学火源原子核裂变、原子核聚变爆炸分类1.火源能量的影响2.初始压力的影响3.初温对爆炸极限的影响4.惰性气体的影响影响爆炸极限因素火灾发展阶段1.初期增长期2.充分发展期3.衰减阶段火灾分类火灾事故分类1.电气2.吸烟3.生活用火不慎4.生产作业不慎5.设备故障6.玩火7.放火8.雷击火灾基础知识火灾蔓延基础1.热传导2.热对流3.热辐射烟气扩散路线着火房间-走廊-楼梯间-上部楼层-室外丙、丁、戊类厂房与单独生活用房应6m甲类厂房之间防火墙高出屋顶应1m甲乙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应6m丙、丁、戊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应4m甲类厂房与主要公共建筑应50m乙类厂房与主要公共建筑应30m甲类厂房与明火、火花点应30m乙类厂房与明火、火花点应30m室外变压器5吨与高层民用建筑间距20m甲类仓库与高层民建、重要公共建筑间距50m乙类仓库与多层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25m发电厂内的主变压器,其油量按单台确定耐火等级低于四级的厂房按四级耐火等级计算室外变压器5吨与甲乙类仓库间距25m厂区围墙与厂内建筑的间距5m其他民用(三级)1.改变建筑物的生产和使用性质2.调整促生产厂房的部分工艺流程3.普通墙改造为防火墙4.拆除耐火等级低食用价值低的旧建筑建筑类别高层民用(一、二级)其他民用(一、二级)4.储油间的储油量≤1m3,于锅炉用防火墙隔开,门为甲级防火门5.与配电室之间用耐火等级≥2.00h不燃墙体隔开6.设置能储存变压器全部油量的事故储油设施7.油浸变压器总容量≤1260KV。A单台容量≤6300KV。A1.设置在建筑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使用密度≥0.75的燃气锅炉房不得设置在地下)2.房门应直通室外或直通安全出口3.与其他部位之间用耐火等级2.00h≤不燃墙和1.50h≤不燃体楼板隔开10.燃气锅炉房设置防爆泄压和独立的通风设施锅炉房、变压器室布置爆炸品易燃气体分级1.爆炸性2.敏感度1.化学组成2.结构3.温度和杂质4.爆炸品的密度5.爆炸品的结晶Ⅰ级:爆炸下限<10﹪Ⅱ级:≤10﹪爆炸下限<13﹪8.应设置火灾报警装置9.设置与锅炉、变压器容量和建筑规模相适应灭火设施易燃气体易燃液体分级易燃液体Ⅰ级:初沸点≤35℃Ⅱ级:闪点<23℃,且初沸点>35℃Ⅲ级:23℃≤闪点≤35℃,初沸点>35℃1.易燃性2.爆炸性3.受热膨胀性4.流动性5.带电性6.毒害性1.易燃易爆性2.扩散性3.可缩性和膨胀性4.带电性5.腐蚀性6.毒害性火灾危险性1.燃点低,易点燃2.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3.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易燃固体分级易燃固体:300℃>燃点可燃固体:300℃<燃点易燃易爆危险品知识2.自燃性3.爆炸性易于自燃的物质技术实务知识点1.发火物质2.自热物质1.遇空气自燃性2.遇湿易燃性3.积热自燃性1.遇水或酸燃烧性(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剂扑救)易燃固体危险性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4.其他火灾危险性1.可燃性4.遇酸作用分解性7.腐蚀毒害性防火间距确定原则1.防止火灾蔓延2.保障灭火救援场地需要3.节约土地资源4.防火间距的计算厂房防火间距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乙类仓库与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50m仓库防火间距其他民用(四级)民建防火间距防火间距不足技术措施5.设置独立的室外防火墙火灾危险性有机过氧化物氧化性物质2.易燃性1.分解爆炸性6.强/弱氧化性物质左右分解性5.遇水作用分解性3.受热、被撞分解性2.与可燃液体作用自燃性7.腐蚀毒害性
本文标题: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知识点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697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