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主线(3)
第三節中國傳統文化的變異更新一、經學的衰落與玄學的興起二、道教和佛教對傳統文化的衝擊三、儒、玄、道、佛的相與激蕩一、玄學的興起社会的大动荡使儒学独尊局面崩溃瓦解。玄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生活的产物。动乱的社会需要用一种新的方式对社会生活的道德原则重新进行论证,玄学由此而兴。什麼是玄學?“三玄”:《周易、老子、庄子》玄学以阐发“三玄”为形式,追问存在的本质,追求精神超越和人性自由的本体之学。玄学的主要内容,是探讨个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以探讨理想人格为中心课题,追求在情感之中达到对无限的体验,形成了“重自然、轻雕饰”的美学观念。玄学对魏晋士人玄、远、清、虚的生活情趣有很大影响。魏晋时名士阮籍、嵇康、陶渊明及“竹林七贤”,他们纵情山水,放任个性,对功名漫不经心,力求超脱现实。这些都深受玄学“贵无”思想影响。魏晋玄学发展四个阶段正始玄学(约240-249)何晏、王弼为代表。贵无论:世界“以无为本、以有为末”。“无”是世界的本体,“有”是具体的客观事物,是本体“无”的表现。贵无派代表了玄学思潮的正题。竹林玄学(约255-262)阮籍、嵇康为代表。作为正始玄学的反命题出现的。阮籍、嵇康代表名士阶层,公开鄙弃名教,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孔”的主张。元康玄学(约263-316)裴頠、郭象为代表。裴頠提出“崇有”命题,认为万物皆自生,世界以“有”为体。郭象主张“独化论”,认为“有”自生独化,以此否定“无中生有”说和“以无为本”说。东晋玄学(约317-420)张湛为代表。“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采取“肆情任性”的纵欲主义人生观,把玄学引入绝境。魏晋玄学的特点第一,重视本体论。不重探讨宇宙的构成,而突出宇宙的存在、宇宙的本体。第二,从自然变化考察人事。承认现象界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把它们看作是自然的现象,认为人类社会生活也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而不讲天人主宰。第三,提倡个性自由。轻视名教,强调任性,纵情自然,追求个人的放达、放纵,从而形成所谓的“魏晋风度”。第四,儒道合流。重视老庄哲学,并将道家学说与儒家学说调和,其哲学旨趣是以道家哲学解释儒家思想。第五,重视思辨的方法。主张得意忘言、得意忘形,重视对精神实质的领会,运用思辨方法进行理论论证。强调要义不烦,独抒己见,用简洁精炼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玄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上承先秦两汉道家思想,克服了汉代经学繁琐的弊病,由训解、阐述转向义理的诠释,开创了糅合儒道学说的一代清新学风。在方法上,由原来着重于实际运用的经验方法,转变为重视理性思辨的抽象方法,提高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思维水平,使当时的哲学思维进入了更深刻、精致、抽象的层次。二、道教创制与佛教传入1、道教的创制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并经过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汉末社会,因为战乱与汉朝崩溃,导致对宗教的急迫需求,此时传入了佛教。在此社会背景下,传统的鬼神崇拜、神仙修炼、阴阳术数,与汉代所崇尚的黄老思潮,逐渐融合;道教教派也于此时形成。2、佛教的传入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大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汉族地区的佛教,经过长期的经典传译、讲习、融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有了极大发展。南朝宋、齐、梁、陈各代帝王大都崇信佛教。梁武帝笃信佛教。梁朝有寺2846座,僧尼82700余人。北齐僧官管辖下的僧尼有400余万人,寺庙4万余座。甘肃麦积山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山西云冈莫高窟三、儒、玄、道、佛相与激荡1、儒家是以伦理、政治为轴心的人文之学它以熟通六艺、重在教化和积极用世的传统,以及追求立德、立功、立言的价值观,始终蕴藏着潜在的生命力,是维护和支撑古代中国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鼓吹越名教任自然的嵇康、阮籍等,其心灵深处并不反对儒家学说的伦理秩序。“魏晋时代,崇尚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魏晋时名列儒学家之林的士人大都兼通玄学。反之,玄学之士亦兼综儒学。2、玄学与佛学尽管有许多不同之处,但二者又有许多一致之处。(1)佛学“空观”与玄学“贵无”,可以比附。(2)修心养性,殊途同归。玄学主张清静无为;佛教主张安般守意,安为清,般为静,守为无,意名为,是清静无为。(3)意境同样超然。玄学强调得意忘象,意在象外;佛学强调一切为心和万物为识。3、葛洪的外儒内道观与神仙思想葛洪既主张复兴儒学以维护封建礼教,又对道家学说表现出浓厚兴趣,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道本儒末之说。在东晋时,在儒、玄、佛、道诸家学说相互激荡中,他主张调和孔老学说,以外儒内道的思想格局,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改造原始道教,建立金丹道教。第四節理學兴起與傳統文化定型中国封建王朝的顶峰是宋朝而不是唐朝。宋代的GDP占全球的50%。国家的综合实力,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宋朝都是当时世界的第一大国。宋明理学心学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理学的发展创立:北宋二程成熟:南宋朱熹开新:陆王心学背景:一、背景:儒学的困境1、东汉末年,儒学权威的严重削弱2、魏晋南北朝时,面临严重挑战①佛教的传播②道教的兴起③儒学本身的问题3、唐五代时,受到质疑,统治地位被削弱二、儒学复兴运动1、唐中期,韩愈主张复兴儒学,李翱提出从“性命之源”。唐代儒学困境:唐代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君不君,臣不臣,出现女后专政、藩镇割据、权臣跋扈等问题,儒学思想得不到贯彻。三、张载及其“炁”本体论•宋仁宗康定元年,西夏入侵,庆历四年议和。朝廷向西夏“赐”绢、银和茶叶等。这对21岁的张载刺激极大,他向时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主持西北防务的范仲淹上书,准备组织民团夺回失地。范仲淹在延州(延安)召见,热情赞扬张载的行为,但劝道:“儒家自有名教,何事于兵。”勉励他在儒学上下功夫,一定可成大器。张载(1020-1077),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人,世称横渠先生。理学奠基者之一。•张载回家刻苦攻读《中庸》,仍感不满意,又遍读佛道之书,经10多年攻读,悟出儒、释、道互补道理,建立起自己的学说体系。•1、“炁”为本体•“炁”为万物本源,世界由“炁”构成。“太虚无形,炁之本体。”万物由太虚之气凝聚而成,万物消亡又复归于太虚;太虚、炁、万物,是同一实体的不同形态。“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正蒙·太阳》•2、“民胞物与”思想•《正蒙•西铭》:“乾称父,坤称母……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由于宇宙万物都是一气,所以人与其他物都是同一宇宙的一部分。人类是我同胞,万物是我朋友,万物与人本性是一致的。•我们应事乾(天)如父,事坤(地)如母。把一切人当兄弟。通过事奉乾坤父母而实行孝道。事奉乾坤父母不需不同于平常的事。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四、程朱“理学”体系•1、何为理学?•又称“道学”,北宋以后出现的特殊形态的儒家学说。•由于继承和发挥先秦思孟学派的“性命义理”之学,以理、欲、心、性为论学对象,所以被称为“理学”。•2、“二程”的理学思想•“二程”父亲是周敦颐的朋友、张载的表兄弟。“二程”年少时受周教诲,后又常与张载交游。住所离邵雍不远,时常见面。五位哲人的亲密接触,确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佳话。•程颢、程颐为宋代“理学”主要奠基者。“二程”发挥孟子至周敦颐的心性命理之学,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理学”体系。程颢(1032-1085)字伯淳,河南洛阳人程颐(1033~1107)字正叔,程颢胞弟•天理•“理”为最高哲学范畴,“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阴阳二气和五行是“天理”创生万物的材料。•人和物“都自这里出去”。•“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物我一理”。•程颢:“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从“二程”始,“理”被作为哲学最高范畴使用。•人性论•祖述思孟学派的“性善论”而深化。人性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命之性”是“天理”的体现,未受任何损害,至善无疵。人性善是“天理”的本质特征。•“气质之性”由气化而生,受“气”的侵蚀,具有恶的因素。•“恶”表现为不合节度的欲望、情感,“二程”称为“人欲”或“私欲”。•“人欲”是“天理”的对立面,“天理”盛则“人欲”灭,“人欲”盛则“天理”衰。•“二程”由此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观点,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二程”在提倡“存天理,灭人欲”时,粗糙认定“三纲五常”为“天理”,是至善的天地之性,与人的七情六欲对立。所谓“君臣父子,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修养法•程颢的“定性”说•“定性”就是“定心”,使人做到内心安宁。•要做到虽接触事物,却不执著、留恋,“内外两忘”,超越自我。•“定性”方法,发挥了孟子的“不动心”思想,也吸取了佛、道二教心理修养经验后而成。•修养法•程颐的“主敬”法•名言:“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遗书》卷十八)•学者须首先认识万物本一体,“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新儒家以“敬”为精神修养之关键。•“敬”代替了周敦颐所主张的“静”。•3、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朱熹(公元1130—1202),字仲晦,号晦庵。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生于福建尤溪,少时父亡。19岁参加乡试、贡试,登进士榜。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岁正式拜程颐三传弟子李侗为师,成为“二程”后儒学代表人物。•朱熹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后人称程朱理学。•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与吕祖谦、陆九渊等会于江西上饶铅山鹅湖寺,是为著名的“鹅湖之会”,朱陆分歧由此更加明确。•朱熹在“白鹿国学”基础上,建白鹿洞书院,订《学规》,讲学授徒,宣扬道学。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修复岳麓书院,讲学以穷理致知、反躬践实以及居敬为主旨。•理•朱熹把程颐“理”的学说讲得更清楚。•《朱子语类》卷九五:•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太极即理•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朱子语类》•理一分殊•“在天地言,则天地中有太极;在万物言,则万物中各有太极。”•——《朱子语类》•太极是宇宙全体--“理”的概括,同时内在于万物个体之中。•“本只是一太极,而万物各有禀受,又自各全具一太极尔。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而见,不可谓月已分也。”•——《朱子语类》•既受道教影响,更与佛教禅宗相似。•玄觉禅师《永嘉证道歌》:•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合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水月之喻:月印万川•同一本体显现为形形色色的事物,千差万殊的事物的本质又同一。•善恶之源--气禀说•“有是理而后有是气,有是气则必有是理。•但禀气之清者,为圣为贤,如宝珠在清冷水中。•禀气之浊者,为愚为不肖,如珠在浊水中。”•——《朱子语类》•心与性•心与性不同。•“问:灵处是心抑是性?曰:灵处只是心,不是性。性只是理。”•——《朱子语类》•心是理与气合的体现。心性的区别在:心是具体的,性是抽象的。心有活动,如思想和感觉,性则不能。•“论性,要须先识得性是个什么样物事。•程子‘性即理也’,此说最好。•今且以理言之,毕竟却无形影,只是这一个道理。•在人,仁、义、礼、智,性也,然四者有何形状,亦只是有如此道理。•有如此道理,便做得许多事出来,所以能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也。”•——《朱子语类》•修养方法•柏拉图式的理想:•“除非哲学家成为王,或者王成为哲学家”,否则不可能有理想的国家。•朱熹:•“古之圣贤,从根本上便有惟精惟一功夫。”•——《朱子语类》•这种功夫的方法是什么?•一“致知”,二“用敬”。•方法基础在《大学》中。•《大学》的修养方法,始于“致知”和“格物”。•程朱的看法,“格物”的目的,是“致”对于永恒之“理”的“知”。亲亲民民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正正心心平平天天下下修修身身格格物物致致知知诚诚意意明明德明明德齐齐家家治治国国《大学》三纲八目结构图•1、何谓陆王“心学”•“心学”是对
本文标题: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主线(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72093 .html